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保护孩子的爱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

保护孩子的爱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

更新时间:2019-04-15 17:16:06

《保护孩子的爱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它们具体、直观、生动,时刻吸引着幼儿,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有趣的科学现象,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探究,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案例中的一只蜗牛引发了幼儿许多的疑问和讨论,这正是他们求得知识的原初动力。这种动力让教师深深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的契机。如何引导幼儿发现并抓住这些契机,需要我们时时做个有心人,深入幼儿的生活,注意倾听他们的谈话,及时地发现恰当地引导和启发,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记得有一次带着小朋友们进行晨间锻炼,刚走到操场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发现地上有一团黑黑的东西。这下孩子们来兴趣了,围在一起蹲在地上看。“这是一条蚯蚓。”“它怎么会在操场上呢?”小高的话道出了孩子们的疑问。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它找不到回家的路,是迷路了;有的说它可能被坏蛋抓到这儿的;有的说它要去找好朋友玩;还有的说它可能也在散步。“看见了这条蚯蚓,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问着围在一起的孩子们。开始他们一呆,直到小张说:“我想知道蚯蚓吃什么?”,其他孩子受到了他的启发,问题一下子多了起来:蚯蚓为什么在泥土里?它没有脚,怎么走路呢?这条蚯蚓好长,它是不是蚯蚓里面最长的?……孩子们在讨论中互相分享着自己的知识经验。

看着这条困难的扭动着身体的蚯蚓我问:“你觉得它现在最想干什么?看看它的身体和我们以前看见的蚯蚓一样吗?”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更加关注蚯蚓了。细心的孩子们逐渐发现蚯蚓的身体是干瘪的,不像以前看到的蚯蚓身体黏黏的透着水份,而且它正在艰难的挪动着。“蚯蚓要到哪儿去呢?”“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对,把它送到泥土里,这样它就不会难受了。”但是孩子们不敢去抓,于是我们找来了一根小棍子,将蚯蚓挑起来往教学楼后面的泥土地中走去。当大家把这条无力的蚯蚓放入潮湿的泥土时,它像是浑身有了力气,朝着软软的土里一点一点的钻进去了。直到最后看不见了,孩子们才恋恋不舍的玩起了其他的游戏。有的甚至说,等中午散步的时候,再来看看蚯蚓还在不在。虽然蚯蚓放生了,可孩子们的探索还在继续,当下次在遇到蚯蚓的时候,他们就会猜想、比较这条蚯蚓是不是上次遇到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的探索问题又将展开。

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一本活教材,它为幼儿的探索提供着广阔的资源,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去观察、探索、发现。我们也要珍爱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珍惜其中的一花一草,爱护其中的每一个生命。
相关阅读
推荐
  •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读《胡适的声音》有感

    对于成长于文化断层年代的我们,胡适先生似乎只是历史的一个符号,他曾经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等,由于种种原因,难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对于他的了解多来自片段性的轶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图觅得一本《胡适的声音》,虽然只是一册不同时期的演讲集,但也足以窥见胡先生博大精深学养的沧海一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 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

  • 《生命的面积》读后感

    不经意中在《读者》一书中看到了《生命的面积》这个题目,觉得很有趣,什么是生命的面积呢?于是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张荣鑫的小姑娘,她是一个半心女孩,医生宣布她的生命只有一年,可是她偏不信,她要活下来。她行走,她上学,她还写成了10余万字的《生命面积》。当所有的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命运的大限,她又毅然献上自己的眼角膜。她说: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那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从而做大自己生命的面积......虽然她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此,但是她还做了一名爱心志愿者,为众多需要帮助的人募捐善款.....

  • 怎样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

    昨天,我在书架上无意中看见了《为了孩子》一书,就顺手翻了起来,没翻几页几个红体大字就印入了我的眼帘《怎样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这不正是我们所碰到的一个问题吗!于是,我就认真的阅读了起来。 文章一开始就出示了一个案例。案例中讲到了一个叫洋洋的5岁小男孩,特别调皮,在幼儿园总是招惹其他小朋友。老师讲道理他不听,还大哭大闹地耍赖。老师叫他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就奖励他大大的红五星,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家里有好多好多五角星呢!在家里,更是了得,丈着有爷爷奶奶护着,不管爸爸妈妈对他多凶,他都不怕,而且还说:我才不怕你们呢

  • 《当孩子玩出这样的情节时》读后感

    幼儿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地方,通过玩,孩子能够增长见识,学到更多的本领。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正因为科学实践的真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游戏,坚持不懈开展游戏。因此,我们都会看到更多的教师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从而让孩子在游戏中,玩中学,学中乐。使幼儿快乐成长。 我园为了提升教师的技能,近日,我园开展了一次观看课堂游戏视频,不同的名师展示各种不同领域的游戏展示,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游戏中,很快乐,很享受,使孩子们学到了更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达到了教师所创设的游戏目标。 上周,我园开

  • 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记

    近段时间,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大家学习和关注的热潮莫过于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我们新幼园也一样,不同形式的解读方式,让我一次次的细细翻看、慢慢品读,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可以说《指南》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

  • 读“白纸黑字”有感

    看完白纸黑字的案例,感触很大。许多时候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某些孩子,我们往往只注意他们的黑点:招惹同伴,操作能力差等等,经常会引来我们对他们的训斥。从而使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遮眼。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电影片段:一个人不小心在一副国画上滴了一点墨汁,旁人叹息:多美的一副画给破坏了。可是画家却没有责备,而是拿起毛笔在墨点上装饰了一番,一艘有着水波纹倒影的渔船行驶于国画水面上,旁人惊叹:画活了!如果我们在教学生活中能淡化、装饰这样的黑点,看到的又会是怎样的一副图画呢? 阳阳是个很少说话、不爱操作、爸爸晚来接

  • 没有落后生——《地球上的小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小星星》、《放牛班的春天》,在优秀的教育影片里,影响我们的个性小主角发挥自己潜能的是谁?是代课老师,虽然这些角色都是作者、导演笔下塑造出来的光辉形象,不能代表、也不能说明什么,但影片中我们的正式老师呢,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用死板的教育方式,迎合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把孩子们倒入一个个成功人士的胚子里,进行塑造,塑造成功的,功成名就,塑造失败的,像伊夏那样的,就唾弃,打骂,嘲笑,直至最终放弃他们。 为什么我们的代课老师会有如此出奇制胜的教学方式?为什么他们才会体验到这些落后生的心境?

  • 校园里的玫瑰——读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后感

    最早听说窦桂梅这个名字,是从徐老师那里。当时因为要上一节展示课,在找好的教学素材。徐老师说窦桂梅有一节课很好,可以去看看。窦桂梅?谁啊?于是,就看到徐老师一个十分惊讶的表情和夸张的语调窦桂梅!她你也不认识?!你在干什么呀!顿时,羞愧地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 确实,整天埋头于自己的教研工作、教学工作、班级工作,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地抬头看看,没有呼吸新鲜的空气,没有汲取新鲜的养料了。徐老师的话,好像一棒子打醒了我这样下去可不行,要落后了!于是,赶紧恶补!找来窦桂梅老师的《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也看了很

  • 《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迁移讲述能力》读后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而我园也是一个以语言为特色的幼儿园,所以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过程中利用饭前、饭后及幼儿离园前得这段时间就这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培养,内容有:幼儿听故事、幼儿讲故事、看图讲述、语言游戏等等。就幼儿的讲述活动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初显的看法: 晨间谈话的讲述活动中,教师可以示范一个讲述的方法如说说我的玩具,当幼儿学习了一种讲述经验后,教师可以为幼儿更换讲述对象,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思路和方式在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讲述新的内容,在实际运用中发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