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应当教育孩子要从自身找原因

应当教育孩子要从自身找原因

更新时间:2016-02-03 16:20:14

《应当教育孩子要从自身找原因》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天中午,吃饭午饭后,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玩着自己的玩具。这时,一个小女孩转过身去,想要看看别人在玩些什么。可是,一个不小心,她没有坐稳,从小椅子上摔了下来。不一会儿,她站了起来,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后,生气的看着小椅子,一只小手伸出来边打着小椅子边说道:“哼!你这个臭椅子,打你!”
椅子啊椅子,这还真是你的错。人家摔跤了,你怎么不赶快移过去等住她呢?看到这样的场景,让我在感到好笑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是椅子有错,还是孩子有错?孩子责怪椅子是偶然还是惯性思维?……我想这也许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有关。因为孩子比较小,可能会经常摔痛、碰痛,发生这种问题,为了让孩子很快停止哭闹,我们的家长们也许会采用这种方式:一边哄孩子,一边责怪并假装打着身边的障碍物。这种方式可以理解,毕竟孩子小。但是诸如此类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应当是有些影响的。
从“打椅子”的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多是以自我为中心,遇到问题后不敢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常常推卸责任。孩子坐在椅子上不小心从椅子上摔了下去,这样的现象很正常,我们应当教育孩子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在椅子上玩耍了、是不是调皮了、是不是坐的不牢了等等。而如果一味的为了让孩子快点停止哭闹,就告诉孩子是椅子的错,并指责椅子,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孩子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形成这样的惯性思维:这不是我的错,这是椅子(或别人)的错。这样的思维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当今世界,各行各业,都讲究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如果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是无法在社会中良好发展的。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做人永远比做事重要,所以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要从小就从责任感、敢担当上教育。当孩子遇到问题后,我们要敢于并善于引导孩子如何从自身找原因、如何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后碰到类似问题该如何处理等,培养孩子勇于面对问题、承担责任的勇气。有了这样的勇气,孩子会慢慢形成有责任、敢担当的优秀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我相信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走的更稳更顺。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班组配班老师集体备课策划案

    参与对象:小班组的配班老师 主持兼策划:张红 学习内容:如何去处理数学上所遇到的问题 活动背景:数学课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备课是每位教师在课前必须作的事情而且通过备课能使教师更好的了解教材和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备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普遍反应关于数学课的教案都比较难备,并且在实施环节上也很难把握,逻辑性较强!针对教师提出的这一现象希望通过本次的讨论能够系统的来帮助解决教师的这些问题。 活动准备: 策划者:备好课 学习者:事先总结自己在备数学课环节设计上的难点和经验,准备一节数学课的教案。 学

  • 小班科学活动反思——《听一听、玩一玩》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猜猜是谁的家呢?做客时要怎么样?这是谁的家?小猫家里有什么?里面装的是不是口香糖呢?请小朋友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当老师的话音刚落,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摇了起来,姚嘉阳、徐夏研等小朋友脱口而出:是钱,是钱发出的声音。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小班科学活动《听一听、玩一玩》。在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做客的游戏情景,一开始就告诉幼儿到

  • 活动《可爱的斑点狗》开课前后

    上周,由参加区中心组的教师进行开课。我参加的是美术组,因此被要求开一节美术活动。活动前,我重点考虑了孩子的绘画发展情况:我们是一个这学期刚招收的新班,从开学前的几次绘画情况看,孩子的发展很稚嫩,这与上过托班的孩子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一部分孩子连拿笔都不会,颜料更是从没接触过的占了绝大多数。孩子的第一次涂色活动让我觉得规定要使用的这套教材对我班孩子是不适合的,难度太大。于是我决定重新选材,挑选一些孩子能成功的,能给孩子带来愉快体验的内容。我认为玩色是比较适合我班孩子的一项美术活动方式,因此,我也把玩色活动确定

  • 美术公开课:棒棒糖(泥工)教学反思

    对于参加工作只有两个月的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心里难免有些担心,有些紧张。但是,更多的是高兴,那会使我更快的成长,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 对于这次公开课上什么,我思来想去,教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根据我班小朋友的情况,最终设计了这个教案。但由于修改后,事先没有试教,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好多细节方面没有想好。我的教学目标是能两手较协调地搓泥团,尝试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形状的棒棒糖。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展示更多的棒棒糖(实物),小朋友们的兴奋状态会更加热烈。在示范制

  • 《我认识的水果》集体教育活动的反思

    在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我认识的水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在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孩子把蔬菜都说成了水果,他们有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还有的则跟着前面的孩子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在区分了水果和蔬菜后,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活动时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对水果和蔬菜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我开始思索自己对幼儿实际水平与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自己不适宜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自己在日常活动中没有仔细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的孩子刚来园2个月左右,他们在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就相对的少,从生理特点上讲,

  • 幼儿好动手、喜探究《蛋宝宝,站起来》

    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吃的食品,小朋友们很熟悉它。幼儿在平时吃茶蛋时已经萌发出想让鸡蛋站立的愿望,常常多次摆放、反复尝试都没有成功。新《纲要》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蛋宝宝,站起来》源于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幼儿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确立了情感、能力、认知等方面的目标:培养了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幼儿探索使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愿意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

  • 以大带小纸趣乐(折纸活动)

    纸趣特色在我们幼儿园已经成为常规化教学了,但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来说折纸是个大难题,一个折纸活动下来,会折的小朋友虽然有一大部分,但还有一下部分孩子还很难折会,很想手把手的教会每一个小朋友,但时间有限,所以这是我们小班折纸活动的一个难题。争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了探讨,结果有个以大带小,让大班孩子手把手一对一的教是个很好的尝试,经和大班的老师联系协商后,她们也很赞成这样的方式,既能在纸趣中找到快乐,提高动手能力,又能使社会交往面更加广泛,还能增强其自信心。于是,以大带小的活动我们就开始尝试了。 在

  • 分步走,立自信——“四颗糖的故事”带来的启发

    走在行知路上,我们不断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其中,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更是经典。故事里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折射出的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深远而巨大。 在一生的成长之路上,难免会犯错。但是,在错误面前,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很多处理的方法带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习《四颗糖的故事》,犯了错误、遇到困难的人都希望能遇上这样的老师;作为老师,都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样的教育方法启发孩子,让孩子有所启示。 《四颗糖的故事》让我想到,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处理问题时要有新思维,真正领略教育智慧。在

  • 《帮哈利洗澡》后,我也喜欢洗澡了

    上周三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主题活动《帮哈利洗澡》。当老师讲述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没有一点声音,由此可见,他们对于这个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当老师讲到哈利由于太脏,主人不认识它的时候,孩子们显得有点不可思议。故事后,孩子们全都说:哈利真脏。我每天都洗澡的。但是,从我事先对孩子们的调查中发现,其实还是有一些孩子平时不愿意洗澡、洗头的。我并没有揭穿这些孩子,而是从故事入手:如果哈利那么脏,又不愿意洗澡,你喜欢它吗?如果你的朋友每天都不想洗澡或洗头,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臭臭的)那你还喜欢和他一起玩吗?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