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
名师的案例分析与改进策略《对师幼互动有效性的思考》

名师的案例分析与改进策略《对师幼互动有效性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5-01-29 10:42:08

《名师的案例分析与改进策略《对师幼互动有效性的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有幸参加了蓝天杯的会课与报告活动,对陈建华老师的报告《对师幼互动有效性的思考》印象深刻。之所以深刻,是因为与我们每天的教学息息相关。剖析了我们很多人的花招、很多对孩子的不知不觉的不尊重,更让我心动的是,提出了现实教学情境中的改进策略。
案例一小班儿歌《水果娃娃去旅行》
老师常常叫孩子猜,有哪些水果去旅行。孩子们快乐地参与。结果,老师说:这是你们猜的,我们来看都有谁?孩子的自主猜测,最后一定会落入老师的陷阱。这样的是有互动现状,看似开放,实质是封闭的。
改进策略:
1.       适时回应。
当孩子说出很多水果。教师可以简单小结:XXX都是水果。水果类的概念无形渗透给
了孩子。
2.       回归目标。
小班阶段的语言目标是愿意说、乐意说。当孩子说出XX水果时,教师却没有回应,只顾抛出自己的准备。
3. 必要的示范。
教师可以先做示范,给孩子的学习提供一把钥匙。
4. 开放自主。
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儿歌中水果的顺序与内容呢?孩子说出水果,就可以达成他的意愿,
带上XX水果去旅行。
案例二 表情歌
师:你什么时候很高兴?
幼:过生日、喝喜酒、收到礼物。
老师只是在倾听,老师的作用呢?对孩子的发展毫无意义。
改进策略:
1.       事先预设。
教师对孩子的这些答案应该是能够预知的。那么,应该做好回应的准备。
过生日——长大一岁了,当然高兴
和朋友一起玩——和朋友在一起能得到朋友的帮助,多高兴啊!
2.       自然融合。
喝喜酒——亲戚朋友有喜事,值得庆贺。
短短一句话,自然把幼儿生活中的社会交往拉到了学习的过程。我们常常动不动就整
合,但当机会来时,我们应该抓住。
3.       降低身份。
买了新鞋高兴——我上次买了新衣服也特别高兴。
这时,老师成为孩子中的一员,有情感的共鸣、是平等的。
案例 美术活动的讲评
师:你喜欢哪条围巾?  幼:喜欢这条,颜色漂亮;师:这是什么颜色的?对,有X
颜色和X是相近色,搭配在一起很好看。颜色涂得很干净。
师:你喜欢哪条围巾?幼:喜欢这条,是格子的。师:……
师:你喜欢哪条围巾?幼:喜欢这条,是有花纹。师:……
教师用单一的提问、回答来控制着师幼互动。看似在请孩子回答。却是急于抢过话语
权,想把一些知识告诉孩子。教师是否可以把教师的地位看得淡一些,孩子会积极主动一些。我们夺去的是孩子发展的机会。
改进策略:
1.       及时捕捉。
透过孩子的表述,预测一下孩子的言下之意。对有价值的信息捕捉,引发孩子进一步的思考。幼儿提及的色彩、图案、布局等,正是美术活动的重要元素。当孩子已经点到,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进一步去观察,去分享。让孩子把对美的感觉表达出来,听听孩子对色彩、图案等的见解。
2.       适时追问。
追随孩子的发现,引发孩子的思考。进行深入的挖掘,引发孩子对美术元素的进一步的观察、分享、思考。看看这条围巾的颜色是怎样搭配的?有什么特别的?仔细看看其他画上还有哪些不同的花纹?小结:原来小树叶、小爱心、小动物都可以成为花纹。给孩子的是学习的策略,而不仅仅是一张图。
3.       了解所需。
发现孩子已经具有了那些经验,哪些经验不足。做到进退自如。缺乏的补充,不足的
分享。
4. 梳理提点。
这是教师必须美丽完成的。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基于孩子发
展水平的指导。把个别孩子的经验,分享、推广。
 
案例 大班角色游戏讲评
师:说说你们游戏中开心的事?
幼:我们医院看病的人多,开心。
师:你们生意真好。
幼:我们娃娃家有人来帮忙、有人来捣乱。
幼:我们银行里很挤,我们撞到了。
师:做个标记。
改进策略:
老师对孩子表达并不关注。老师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一米线的标记。
1.       耐心倾听。
到底孩子游戏中发生了什么?请孩子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2.       提升教师本身的涵养。
我们医院看病的人多,开心。这不是一种正确的社会道德观。老师应该站得高一点点。小医生帮助了那么多的人,真高兴!
3.       改变视角。
医院的人吵架了,不要仅仅满足于自己是评判者。吵架是正常的事。医生什么时候是
需要争吵的?医生对病例的争论。这就是孩子经验缺失的部分,我们可以适时对孩子的经验补充。可以让孩子回家跟爸爸妈妈讨论,医生什么时候会争论?争论什么?第二天来分享。也许,以后就会出现小医生开会商量事打针、还是挂水、还是开刀的情节。
4.       智慧启思。
让孩子说说谁是来帮忙的,谁是来捣乱的。这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讨论。也许,孩子
所说的帮忙并非帮忙。
陈老师自己的案例 小班科学《观察小鸡》
小鸡怎么带进课堂。我把小鸡带回家去养。发现:有阳光就叫,没有光线就不叫。需
要看时,打开盖子。
幼:小鸡为什么不能飞?
师:抛给孩子。
幼:小鸡没有翅膀。 幼:小鸡有翅膀的。
师:到底有没有翅膀,赶紧去看看吧。
幼:翅膀有翅膀。
师:为什么不会飞?
幼:翅膀太小了。
师继续问:等他长成公鸡、母鸡就会飞了吗?
幼:会的,我妈妈讨厌它,赶它时,它就会飞到树上。
幼:不对,鸡不会飞到天空中的。
问题的抛接,对教学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案例朱静怡《葱和蒜的观察》
大蒜的白头、葱管切成一段段,让孩子用针线来穿。
特点:管子、没管子。
规律:白、绿
讨论葱和蒜对人的作用。朱老师翻开字典。
新经验的对接,书本语言在听的过程中,孩子有哪些不了解的地方。给孩子一种学习
的态度:朱老师不是万能的,是需要不断到书中去学习的。整合得那么自然。有细致的观察,有对间隔排列的感知、有对人体作用知识的学习,更有对学习态度的渗透。
相关阅读
推荐
  • 提问——师幼对话与倾听的秘诀

    在2011年的寒假,我品尝了一味师幼教育对话的鸡汤,那就是由丽萨波曼撰写的《老师,你在听吗?》一书。本书的译者序和导言写得也同样精彩。本书紧紧抓住对话和倾听两个词而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认识、收集了许多案例,从师和幼两个角色出发,分析如何创设民主对话的环境、怎样支持高质量的交谈、怎样鼓励支持对话的学习和发展,深刻形象地阐述有效对话和有效倾听的内容和形式,展现了一种图式化和情境性的教育画面,给立足教育一线的教师一个现场指导的感觉。 我在细细品尝中领略师幼对话有效度的把握、了解师幼对话收集与分析的技巧、明白师

  • 交流促互动——游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之思考

    陈鹤琴先生说: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那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如何进行有效互动呢?我们已经知道要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等等,能有效的促进师幼互动。但是我们往往忽视游戏中的互动交流,而交流更能增进互动的机会,使幼儿的心灵得到共鸣。因此,我们在开展游戏活动中,十分注重游戏中的分享交流环节。在多方的交流互动中,我们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从而加强师幼间的有效互动。 如:游戏《母鸡和小鸡》结束时,我们在塑胶场地上席地而坐。胆大的幼儿自然地围在

  • 讲述感恩故事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一直以来,我都习惯在孩子午睡,讲十分钟的故事,所选的故事大多数是小朋友带来的书中找来的。一次逛书店偶尔发现了一本郭红梅著的《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的书,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地引了我。于是,我决定在每天午睡前,给孩子讲两到三个感恩故事。 如今的孩子,除了幼儿园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外,在家里应该都是属于那种家长一手包办的类型,特别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领养的孩子,脾气更是倔得不得了。任何事情都要任由他说了算,大人对他百依百顺。这样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麻烦,也在他们自身的成长过程落下了绊脚石。 《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这

  • 案例分析师幼互动中教师的进行式、合作式支持策略

    前言:幼儿从出生起,就在一种充满互动的人际关系中生存。进入幼儿园后,这种互动关系变得更加多方位、多层次,最核心的就是幼儿与老师的互动,幼儿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发展自我,建构自己的行为。新《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实践层面上理解《纲要》的这句话时,我们不断地质疑自己,不断的研究。在寻求更优化的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新型的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支持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帮助幼儿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是否能够激发并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 用爱的教育营造和谐师幼关系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风格各有千秋,教育思想也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教师要用真情打动孩子的心,让孩子明白你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无声无息中达到教育效果,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因此在幼儿园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倡导无痕化指引,让幼儿园成为哺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地方,让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促使整个班集体集体达到和谐的境界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 学会欣赏孩子——读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发展理论有感

    提请所有研究儿童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树立重视儿童成长规律的观点,是格塞尔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一大功绩,也是格塞尔对儿童的一大奉献。其实质是向我们提出一个重视自然规律的理解方式,用以正确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格塞尔提出的一系列 育 儿观念,把他的学说从儿童心理的范畴超越到养育和教育的范畴,大大地扩大了格塞尔学说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在成人的催促下,童年过得太匆忙。 成人对儿童的教导又过于急功近利,以至于使孩子们无暇享受童年这一美好的人生阶段。 格塞尔的同事曾向父母们提出以下忠告:不要认为你

  • 想成功,先改变自己

    我们很难改变别人,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我们更不要抱怨别人,我们只有通过让自己变得更杰出来征服别人。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改变别人是很困难的,即使改变了别人,你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多反省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还应该做得更好,你就能够改变自己,使自己得到进步。 其实很多夫妻间的争吵,不也正在于我们总想去改变别人吗?古人讲: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人最应该改变的也是自己。你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地改变自己,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更杰出,你的生活世界也才有可能因此而变得更美好

  • 健康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

    健康教育是以人和环境为中心,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的过程。幼儿期是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的印刻期,因此,进行健康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 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现在幼儿多为独生子女,老师和家长的爱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但过分溺爱和袒护会使 幼儿 形成不良的健康行为,有的幼儿过分保护后形成脆弱、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等不良行为。那么如何真正发挥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我想只有我们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健康教育规律出发,把握好时代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增强现代健康教育意识。

  • 论儿童游戏的审美品质

    【摘要】儿童的文化是一种审美的文化。儿童游戏作为 儿童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具有明显的审美品质。审美品质是一种诗性的、自由超越的、非理性的、创造的品格与特质。儿童游戏的审美品质或审美价值表现为游戏的愉悦性、超越性、创造性。 【关键词】儿童;游戏;审美品质;儿童教育 在人类游戏的王国中,儿童游戏通常被视为最纯粹的游戏。本文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游戏概念的。探讨儿童游戏审美品质是为了更好的揭示儿童游戏的本真状态与本质属性,从而为儿童教育中游戏的开展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荷兰文化史学家赫伊津哈把游戏作为一种文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