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资料 > 国外幼儿教育
美国“六龄童”的心理和行为

美国“六龄童”的心理和行为

更新时间:2014-07-21 12:53:40

《美国“六龄童”的心理和行为》可能是您在寻找国外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美国一家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机构,最近对全国范围的2000余名6岁儿童(其中男女各半)作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从幼儿园回来后花费时间最多的五大活动依次为:看电视,体育锻炼,玩游戏机或电脑,与小伙伴在一起玩,看课外书籍。

  ◆认为上学快乐者占71%。

  ◆对数学,无论是兴趣和还是能力,都远远不如中国、日本、韩国的同龄孩子,甚至也不如英国和法国孩子。

  ◆声称喜欢老师甚于父母者占了33%。

  ◆占26%的孩子抱怨跟父母亲交流不够。

  ◆占86%的孩子表示最爱的人是母亲,而表示最爱父亲者只占11%。

  ◆记得双亲生日日期的孩子占93%,超过了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同龄孩子。

  ◆最喜欢观看的体育运动为篮球和游泳。有趣的是,高占60%孩子竟然说对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并不感兴趣。

  ◆最喜爱的动物为:海豚、熊猫、狗和狐狸。

  ◆体重严重超标的“小胖墩”占了9%,高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的同龄人,但又低于德国和瑞典。

  ◆高占17%的每周都至少有2天不吃早餐。

  ◆高占87%的承认已开始帮助家长做些简单家务,如擦桌子、洗盘子、扫地等等。

  ◆表示已能分享他人快乐或分担他人痛苦者占76%。

  ◆表示对小伙伴的成功不妒忌者占78%。

  ◆表示已“学会”对他人“宽容”者也高占了35%。这儿说的“宽容”,具体表现为:别人即便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也能够予以原谅,即不予指责,也不向大人告状,更不记仇或来日报复。

  ◆在没有“互惠”的条件下表示也愿意帮助他人者占了68%。

  ◆最爱吃的食物当然是麦当劳食品,最爱吃的水果则为香蕉,其次是苹果。

  ◆最崇拜的职业依次是:医生、教授、科学家、律师,长大想当官员的不到11%,想当歌星的不到5%,想当球星的不到4%,比例都大大低于中国同龄孩子。

  ◆占78%的拥有一个以上的知心朋友,占6%的男孩和占5%的女孩竟然自称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女友”和“男友”。

  ◆最想去的地方依次为:太空,南极,太平洋诸岛,冰岛,日本和中国。

  编译/绿意
相关阅读
推荐
  • 海外育儿:一脉相承教子观

    我小的时候,喜欢和爸爸去钓鱼。当我才几岁时,我和他就一起去钓鱼;我十来岁时,我们还一起去钓鱼;而我十七八时,我们仍然一起去钓鱼。我希望将来和我的儿子也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或者钓鱼,或者放风筝,或者做木工。那将是只属于我们之间的纽带 给孩子成长的自由度 刚出了十层的电梯门,还在寻找理查德夫妇家的门牌号时,宽敞温馨的走廊里一辆童车滑到眼前,上面坐着一个白皙的2岁多的小男孩。他就是我要找的主人家的小宝贝吗?跟在后面的一位先生微笑着,作了自我介绍。他就是理查德瑞德先生,眼前这个骑着童车在走廊里玩儿的小家伙,就是他的儿

  • 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上美语课。有个女孩摔断了手,绑着厚厚的绷带,在全班同学的目光下,颇有些不自在地走进了课室。美国老师看见她,一边像往常一样跟她打招呼,一边轻松地说:哦,你有一只断手啊?然后模仿她吊着手的样子,开玩笑地说:看,我有一只断手,你有吗?引得全班哈哈大笑,那个摔断了手的小女孩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看到这种情形,我非常感动:面对逆境,还能幽它一默美国老师仅凭这简单的几句调侃就把他的逆境智慧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孩子们! 我们试假设,老师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件事(大凡有爱心的中国老师都是这样做的):看见女孩

  • 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 美国全职妈妈育儿的访谈录

    孩子们在有意无意之中,观察着你的行为,看你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遇到的各种情形 韦安(Anne Wilbur)一家来到中国已经5年半了,她的丈夫杰姆斯(James Morrison)任汉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在5年半前,当韦安带着当时才3岁的大女儿乔伊(Zoe)和几个月的小女儿露西(Lucy)初来北京时,心中充满兴奋和激动。现在,孩子们分别上了学校和幼儿园,丈夫忙着自己的事业。韦安除了照顾孩子和家,自己开始了马拉松长跑运动,还为孩子们所上的京西学校组织的图书交易会做义工。作为一个相夫教子的全职妈妈,她有哪

  • 法国妈妈和她开办的绣品坊

    爱丽丝是一位有3个孩子的法国妈妈。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过梦想中的生活,做梦想中的事。而她梦想中的生活就是做一个自由快乐的主妇;梦想中的事,就是把实现心中美丽的奇思妙想作为职业。她从没想到的是,她的愿望会在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城市上海得以实现。现在,她来中国已经两年了,不仅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国的生活,营造了一个温馨美丽的新家,还有了自己崭新的事业天空,在上海,她开办一个绣品坊,叫复兴西里。 在法国,爱丽丝的职业是律师,这是个需要理智和冷静的职业,可爱丽丝却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女性。当先生被派往中国做一个著名香水品牌的运营

  • 加拿大:向6种妈妈说“NO”

    加拿大的儿童教育专家,对120余所幼儿园、2000余名不同年龄的儿童作了一次专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6种妈妈不受孩子们的欢迎。 只想着爸爸的妈妈 尽管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孩子对母亲的爱却可能带有种种私心杂念。要知道,幼年期的儿童大多十分敏感,常常会把母亲视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许自己以外的人、甚至爸爸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理应有意识地向孩子作出种种表现或暗示,让他增加妈妈确实最爱他的自信。同时爸爸也应大度地退出妈妈视线的焦点,以便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不好玩的妈妈 孩子大多活蹦乱跳,爱好广泛。这是

  • 蒙特梭利教育的独特方法

    蒙特梭利是一位医学博士,后投身教育,有深厚的生理学、医学知识背景。通过对前人和当代的教育与心理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儿童之家执教的实践,她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这是她的最大贡献。 发现一: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 孩子一出生,感觉器官就开始感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信息。孩子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基本的感觉能力。这些感觉能力就决定了孩子可以依靠这些能力接受环境中的信息。因此,蒙特梭利认为教育应该从一出生就开始。 发现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根据生物成长过程的敏感期,蒙特梭利发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

  • 感触:法国孩子是这样学习的

    随丈夫在法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触最深的是法国孩子的学习状态。法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与中国人如出一辙,但对孩子的培养,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 让孩子走进博物馆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历史、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和欧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重的。但与此同时,法国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极为重视。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不开课,学校里的小课堂关闭了,社会大课堂却对青少年敞开了大门。体育场上小足球队员、小篮球队员在飞奔疾跑,博物馆简直成了学生专

  • 澳洲幼儿生活随感之三——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权利

    中国家长往往对待做错事孩子的处理方法很直接,不是骂就是打,然后狠狠的指责一下孩子做错事的严重后果之后,一切就过去了。而实际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最渴望知道:我怎么做错的?正确的是什么样? 而在澳洲家长处理孩子错误的方法很文明,就是让孩子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反思,想好了错误的原因,怎么改正,就对家长进行说明。这似乎很简单,而这里所蕴藏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让孩子很认真的思考自己的错误,还要找到正确的做法。这让我也很深刻的反思了一下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一次我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家4岁儿子约翰,由于自己喜欢玩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