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资料 > 国外幼儿教育
澳洲幼儿生活随感之三——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权利

澳洲幼儿生活随感之三——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权利

更新时间:2014-07-21 12:53:40

《澳洲幼儿生活随感之三——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权利》可能是您在寻找国外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中国家长往往对待做错事孩子的处理方法很直接,不是骂就是打,然后狠狠的指责一下孩子做错事的严重后果之后,一切就过去了。而实际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最渴望知道:我怎么做错的?正确的是什么样?

而在澳洲家长处理孩子错误的方法很文明,就是让孩子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反思,想好了错误的原因,怎么改正,就对家长进行说明。这似乎很简单,而这里所蕴藏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让孩子很认真的思考自己的错误,还要找到正确的做法。这让我也很深刻的反思了一下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一次我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家4岁儿子约翰,由于自己喜欢玩的那辆遥控汽车找不到了,就很生气的把玩具厨上的玩具全部扔到地上,妈妈也生气了,就让他坐到靠墙的一边进行反思。我当时就很想过去对这个孩子说点什么,后来我打消了这个念头,澳洲人很反感别人介入帮助处理事情,他会认为你怀疑他的处理事情的能力。我就想这样孩子能想明白吗?我正想着,就见这个孩子没有了刚才那种气愤劲了,走到妈妈面前说:他错了,知道怎么做了,妈妈说那你就去做吧,妈妈就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和我继续聊天说话,约翰很懂事的走到满地的玩具前,俯下身检起玩具放到玩具厨上,然后再认真的轻轻的找他的那部玩具车。这整个过程家长没有怎么参与,更没有中国家长那样的蛮横,亦或那种文明的说教,但孩子却真正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是中国家长用各种各样教育孩子的方法,但往往效果并没有这样的做法好。这是为什么?

我在回家的路上还想着这件事,澳洲的家长对待孩子错误的态度那么轻松,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和中国的家庭教育区别在哪里?想着想着我忽然明白了,是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权利了!



澳洲ACU国际教育集团董事、

中国区域执行董事、

澳洲国际新龙幼儿园总园长 于霞

2009-6-23
相关阅读
推荐
  • 海外育儿:一脉相承教子观

    我小的时候,喜欢和爸爸去钓鱼。当我才几岁时,我和他就一起去钓鱼;我十来岁时,我们还一起去钓鱼;而我十七八时,我们仍然一起去钓鱼。我希望将来和我的儿子也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或者钓鱼,或者放风筝,或者做木工。那将是只属于我们之间的纽带 给孩子成长的自由度 刚出了十层的电梯门,还在寻找理查德夫妇家的门牌号时,宽敞温馨的走廊里一辆童车滑到眼前,上面坐着一个白皙的2岁多的小男孩。他就是我要找的主人家的小宝贝吗?跟在后面的一位先生微笑着,作了自我介绍。他就是理查德瑞德先生,眼前这个骑着童车在走廊里玩儿的小家伙,就是他的儿

  • 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 海外育儿:俄罗斯人家教观

    寒风黑夜烈日 前几年,我在海参崴国立远东大学汉学系执教,天天同俄罗斯人打交道,俄罗斯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做法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俄罗斯幼儿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大自然、习惯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让孩子经受风霜雨雪和严寒的考验。 1993年圣诞节前两天,北风呼啸,雪花飘飞,寒气彻骨。在我所住的大楼前的空地上,出现了令人难忘的一幕: 一位身穿皮毛大衣、头戴狐皮帽子的少妇站立在冰天雪地之中。她时而推动一下身边那辆有篷盖的婴儿小推车,时而跺跺双脚。她的肩膀和帽子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 日本:音乐滋养优秀孩子

    音乐在胎教方面的作用家长们多年前就早已了解。不过对大多数家长而言,这种了解又仅限于胎教而已。 根据日本东京儿童俱乐部多年研究与实践研制出的零岁方案来看,音乐的魔力远不止于此:只要从零岁开始并一直坚持下去,听音乐可以挖掘和启发儿童的多种智力和各项潜能。 藤泽礼子小朋友可以说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一。她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了。父母从未强迫她用功,可她却非常自觉:每天放学一回家,她马上就开始2个小时的电子乐器的学习;接下来是读书、做作业。每周一次她还要去英语课堂和书道馆。闲暇之时,她要么自己一个人制作偶人和贴花

  • 美国全职妈妈育儿的访谈录

    孩子们在有意无意之中,观察着你的行为,看你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遇到的各种情形 韦安(Anne Wilbur)一家来到中国已经5年半了,她的丈夫杰姆斯(James Morrison)任汉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在5年半前,当韦安带着当时才3岁的大女儿乔伊(Zoe)和几个月的小女儿露西(Lucy)初来北京时,心中充满兴奋和激动。现在,孩子们分别上了学校和幼儿园,丈夫忙着自己的事业。韦安除了照顾孩子和家,自己开始了马拉松长跑运动,还为孩子们所上的京西学校组织的图书交易会做义工。作为一个相夫教子的全职妈妈,她有哪

  • 法国妈妈和她开办的绣品坊

    爱丽丝是一位有3个孩子的法国妈妈。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过梦想中的生活,做梦想中的事。而她梦想中的生活就是做一个自由快乐的主妇;梦想中的事,就是把实现心中美丽的奇思妙想作为职业。她从没想到的是,她的愿望会在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城市上海得以实现。现在,她来中国已经两年了,不仅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国的生活,营造了一个温馨美丽的新家,还有了自己崭新的事业天空,在上海,她开办一个绣品坊,叫复兴西里。 在法国,爱丽丝的职业是律师,这是个需要理智和冷静的职业,可爱丽丝却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女性。当先生被派往中国做一个著名香水品牌的运营

  • 加拿大:向6种妈妈说“NO”

    加拿大的儿童教育专家,对120余所幼儿园、2000余名不同年龄的儿童作了一次专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6种妈妈不受孩子们的欢迎。 只想着爸爸的妈妈 尽管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孩子对母亲的爱却可能带有种种私心杂念。要知道,幼年期的儿童大多十分敏感,常常会把母亲视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许自己以外的人、甚至爸爸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理应有意识地向孩子作出种种表现或暗示,让他增加妈妈确实最爱他的自信。同时爸爸也应大度地退出妈妈视线的焦点,以便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不好玩的妈妈 孩子大多活蹦乱跳,爱好广泛。这是

  • 蒙特梭利教育的独特方法

    蒙特梭利是一位医学博士,后投身教育,有深厚的生理学、医学知识背景。通过对前人和当代的教育与心理理论的研究,以及在儿童之家执教的实践,她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这是她的最大贡献。 发现一: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 孩子一出生,感觉器官就开始感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信息。孩子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基本的感觉能力。这些感觉能力就决定了孩子可以依靠这些能力接受环境中的信息。因此,蒙特梭利认为教育应该从一出生就开始。 发现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根据生物成长过程的敏感期,蒙特梭利发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

  • 感触:法国孩子是这样学习的

    随丈夫在法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触最深的是法国孩子的学习状态。法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与中国人如出一辙,但对孩子的培养,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 让孩子走进博物馆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历史、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和欧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重的。但与此同时,法国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极为重视。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不开课,学校里的小课堂关闭了,社会大课堂却对青少年敞开了大门。体育场上小足球队员、小篮球队员在飞奔疾跑,博物馆简直成了学生专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