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拼图游戏拼出聪明小脑袋!

拼图游戏拼出聪明小脑袋!

更新时间:2014-07-21 16:03:46

《拼图游戏拼出聪明小脑袋!》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拼图”是一种大人与小孩都能玩的游戏,它可以启发智能及帮助其养成解决事情的能力,但是妈咪在选择拼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材质和安全性,以免小朋友刮到手而受伤。    

玩拼图有助于手眼协调

  玩拼图有益于孩子的哪些发展呢?首府托儿所所长谢宜静说,对于孩子的精细动作、手眼协调、逻辑观念等都有帮助,他将好处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训练小朋友了解“部分”与“全部”的关系─可以让孩子知道许多的“部分”能拼凑出一个“全部”,以及“一个全部”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

  2.培养小朋友平面组合的 概念─积木是立体的组合,而拼图是一种平面组合的概念,在局限的2D范围里拼出一个物品,一个合于逻辑的东西。

  3.培养小朋友学会顺序/秩序/逻辑的意义─许多小朋友在一开始接触多片的拼图时,自然就知道要从边缘开始拼,这就是学习顺序、秩序及逻辑的意义,并且从观察与判断中学习分类,他得观察范例上的正确拼法,才能拼出正确答案。

  4.增进小朋友操作及手眼协调能力─拼图需要小朋友耐心的操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只要一不协调就不能将色块放在正确的位置,但一开始不会的朋友,只要多练习几次自然就会了。

  5.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培养耐心、专注力─通常拼图都是由日常生活中拼起,所以小朋友要熟悉身边的事物,才能按照逻辑拼出正确的图形,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及专注力,让他可以坐得住的做一件事。

  6.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玩拼图能学习推理思考能力,因为小朋友会经由尝试不同的选择,到决定正确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经过假设、判断到选择的过程,让他学习运用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7.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度及耐力─孩子在玩拼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拼错的时候,这时他们会感到挫折,表达不想玩的意愿,但是大人可以从旁协助他们,帮他们度过难关。

  8.从混乱/破坏重建中获得肯定,同时建立对自我的信心─当孩子完成拼图时,容易让他感受到成就感,这是提高孩子兴趣很重要的元素,也是日后让他独立完成拼图的自信心来源。

  选对拼图孩子才有兴趣

  专家提醒家长,选择拼图给孩子玩的时候可以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1.切勿只在乎片数─选择拼图时必须难易轮流交替,不要以为愈多片的会让孩子感觉愈有趣,因为轻松容易的拼图可以让孩子增加成就感,而较难的拼图能让孩子培养耐心、增加观察力。分页标题

  2.图案的种类要注意─拼图的难易度除了片数之外,种类也是很重要,通常卡通、线条色块分明者比较好拼,单色或色彩渐层不易分类或区分的就比较困难了。

  3.不要高估孩子的能力─有些家长因为看孩子拼得很好,就觉得孩子的能力很强,于是选择跳了好几级的拼图给孩子,这时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而产生很大的挫折感,甚至会很久都不愿意碰拼图,虽然适度的挫折可以提高孩子的受挫度,但过大却会让他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家长千万不要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喔!

  4.不要急于告诉孩子正确的位置或技巧─在引导孩子玩拼图时,等待是很重要的,让孩子自己去发觉一些有用的拼图技巧,比直接告诉他更好,孩子的反应在这时就会显现出来,而不会让他一直在等你提醒要如何拼。
相关阅读
推荐
  • 孩子动手能力差怎么办

    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孩子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手的活动,可以获取更多的外部信息,这些信息能促使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使孩子心灵手巧。 孩子动手能力差,主要原因有三种: 1、成人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他出事,或怕孩子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孩子自己动作去做,而由成人包办,孩子失去了一次次动手的机会。 2、家庭装饰摆设成人化,没有孩子动手的小天地。孩子进了家门,这不许动,那不许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孩子可活动的空间太

  • 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

    孩子们天生就喜欢画画,因为绘画是宝宝的另外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也可称之为是孩子需求的表现。幼儿绘画与其生理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小眼睛所看到的,心理想要的,嘴巴会说出来,笔下会画出来。但是家长们要注意了,培养宝宝绘画也要讲究方法呦! 绘画十大忌: 1、当孩子绘画时,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 2、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现实,并要求立即更正。 3、当孩子要求绘画用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不要浪费。 4、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 5、当孩子把作品送给父母观

  • 发展小宝宝的触觉

    在语言出现之前,宝宝通过看看、碰碰、摸摸、听听、闻闻、尝尝、动动来认识着周围的世界。尤其是触觉,是早期宝宝与世界接触、交流的一种重要的途径。那么怎样促进宝宝触觉的发展呢? 1、早吸吮、早接触。宝宝出生半小时内就应吸吮妈妈的奶头,以增加母子感情。 2、在给宝宝洗澡时,用手多触摸宝宝的皮肤;宝宝每天起床穿衣前和睡觉脱衣后,爸爸妈妈多触摸宝宝的身体。天气较暖时,可帮助宝宝做被动操,增加与宝宝的接触机会。 3、3~4个月之后,妈妈把宝宝抱起来指认家中一些物体或各种玩具,然后扶着他的小手去摸一摸,如电视机、电冰箱、

  • 让孩子在动手尝试中获得能力

    孩子都是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成长的。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相信他们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包办、代替。 记得小班孩子刚上幼儿园那会儿,玩的时候很开心,可是到了吃饭、小便和睡觉时,就哭着喊着要找家人,不是说不会吃饭,就是讲不会小便,睡觉的时候不会穿脱、不要独睡等等。自理能力水平的低下,直接引起小班新生的入园焦虑情绪,影响到他们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因此,小班新生的日常自理能力提高成为了摆在我们小班教师和家长面前的最棘手的问题。 造成以上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要数家

  • 教女一得——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说到教育孩子,其实我是很惭愧的。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家的时间很少,与孩子面对面交流也不多,日常的教育基本上是孩子的姥姥、姥爷和妈妈完成的。转眼间孩子已经9岁多了,回想起这9年的点点滴滴,从父亲的角度,我感觉有三个细节需要注意。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她自己往前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在国外,许多父母都注重从小让她们的孩子做点家务,干一些给花园除草、倒垃圾或者修剪草坪等力所能及的事。这样长大的孩子成年以后,往往身体比较健康,生活得也很幸福。研究也表明,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

  • 孩子对他人观点的理解

    角色采择及其发展 当儿童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分开,并想了解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异时,他们开始发现,了解一个人的想法,必须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这种行为称为角色采择 典型的试验就是意外位置转移实验: 一个木偶把一块糖藏在饭柜里。在木偶离开的时候,有人将糖移到碗柜里。木偶回来,会到哪里去找糖呢? 2岁以内的婴儿会说,木偶回到房间后,会到碗柜里去找糖。――因为 婴儿 看到了糖被移到碗柜的过程,他就用自己的想法代替了木偶的想法。他们还不会角色采择。 4-5岁的幼儿会说,木偶当然是到饭柜里去找糖,因为它可不知道糖

  •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从幼儿时期抓起

    语言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语言能力不良,不但学习能力受到影响,而且会影响其人格。如果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差,学习沟通屡遭失败,就会逐渐形成自卑、胆怯的心理,丧失自信、乐观进取等积极人格,因此家长要特别关注儿童口语表达的能力,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从幼儿时期抓起。 儿童天生是有发展语言技能的潜能,但是家长必须提供适当的条件,比如,多带孩子到外边去走走、看看。我的女儿刚学会走路,我便时常带她出去逛街,看到某某超市、糖果、饼干等字样时,常常念给她听,以吸引她的注意力,然后,再让她说说糖是什么味的

  • 从“一物多玩”反思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威信一幼(陈莉) 近年来,一物多玩被幼儿园教师普遍看作是促进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来看,这样的游戏是否真正有利于幼儿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呢?让我们先来看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 户外自由活动暂告一个段落,教师让孩子们就地坐下休息,然后手拿一块塑拼地板(孩子们的游戏材料),询问孩子有哪些玩法。孩子们想了一下,开始积极举手,演示他们的玩法,如有的顶在头上,有的当飞盘扔,有的试图用它围成一个家,等等。其中有的玩法孩子并未实践过,而是根据教师提问临时想出来的。教师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讲评,

  •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我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美术教学的文章,题目为《我不会画鸡冠花》。我看了后,觉得笔者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很有创意,深受启发。 文中讲述了老师如何引导幼儿在绘画前的观察。活动开始,老师搬来了两盆鸡冠花,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有的孩子从远处看看又从近处看看;有的孩子伸出手摸摸花瓣;有的孩子闻闻花香;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观察鸡冠花,大部分孩子都能观察好后进行作画。 其中,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孩子叫满满,他表示不会画鸡冠花,观察后无从下手。那老师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引导,她先坐在孩子的身边,和孩子一起看鸡冠花,说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