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08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柳州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雷琪琨当今在“独身子女”风气之下所影响的孩子们,常见有两种性格:小霸王与懦弱儿。霸道的孩子自我意识过剩;懦弱的孩子则自我意识不足。就算是一般属中间性格的孩子,父母也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自信”。随着21世纪转趋于“专业导向”形态的社会,新生代的育儿教育必须帮助孩子找出个人的特质,以增长孩子的自信才能够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专长。 一、 培养孩子勇于“表现自我” 服从性高又听话的孩子,虽然受到大人的称赞,但相对也可能形成“乖孩子候群”,自己真正想做的、想说的都无法通过表达让别人了解,将来长大虽然有自己的思想,但碍于长期无法表达自己而内外在不平衡。与其教孩子顺从,不如教孩子表达想法,做自己的主人。(一)制造让孩子能够坦率表达想法的环境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开始团体生活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即使自己的东西被抢夺占有,也不知如何表达愤怒而产生挫折;或者,平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公主,一旦接触团体生活,没有了家长就近“体察心意”,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手足无措。如果无法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其他孩子,总是压抑无助,渐渐地就会失去信心。因此,平常在家里就该制造让孩子“坦率直言勇于表达自己”的环境,给孩子无畏无惧、畅所欲言的勇气,父母不但能了解孩子内心想法,也增加孩子的勇气与说话能力;其次再从孩子的说话中判断,给予正确的教导。记注:听孩子讲话,比让孩子听你的话还重要!(二)对孩子的无聊问题也不漠视切勿因为孩子年纪还小,所问的问题很无聊或没意义就给予漠视或不回答,常常得不到答案无法满足好奇心的孩子,长期下来只会造成“思考萎缩”,对他人不信任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如果孩子拥有“即使被嘲笑也敢说”的勇气,这得归功于父母平时对于孩子问不停的“为什么”都能耐心回答,这不但让孩子信心与智力增加,长大后还更能“不耻下问”地发挥在做学问上。自己的意见常被听取、接纳,孩子就能更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三)不要介入孩子之间的争吵孩子的吵架是积极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不过,这里并非鼓励孩子去吵架,而是指吵架的方式是孩子对外表达内心反映的方式之一。实际上,不敢跟人吵架,连主张都尚未表明就先妥协的孩子,反而不容易真正爱自己,自信心也比较低落,总是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等负面认知。因此,与其教孩子“不可以吵架”、“吵架的孩子不乖”等观念,不如给孩子吵架的空间与机会,让孩子从与别人的摩擦中,学着认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想法。所以,别轻易介入孩子们的吵架!(四)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同,每个孩子的特质也不同,并不需要在社会上求同。特别是在教育态度与方针上,不是每个孩子都得去念双语、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得去学钢琴;尊重孩子天生的特质与其意愿,反而更能培养出有自我见解与主张的孩子。比起习惯接受父母的各种安排,不如给孩子机会学习选择取舍,一方面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需求、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也让全家人有沟通的机会与习惯。相信孩子的天生特性,就算是孩子提出的想法与要求,有点笨拙或天马行空,只要能表现出他独特的想法,就不要抹灭他现阶段的兴趣,否则将阻碍他的学习欲望。(五)让孩子尝试各种体验要一个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去尝试体育活动,虽然有点困难,但正因为困难才要给孩子机会去尝试,并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通常体育活动是培养孩子意志力的很有效的方式,儿童时期若有较多时间在山野或林溪草地间活动身体,用体力配合精神意志去挑战一个活动,这比在教室上十堂“如何成为勇敢、自信的人”还要有显著效果。总之,年龄越小的孩子就更该让他们体验各种各样不同事物的经验,比长期上同一种补习才艺,还能刺激他们的多元发展,并且因为视野的开拓而更有自信。 二、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让孩子尽情地玩孩子们只要玩游戏就是一种学习,特别是从自己发明的游戏中得到乐趣与学习刺激。有过对某项游戏或玩具热衷的孩子,对于将来在某项事物的学习力上也会比较强。游戏能够促进孩子们积极的意愿或者启发他们为了更好玩而动脑筋去创造变化。这些过程不但是孩子们宝贵的创造力激发,更能因此带给他们成就感而有自信。(二)给孩子分配任务与其将来孩子长大时才“唠叨”孩子不体贴,不如从幼儿起安排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家务。配合孩子们的年龄与身体发育程度,训练孩子自己吃和自己收拾、简单的家务整理收拾,或者帮忙拿东西、摆碗筷等,让孩子们在家庭中也担负家务,增加责任感。常帮助家人的孩子,长久下来也比较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能感受自己的存在感,更有助于独立性的培养。(三)给孩子冒险的机会有的孩子连到公园玩都有可能遭受挫折,因为禁不起一点风吹雨大的挫折,也没有想冒险的心情。因为被保护得周到,打从出生就在家里玩买来的玩具,难免比较被动,但只要去外面活动什么东西都得自己主动去找乐趣。没有现成的玩具只好想办法制造玩具。“沙子调和一点水如何?”可以做天然的捏土游戏,“收集各式各样的落叶如何?”可以排出各种不同的想象造型,“躲在滑滑梯下如何?”那里是秘密基地喔……利用天然的地形与东西,配合孩子们与生俱来丰富的想象力,给住在都市里的孩子们也有个小小想象与冒险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四)给孩子的决定权不论年纪多小,只要自我意识萌芽,就给孩子决定事情的机会。最简单的就是,早上去幼儿园或出门时要穿的衣服,训练让孩子们决定,年纪小时,就多选几件衣服让孩子挑;等年纪大点,教孩子搭配的要领,给孩子决定喜好。刚开始,可能无法搭配得出色,甚至于怪异,只要孩子把衣服配得好就给予赞美增加其信心,久而久之,除了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也能让孩子关心自己对自己的衣着或决定负责。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这种成就感。不要做凡事主宰孩子的父母,“听爸妈的话就对了!”这句话是除非你的人生很了不起,否则,让孩子自己决定,训练他们做自己的主人,父母只要提供他们的意见就好。(五)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孩子明明可以用语言方式来表达,却往往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目的,这也由于父母不耐于孩子的吵闹,干脆采取“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式的教育态度所造成。不论孩子多小,只要开始会用手指正确指出需求,就可以训练孩子以不哭闹方式来蒙混过关。引导孩子表达需求时,大人问答的声调也要清楚,教孩子如何表达重点让外人知道。例如:已经会说话的孩子,当他说:“妈妈,吃~”时,要教导孩子清楚的把为何要吃东西的需求表达明白,要求改说:“妈妈,我饿了,想要吃东西!”的这种表达方式来训练孩子习惯对别人清楚说明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六)自信的父母造就自信的孩子东方的教育比较倾向“群体融合性”,不突显自我的存在,甚至“自信”还被误解为“自我”,而在某些情况下被认为“不合群,不好相处”,然而“有自信的人”却是为大部分人所向往的风格。相信自己的孩子而不随波逐流的父母,通常本身的观念健康也有自信,唯有父母本身的态度如此,才有可能教育出有自信心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身教影响永远是直接反应给孩子的。
相关阅读
推荐
  • 离异与非离异家庭幼儿气质特点的调查研究

    ---- 以昆明市五华区幼儿园幼儿为例 高桂梅[①] 傅淳[②]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昆明 650092) 摘 要: 以昆明市五华区中班幼儿为例,探讨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在气质各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NYLS《37岁儿童气质量表》对昆明市五华区大观幼儿园、二十幼、碧江路幼儿园、师大附幼全体中班幼儿家长进行测查,随机抽取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问卷各30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离异家庭和非离异家庭幼儿在反应强度、适应度、趋避性、规律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维度没有显著差异。得出结论:幼

  • 如何教育孩子保持乐观的情绪

    人的情绪有很多中,积极的乐观的情绪能够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使人变得富有精神和 朝气,而不良的情绪,比如沮丧、灰心、抑郁等会使人变得缺乏活力和创造力,严重的还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幼儿来说,孩子年龄小,情绪不稳定,而且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引导孩子,让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评判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调控、转化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一、教师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幼儿 老师每天和孩子一起活动,老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幼儿

  • 怎样看待孩子的内向

    今天看一位妈妈帖子询问孩子内向怎么办,联想到现在有好些孩子有类似的表现,如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得很兴奋,能大声交谈,愉快游戏,而在其他人包括 老师 面前就显的有些胆小,不大愿意和老师交谈。有的家长不免好奇为什么孩子怕老师?是老师对孩子不好吗? 其实,象这样的老师应该说少之又少,大多数老师对孩子很细心,耐心。我想孩子对老师有畏惧感,可能和家长平时对他的教育有关系,有的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总把老师推出来说你如果再怎么怎么样,就告诉你老师或者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老师就会怎么怎么样这样,无形中 孩子 潜意

  • 日常班级教育中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未来21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当中去,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每个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呢?在多年的实践教育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榜样影响中规范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在整个发展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作为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教育幼儿,在幼儿心目中树立一个正确规范的榜样,让幼儿在一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根

  • “宝宝攻击手”—因爱而生

    挥舞拳头去打父母,张开嘴巴去咬小朋友,高举玩具愤然摔下这些在0-6岁的幼儿中都是常见的行为,虽然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对此界定为临床心理中的攻击行为,但是这也毕竟让我们联想到这些行为的发展趋势。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去分析其中的原因,结果却发现攻击是出自对爱不同的体验。 宝宝攻击手因爱而生 镜头一:因溺爱引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6岁的小牛,天不怕地不怕,比他小的,他会欺负;比他大的,他也敢斗。邻居们见到他只能咂咂嘴,而小牛的奶奶却逢人便夸:瞧我那小孙子多勇敢,打得过比他大两岁的孩子呢。小牛的妈妈也主张让他在外面凶点

  • 孩子健康成长另需五大营养

    许多父母非常关心孩子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以为只要保证了物质需要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但专家却不认同,他们表示:除了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外,父母还得给孩子五大营养:肯定、自由、情感、宽容和梦想。如果不予以满足,孩子就会出现缺乏“心理营养”的情况。 肯定:这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会给孩子坚毅的品质和自信心,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小进步,多竖大拇指。 自由:如同生命必需的水,父母不能有“你选择不如我选择”的想法,要让孩子在时间、零花钱、读书、兴趣等方面有充分的自由。 情感:是父母很容易忽视的,父母要多赞美孩子,让他知

  • 乖孩子更易患心病

    育心园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李建中表示:暑假期间,来我们这里进行心理咨询的孩子中,“乖孩子”占了一半左右。这些“乖孩子”习惯于听话,不懂得表达不同的意见,可是他们的内心却不是全然没有想法,当这些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通常表现为厌学、不与同学交往。 “父母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李建中咨询师说:“由于内向的孩子很听话,所以父母便会觉得孩子很‘乖’,从而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因素。在来咨询的孩子当中,绝大部分性格障碍已经形成了,这与父母一味地只看重学习,不重视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子的

  • 孩子聪明十要素

    (1)对孩子的新奇念头、想象力、别出心裁的玩法,要给予称赞和鼓励。 (2)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发问,把发问看成教育的手段之一。 (3)创造一种新气氛,使孩子在集体中受到重视。 (4)使孩子懂得自尊,提出自己的思想和对事物的看法。 (5)培养孩子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6)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7)尽量鼓励孩子对事物进行新的探索,不停留在已经认知的事物上。 (8)避免孩子的惧怕心理,不要恐吓孩子,防止禁锢孩子智力的活动。 (9)倾听孩子的话,捉摸他的内心世界,掌握积极向上的因素。 (10)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

  • 当孩子发怒的时候

    当孩子发怒的时候 曹祈东 2000年5月8日 10:35 生活时报 对待孩子的愤怒的办法不应是压制,而应该引导和化解这种愤怒,以求得积极的效果。具体地说,开导愤怒的孩子有以下几个办法: 1、当孩子的表现好或争取表现好时,及时予以表扬,以使孩子明白大人对他(她)行为的要求。比如,家长可以说,“你分糖果给小朋友吃,真大方。”“你打碎了杯子后能主动告诉我,真让我高兴。” 2、让孩子参加足够的活动。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所以在家在校都不要给孩子规定太多的规矩,限制其活动自由。否则其逆反心理的作用会使其横下一条心,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