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16
《孩子感到压抑时的7种表现》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饥饿或疲劳,但哭泣也是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2、不安的睡眠 夜晚对孩子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把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焦虑。在想象力丰富的学龄儿童脑子里,壁橱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如果说你的孩子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们。在睡觉前和你的孩子聊聊天,给他们一个机会说出心里话,这有可能会改善他的睡眠不佳。
3、拒绝吃饭 很多专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如果出现厌食或其它表示不满的肢体语言,家长应认真对待。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紊乱症。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强迫你的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爱吃的饭菜。如果他在吃饭时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最好找治疗饮食紊乱的专家寻求帮助。
4、疾病反复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头疼,但又没有任何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曾经有一个父母正在闹离婚的孩子表现得非常焦虑,他不断地去校医务室检查,说自己头疼。作为父母,即使你怀疑孩子在装病,也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5、攻击性行为 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不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或录像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6、过度忧虑 孩子看到新闻中灾难的报道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7、说谎和欺骗 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他们只是在区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 “如果发现你的孩子在说谎或欺骗你,请你记住这是他们在按着父母的暗示行事。”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如果说谎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看医学专家了。
湖北省秭归县泄滩乡中心小学 王功建 教师可以经常利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系鞋带、扣纽扣、穿脱衣服等活动,使幼儿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体验集体的温暖。 微笑地注视每一个儿童。教师每天都要与每个幼儿有肯定性的接触,这方面的接触包括身体、表情、目光和语言。坚持每天和每个幼儿说说话或者进行目光交流,或者经常对幼儿微笑,或者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如抚摸、拥抱、拉拉手等,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让我们在与幼儿的交往中,鼓励、微笑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教师与幼儿交
内向的孩子是角落的沙尘,你也许早已忽略他的呼吸;内向的孩子是枝娇涩的花骨朵,静静地等待成长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内向的孩子是一块温暖的能量石,他的内心充满着爱与渴望被爱。 欣怡是我进入幼儿园认识的第一个孩子,她给我印象深刻,是的,她像极了那个十七年前的我,那个曾今的小默默,内向的我。 欣怡是个很典型的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不爱笑,反应很慢,我永远无法忘记她那与年龄不符的忧愁的容颜,内心总是酸酸的,怎一个心疼了得? 欣怡是粒角落的沙尘,不爱说话的她没有玩的很好小伙伴,静静的在等待着,等待着长大,等待着被关注,
内容提要:性格是决定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显示一个人对社会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儿童同周围的大人和小朋友的接触中,在社会关系和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性格的初步形成始于幼儿时期,这时候幼儿的性格未定型,富于可塑性,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为什么会有这次论文题目的产生呢,这啊还得从班里的一个小故事说起。我们班男女幼儿比例一直比较失衡,男孩占大半个班而女孩就2、3个。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不可思
淄博市张店区柳泉路迎春街淄博金宅幼儿园 沈媛 一大早,在楼梯上遇到了乐乐。早上好!我微笑着向乐乐和乐乐妈妈打着招呼。乐乐抿着嘴笑了,害羞地低下了头。 乐乐,问老师好!乐乐妈妈拽了拽乐乐的衣角说。乐乐抬头看看妈妈,又抬头看看我,不肯说话。我急勿勿地向办公室走去,一边走一边打趣地说:乐乐害羞啦?!乐乐妈妈很尴尬地看着我说:这孩子,怎么不叫人,太没有礼貌了!乐乐,快叫老师好!乐乐仍然没有说话。乐乐妈妈急了,她一把拉过乐乐,在楼梯上停了下来:快,问老师好!不问好今天咱们就不上楼了!快啊,你怎么回事!乐乐有了反应,
挥舞拳头去打父母,张开嘴巴去咬小朋友,高举玩具愤然摔下这些在0-6岁的幼儿中都是常见的行为,虽然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对此界定为临床心理中的攻击行为,但是这也毕竟让我们联想到这些行为的发展趋势。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去分析其中的原因,结果却发现攻击是出自对爱不同的体验。 宝宝攻击手因爱而生 镜头一:因溺爱引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6岁的小牛,天不怕地不怕,比他小的,他会欺负;比他大的,他也敢斗。邻居们见到他只能咂咂嘴,而小牛的奶奶却逢人便夸:瞧我那小孙子多勇敢,打得过比他大两岁的孩子呢。小牛的妈妈也主张让他在外面凶点
许多关于教人如何做父母的心理学丛书,几乎本本都提到亲子之间该如何沟通,虽然这可帮助为人父母者认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但在施行上,好象总无法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
对3-4岁的孩子来说,再没有比听到“你很特别”这句话更重要的事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敏感,他会从成人的话语中听出“我在他的眼里价值多少”,更重要的是,孩子也会用成人看他的眼光来评价自己。对孩子来说,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这就是最好的培育;当我们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孩子动手的机会,这就是鼓励孩子的最好方法。当我们用正向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孩子会得到极大的鼓舞,同时也会建立起孩子的自尊。 3-4岁的孩子是主动又勤劳的。因为肢体比以前更令他有随心所欲之感,对周遭事物总是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心情。父母应
妈妈生下宝宝后就把他交给爷爷奶奶飞往美国。爷爷奶奶就这一个宝宝,真不知该如何爱才让儿子媳妇放心。孩子吃喝拉撒玩,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三岁了,身体长得挺结实,真招人喜欢,一个人玩得很自在,不过就是不太喜欢说话。 妈妈从美国回来看孩子,宝宝不认识妈妈,也不喊“妈妈”,而且也不要妈妈。 妈妈发现奇怪的是孩子除了喃喃自言自语外,很少与人说话,他要做什么,他的眼神,他的举止,爷爷奶奶一看就知道,孩子未张口,一切都办好了。可见爷爷奶奶养这孩子真是费了不少心血,下了真功夫,对得 起远在海外的儿子媳妇。但几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也许,应该再加上一句,解放儿童的心理。 女儿刚出生时,我一直想像着将来会有一天,我们母女俩亲密无间,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可她长大后却不怎么爱与我说话。 我的孩子太固执,他总是坚决地要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和他妈妈总是要和他争执一番…… 这样的父母感到非常失望。他们发现自己很难接受孩子的一些个性。有些父母们开始自责:“我到底怎么了?”也有些父母会质疑:“我的孩子出什么问题了?” 天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