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幼教 > 瑞吉欧教育方案原理
根据儿童的好奇心来选择教学主题

根据儿童的好奇心来选择教学主题

更新时间:2014-07-21 10:30:25

《根据儿童的好奇心来选择教学主题》可能是您在寻找瑞吉欧教育方案原理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鉴于学前班、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都属于幼儿教育的范畴,课程设置自然就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来确定。比如学前班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介于感知运动和具体形象思维之间,需要从日常生活环境中摄入大量的信息来为未来的抽象逻辑思维奠定基础,所以幼儿教育专家们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学习应该以直接动手经验为主,通过发现来完成。我们都知道,打基础的工作其实就像砌墙一样,零碎发现的知识如同是一块块的砖,形不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只有让一块块的“砖”互相之间建立起联系,这个基础才会扎实、有力,将来才能够承受更多、更重的分量。为此,美国学前班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采用“综合课程”的模式,实行主题教育,不分科教学,并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而幼儿园是孩子们准备升小学的一个过渡阶段,游戏和上课大约是各占一半。虽然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在学前班阶段更为明显,但教学方法仍然以具体形象、直接动手为主。待到孩子们升入小学以后,分科教学就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内容有语文、算术、社会、常识、科学常识,还有音、体、美等课程。不过专家们还是一再呼吁和提倡要在小学初级阶段继续保持幼儿园教学的一些方法,以适应孩子们的思维发展特点,帮助他们向更高一级的思维水平过渡。
   
    美国的学前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课程或教材,是由每个学前教育机构(如学前班、日托中心等)根据本机构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和教育对象来自行决定教学纲要的,而通过教学来实施教育纲要的“权力”往往就“下放”到带班的老师身上了。当然,美国的幼儿教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保留下来很多传统的教学主题,比如感觉器官啦、交通工具啦、季节啦、各种节假日啦,和咱们中国的内容相似。由于各种原因,美国有不少不思创新的幼儿教师就因循这些传统主题,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教学活动。近一二十年来,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大力提倡“适应儿童发展水平的教育实践”,其中包括了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评价等很多方面的改革。这个改革对美国幼教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中国对这个新潮流也有所介绍。不过我觉得,要想真正实现这种改革,关键还是要改变教师的观念,然后通过观念的转变来影响他们的教学实践。
   
    让我来具体谈谈我以前任教的那个实验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问题吧。咱们都知道,适应儿童发展水平的课程应当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遵循这个原则,我和园里的同事一起试着改变旧有的传统课程结构,根据儿童的好奇心所在和提出的问题来制定一些教学主题,并根据幼儿的兴趣来灵活使用。比如说,幼儿期的孩子们往往分不清想像和现实的差别,他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于是我们对孩子们的问题稍加扩展,形成了一个大主题--“怎样去发现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在这个主题之下,我们结合和扩展了一些传统的单元主题。

    比如在认识感觉器官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如何综合运用感觉器官来判断物体的真假;在传统的“认识野生动物”的单元主题基础上加进了卡通形象、恐龙等内容来增加内容的复杂性,培养儿童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他一些比较大的主题还有“物体是怎样动的”“物体是怎样变化的”“梦是真的吗”“人和动物死了以后会怎么样”。这些主题涉及的内容都很广泛,给教师非常大的灵活性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活动计划;这些主题又都是来自孩子们的疑问,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孩子们很容易接受和参与。每年开学前我们还针对当年新入学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课程主题。

    比如,要是班上有个孩子是领养来的,我们就增加一个与领养和爱心有关的主题--“我想收养一个……”即使我们教的是传统主题,比如介绍各种职业,我们也通过“我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在做什么”这样一个大主题把教学内容和孩子们联系起来,同时还请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家长到学校来参加教学。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主题,就把旧有的“由上而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选题方式,变成了“自下而上”以儿童为中心的选题方式。主题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本身就带有一种挑战性,更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其实,假如你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内容可能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改变的主要是限制教师理解课程设
 
置的传统观念。一旦教师能够从孩子的视角来看课程,教学的效果就可能会非常不一样。
   
    前面我讲了,美国的学前教育阶段基本上采用的是综合教学的方式。综合教学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以游戏为主线,贯穿各种教学活动,使孩子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探索和学习同一个概念。由于孩子们可以把学到的东西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应用,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得到的知识当然就比分科孤立学到的要扎实得多。
   
    这么干巴巴地讲大概很抽象,我给你举一个课的例子吧。我们班每年都要养一些蝴蝶,让幼儿观察蝴蝶的成长变化,进而理解生命周期的概念。随信寄去的这几张照片反映的就是和这个选题有关的综合教学活动情况。从幼虫孵化到蜕变成蝴蝶,要经过大约5至7周的时间,我们的教学活动当然就得延续这么长时间。我们把这个主题活动和其他的主题活动(如“物体是怎样变化的”“季节变化”等)自然地穿插起来,孩子们通过美术、音乐、角色游戏、手工、看书、讲故事、观察、比较、记录等自选游戏活动和教师指导的活动来积累有关知识。到蝴蝶长成的时候,让孩子们通过亲身的体验也学到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其实咱们中国的幼儿园中也经常有类似的活动。记得我小时候上幼儿园,我们班上就养过“蚕宝宝”,饲养的过程是一样的。不过,有心的老师会有意识把这个“课外活动”融入课程中去并加以扩展,而无心的老师就可能由于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简单”活动中包括的丰富内容而失掉很多教育机会。这就又一次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
   
    先聊到这里吧。不知怎么的,我觉得自己的信越写越“严肃”了,但愿你不会觉得我是在向你说教。其实每个老师都有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值得和别人分享。不过,只有那些能够适应自己学校的环境条件、满足自己班上孩子需要的方法和内容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对吧?所以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探讨,而不要全盘拒绝或全盘照搬。
祝你快乐!
 

 


   
推荐
  • 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

    在认同了“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理念,并对其内涵和基本要求达成共识以后,我们开始探索如何将这种认识贯穿在自己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去。最初的探索是从不触动幼儿园原来的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只考虑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开始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老师们越来越感觉到,不突破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不触动原来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想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十分困难的。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有两个。 一是教师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常常不符合孩子的兴趣(尤其是他们当时的

  • 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

    一、如何理解学习中的儿童 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对于儿童的正确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他们努力去认识、去研究儿童,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儿童、对学习、对教育的认识。他们坚信-- 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个体。他们同成人一样需要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他们又是发展中的人,有权利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这种帮助(即教育)不仅是要将他们“领入”成人世界,使之成熟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理解和互相帮助。教育在这个意义上乃是一

  • 我们能从瑞吉欧那里学到什么?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第二章 这一章要讨论的问题立足于对瑞吉欧-艾米里亚市6所市立幼儿学校的3次粗略的参观、同那里的教员和对这些学校有所了解的美国同事进行的讨论,以及对于记录学校工作的打印和录像材料的审视。尽管对这些丰富而复杂的教学实践的浮光掠影的展现只能导致有限的理解,但是它确实促进了我对美国早期教育的几个方面作一些自己的思考,并将它们概括为如下六条教训: 学前儿童的项目工作和视觉艺术活动 就象我们能从本书其它章节看到的一样,瑞吉欧方法有许多特征引起从事早期教育的人们强烈的兴趣。而我自己独特的兴趣在于这里

  • 对儿童无线潜能的尊重——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有感

    日前,认真拜读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何为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意指儿童有权利而且也有能力运用除口头、文字与语言外的诸多种方式,用各种材料去认识他周围的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包含着瑞吉欧创办者对儿童无线潜能的尊重、赞赏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瑞吉欧幼儿教育的价值追求发展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让他们获得完整的生命经验。 细细读物全书,感触颇丰,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孩子小卫。记得小卫刚来我班的时候,那小小的个头,怯怯的眼神,笨拙的动作,这就是他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后来发现他竟然连滑滑梯都不敢的,每次都是老师抱上抱

  • 课程管理心得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 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一直感动于瑞吉欧《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儿童天生就是主动学习者,我们要做的是发现、追随和支持,在这样的理念下课程故事如花苞被阳光普照、被雨露滋润、被空气浸染之后绚烂绽放,闪耀着智慧、流淌着情感。 课程应该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是适合儿童成长需求的课程、是支持儿童自然生长的课程,而且课程

  • 读《对话瑞吉欧.艾米莉亚:倾听、研究与学习》有感

    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 朱静芳,瑞吉欧幼儿教育的思考和实践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中北部罗马那.艾米莉亚者的瑞吉欧.艾米莉亚市,自从1991年美国把戴安娜学校作为瑞吉欧.艾米莉亚市幼儿教育的代表来介绍世界上一些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幼儿教育时起,即在全球范围内欣起了对瑞吉欧幼儿教育的极大的关注,尤其是瑞吉欧教育实践支持和允许儿童通过多种认知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理解、兴趣,而这些语言的记录包含了多种直观的视觉映像,当人们初次和他们相遇时,这些丰富生动的视觉映像往往先声夺人。尤其瑞吉欧的幼儿教育在那之前

  • 有感于瑞吉欧的环境——读《对话瑞吉欧》有感

    我们在创设环境时,总像让环境做的最好或更好。最好是相对的。因为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 当我看到了瑞吉欧教育方法中,他们对于空间的利用,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所完成过的环境布置,瑞吉欧的许多学校很美,但它们的美并不是依靠昂贵的家具摆设,而是由整个学校中洋溢着的儿童和教师共同学习的愉快氛围所产生的。瑞吉欧的婴儿中心和幼儿学校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一提墙壁上涂着美丽的颜色,家具的造型十分可爱,书架和桌子上摆放着简单的物品,从窗户和门中投射进来的阳光照射在儿童绘有美术图案的塑料薄膜上,学校

  • 对教育工作的启迪——读《对话瑞吉欧,艾米莉亚》有感

    读完《对话瑞吉欧》这本书,被书里的瑞吉欧的精神打动,我开始思考是怎样一种精神,价值观,是怎样的一种儿童观能让这个小镇的幼儿教育一只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反思我们自己的职业观,儿童观,确实很受触动。给我的教育工作很大的启示。 1.树立恰当的儿童观,尊重儿童,珍视童年。 我这里用了恰当两个字,而不是正确因为,一百个读者,便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有一百个教育者,也便有一百个教育观。在这里,我更愿意持开放的态度去谈自己的想法,无论哪一种,尊重都是前提,是一切美好的开始。早晨来和孩子电容微笑是尊重;不随便比较是尊重;

  • 对话瑞吉欧,理解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对话瑞吉欧,亚米莉亚》有感

    我是用了差不多六个半小时一气呵成的粗粗读了《对话瑞吉欧》这本书,反思了很多,特别是对马拉古齐《其实有一百》这首诗歌有了更深的领悟,我们现在一直在提的师德问题,我想一个好老师,首先她应该具备的德行便是树立一个正确的儿童观,否则她的教育只能是逆天行事,她越负责任、讲的越多、做的越多,对儿童的伤害越大,如同赶鸭子上架、让鱼离开沟渠江河湖海,也让儿童在这种教育背景中失去了他本真的儿童世界。那么到底怎样的儿童观才是相对正确的儿童观呢?我认为,答案便在这首诗中。 一、对一百种语言的理解 大学第一堂课就是《儿童的一百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