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9-05-11 10:10:33

《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张长云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课文内容分析:《青蛙卖泥塘》是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根据小动物们提出的不足,通过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等方法一次又一次改造烂泥塘,使烂泥塘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课文一共有12个自然段,围绕一个“卖”字,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展开。第1至2自然段,写的是故事的起因:青蛙想把烂泥塘卖掉。第3至10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第11至12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从为什么“卖”,到怎样“卖”,再到不卖了,完整地再现了青蛙卖泥塘的全过程。课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行文方式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老牛和野鸭来了,然后他们指出泥塘存在的问题后离开,最后写青蛙改造泥塘。这两次卖泥塘,写得比较具体,老牛、野鸭具体说了什么话,青蛙听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都有清楚的交代。从青蛙第三次卖泥塘开始,行文出现了变化,概括地列举了小动物指出了泥塘的不足,青蛙对泥塘的多次改造也一笔带过。最后,青蛙叫卖泥塘时,具体而生动地介绍改造好的泥塘。

  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对应泥塘改造前的内容:泥塘里水很少,周围光秃秃的,青蛙正在烂泥塘旁边竖起“卖泥塘”的牌子。第二幅图对应泥塘改造好的内容:泥塘里,水灌满了,荷叶绽开了圆圆的笑脸。泥塘边,草儿绿了,花儿开了,蝴蝶正在花丛中飞舞,青蛙咧开了嘴,似乎在欢快地歌唱。借助插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青蛙有想法、有行动,最终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泥塘变得越来越美好。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十分感兴趣,喜欢听,也喜欢讲,但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有偏差、有遗漏的现象,也存在讲不清楚、讲不完整的问题。这节课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文本结构相同的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教学目标:

  1. 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蛙、卖”等8个字,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2. 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 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重点:

  1. 正确识字、写字。

  2.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难点: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读题质疑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出示谜语:身穿绿衣裳,嘴巴宽又大,田里捉害虫,唱歌顶呱呱。(青蛙)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青蛙的故事。

  3.板书课题,随文识记“卖”的写法。

  4.齐读课题。

  5.学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怎样卖泥塘?泥塘卖出去了吗?谁来买泥塘?)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一)读准字音

  1.出示“学习提示”要求: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识字。同桌互相认读双横线的生字,同桌不会读的时候你帮帮他。

  3.集体正音

  (1)出示生字卡片,小老师教读时强调“烂、茵、灌”是前鼻音, “坑、挺、泳、愣”是后鼻音,“撒、栽”是平舌音, “舒”是翘舌音。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游戏巩固。

  (二)认读生词

  1.读好轻声词语:“牌子”“吆喝”“舒服”“水坑坑”

  (1)自由读。

  (2)指名读。

  (3)读词“吆喝”,强调“喝”是一个多音字, 在《坐井观天》一课中, 我们知道它读“hē”, “喝水”“喝茶”。“喝”的另一个读音读“hè”, 意思是大声喊叫。(出示喝的两种读音和组词)全班齐读。

  2.认读词语“采集”“播撒”“灌水”“吆喝”“游泳”

  (1)自由读词。

  (2)看图片理解“采集”“播撒”。



  (3)你会做这个动作吗?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读。

  (4)再读“播撒、吆喝、游泳”这三个词,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词都有相同的部分:提手旁、字旁、三点水)

  (5)指名说,教师相机评价,他们都是形声字,偏旁表义,另一部分表音。

  三、整体感知,梳理角色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用小方框标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相机贴上动物贴画:青蛙老牛 野鸭 小鸟 小兔 小猴 小狐狸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贴画讲述角色出现的顺序。

  四、分块教学,理清脉络

  (一)学习课文第1至2自然段,了解青蛙卖泥塘的原因

  1.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去了解青蛙买泥塘的原因吧!

  2.轻声朗读第1至2自然段,学生边读边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3.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

  4.理解“烂泥塘”的意思。

  (1)出示插图1,直观感受烂泥塘。

  (2)结合生活实际,谈烂泥塘是怎样的?

  (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5.过渡:正是因为青蛙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所以他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二)学习课文第3至5自然段,了解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第3至5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老牛来到泥塘边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3.教学青蛙卖泥塘的句子。

  (1)出示句子:“卖泥塘喽, 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2)自由读一读。

  (3)提问“吆喝”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吆喝”就是张大嘴巴大声叫卖,看来青蛙下定决心要卖掉烂泥塘。)

  (4)引导:青蛙决定卖掉烂泥塘,谁能用大声叫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

  (引导学生抓住“喽”,把前半句读得稍微长一点,抓住“!”,把后半句读得短促一点儿。)

  4.过渡:老牛来到泥塘边,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1)指名回答,相机出示句子:一头老牛走过来, 看了看泥塘, 说:“这个水坑坑嘛, 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 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2)指名读

  (3)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

  先出示词卡“挺舒服”,接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自己什么时候会觉得挺舒服?然后读出角色特点,老牛说话慢条斯理。最后让学生读出老牛在水坑坑打滚挺舒服。

  (4)指导读出老牛的不满意

  ①过渡:这么舒服,老牛赶紧买下来吧。(生说不买)是啊,老牛还有一点不满意呢,从哪知道的?

  ②指名读句子,读出老牛的不满意。

  (5)完整读老牛说的话,读出变化。

  5.过渡:小青蛙听了老牛的建议后,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小青蛙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青蛙做的句子。

  (3)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4)全班齐读,可以带上动作哦。

  6.过渡:小青蛙正用他勤劳的双手在播撒草籽呢,在小青蛙辛勤地劳动下,泥塘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2)提问:绿茵茵的小草你见过吗?说一说。

  (让学生想象画面,理解意思,再借助图片,全班齐读,感受绿茵茵的小草。)

  (3)多美啊,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分角色朗读第3至5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3至5自然段。

  2.学生自由练读。

  3.分角色朗读第3至5自然段。

  老师提出朗读要求:一个同学来读青蛙说的话,一个同学来读老牛说的话,其他内容大家一起读。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的8个字,齐读。

  2.按结构分类,指名读。

  上下结构:泉 卖

  左右结构:搬 倒 蛙 籽 破

  半包围结构:应

  3.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结构上的特点。

  4.学写生字:搬 倒 蛙 籽 破

  (1)学写“搬”,课件出示图片。



  (2)借助图片记住字形,相机书空笔顺。

  5.指导书写

  “搬”中间的“舟”最后一笔横变提。“籽”提醒学生“米”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倒”中的“至”居竖中线位置,最后一笔横改提。这三个字要注意笔画的避让。“破”左窄右宽,“皮” 第二笔撇向“石”下,要舒展。

  6.学生练写

  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7.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8.抄写词语 “青蛙、草籽”。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前文,复习导入

  1.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小青蛙,他住在——烂泥塘(出示词卡),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来,让我们帮他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

  2.教师引读,回顾前文。他的吆喝声吸引来的第一个顾客是老牛。老牛不买泥塘,他认为——(引读)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3.过渡:看, 春天来了, 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这下, 青蛙能把泥塘卖出去了吧?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

  二、分块教学,理清脉络

  (一)学习第6至8自然段,了解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过程

  1.自由读课文第6至8自然段。

  2.过渡:这吆喝声又吸引了谁?他说了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3.出示句子,指名朗读: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

  (1)指名读野鸭说的话。

  (2)指导朗读野鸭说的话。(野鸭的话比较简洁,可以稍微读快一点哦。)

  (3)全班齐读。

  4.教师提出疑问:同样一个水坑坑,为什么老牛觉得在里面打滚挺舒服的,可野鸭却认为水太少呢?(各人需求不同)

  5.过渡: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第8自然段。

  (2)学生默读,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并圈起来。

  (3)根据动词,说一说青蛙做了哪些事?

  (4)借助图片重点讲解“破”和“引”。



  破:“破”左边是石,右边是皮,石头把皮划开了,就叫做破。

  引:破开的竹子一根一根接起来,清清的泉水就顺着破开的竹子顺畅地流到了泥塘里!

  (5)想象青蛙劳动的情境。(预设:青蛙很辛苦、很勤劳、很会想办法等)

  (6)带上动作齐读。

  (7)齐读。小青蛙用它的劳动把泥塘变得更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

  (二)学习第10自然段,了解其他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

  1.自由读第10自然段。

  2.学生思考:其他的小动物为什么也不买泥塘呢?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缺点儿树”、“缺点儿花”、“缺条路”。

  4.认读这三个词,读好儿化音。

  5.教师指导想象说话训练。你能仿照老牛和野鸭的说话方式,来说说其他小动物的话吗?我们先一起来回顾老牛和野鸭说的话。

  6.比较两个句子:课件出示:



  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

  (1)出示老牛和野鸭说的话,发现说话的顺序。

  (引导学生发现:老牛和野鸭说的话都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先说泥塘的优点,第二层说泥塘的不足。这两层意思,分别用“不过”“就是”连接了起来。)

  (2)指导学生运用语言。

  (3)过渡:如果你是老牛、野鸭、小鸟、蝴蝶等,你会怎么评价泥塘呢?用上句式说一说。

  课件出示:

  _____飞过来,看了看泥塘,“_____。_____”

  7.过渡:你们把小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那么青蛙接受了它们的这些意见没有?

  8.出示第10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读。

  9.教师相机板书:栽树 种花 修路 盖房子

  (三)学习第11至12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

  1.自由读第11至12自然段。

  2.说说青蛙为什么不再卖泥塘了。

  3.集体交流。

  4.出示句子:“多好的地方!有树, 有花……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画下来,自己读一读。(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2)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

  5.出示句子:青蛙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1)理解“愣住了”的意思。(突然间发呆)

  (2)做动作“愣住了”。

  (3)青蛙什么时候愣住了?(在他看到改造后的泥塘变得越来越美的时候愣住了。)

  (3)想象青蛙的神情,在表演中理解“愣住”,说说青蛙为什么愣住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原来还是一个烂泥塘,现在变成了一个好地方。“我”决定不再卖泥塘了。)

  (4)议一议:青蛙为什么不再卖泥塘了?(因为泥塘变美了,青蛙改变了主意。)这下他明白了什么?(勤劳可以换来美好的生活。)

  三、讲述故事,表演朗读

  (一)根据板书,回顾课文内容

  (二)同桌互相,完整讲述故事

  根据关键信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脉络讲故事,把青蛙卖泥塘的过程讲清楚,讲具体。

  (三)小组演说,关注角色特点

  (四)全班展示,进行角色表演

  学生戴头饰表演,其他学生仔细听。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整体观察, 区分结构

  1.出示生字“破”“泉”“应”,指名带读。

  2.观察结构, 发现规律。

  (二)重点指导, 书写生字

  “破”左窄右宽;“泉”上小下大;“应”从上、左包围里面部分。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借助图片,学写“泉”。教师范写:上的“白”象泉眼,要写得扁扁的小小的,下面的“水”向四面流去,所以撇捺要写得舒展开。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野鸭、竹子、花丛、尽情、道路、泉水、应该”。

  板书设计: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学第三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第二单元练习 一、在大写字母后写出小写字母。 B( ) D( ) E( ) G( ) H( ) P ( ) N( ) Q( ) Y( ) R( ) I( ) U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zhuī zh jiāo wi g xiāng chng gōng ( ) ( ) ( ) ( ) y j y wng w biān yu liang q iān yn wn yǔ ( ) ( ) ( ) ( ) 三、 比一比,再组词。 郊( ) 此( ) 万( ) 望( ) 交( ) 比( ) 方( ) 忘( ) 四

  • 高台县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试卷的时候,我们的一学期也飞速的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将成为过去了,在过去的这些时光里,家长给了你们很大的期望,老师给了你们莫大的帮助,那么你们又拿什么来报答父母和老师对你们的教悔和期望呢,这张试卷会让他们感到舒心的!加油同学们,你能行!!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 shān jiě ju zhōng y pī png yīng gāi dān xīn xǐ huān kāi

  •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一、说教材: 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 课文分二课时进行教学,我上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对课文朗读感悟,激发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悦。 3、学习诗歌表情达意的方式,仿写诗歌。 三、教学流程: 通过谈话进行导入,引出课题,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分节读课文,喜欢谁学习这一句话,分句学习2-3节,最后学习第四小节的上半句,进行仿写诗歌,全文诵读。 四、说说教法与学法: 1、采用多种方法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葡萄沟

    《10 葡萄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内容。 3、初步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初步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具准备: 地图、 生字卡、有关图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猜谜语。 2、今天我们就走进新疆,来认识新疆的一个地方---葡萄沟。板书课题:葡萄沟 3、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那葡萄沟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呢?课文会告诉你的。现在大家就来读读课

  •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本次二年级期末检测题型和往常无大的差异,题量适中,题目难易程度也合理,综合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在前面的基础题部分,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失分的主要原因还是比较粗心,很多学生都是不认真做题导致失分。跟以往相比,学生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水平,比如班里的梁科、严冰清、徐梦怡等小朋友,平时成绩一直不错,这次的成绩却不太令人满意。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做到认真答题,仔细检查,没有出现漏做题目的现象。 二、试题分析: 第一题

  • 201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反思

    改进教师课堂语言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所谓生动:指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是指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活力,能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目标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使语言生动,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诗歌充满想象力,表达了小诗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课的基本流程是:从听声音猜季节入手,

  • 2015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第六单元检测卷分析表

    本张测试卷较为简单,学生考得都不错,优秀率很高,而且都是高分。对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都不错,本篇阅读也比较简单,没什么难点。 平湖市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第六单元检测卷分析表 学生原额 实考人数 满分人数 优秀人数 优秀率% 良好人数 合格人数 不合格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缺考情况 姓名原因 41 41 5 31 75.6 10 0 0 100 88 题次 各题得分和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 我会拼一拼,打钩选一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课,带领孩子走进春的世界,感受春天,触摸春天,寻找春天。遗憾的是现在这个时候,春天的特征还不是特别明显,只能利用图画结合讲解的方式,以及从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课的伊始,我用疑问的语气说:孩子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有哪些话来赞美她呢?(万紫千红、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百花齐放)在他们说的基础上出示一些让学生积累,读一读,写一写。这对后面的口语交际和写话很有帮助。 在学习感悟整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

  • 2019二年级下册语文《“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贝的故事》是识字单元的第三课,课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共有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贝字的由来。先介绍了水里的一些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再说明甲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