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何为有效教学——听徐老师的讲座有感

何为有效教学——听徐老师的讲座有感

更新时间:2014-07-22 08:50:30

《何为有效教学——听徐老师的讲座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徐老师一直是我敬畏的人,敬重她的平易近人,佩服她对语文课堂教学敏锐的洞察力,也畏惧她的直言不讳。但是,正因为她的坦诚,她的毫无保留,让我受益匪浅,并多次得到了她的指点和帮助,使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次的送教中,徐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努力追求有效教学》的讲座,再次让我得到了“教”的洗礼,对“有效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徐老师说:“有效教学是针对无效教学而言的,在新课程刚刚实施的时候,老师们只关注了形式,脱离了语文课的特点,离开了语言文字怎么进行语文教学呢?我们应该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有无提升,个性有无发展,能力有无提高,做到理性的回归。”
一、把握教材是基础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徐老师讲到了三点:一是教教材;二是用教材教;三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当然应该把教材当作例子,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应该“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
想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徐老师说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非常重要,钻研深入,理解深刻,重点难点把握到位,这些都是上好课的基础。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这节课——《七颗钻石》,原先的我在教材的把握上是模糊的,就比如故事主要内容的归纳,我自己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该怎么归纳,也就是说到底归纳到什么程度,我的心中是无数的,课堂上也是任由学生说到哪算哪,老师的引导基本是无效的,所以试教下来这个环节总是卡壳。后来,在何老师的帮助下归纳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当时,徐老师一听完试教,就问我:“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你倒说说看。”此时的我心中庆幸着何老师的先见之明,忙把我们的讨论结果说与徐老师听。徐老师听了,意味深长地说:“你要让学生说什么,自己首先必需清楚,这样才能去引导学生说好,否则就是空的,无效的。”听着这些话,我觉得汗颜,因为这都是何老师的功劳,而我自己其实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对教材进行深入地研究。后来,在徐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对故事的主要内容的归纳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致使在送教中这一环节的教学较为成功,以点带面,最后以填空的形式让中下水平的孩子也能顺利地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听讲座的过程中,让我再次清醒地认识到教师钻研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也是进行有效教学中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
二、制定目标是关键
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那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徐老师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进步与能力发展(个性、创新),注重语文实践,引导经历过程。”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些都是来自徐老师讲座中的话,听着简简单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简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决定了课堂的生成方向。就拿我的课来说吧,也是几经易案:开始以情感为主线,抓住“哪里感动了你”让学生去体会小姑娘那颗爱妈妈的孝心;后来又以水罐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其神奇之处;最后定稿时,不仅抓牢“爱心”,还联系“神奇”,使学生更关注语言文字的学习,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徐老师在评课中是这样说的:“目标定位准确,字词教学到位,课的设计精致、合理,抓住了童话神奇的特点。”
(附【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唾沫、焦渴、一瞬间”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旱灾的严重,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旱灾的严重,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在目标的制订中应紧扣“语文知识有无增量,学习能力有无提高,落实语言文字的感悟,引导学生经历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目标的制定中时刻牢记“学生是我们行为的主体”,目标的制定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其实目标就像一节课的指明灯。
三、立足课堂是根本
我们经常说“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向40分钟要效率”,那么,到底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呢?徐老师为我们归纳了三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目标(这部分内容上面已作阐述)
2、有效的教学过程
(1)凸显学生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学生,不要“霸占”着课堂。联系自己就有这方面的缺陷,我老是担心学生说不出来,所以包办代替的时候就很多。比如在这次的课堂上,徐老师就给我指出在第1自然段的学习中,当第一个学生说到“大旱灾”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学生引到自己的教案上来,没有让学生充分地说。而在对“焦渴”的理解中也是一样,没有让学生展示思考的过程,其实学生对“焦渴”还不是很明白,我就急于把答案呈现给学生了。这样,学生就显得比较被动,主体性体现得不明显。
(2)教师的有效引领
记得在最后一次试教中,课前谈话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学生们说到了生动、有趣、精彩、内容丰富、吸引人,惟独没有说到我想要的“神奇”。但想着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我也不敢擅自告诉学生答案,便没有把“神奇”揭示出来。所以,当课进行到“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学生就质疑了:这水是哪来的呢?当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是说不清楚的,我也是说不清楚的。课后,徐老师对我说:“你为什么非得要学生来说呢?这就要体现一个教师的有效引领啊。你想,学生说了那么多喜欢童话故事的原因,你不就可以顺着学生的话说:童话故事为什么那么生动、有趣、精彩、吸引人,关键就是童话最大的特点是神奇,丰富的想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往往在童话中就发生了。然后你可以把‘神奇’板书在黑板的一角,待会讲到水罐的变化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告诉学生:这就是童话的——神奇之处。”
经徐老师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不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关键的时刻,在学生难以企及的地方,教师还是需要及时地站出来,为学生指点迷津,这就是教师的有效引领。于是,在送教时,当学生也没有说到“神奇”时,我就采用了徐老师教的这一招,圆满地解决了课文学习中的疑难之处,而且还使课堂教学有了连贯性,让课前谈话真正服务于课堂学习。
(3)教学生成明显
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生成已经成了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徐老师也说:“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随机生成出许多的资源,假如能够很好地加以利用的话,还用得着担心课不精彩吗?”我也知道课堂是灵动的,学生的能量也是不可估量的,但真正要把握好这些生成却有着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我自身的问题,“耳朵不灵”是最大的问题,“反应不够灵敏”是最大的障碍,主要是学生的一些回答我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引导。比如学生在理解“焦渴”时,说到“上完体育课的时候,我很渴”,我就让他坐下,再让别的学生来回答,这时假如我再追问“那你是怎样的感受呢?”让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就好了。关注生成,利用生成,也就成了是否能成为有效课堂的关键。
(4)资源使用合理
语文教学包罗万象,合理地利用好课外资源也是课堂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科学地处理教材,适当地引进一些资源,而不是漫无目的一味地追求“秀”。
3、有效的教学结果
徐老师说:“有效的教学结果是有着较高的目标达成度:知识有增长;能力有提升;认识有提高;个性有发展。”我是这么认为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应该或多或少有所收获,走进课堂时的他和走出课堂时的他是不一样的,可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或行为习惯上,学生能有一点地提高或提升,那么,课堂就是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整节课的时候,要为学生考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求突破点。
徐老师的讲座结合我们的课例展开,给人以茅塞顿开之感,再加上她深入浅出地讲解,大量的事例说明,可操作性强。最后,她以“教材是例子;实践是主题;能力是目标;引导是关键;全体是保障”结束今天的讲座,这也给我们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关阅读
推荐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反思

    课文描写了我的一次上网经历,让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一、上网经历,了解作用。网络对于现在的小朋友来说,已经不向以前那样神秘而诡异了。他们可以通过信息课来了解网络的用处。当然,小朋友对于这个新鲜的玩意儿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一上课,我便打开教室的电脑,让孩子们遨游于网络之中。凡是孩子们想到的,想去的,想知道的,我都一一打开网站,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和快捷。 他们的心情异常兴奋,就跟课文中的孩子一样。然后请大家找找课文中孩子心情的词语。这样在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花钟》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第一课时我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言语的形式上,即关注花开的不同表达。 课文第一自然段,语言优美、意境也很美,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却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美是无法用语言讲出来的,因此我搜集了各种花的图片,旁边注以相关语句,结合画面,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想象画面读、男女对读等方式,仔细用心地去体会,努

  • 人教版第六册《七颗钻石》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 复习《中华古诗词诵读》——记开学第一课

    教学内容:1、复习二下语文课本中的四首古诗:《草》、《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2、复习《中华古诗词诵读》中二下必背的十首古诗,《清明》、《凉州词》、《赠汪伦》、《咏柳》、《大林寺桃花》、《题都城南庄》、《渭城曲》、《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白梅》。 3、上学期末老师提供的有关春天的古诗若干首。(具体见班级博客) //xyxx.zjhyedu.cn/xsblog/group.asp?cmd=showgid=15pid=5945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能初步感

  • 寻找人文与语言的契合——听沈卫东老师评《盘古开天地》

    沈卫东老师是海宁宏达的一位语文老师,他在主评费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时,用了五个字大、小、境、实、融,非常精辟地指出了费老师的成功之处。 一、大 语文的学习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在对文本的学习中渗透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过得充实又厚实。沈老师说,最近三年级根据语文学习的需要,根据学校开展的读书月活动,正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讲三字经、背诵古诗、讲神话故事等等,强化了对课本的拓展。而费老师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对原文的渗透正是一种文本的拓展,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诸多裨益。而且在课的开始前,费老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科普通话,告诉学生要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要看其有没有用处。本文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讲述故事,二是续编故事。在教学这篇童话故事时,我努力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充实文本内容,深化课文的主题。课后练习4明确地告诉我们,在学生领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骆驼的特点后,品悟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后,理应让学生续写。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合理而有趣的情景,紧密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睫毛、脚掌的特点与作用来展开合理而具体的想象。 在我读了自己的下水练笔后,学生若有所悟。我先点拨学

  • 读思交融 意法兼得——《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后反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篇以文包诗特殊形式出现的文章。在课文中不仅呈现了王维的旷世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通过一个故事的形式来形象地解释王维的这首诗,故事融入了作者年少离乡,适逢重阳,遥想亲人的深深情思。文章以脍炙人口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透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课文情感真挚,有相依相伴的故乡情,有望眼欲穿的离别情,读起来饶有趣味。教学时,我抓住了文包诗的体裁特点,有如下教学特色: 一、诗文对照 读中得法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个特色内容,从二年级的教材开始,每册教材中都有文包诗这一体裁的课文。

  • 贴近生活,零推论《大扫除》教学反思

    《大扫除》这课是一篇自编课文,描述的是大扫除时,同学们都在做什么事情。本课的重点就是谁用什么做什么这一句式的学习和运用。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贴近生活,零推论, 智障学生的想象力较差,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采用零推论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出示学生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来学习句式,以及句式的运用。 如本课的内容大扫除,是学生每天早上都在做的事情,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内容擦桌子、扫地等劳动都非常的熟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需要学生去想象,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在拓展的时候,我出示的

  • 三年级下《习作二:卡通故事创编》评课稿

    评课人:韩媛媛,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这节习作课属于想象类的童话故事创编。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喜爱童话故事,且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所以这篇习作是孩子们比较喜爱的一类习作题材,学生是比较乐于书面表达的。因此,蒋老师将此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落在让学生创编完整有趣的童话故事上,目标精准且基于学情。 其次,从教学流程上看。这次习作课能较好的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从蒋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课堂反馈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