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习作一第一课时(指导课)第三课时(讲评课)

习作一第一课时(指导课)第三课时(讲评课)

更新时间:2018-09-15 09:46:20

《习作一第一课时(指导课)第三课时(讲评课)》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写作目的要求】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只神笔》,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习作所能包含的丰富的生活内容。2.初步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写清楚生活中或想象中的事。
【写作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课)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例文《摘草莓》、《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习作所能包含的丰富的生活内容。
2.使学生初步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
3.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在小组中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写作前积累生活素材、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其实写作文一点儿也不难,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二.学习例文
1.自由读例文《摘草莓》,想想这篇作文写了什么。
2.再读例文,小作者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又谈了什么?
3.小结,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写作文很简单,也很有趣。板书:做过的(在生活中的一些做过的小事都可以做为作文的素材写下来,把自己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了)引导学生感受到习作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及时积累就行。生活中的什么事都可以写进作文。为学生解决习作的材料来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4.读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看看小作者写了什么?
(写了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会怎么做。)板书:想到的
5.小结:习作的内容既可以写经历过的、有深切体验的事,或是有趣的、难忘的事,也可以写出自己的心事和愿望,想象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三.讨论习作要求
1.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写第一篇精彩的作文!
2.可以写什么内容呢?
(如洗脸、刷牙、购物,和小朋友做游戏,闹别扭,招待客人,新学期发书,认识新朋友等都可以写。也可以写自己最想做的事,想怎样做这件事。)板书:听到的、看到的
3.提示:把事情的经过写明白,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四.口头训练和指导
1. 选择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题材,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⑴以“招待客人”为例,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
⑵指导:家里来了谁?你是怎样招待的?如:倒茶、吃水果、做游戏等。
⑶四人小组练习说。
⑷指名说(可以请小组成员共同上台,做小声提示)
⑸评议:重点引导从怎样把一件事说明白、说清楚。
2,指名一学生讲述,其他同学补充,将事情按发展顺序说完整说清楚,或将自己的心愿表述明白。
3.如果学生词汇贫乏,难以恰当表达,教师可提供一些词汇。
第二课时
学生写作,师指导巡视。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讲评课)
【需解决的问题】
1、 习作重点是事情的过程。
2、 写出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见,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达。
3、 正确使用标点。
【讲评过程】
一、  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本次作文的成功之处: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情。同学们都能以例文《好阿姨》为范文,写人的能写清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写事的,能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二、  指导修改
1、 现在我们以同学写的《招待客人》为例,看看怎样修改我们的习作。
2、 出示学生的习作。学生自己阅读,思考
3、 你觉得本篇习作写得好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讨论,重点引导学生把招待客人的过程写清楚,同时,要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写清楚。)
三、  自主修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四、  交流习作
1、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再次修改。
2、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3、 学生自主修改。
4、 誊写自己的习作。
相关阅读
推荐
  • 苏教版第五册课文《小露珠》听后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文《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作为老师,应该做好审美中介的角色,注重教学技艺的运用,从而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领悟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心灵的美,真正的美。今天听了滕老师的课,感受很多,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滕老师这堂课中做到了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以朗读为主线,带领学生感读品悟语言文字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滕老师这堂课能够充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体会语言,同时充分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国王德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山,海水覆盖厚厚的尘土,许多年过去人们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就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当陶罐让人帮忙找铁罐时,人们翻来覆去连铁罐影子都没有见到。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学情:小学三年级处

  • 三(上)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本分析报告以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研究的分析框架为工具,依据活动组织这一行为指标中的人人都是活的主体这一分析要点中的几个主要观察点,对韩金涛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一、 优势:提问方式开放,有利于学对问题生的自主探索和发现。 片段一: 师:出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1)大街上是怎么热闹的?(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扶着老人带着小孩),他们此时去做什么呢?(兴高采烈地登高游玩),你能说出与兴高采

  • 在三年级的日子里

    今天选择的儿童诗是《钓鱼的人》。 钓鱼的人(前苏联)阿巴尔托 有一个爱钓鱼的人, 一早就坐在湖上头。 他坐在那里哼了又哼, 哼的歌儿一个字也没有。 这可爱的小歌曲, 里面有欢乐也有忧愁, 可是水里的鱼, 暗中已经把它记熟。 等到歌儿一开头, 鱼儿就向四面八方逃走。 这首诗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进行解读。呈现整首诗,在孩子们初读后,让大家谈一谈对这首诗的第一印象。有个孩子说这个钓鱼的人很勤快,因为人们可能还在睡梦里,而他已经坐在了湖上头。第二个孩子说,这里的鱼儿很机灵,第一次可能会上当,第二次再听到这首歌,马上就

  • 在三年级的日子里《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翻阅《意林》,看到介绍余世维习惯的一段话:每次余世维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也许客人和阿姨永远也不会见面,阿姨高看这一眼也并不会对客人有什么影响,但这就是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看了这个案例,我对余世维肃然起敬,尽管他已拥有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的称号,我的崇拜和敬意并不能使他锦上添花,但他的教养比起他的诸多光环更让人刮目相看。 生活中,看得见的教养我们找起来并不难。安静的大会堂里,我们会自觉

  • 突出语用,聚焦仿写——《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活动】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1、齐读课题,2、检查预习汇报预习单上提取的文章主要信息,读好阿尔及利亚【活动】二、直面悲惨,了解处境 1、说起地震,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地震给人带来的摧残是惨重的。你们知道阿尔及利亚发生的里氏6.2级地震有多大的威力吗?它相当于16枚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威力。 2、出示一组地震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3、出示句子: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 (1)自由读 (2)此时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描述

  • 三上《陶罐和铁罐》教后反思

    这周的课依然是提前24个小时左右拿到教学简案,然后自己架构。此次抽到的课文是三上的《陶罐和铁罐》。我所做的第一步,依然是熟读课文,把自己想知道的、不明白的查个清楚: 1. 第一感觉课题中有生字陶,趁读题后的时机可以相机指导书写。有过几年三年级教学的经验,发现学生往往会将右边里面的缶的一竖写出头,所以,我就去查缶字的意思。印象中,渑池会见中,有击缶的情节,猜想一个意思应该是一种古时的打击乐器,经查后也发现确实如此,另一个意思则为有盖子的容器。有盖子一说,恰好可以引导孩子记住一竖不出头的写法,让指导更有效。

  • 《做一片美的叶子》听后感

    第一次听黄笛老师的课,她上的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诗《做一片美的叶子》。老师上课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课上通过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激发起学生对学习课文的热情。通过四人小组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完成填空,突出叶子的美。老师善于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让学生来理解体会叶子的精神品质。 由于是新老师,所以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老师对于学生的话经常要重复,缺少自己的评价语。对于自己接下去要说的过渡语也是没有事先设计好,显得有些慌乱。对于老师的提问,都是许多学生一起在回答,老师可以指名学生回答,给予学生的回答一点的评

  • 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知,是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挖掘和选择,因此文本的解读,决定了教师如何搭建起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决定了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例子去教语文,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构思,决定了教师如何利用40分钟的时间去建构自己的语文理念,因此解读教材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教学《在牛肚子旅行》一课时,在对教材反复研读的基础上,我把目光聚焦于课后三个教学目标上: 1.分角色朗读课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