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心得体会

读《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19-11-19 19:37:02

《读《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心得体会》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翻转课堂在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先”招,也不是“鲜”招,更不是什么舶来品了。目前全国已经有大批的关于翻转课堂的论文、模式。这种教学理念是2000年美国化学老师开始尝试并逐渐展开实施。从起初的争论不断到逐步流行,该教学模式也经过长期的不断的摸索。

通过研读《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我再一次更新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学习了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加强了教学的实施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与分类法,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向: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在这三个目标中,相辅相成。教师只有在明确教学的目标、明确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明确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明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实实在在的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而深度学习就是在通过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手段进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翻转课堂是从传统教学中脱离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真正面对学生的时间就是上课过程中的40分钟。而课后的教学基本是以作业的形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仅仅通过上课时间更无法使学生真正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更不要提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阅读《翻转课堂与深度学习》后,结合我所教授的《机械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变。通过学情、课标、知识内容、学生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学生在进行学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在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得到任务、通过学案实施推进、通过微课前期学习。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案情况,教师能够更好地教。这种方式能够使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中提供了依据,有着这个抓手,教师在教学中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都会有目标有方向。

按照翻转课堂的翻转原则:“轻量级的任务在家做,重量级的任务在有老师的课堂上完成。”这是课堂的时间变得更加实际,但同时课后的时间,作业的安排也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重点。这种作业的布置需要学生进行对上课内容的巩固,也需要学生对下次上课的预习,虽然这和传统教学在过程中区别不大,但在本质上已经有了截然不同。

既然实施,那么必然要进行有效的评价考核,没有合理的评估与评分,教学的进行时无法进行反馈和改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明确教师如何进行考评,是通过书面的批改还是网络平台的使用。通过阅读本书,我知道翻转课堂的评价考核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负起责任,以微课引导他们学习,用问题刺激他们探索,组小组自评互评来监督他们完成任务,发成果到平台展示他们的成果,联系家长督促他们的进度……这些多种手段的合理整合运用,是翻转课堂进行的更加有效。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知道教师首先要不忘根本,教师是为学生答疑解惑的重要角色,其次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要不断更新,时代在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不断更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渔”的方式到底如何授,哪种方法最适合教授现在学习的学生。这是教师应该孜孜不倦探索和追求的。在这种不断发展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应该苦练基本功,多练一些“旁门左道”,既要在知识教学中有较深的根基又要在教授方法上多练习一些必备的技能,掌握多种教学理念、会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条条大路通罗马,相信我会在不断地的学习中找到一条适合学生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相关阅读
推荐
  • 润物细无声——再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把同一本书多读几次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最近拜读了望海发在博客网上的一篇题为《人都是在影响中长大的》文章,再去把《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看了看,自己又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有一句话:我们总是在接受着影响。对教师来说是这样的,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做教师的是学生除了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是受影响最大的之一,教师在有意或无意中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不仅在学识上要做一个智者,在师德上更应是一个大写的人生,

  • 献给母亲节的礼物——读孩子们《给妈妈的一封信》有感

    在母亲节前夕,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母亲节,你想送给自己的妈妈什么呢?有的说:对妈妈说母亲节快乐!有的说:亲手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有的说:买一朵或一束康乃馨送给妈妈。有的说:给妈妈做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真是五花八门,都各尽所能地想着为自己妈妈的节日增添一份欣喜和快乐。当我微笑着说:你们的提议有些缺乏新意,有些可能还不能做好或做到,所以我有个提议,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问:什么提议啊?快说说!那就是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写信?怎么写啊?我们又不会写。马上有孩子反驳道。但大部分孩子却脸露喜色,说:

  • 教师的责任和素质——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后感

    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摘自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读着这样的语句,确实能给人以心智的启迪,教育需要智慧与真情,也只有拥有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才能如阳光般照遍大地,使荒漠变成绿洲。读着这样的语句,也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心中忐忑,不知自己能否胜任教育的工作? 一、教师的责任: 1、引领学生的成长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作为

  • 爱的基石——读《感悟父爱  感悟母爱》后感

    父亲、母亲爸爸、妈妈,简简单单的两个名词却道出了儿女几多依恋,几多牵挂。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念我者还是父母。父爱是人世间最具力量的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父爱同母爱一起构筑了人类社会爱的基石。 一、《感悟父爱》 父爱是理性的、内敛的,是智慧之爱、责任之爱。达芬奇曾说过:父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完《感悟父爱》后,被文中那一位位伟大的父亲震撼了,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血债》中的父亲为了给上大学的儿子生活费,竟然去卖血,可儿子请同学去卡拉OK厅唱一次歌就花了346元,这让父亲哑口无言;《爱

  • 天上不会掉馅饼——观《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宝葫芦的秘密》对儿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众多的影片中他独独选中了这一部,所以,我也就当仁不让,没顾得上头顶那火辣辣的太阳,带着儿子一起去揭开这宝葫芦的秘密。 买票、就坐,儿子顾不上擦擦满脸的汗水,就迫不及待地说:妈妈,什么时候才开始放呀?我笑着说:这么心急呀,还有十分钟就开始了,你要用心看啊,看看这宝葫芦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当1小时20分钟的电影放完时,儿子显然意犹未尽,说:这么快就放完了,我觉得王葆不应该把宝葫芦扔了,他可以带在身边,也能随时提醒自己呀。当我问他喜不喜欢王葆时,他说喜欢,但也不喜欢,喜

  • 后进生与潜能生

    下午上网时看一篇教育文章,说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称为后进生是不合理的,这种称谓极大地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和自信,为了孩子们的发展计,改称他们为潜能生会比较好。 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对这类学生的称呼比较直接,就叫差生,甚至对某些孩子称之为双差生品学皆差的意思。差这个字眼确实刺眼,所以后来改称后进生了,表示这些孩子们并不是很差,他们只是进步得比较慢而已,终究还是会进步的,只是那要等到很久以后。于是很多班主任写论文,将题目也由《师爱无敌浅谈差生的转化》改为《师爱无敌浅谈后进生的转化》了。现在大约觉得后进还是会伤害到

  • 试析体育的人文观与社会观——《光辉岁月》观后感

    8月2日下午,体育人文社会课上,观看了以美国校园橄榄球队为题材的《光辉岁月》,该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中有很多体人文体育社会方面的精彩点滴,结合我带足球队的经历,产生了对比思考。 两国校园体育竞赛人文社会观的不同点:首先,在美国,学生能参加学校的橄榄球队是无限荣光的事;家长们对教练的尊敬与推崇,无异于对待崇拜的明星,家长有观看子女比赛的好习惯,有位家长因儿子被替换下场,大叫:别让他下来!,并找到教练办公室恳求;学校对比赛同样重视,暑期组织两巴士的学生到大学集训;社会上的人们同样关心学校的体育赛事,有

  • 引生本之泉 润自然生命——读《教育激扬生命》后感

    当我们享受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之美景时,不要忘了,大自然更赋予了人类丰富而精美的生命。生命始于自然,则应以自然的方式牧养。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但每每说起学生的精神生命,我们总觉得很沉重。学习的重压,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被动地接收式学习,使得学习枯燥乏味。捧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则有一种智慧被点燃,生命被激扬的真切感受。 生本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自由的国度里,急切地睁开观察真善美的眼睛,愉悦地接受知识给他们提供的欣赏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生命被唤醒,内心的小宇宙不断地膨大起来,就会成为强

  • 回归正途——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勇气,对于每个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有的。但,教学勇气,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是我不曾考虑过的。教学还需要勇气?初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心中的这个疑问慢慢的被解开了。是的!教学也需要勇气,而且是我们老师平时忽视掉的那些会让人执着的勇气。 初读《教学勇气》一书,书中字字洋溢着作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之情,而这一热情也在之后的阅读中慢慢地传递给我,感染着我。在敬佩作者的热情之外,也震撼着书中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的很多观点,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