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学常规月检查”工作实践及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海口市大致坡镇中心小学 邢谷平,2014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海南省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培训”,对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认识以及理解很深刻,深感作为学校的中层领导的教导主任责任重大,明白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在于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是否到位。因此,在学校原先制订的教学常规检查的制度上,为了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检查力度而制定了“教学常规月检查”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随堂听课、检查各类计划、活动记录,检阅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学生作业及教师批阅情况、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教师、学生座谈了解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常规情况进行月检查。
一、造实力课堂,常规是基础
通过月检查,我们可以看到各科组教师都能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加强了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在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常规执行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 夯实教学常规基石。学期初,我校按省颁的《课程实施计划》,开齐课程,规范学科课时,认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校本教研计划、年段(或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教师都能在掌握学情、班情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文本,明确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注重常规过程管理的规范有序,抓得紧、夯得实、查得细,保证了学校教学秩序的高效运作,学校既定工作目标的实现,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常规立校深入人心。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在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善,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向有序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校实行了教学常规的“月检查” 制度,加强了教学常规过程的监控,促进了省颁《课程实施计划》的实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教师们能够有备而上,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3、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借“双创”活动,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以年级组实施为着眼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三管住”教育为突破口,即管住自己的手,不乱丢扔、乱刻画、乱折涂;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粗话,提倡文明用语;管住自己的脚,不乱攀爬、不践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注重诚信、善待他人。
4、教学常规有章可循。“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学校领导者的共识,为了提高质量,都十分注重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除了“备、上、批、辅”外,还执行了“六不”,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切实加强计划管理,不随意超赶进度;严格控制课业总量,不超量布置作业;切实加强教学用书管理,不滥编、乱购教辅资料;规范办学行为,不随意办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利用节假日进行补课。
5、践行常规身体力行。在强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力求在内容上突出全面性、形式上突出多样性、方法上突出灵活性、发展上突出层次性、管理上突出严格性。为了强化教学管理,学校领导及教研员和科组长身先士卒,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一道评课,研究课堂教学,为探索有效教学的管理方法、对策,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坚持兼课或代课,给教师们做出了榜样。如我校负责教学管理的周和平副校长兼任六年级数学科教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参与评课等,这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二、课堂显活力,实效为根本。打造精彩的课堂是教师的第一要务。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主渠道,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天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我们倡导有效教学。
1、教学预案巧设计。精心、巧妙构思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根据学情、课型,紧靠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体现特点、落实目标、渗透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设计课堂教学预案,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时间安排合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小学部分教师的课,课前准备充分,课中朴素、扎实、有效;蔡婵娟老师的数学课,组织周密、雕琢精细,听后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高语组组长陈亚娥老师的语文课,不仅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还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低数组的王丽梅老师的数学课,重视学生在数学课中进行“说”的思维训练的培养。
2、教后反思练内功。通过“月检”,发现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能结合新课程理念、学科特点、课堂教学实际、改进教学等方面进行反思。学校推行“经验+反思=成长”的反思性学习,让教师在反思中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不断地审视、修正、强化、否定原有的经验,不但记录了成功之处于存在问题,还记录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及努力方向。
3.、作业设置多维度。多数教师能根据学情与教材特点,从夯实基础,落实目标,提高能力,发展潜力等多重目的出发,自设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综合性作业。
4、培优转差重落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要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待每位学困生,给他们更多的“爱心、关心、耐心”,并发挥同伙间互助、互教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各校都针对并校生、留守学生多的特点进行了因材施教。 收起回复个人企业
四、存在的问题
1、校本管理方式还不尽科学。经检查发现,校本管理还不能很好的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服务,虽然学校各种岗位职责、制度健全,但对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还存在监控不力的现象。有的科组对学校制定了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比较清楚,但这些制度是如何落实的,有什么具体要求比较模糊;有的科组对教学计划、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教后反思、听课记录等情况检查的比较落实,记载比较详细,但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则往往是轻描淡写,学校组织检查后没有中肯的分析和改进意见,教师没有真正得到进步、提高。
2、备课中存在着形式主义。从月检查情况看,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操作性不强,教后反思质量不高等问题。有的教学计划对教材分析篇目冗长,重点、难点不明;有的教师备课头重脚轻,课时备课教学过程廖廖数笔,教学目标没有整合性;教后反思较往年质量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为应付检查而写的比例仍然较大,参考价值不高,没有很好地发挥反思促教学的作用。教师使用的电子教学设计,虽说是集体备课的结晶,但往往是个人“代言”,或是网上“杰作”,且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加、减。
收起回复个人企业举报垃3、课堂教学有待改进。从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情况看,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缺乏感情,“满堂灌”、“一言堂”时有存在,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上课的内容与课前的预案相脱离,有“脚踩西瓜皮,滑到那就到那”的感觉。
4、专题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根据自己的发展确立研究专题,开展专题研究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检查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校没有确立适应本校教师发展的校本研究专题,没有制定专题实验方案,教师开展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听课、评课上,评课中唱“赞歌”的普遍存在,还有教师过多的依赖于经验的积累而不是专业智能的提升,维系着我们的教研在低水平下运作,难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培优转差工作流于形式。有的老师对“学困生”关注不够,计划落实不力,转差成效低下,虽然学校在喊转化后进生,提高优等生,可就是年年转化年年差。
6、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力度有待提高。有的学校虽然建有电脑室、远程教育室,宽带也连接了,但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 把这些设备当“花瓶”供赏,造成教学手段、方法依然是我行我素,要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艰辛。
7、教学常规管理的地位有待加强。在检查中发现,除了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外,各科组组长对学校执行教学常规的情况几乎心里无数,更谈不上去指导、引领。深入教学第一线只是停留在面上,沉下去的较少,终日缠在事务中,“走不出门房,进不了课堂”。
五、实践后的反思
1、要构建与教学常规管理相适应的评价机制。一是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各学科课任教师,全面落实各学科教学。我们乡镇学校由于教师任教学科门数过多,备课负担较重,造成了语数学科的教学常规落实较好,非语数学科教学常规落实较差;考试科目教学常规落实较好,考查科目教学常规落实较差等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学校在安排课任教师时应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尽量减少教师任教学科的门数。二是科学全面地评价各学科教师的工作业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转变单纯以考试科目的教学业绩来评价教师工作,而忽视考查学科工作业绩的片面做法。学校应科学制定各学科常规教学工作量化评估办法,对教师担任各门学科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学质量、教研工作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量化评价,特别要强调科学、品德、英语学科的备课、课堂教学工作量要和语数学科同等对待。三是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常规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究、分析各学科“备、上、批、改、辅、考、研”教学常规工作,研究制订新的常规评价标准,特别是备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月检查”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全面、更具有操作性。
2、调整教研工作重心,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一是调整教研工作重心,要将一部分精力转到学校,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通过开展“蹲点驻校”、“送教下校”,促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加强对完小校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和先进教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坚持开展“三深入”(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活动,及时调研一线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目的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引导教师经常反思和研讨教学中的问题。三是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构建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学突出的问题为课题,以教学反思、合作研讨、专家引领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方式。学校要把校本教研工作和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以研代训、以研促训上下功夫,把课堂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及时推广到各校,通过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
3、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要立足于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结合本地实际加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构建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增长文化科学知识,陶冶思想情操,养成良好品格。
4、学校领导在教学管理、教育研究方面要多思考。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一线,只有在准确掌握了学情、教情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真正做教学的骨干、管理的行家。要结合本职工作,带头带着问题去学习,以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同时应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责任,把学习看成是自己发展的动力,并学会从自己体会最多、感悟最深的地方去动笔,以写促思、以思促管,实现自身领导智慧的积累和提升。
5、致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通过多形式、多视角的开展教育专著的学习,通过开展教育专著学习心得交流会、教学开放周的赛课、教学论文评展等活动,让教师认识到学习是自身修养、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走专业化发展、走向“能师”、“人师”的唯一途径,从而唤醒教师去内化教师职业的内涵和对教育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