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计划总结 > 小学教师个人规划总结
我们离南京小语名师有多远 ——赴南京参加高端培训总结报告

我们离南京小语名师有多远 ——赴南京参加高端培训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0-10-08 15:42:23

《我们离南京小语名师有多远 ——赴南京参加高端培训总结报告》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个人规划总结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文昌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林尤雄

14日到19日的培训,我们听了两场专家讲座,参加了四个南京名师工作室活动,并得到了南京专家一对一的论文指导。收获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参加了四个名师工作室活动,让我深受启发。

记得本次培训出发当天的动员会上,周积昀副院长对我们寄语:培训进入深水区,需要裂变反应,希望我省教师培训的第一段链条——特级教师能首先起反应。希望能结合自己的特长,思考自己该如何发挥特长实现突破。我们的成果物化的比较少,希望大家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希望我们在深水区的改革中能抹上一些靓丽色彩。周院长的话语句句敲在我们心坎上,一周的学习,始终不忘“裂变”,不忘“发挥特长”,不忘“物化成果”,更不敢忽略我们是海南小学教师深水区培训需要裂变的第一链条。每听一场讲座,每参加一次名师工作室活动,我都要思考三个问题:南京名师如何发挥特长?南京名师如何物化成果?我们该往哪儿裂变?

参加四个名师工作室活动后,对照海南小学教研活动现状,我觉得南京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有如下几点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一、主题突出

本次培训我们参加的四个工作室活动,每一个都紧扣一个主题,通过几节同一类型的课展开。史春研工作室活动紧扣“走进书里去”这一主题,提供了四节课外阅读研究课;郭学萍工作室活动紧扣“打开儿童课外阅读‘新视界’”这一主题,提供了四节课外阅读研究课;周益民工作室紧扣“语文课能甩开文本走多远”,引导大家研讨;潘文彬工作室紧扣“识字,彰显汉字文化的魅力”这一主题,提供了四节识字写字研究课。

关于教研活动的主题,其实这几年海南省级的活动都还是很注重的,比如去年我省国培计划的“三背两磨三上”录像课和特级教师送教下乡活动,都仅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也正是因为围绕主题开展,这两次的研训活动才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这样主题突出的研训活动在全省来说仅仅是凤毛麟角,各学校乃至各市县常年开展的研训活动还是显得比较随意,大量的研训活动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完成每年一定量的教研活动任务而举行活动,能够基于现状,针对一线教学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开展研训活动的不多,而能够有长远目标,按照三年或五年研训规划有计划地开展研训活动更是寥若晨星。

心中没有高楼大厦,永远都只能建造矮小平房。多少年来,我们的研训几乎从不间断,但是上海走远了,北京走远了,南京走远了,而海南,虽然不至于原地徘徊,但至少可以说我们并没有走多远。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我们的研训继续漫无目的,若干年后,即使海南教育的其它条件改善了,我们依然逃避不了重蹈覆辙的命运,因为我们心中只有矮小平房,没有高楼大厦。

“三十年,我们只做一件事”,这是海南烟花爆竹厂的广告语,中国向来也有“十年磨一剑”的说法。教育,是百年大计。百年大计,需要百年规划,决不能头脑发热、随心所欲或者即兴发挥,他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而共同努力的前提就是有目标,有共同的目标。

二、协力抬举

参加了四次的名师工作室活动,每一次的课后交流互动环节,我们都有一种温暖人心的感觉。不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学生,甚至是前来参加活动的客人,都会被捧高,都能得到大家不同角度的赞赏,尤其是上课教师。比如史春研工作室提供的三节阅读指导课,从传统的课堂评价角度看,这几节课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被动回答多,主动阅读少”“教师描述多,学生交流少”和“引导手法重复多,推荐手法变化少”的不足,但是在互动交流中,大家更关注的是这几节课大胆改变传统课堂模式的创举、富有趣味并且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扎实的阅读功底等闪光点,一会儿的交流便能让上课教师的形象熠熠生辉。记得在郭学萍工作室活动中,三位名师分别就三节徒弟课进行点评后,郭学萍老师(我的导师)邀请我到台上评课时,她竟然说我是她的老师,捧得我心花怒放,心潮澎湃。在周益民工作室活动中,与周老师同是南京名师的郭老师评课中说:“我和周特是同学,他一直是我的偶像。”……这样的例子在南京不胜枚举。

虽然说治学需要严谨,研究贵在务实,我们提倡实事求是,但内心更加渴望得到认可与赏识。马克·吐温说:“凭一句赞扬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赫洛克效应告诉我们,赞美是激励他人和成就自我的最佳方式。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处于半醒的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但往往习惯性的未能利用它。”如果我们对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就能发挥人的创造潜能,从而促使其成就伟大的事业。而海南人,天生内敛,不善表达,更不用说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别人。不少人甚至把夸奖与奉承、拍马屁混为一谈,谈“夸”色变。他们在公众场合,宁可提出批评惹来不悦,也不愿意被夸赞玷污自己的纯洁。殊不知,赞美才是激发潜能、成就别人的灵丹妙药。

三、强强联合

本次参加的四个工作室的活动,都不是某一个工作室唱独台戏,而是几个工作室以“发展共同体”的形式联合开展活动,比如郭学萍工作室就是与姜树华、高子阳两位名师联合组成“三人行·思”发展共同体举行教研活动的,潘文彬工作室也是与杨树亚、史春研、刘荃、金立义四位名师联合举行教研活动的。不仅如此,仔细分析这些名师工作室的特色,就会发现他们的联合绝不是随便凑合,而都是充分考虑彼此研究方向的一致性和不同风格的互补性后的科学组合。比如郭老师就跟我说过,她觉得自己喜欢诗词,重于感性,所以就邀请高子阳这一理科出身、相对理性的名师组成发展共同体,主要从课外阅读方面开展研究;而史春研等五位名师,则主要从识字方面展开研究。

俗话说,三个臭和尚,赛过诸葛亮。我们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也明白单打独斗、个人英雄终不成大气候,尤其在当今知识大爆炸并且飞速传达的互联网时代,个人的能力已经无法驾驭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乔布斯的苹果能够大放光芒,马云、马化腾在互联网行业的飞黄腾达,雷军小米的腾空出世,都不是个人的强大,而是靠一个庞大的团队通力合作。

想起我们自己,这几年来我们的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活动几乎都是唱独台戏,偶尔个别工作室开展活动也邀请到其他特级教师参加,但是从来没有过研究方向一致或者形成风格互补的几个工作室联合成发展共同体,更没有按计划围绕一个主题共同参与研究活动。与南京名师的发展共同体相比,我们还有一段好长的路要走。

四、敢为人先

史春研工作室和郭学萍工作室的活动,提供研究的都是课外阅读课。我们平时关注的往往是课内的教学,课外阅读课的研究在海南几无涉及,我想在全国也不多见。特别是郭学萍工作室提供的电影阅读课,更是闻所未闻。而潘文彬工作室提供的识字课,竟然有一节是六年级的识字课,我们从没想过六年级竟然用一节课落实识字写字教学。周益民工作室提供的大胆甩开文本的课堂教学,更让我们现场听课者瞠目结舌。可以说,每一名师工作室的研究都是前人较少涉及的,有的还是全国首当其冲的,我们不得不佩服南京名师独到的眼光和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

我想起了培训过程中我和钟经庭校长常谈到的一个问题:与上海、北京等相比,南京的课不见得多么精彩,但是南京的名师却在国内叫得响。其中缘由,我想最重要的应该归因于南京名师敢为人先的科研精神。别人没有涉足的领域,你第一个进来了,并且经过一阶段的研究,摸索出一些门道来,下一次不论谁想涉入这一领域,你的成果必然成为后人的重要参照。所以,南京名师的敢为人先精神,注定了他们会在国内叫得响。而海南的名师,要想有所名气,必然要关注全国教育研究的空白,敢为人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五、潜心创作

这次接触了南京的周益民等十多位名师,我发现不论开展任何活动,南京的名师都很注重搜集第一手材料,并且随时记录成文,整合提炼,总结归纳,编写成书。其中,郭学萍老师和周益民老师是我看到的典型。本次郭学萍工作室举行的“打开儿童课外阅读的‘新视界’”教研活动,虽然只是“三人行·思”名师发展共同体联合教研活动之一,可是郭老师已经开始全面搜集活动材料,为整个活动结束后写成书做准备。周益民工作室那天提供了一节研究课,课后安排了“上课学生对课堂进行评价、提建议”“上课教师说反思”“工作室活动沙龙”等交流互动环节,但是周益民老师却一言不发,始终静静地坐在后排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大家对这一节大胆尝试课的评价和建议。我想,创作,写书,物化成果,需要的就是这种静下来,潜下心来的研究精神。

记得去年我们文昌市围绕着“识字写字”开展了四次的协同研修实验活动,每次都上传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各三篇,教学视频三个,并开展两次的在线研讨。在研讨中,主持人还会根据三个课例中的亮点和研讨中的精彩评论内容进行梳理,形成活动成果。四次的活动,每一次都能充分继承前一次所取得的成果,并且在某一方面实现突破。四次下来,基本形成比较适合文昌实际的识字写字教学成果。可惜,这一切,我们都没有随时记录、整理,总结归纳,编写成书。研究我们做了,成果也取得了,但是只有有限的参与者知道,并且这样的成果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淡忘。假如我们能有南京名师这样的潜心研究、勤于记录、编写成书的良好意识,我想周院长提出的物化成果是不难实现的。

六、管仲随马

《韩非子·说林》写道:“ 管仲、隰朋从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由此可见,尊重老人、传承前人成果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教育这一周期性行业。

王兰老师已经90高龄了,但是本次潘文彬工作室的活动,还是把她请来了。王兰老师在点评中体现出来的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和缜密的思维,说明了她一直活跃在教育教研的领域,也说明了南京教育不但从来没忘记王兰,没忘记王兰教育思想,还不断地把王兰教育思想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南京教育人的管仲随马精神,也是南京教育会走在全国教育前沿的关键所在。

这些年来,虽然海南还没有建立名师队伍,但是特级教师还是不少,可是我们很难看到哪一位特级教师退休后还能发挥专业引领作用,而现实是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是随着退休而退出教育舞台,不再参与教研活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宝贵教育财富的糟蹋。俗话说,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只有充分的继承才能发展得更好,爬得更高,走得更远。教师和医生,是越有年份越有价值的职业,从王兰老师的身上,我们更加坚信这一点。同时,也更加期待海南教育能学习南京管仲随马这样的优良传统,让海南教育先驱一辈子的研究成果能得到科学的继承和良好的发展。

走近南京的名师,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高大,走进南京名师的课堂,我们并不觉得他们很遥远。如果我们看清方向,携手同心,不久的将来,在这椰树婆娑的海岛上,必然会出现托起海南教育的巨人。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8年度)XX学科发展共同体成员个人发展规划

    (2018年度) 姓 名 章大奇 学 校 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中学 发 展 目 标 1.学科教学方面:争取太仓市骨干教师 2.教育科研方面:争取太仓市教科研能手 3.骨干荣誉方面:争取早日评到中学一级 发 展 现 状 学科教学需要不断加强; 教育科研方面主持苏州教育学会课题; 争取上一节评优课,参加教师基本功竞赛,参加核心素养竞赛, 争取苏州市级获奖 发 展 措 施 1、制定成长目标 对历史教材有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有独特看法;能独立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争取成为太仓市级骨干教师。 2、

  • 小学教师2018年终总结:我的成长故事

    自2002年至今,我已在大马路小学这个倡导生命和谐、诗意栖居的温馨校园工作了16个春秋。16年,相当于我职业生涯的一半时光了。回望葱茏岁月,我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由稚嫩到日趋坚实的脚步,其间有过迷茫,有过困惑,而更多的是成长蜕变带来的喜悦。此刻,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讲述我成长的故事。 第一个关键词:思考 有一句教育格言是这样说的: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

  • 感谢有你 ——跟班学习培训学习总结

    这次,我能参加《国培计划(2014)海南省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培训班》的培训学习,我感觉我很荣幸,我很高兴。为期15天培训学习,是紧张的,是辛苦的,却是充实的,收获的。这些天来我们培训学习的内容有:听专家讲座、互动研讨、到学校跟班学习。专具体有三方面: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周积昀副院长的讲座《过一种问心无愧的职业生活》和海南小语会长邢益宝的讲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2、专业知识与理论素养。海口市二十六小校长蔡

  • 海口市英才小学跟班学习总结

    儋州市兰洋镇中心学校 鲍迎红,回顾一周短暂的海口市英才小学跟班学习旅程,有多少时光值得记忆,有多少风景值得留恋,有多少讲座值得回味,有多少收获值得收藏。我们细细地品味着,思绪随着笔尖流淌 在这美好的季节,国培计划(2014)海南省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培训班开班了。12月8日早上,我带着海南省培训院领导们的殷切期望,怀揣着彩虹般的梦走向这最具有办学特色的海口市英才小学。我见到了平易近人的谢立可校长,漂亮的符碧玲副

  • 乡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教学常规管理培训汇报

    儋州市西庆农场中心小学 冯爱兰,2014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期间,我有幸参加了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组织的国培计划(2014)海南省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培训活动。半个月的学习,我感触良

  • 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示范性培训总结

    2019年6月,我很荣幸参加了海南省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示范性培训。时间虽短,但我受益匪浅。国学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它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经典。如何更好地传承这些经典,是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古诗文教学历来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于不同年级的古诗文教学要求把握不准、教学策略单一。而这次的国学经典培训相信让每位参训学员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及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古诗文的美不仅体现在文字上,

  • 国学经典诵读 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一2019年海南省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示范性培训

    2019年6月17-19日,带着满满的期待,我们迎来了省级骨干教师朱巧、特级教师钟振裕、特级教师林尤雄以及名师、金牌儿童阅读推广人陈秀娟老师。活动有6堂课的展示,4个讲座,细细聆听,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是海口市第25小学副校长、省级骨干教师朱巧执教的三年级古诗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朱老师引导学生从诗题入手,并且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读,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达到了与诗文共鸣。 第二节课由福建

  •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中午十二点至十二点三十分是在校就餐学生活动时间。就是这么有限的时间,孩子们也不错过。四年级走廊上传来孩子们的轻轻的甜甜的歌声,我循着歌声走去,只见六名女同学正在边歌边舞,一名同学当小老师,正像模像样地指导着队形、动作表情,我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趁她们停下来切磋的机会,我走近孩子们身边,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是在排练儿童节的节目。老师不亲自指导你们吗?也指导,但主要是我们自编自导。

  • 工作室个人计划

    当看到施老师在博客上发表《2016我们做什么》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我在2016年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根据三年个人规划和工作室职责要求,我认为作为工作室成员第一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课题,带领小团队,学习新技术,实现高中美术高效课堂。 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以教材为中心点,看中的是对美术作品知识的教授,很多情况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紧紧局限于课堂上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对美术作品有很好的了解,而在互联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