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让科学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让科学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更新时间:2019-04-11 19:04:36

《让科学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黄艳梅,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已经走出了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每一位教研专家及广大一线科学老师,都在为打赢这场“改革之战”而努力奋斗着。回首这些年,反思一下我们的科学课堂已经走到了哪里,是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让科学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笔者在对实验课的学习、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几点问题及解决策略,与大家共勉。

一、由“我们组的材料不够用”想到的---你动口了吗?

每当听到老师说“要想知道我们的假设对不对怎么办?”,学生会条件反射性的答道“做实验!”。实验操作之前,必须要让学生真正明确实验目的,由此才能自觉产生实验的内部动机,排除干扰因素,不让学生的观察偏离要研究的方向从而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都会明确实验目的,但在动手之前学生是否真正明确了实验目的,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是否会带着目的去实验?我们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在学生动手之前用幻灯片或小黑板作“温馨提示”。我在执教《我们知道的磁铁》,在处理“学生探究磁铁的其它发现”这一环节时,和大多数老师一样用幻灯片做了以下三点提示:

“1、小组合作玩磁铁时,要做到不争抢,不敲击磁铁,一个同学在研究的时候,其他同学好好想想,还有没有新的研究方法。

2、边玩边思考,并及时把新发现写在记录单上,比一比哪一组的发现多。

3、音乐响起实验结束,迅速整理材料准备汇报。”

并且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一遍,问学生还有问题吗?学生齐答没问题之后让组长领取实验材料盒,然后进行分组实验。课堂场面立即热闹了起来,半分钟后就有两个组的同学举手了,我走上前问“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我们组的材料不够用。”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因为我在每组材料盒中放入的是两只条形磁铁和两只环形磁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两只磁铁可以吸在一起也会相互推开等性质。转身再看其他组的同学也都是把磁铁瓜分了,人手一只各玩各的,人数多的小组有的学生同样是没分到。这样就完全失去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更谈不上目的达成度了。
像这种组内分抢材料、漫无目的的活动,在科学课上很是常见。课后与专家组交流得知针对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还是要让学生动手之前做到真正的动口,那就是动手之前充分发挥眼、脑、口的功能。让组长把所有的磁铁都摆在每组实验桌的中间,给学生一分钟时间看着磁铁思考“你打算怎样去玩这些磁铁,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全班汇报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玩,或模仿着别人去玩。我在第二次上这节课的时候就增加了这样一个环节,学生有的回答要把四块磁铁连在一起,试试能不能吸起来;有的回答要试试不同形状的能不能吸在一起;有的回答要隔着课本或课桌测试吸力;有的回答反面和反面能不能吸在一起;有的要去吸其他的物品、还有的要试试磁铁哪里的吸力强等等。这种有目的玩的方法一下子多了起来,活动的时候让学生现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玩磁铁,然后再用其它的方法试一试。实验材料对孩子们的诱惑力远远大于教师语言的感染力,所以在孩子动手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动口说出“你准备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仅靠一张幻灯片的“温馨提示”是远远不够的,此时的动口已经远超过第一次执教时的动手,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实验效率却显著提高。

二、规范操作---谁先来动手

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成功与效率。而很多仪器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如天平、测力计等测量工具在使用之前都必须调零,如何读数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明确规范,同时强调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并让学生逐渐掌握。

另外还要科学安排组合实验的顺序性,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热传递》一课时,首先教师演示并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点燃要自下而上点燃,点燃后的火柴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在废品盘中,熄灭时必须用灯帽盖灭;在对三脚架上的圆形铁片加热后,教师强调要先轻推开三脚架,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这样的教学看似细致没问题,实则不然。问题就在于是推开三脚架再熄灭酒精灯,还是三脚架不动撤出酒精灯后再熄灭。显然,用手推开三脚架是不科学的,因为借助三脚架的加热装置很多,如蒸发实验、给水加热等。在因为热传递加热的过程中三脚架也会受热,用手推开容易烫伤手,如果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三脚架的上方是有热水的,这时推开三脚架就更危险了。所以在学生活动之前,对操作的规范性、顺序性都要让学生明确。再如听某位老师执教《水结冰》一课时,教师利用幻灯片讲解了水结冰的实验步骤及两次温度的测量方法,实验过程很清晰,然后让学生领取材料分组实验。由于教师选用的电子温度计对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物,所以学生中出现了抢材料的现象导致实验的场面有些混乱。另外对冰和盐的搅拌时,有一组还出现了每人都要搅拌一次的现象,此时老师作再大声音的强调也都无济于事了。对于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实验除了教师的讲解示范之外,很有必要先请一组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出现实验现象之前的操作步骤,然后再做分组实验。

三、强调实验记录---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实验记录活动不仅是对探究活动过程的记录,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和技能。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及时有效地记录习惯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全国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在报告中多次谈到一课堂情景:老师请1号同学把一勺食盐加入水杯,请2号同学搅拌,3号同学观察,4号同学记录;再请1号同学加盐……最后请4号记录的同学来汇报实验现象及溶解了几克盐。这种固定一个同学记录和汇报的情形在科学课上很是普遍,其他同学的发现都让他一个人来记录,汇报的内容既不是自己看到的也不是自己想到的,对实验中的一些发现或现象却无从解释,一节课下来比谁都忙却收获了了。所以我在课堂上主张谁发现谁记录的方式,对实验单设计要尽量简易,学生记录的方式可以用数据、符号、编号、排序、画图、简单词语描述为主,而不是长篇累牍的实验记录。教师要关注各组实验单的记录情况,及时指出记录不规范的的地方,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记录数据分析问题,从而训练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总之,大家都在同一个探究的道路上前行,从加强教师有效指导入手,以规范化学生操作为主,让规范成为实验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保证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学信息技术“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作为一个刚才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而言,可以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同课异构比赛,我感到很荣幸,在这次比赛中我学习了很多知识,虽然是短短的四天,让我成长了很多,使我在每个教师身上学习了很多的东西。 对我而言,这不是比赛,是成长,是增长知识的地方,在这次活动中,我学习了很多,看到很多教师的优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比如外国语的宋老师,他将教学的知识点讲解的很清晰,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也没有什么美丽的课件做背景,但是每个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完成这节课的内容,对于每个老师来说这是很难的。 大家都

  • 三年级《认识计算机》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上课的实践中进行了不少变动,使教学效果有了一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9月15日上课的时候,先请学生回忆计算机的主要部分,及显示器、鼠标、键盘和主机,接下来的一步是问学生是否了解它们各部分的作用。首先,讲授显示器,提问学生见过哪几种显示器答案应为液晶显示器和平板电子显示器,虽不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但是应该能区分它们的形状,即液晶显示器较薄,平板电子显示器较厚重,背部有一个大包,可是没有学生能够说出来,回答的都是台式机显示器和笔记本显示器,说明我提出来的问题不够准确。其次,讲授

  • 六年级科学《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按自定的标准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的特征,并分别举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给动物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并能体验到分类过程中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根据科学的分类标准给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动物中各个种类的特例。 教学准备: 各组自己写好20种动物的卡

  • 幻灯片《走进李白》教学反思

    走进李白》是苏教版信息技术下册创作演示文稿的内容。本课是幻灯片制作的一个总结,旨在让学生了解制作一份完整作品的一般流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1.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了解李白的生平和诗歌 在引入本节课内容时,让学生对语文课上学过的关于李白的内容做一个回顾,大概知道李白生平概述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学生在制作这份幻灯片时,可以对书本上提供的八个内容,任选四个比较熟悉的内容制作幻灯片。 2.引导学生对搜索技巧的掌握 学生在制作李白的生平概述时,通过李白这个关键字就可以找到李白的百度百科,里面包

  • 定滑轮与动滑轮教后反思

    本节课应该说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体的课程目标基本完成,学生也通过实验得出了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一些规律。但是在细节的处理方面,在课程的生动性等方面有所欠缺。 一.较为成功的地方 1. 概念的讲解较清楚。通过与轮轴的比较,学生多于轮轴与滑轮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2. 实验探究的设计较好。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在探究定滑轮时,先在左边(重物)挂两个钩码,然后在右边(拉力)挂1、2、3个钩码,进行实验。这样的方式条理性较好,学生易于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而在探究动滑轮时,我要求学生先挂2个钩码,而不是1个

  • 五年级科学 时间在流逝说课稿

    2012年2月16日,天气寒冷,我们冒着寒风到屿田实验小学开教研组长会议。第一个议程是听课,戴老师执教《时间在流逝》。 对于本节课,听过很多人执教,然而戴老师用自己的风格达成了教学目标。对于时间在流逝,执教者对时间的估算,从无目的,无方法到有方法,到有规律,从三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提升了学生对估算的准确性,从而认识到要想估算能够比较准确需要借助一些方法,而这些方法、事情都是要有规律、是重复性,为后面学习测量时间工具的演变以及制作测量时间工具是很有利的。教师运用一些激励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如估算更准确

  • 《十面“霾”伏》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愿望,引导学生能够围绕雾霾的话题,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相关信息或自己的感受,做到条理清楚。2.培养学生关注他人的发言,能补充或追问,能有比较适当的应对的能力。3.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愿望,引导学生能够围绕雾霾的话题,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相关信息或自己的感受,做到条理清楚。 教学难点: 学生关注他人的发言,能补充或追问,能有比较适当的应对。 教学方法:听说训练、交流讨论。 多媒体辅助:图片、PPT、网络资源、

  • 科学课的时间问题:巧用课前三分钟

    巧用课前三分钟。我们学校提倡的课前三分钟活动,主要用于学科素养的积累。于是,科学课的课前三分钟,我们主要采用观看录像和资料交流两大类活动。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上网收集和本单元本课内容相近短小的教学录像,比如:四下《新的生命单元》,我们收集了相关克隆人的资料让大家观看,欣赏婺源油菜花的风景等。而学生的资料交流显得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维生素的故事,病毒的发现等,学生走上讲台洋洋洒洒,俨然是信息发布中心。课前三分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好习惯,锻炼了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为节

  •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米饭的观察》教学案例(新区二小夏健峰)

    米饭的观察》教学案例 太仓新区第二小学 夏健峰 一、教学实施与设想: 三年级《科学》课《米饭的观察》是以米饭和米为科学探究的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观察探究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米饭和米,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米、米饭这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变化和特性,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未知事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自然界的常见的事物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观察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米和米饭的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