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1-02-25 17:09:44

《《艺术美与形式美》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六课

课题:《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执教: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  陈萍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1课时

课型:美术鉴赏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选修美术鉴赏模块的学生,在理解了美术作品的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已具有美术鉴赏的基本素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鉴赏基础中美术语言和鉴赏方法的学习内容,在美术鉴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审美标准来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并用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评述。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过程中掌握感受、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方法,学会用专业语言评述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变简单地以“漂亮”“不漂亮”作为审美判断标准,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观。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使学生脱离只能分辨“漂亮”与“不漂亮”的自然状态,进入更高的审美阶段。

教学难点:是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概念、知识的理解及在鉴赏活动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无名女郎》。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师问:欣赏了这幅画,你有何感想?学生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解释:俄国画家克拉姆斯柯依以精湛的技艺着重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这是一幅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肖像画,给人以美的感受。再展示雕塑《欧米艾尔》图片,教师提问:罗丹的这件雕塑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谈自己欣赏后的感觉。师接着问:雕塑《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为什么却能给我们带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教师解释:罗丹认为,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美,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形象丑陋、干瘪如柴的老妇雕塑是一件世界名作,她虽然丑,但人们对之并没有歧视之意,反而产生深深的同情之心,并为社会造成的苦难感叹不已。
教师归纳:《无名女郎》高贵典雅的美,《欧米艾尔》中的残缺美、“凄美”,同属艺术美。
【设计意图】通过两件艺术作品的对照欣赏,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两种不同的美,得出“漂亮、好看不是鉴赏美术作品的标准”这一观点,并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进行铺垫。
二、关于艺术美
板书标题:艺术美和形式美。
教师: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掌握,但在很大程度上有纯粹是一个个人的感觉问题,现在,让我们通过作品来分析理解吧。
1、 展示美术作品图片
(1)幻灯片展示凡高油画《向日葵》图片(图3)
(2) 播放生活中向日葵的图片。

师问:油画作品与摄影作品两者间有何不同?(提示:从造型、色彩上比较。)
学生谈自己的观后感。
教师归纳:摄影作品表现的是真实的场景和形象,油画作品是艺术家经过提炼、加工、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
2、 通过一组图片直观的比较分析获得认知
法国圣维克多山实景与塞尚油画作品。
3、 艺术美的概念: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法则创造出的艺术所特有的美。(教师归纳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直观的图片对比赏析,让学生理解现实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异同,对艺术美有初步的认识。
三、关于形式美
1、展示潘天寿国画作品《雄视》(图6)
教师从作品的构图、韵律、节奏、对比与平衡,即对立于统一的形式变化作重点分析。
    引出形式与形式美的概念(理论性太强,教师略作讲述,通过具体的美术作品来讲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这是画家所创造的一种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2、展示多组美术作品图片
(1)赏析吴冠中《春雪》与阿尔伯斯《向正方形致敬》(图7、图8)
《春雪》中,点、线、面、色语言元素的适当而巧妙的运用;《向正方形致敬》中,不同比例、面积、色调的深浅对比变化,有着和谐统一的感觉。
(2)赏析苏天赐《太湖鱼塘》与卢奥《老国王》(图9、图10)
前者有着强烈的空间透视关系,色彩薄、透,色调高雅;后者色彩冷暖对比强烈,色泽厚重,有肌理感。
(3)赏析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与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图11、图12)
海浪的曲线形成很好的韵律感;长短不一的色彩矩形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的感觉。
(4)赏析建筑巴黎圣母院与达维特《萨平妇女》(图13、图14)
建筑物正立面的直线、柱廊、拱形门窗以及光影等均体现了对称与均衡的法则;萨平妇女与战士处在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黄金分割点),画面空旷深远、动静结合、色调统一,体现了美术作品中变化与统一法则的完美结合。
4、 概念归纳:关于形式美
a、 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b、 语言手段——构图、空间、透视、明暗、肌理等。
c、 语言法则——节奏、韵律、对称、均衡、比例与尺度、对比和和谐、变化和统一。(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赏析,让学生了解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要素和法则,学会用美术的语言鉴赏美术作品。
5、 体现形式美的典范作品:希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图15)
(1)幻灯片展示雕塑作品(形式美中的“比例与尺度”)。
教师解说(配乐):她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她的罗马名字是维纳斯。传说中,她从大海的泡沫中诞生。1820年,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她带着庄严的妩媚和震撼人心的残缺重返人世间,断臂在带给人们些许缺憾时,更多的是充满无边的遐想。她被认为是爱与美的化身,是希腊女性雕塑中最美的一尊。爱神的身材端正匀称,肌肤丰腴,面容美丽平静,微微侧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状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

(2)《荷矛者》是伯流克里托斯的作品,他以数的比例关系来研究人物雕塑,并在《法则》一书中集中论述了他对数的和谐比例来形成艺术美的见解。
【设计意图】艺术家的创造是严谨的,通过不同角度的雕塑形象与比例关系结合艺术美进行塑造表现,配以教师的讲解,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2)学生活动。
断臂的女神带给我们的是缺憾,而拥有了双臂后的维纳斯会是怎样的姿势?在教师的引领和鼓励下,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生动演绎女神的完美身姿。
(3)展示一组图片:复原后的维纳斯雕塑。
师问:喜欢哪一尊复原后的雕塑?
生答:都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不如原来的好;喜欢雕塑原先的样子。
(4)教师小结:假设的任何一种形象,都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因为丧失了双臂的女神,给了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而正是想象,赋予艺术以生命。
5、从形式美的要素和法则赏析美术作品:克里木特《生与死》与高更《两个塔希提少女》(图16、图17)
师生共同赏析,从美术作品形式美的语言手段和语言法则展开讨论、交流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和交流分析,创设情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在赏析和模仿活动中获得感悟,抒发内心的审美感受。学习用形式美的三个方面来评析美术作品,学会鉴赏。教师通过点评帮组学生反思,并进行理论知识的总结,突出教学重点。
四、练习和巩固
1、分析美术作品《夜巡》的形式美。(图18)
2、展示图片《夜巡》,教师简述画家伦勃朗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作业要求:能从对形象的感受进入形式分析,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分析作品的形式美,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评论。
【设计意图】采用写小评论的形式,既能及时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写作能力。通过作业点评的方式,正面、肯定、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养成高层次的审美意识。
五、小结与拓展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有关知识点,并布置作业:1、在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知识及自己的观点,写一则评论;2、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说说它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法则。
    教师以康定斯基关于形式的一段话为结束语:只有形式对心灵产生作用时,我们才能理解内容(精神、内在共鸣)并欣赏一件作品。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包括审美实践),才能培养“一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设计意图】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整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外拓展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本节课中,通过艺术美和形式美知识的学习,尊重学生的观点,对学生的质疑和独特的想法、观点加以肯定,慢慢地,学生对美术作品将会有较专业层面的鉴赏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将逐步得到提高。
相关阅读
推荐
  • 美术教研组文化建设随谈

    我校的美术教师都毕业于师范专业,从教后亦一直是单科专职教师,面对着新课程,我们虽有着极高的热情,但也心存疑虑与不安:单翅的鸟儿能飞起来吗?因此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如何尽快地由单科教师转变为一名艺术教师,成为我们全体艺术组成员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探索是艰难的,在实施美术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难题,由于课堂中活动丰富,学生情绪高涨,应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节奏?美术课本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其它门类、学科知识的度,即渗透多少?渗透到何种程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美术组的成员常聚集在一

  • 分层教学 多元设计——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思维特别活跃的年龄段。在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他们的知识面更广,思维更活跃。他们敢动手、爱提问,喜欢通过更新颖、更有趣的美术活动形式,自由、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手形的联想》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来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地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 因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从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

  •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克隆动物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剪纸艺术最早源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本课的内容恰反映了我们继承与学习传统剪纸的方法与技能。从古至今,剪纸艺术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以及风俗习惯当中。由此可见,剪纸艺术早已是我国各民主喜闻乐见的一种明间艺术。学习色纸叠剪、色彩对折剪、连续花边、拼色与套色剪纸、主题性剪纸等技法,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以人与自然环境为取向,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并以克隆动物为题材进行剪纸创作,增强环境意识,懂得爱护动物,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

  • 岭南版四年级下册剪纸体验课《家乡绿梦》教案设计

    教学用具:⒈材料和工具:腊光纸或其它装饰纸、剪刀、胶水、白纸以及教师事先准备的剪纸图案。⒉剪纸课件。教学目标:⑴学会平行连续剪纸的折法和剪法;⑵能够独立剪出平行连续的剪纸作品;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平行连续图形,并且会通过折、剪、刻的方法来设计各种精美的平行连续图案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观察研究,从玩中体验剪纸的快乐,掌握平行连续剪纸的折剪方法及 多层叠剪的方法制作连续重复的图案。 教学难点: 学习及其连贯运用二方连续剪纸制作。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老师能用剪刀和卡纸剪出一样我们常用的工具,你们

  • 二年级下册美术《假如我是巨人》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二年级的孩子都爱幻想,不受时空约束地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是在童话故事和动画的陪伴下长大,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之以往;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低年级孩子们的想像力最为活跃,如果引导得当,让学生大胆自由、敢于打破常规的把想象的故事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变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更直接地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学的重点通过欣赏感悟,体验格列佛的奇遇,感受成为巨人的奇妙际遇,激发

  • 三年级美术上册《台历的设计》教学反思

    2017年9月26日,我在明日之星教师展示课中执教了《台历的设计》这一课,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台历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生活用品,它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体验到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并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的设计产生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相关问题,整理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1.谜语导入课程,谜面需指向明确 在教学的一开始,我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课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更好地

  •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可爱的动物教案(2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以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现、评价活动,认识各种动物的可爱和美丽、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密切关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感知、形象思维、合作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使学生在参与美术、文化的交流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并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

  • 思维导图对学生的美术知识体系的加强作用——读《思维导图手册》心得

    为了对思维导图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又深入的、系统的的学习了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手册》。在书中,我首先了解了幅完整的思维导图是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的:中心图像、由中心发散出去的相互联系的分支线条、线条上的简短的关键词或形象图像。以前我们虽说是在画但是有时候会丢掉些关键词,使思维导图看起来不够完整。以前我们总觉得思维导图是帮助类似语文这类科目学习的,所以也就默认了它的表现形式,一般就是简单的画,线条,最多的

  • 神奇课堂的魅力《水墨画——人物头像》听后感

    在本次网络教学培训课程中,我惊喜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魏瑞江。其实说到熟悉也只是听过魏老师的两节课,只不过平时也在《少儿美术》杂志上关注着魏老师的老魏信箱,而且对魏老师所谈的话题与观点一直都特别感同身受,所以这次在平台上看到魏老师的讲述真的感到很高兴。 美术教学说有意思其实也挺枯燥,说着许许多多人在重复着的话,做着许许多多人在做的事,美术教师做着普普通通的事,辅导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感觉他们似乎一样又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