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培智语文生活化课堂的点滴实践与思考

培智语文生活化课堂的点滴实践与思考

更新时间:2014-07-22 09:09:01

《培智语文生活化课堂的点滴实践与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曾看到美国教育家华特的一句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读来意味深长,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而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智障儿童的特殊性更需要生活化的语文课堂。为此,在教学时,我们更注重学生与实际生活的适应能力的培养。

如全日制培智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本身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而设置的。如我们在学习课文《讲卫生》时,迎合智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导入环节,我安排了听故事:有一只小花猫从不讲卫生,身上总是脏兮兮的。 一天,小花猫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嚷嚷着:“妈妈、妈妈我饿啦我饿啦。”它看见桌子上摆着一条鲜鱼,一下子扑到桌子上,抓着鱼就往自己的嘴里塞。到了晚上,小花猫的肚子突然疼了起来,“哎哟、哎哟”,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猫妈妈赶紧把小花猫送到医院,熊医生给小花猫检查后,严肃地说:“你肚子里吃进去了脏东西,所以会痛,记住以后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小花猫听了惭愧的低下了头。从中让学生明白“讲卫生”的重要性。

而在课文学习环节,除了要求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养成卫生好习惯的同时,我们还把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剪指甲这样的生活常识予以教授:(1)修剪时,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牢固地握一个手指,并将要剪的手指与其他手指分开。另一手持剪刀从甲缘的一端沿着指甲的自然弯曲轻轻地转动剪刀,将指甲剪下。 (2)不可使剪刀紧贴到指甲尖处,以防剪掉指甲下的嫩肉而剪伤手指。而且,指甲不能剪得太秃太深,要留有余地,剪得太秃太深会有疼痛感。 (3)修剪时,动作要轻快,最好一次成型,反复地修剪会指甲边有棱角,不圆滑。(4)剪好后,用指肚摸一摸,检查一下甲缘处是否光滑,如有方角或尖刺,应及时修整。(5)如果指甲下方有污垢,不可用锉刀尖或其他锐利的东西清理,应在剪完指甲后用水清洗干净,以防引起感染。(6)不能忽视脚趾甲。脚趾甲相对手指甲长得慢些,但也需要定期查看,及时修剪,一般每2周修剪一次即可。相对于手指甲剪成圆弧状,脚趾甲应剪成“—”字型,这样可防止趾甲嵌到肉里去。(7)协助指导学生逐一剪指甲。

这一单元的教学后期,也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思考:

一、淡化学科界限,将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

智障生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记忆力低下、想象力差、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抽象思维显得较弱),致使他们在学习中不能将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及时的理解、吸收,融合成系统;这种过分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智障学生最根本的学习特点的课程教学,必然违反他们的认知规律,阻碍智障生的学习发展。在培智学校中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二、多元整合,将学生康复训练与完成学习任务相结合

智障儿童除了认知上的缺陷,部分的智障儿童小肌肉群的发展较弱,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碰到一些需要精细动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就显得相对困难了些。而本课《讲卫生》里刷牙、洗脸、修剪指甲这样的社会行为的锻炼不但让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应。

三、注重分类教学,使学习过程与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融合

智障儿童个体之间由于缺陷程度的不同,在接受事物能力方面也不尽相同,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时,我们把班里的孩子按智残程度不同分为A.B.C三类,像刷牙、洗脸这样简单的生活习惯大部分智障孩子通过训练师完全可以做到的。但像修剪指甲这样的精细任务却不是每个智障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为此,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便可达成的目标,不但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也能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相关阅读
推荐
  • “保护=爱护”吗?该如何使用呢

    今天在检测中,有这样一道选词填空:爱护 保护 (1)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 )它们。(2)我们要( )身边的一草一木。学生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我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另一种则反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我们要(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与学科组的老师争论了一番,没有结果,因为大家都有理由,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但如何向学生们解释呢? 翻阅《词语手册》中发现:尽力照顾,使不受伤害叫保护;爱惜并保护叫爱护。个人认为对于动物应该是保护比较合适,使其不

  • 多媒体让抽象变形象

    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有青蛙?他正在睡觉呢?这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描述的画面。 杨老师把这节课把侧重点放在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动物爪(蹄)的形状。出示图片后,老师首先以问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呢?把学生带入了课文,在交流后又出示了句式: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固定的句式帮助一年级孩子更好的把话说完整了,为后面的理解课文作好的铺垫。有了这个基础,杨老师又让学生想想他们画了什么呢?这个内容对于我们来说

  • 从课题入手 突破重点

    《父亲和鸟》是一篇讲述着父亲与鸟之间默契的感情。我从课题着手,请学生读读文本,借助父亲( )鸟的句式,让学生说说各自独有的体验。学生们有的说父亲喜欢鸟,有的说父亲爱护鸟,还有的学生说父亲十分的了解鸟。这群年纪小小的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感悟。我顺水推舟,让学生组成4人讨论组,相互议议,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父亲对鸟儿的了解与喜欢。 没多久,一句句描写父亲动作、话语的句子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是呀,父亲通过鼻子闻闻,上上下下看看就知道林子里的鸟儿很多。父亲还知道小鸟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呢!父亲对鸟儿真是极其得熟悉

  • 寒假作业巧布置 快乐应用实效强

    快乐的寒假即将来临了。对于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而言,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除了让学生完成学校下发的寒假作业本外,有些老师会让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词语、日积月累等基础知识再抄一下;有些老师会布置学生写几篇作文;还有些老师会布置学生读一些书以上的有些做法,我也曾经尝试过。我觉得都挺好的! 但今年,我突发奇想。我想对我们班的寒假作业进行一次改革。具体作业内容如下:一、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好词好句、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有选择地运用到

  • 品读的魅力,研讨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今天,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又聚在一起,进行了本学期我校以《小学课堂教学生态式互动场教学策略之研究》为载体的新教育实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年轻的骨干教师郑老师执教了《桂花雨》一课,一堂课听下来,心中产生了一些灵动,想把课堂中印象最深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品味欣赏。 师:杭州的桂花也有浓浓的香味,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家乡的桂花有多香。(引导学生朗读描写桂花香的句子。这些句子已引导学生品读过。) 生读。 师:母亲说的是真的吗?请再读读第七自然

  • 在积累中说话,在说话中积累

    在学习《将相和》最后一个故事负荆请罪结尾段时,我采用了读、想、说、演的方法。首先读廉颇负荆请罪及蔺相如热情迎接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想象说话。我分了以下几步: 1、这个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你想想他们当时都说了些什么话。想象说话之后请同学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 本来还担心六年级的学生怕羞,不敢演,想不到非常踊跃,不但是男生,连女生都积极地要求表演。所以一开始打算请一组的,最后请了三组。特别是最后一组,虽是女生,演得特别逼真,把廉颇后悔不已、诚恳认错,蔺相如宽宏大量、一心为国的的形象表现得很突出。演好后班级里响

  • 新课程实施后的点滴思考

    新课程实施已三年半了,我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成长,新课程确实是一股清新的风,给教师与学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三年半的实施,我也没啥经验可言,只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一说: 1、 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 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全面发展智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上《菜园里|》这一课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回家观察各种蔬菜的特点,形成形象概念后,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说你看到

  • 有关课堂有效性“同堂异构课”听课感想

    上午听了三节精彩的语文课,有关课堂有效性的,同一篇语文课上出了不同的味道。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无效低效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从新课程基本理念来规定发展。 就课堂的有效性来说,

  • 语文教学联谊活动听课感受记录

    今天去全小参加了我校与全小的语文教学联谊活动,第一环节是两个课例展示,是全小经验教师夏小蕙老师的二上《浅水洼里的小鱼》和实小新手教师蔡美亚老师的六上《圆明园的毁灭》,两堂课都非常精彩,给我们听课教师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将自己的零星感受记录如下: 1.媒体创设,推动理解。 两堂课都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媒体,使感受更具体化、真实化。如:夏老师在开课伊始,便让孩子观看了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生活的鱼群,初步让孩子们感受到鱼儿在海中的自如与幸福,这为后文鱼儿离开了海水便无法生存的理解起铺垫作用;第二处,夏老师让学生通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