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坚持学习语文的规律:读写结合,重在积累

坚持学习语文的规律:读写结合,重在积累

更新时间:2019-07-06 20:51:44

《坚持学习语文的规律:读写结合,重在积累》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朱擎 ]  摘要:成绩好的孩子爱读书,眼界更广,知识更丰富,自然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更强。成绩不好的孩子爱读书至少他不会惹是生非。儿童的语文就是读和背的语文, 要让“课外阅读”课程化。现在的孩子学习习惯越来越差,写字识字不动脑筋,我们老师要用些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有时我就会琢磨出一些好玩的小故事,学生既觉得好玩又记住了生字。

关键词:儿童的语文  范读  临帖  字理析字

于永正,中国小语界一个“闪亮”的名字!他是一位纯粹的语文老师,他教会了一个从教十九年、工作逐渐出现懈怠情绪的我又重新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并静下心来思考又该如何好好的教语文。

汉字“语” 由“言” 和“吾”组成,“言”为说,“吾”为自己,“语”就是说自己。而“文”是写。所以“语文”简单地来说就是“读”和“写”,是不断表达自己言行与体会,总结并形成文字,以此来提高自己感悟人生!“小学语文”姓“小”,说的就是“儿童的语文”,“儿童的语文”面对的都是12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好玩,爱玩,贪玩,不爱写作业、不想考试、不会做题,这些看似问题的“问题”却恰恰是他们的天性。想一想我们的学生有多少是对语文感兴趣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耳朵里竟是老师喋喋不休的对一篇课文支离破碎的分析来分析去,他们的兴趣早就被消磨殆尽了。

我很赞同陈琴老师提出的“素读”,所谓“素读”,就是背诵,就是在粗知大意的前提下,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词。并对课本上的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们更要人人过关。对儿童来说,读懂课文的大体意思即可,重点还是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下来。今年寒假开学,从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开始我就带领孩子一句一句的朗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纠正,对停顿不到位的,读破句子的我更是一遍又一遍的示范,反复地练习,直到学生读好了为止。因为儿童的言语机智还不完善,是靠有声语言进行思维的,所以就不可能像我们大人一样一看就能读出来,他们需要老师去领读,去教读。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我印象最深的是带领学生读《第一朵杏花》当中的一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我先范读给学生听,我把我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朗读中,突出了“明媚”和“淡淡的粉红”,孩子们也学着强调重读这两个词语。就这小小的一句话,停顿、重音、声调、语气,学生都能清晰的感受并接收到。也许他们不懂为什么要这么读?为什么要这么停顿?但就是这种懵懂地跟老师学着读,自然而然就懂了。连读了几遍后,学生竟能流利的背了下来。读书时,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们的语气富有跳跃,这不就是理解了“阳光明媚”“泛出”的意思了呀。慢慢地,学生的朗读进步了,读得也越来越好了。读得好了,学生的兴趣就有了,也就喜欢上语文课了。教小学生,需要我们“手把手”的教!

中国的孩子一定要学国学,读经典诗词,让中华文化融入血脉,课本上的二十来篇课文太少,我们老师需要建构自己的课程,在教课文余下的时间来教自己的课程。这学期我尝试让学生读背国学经典《论语》《笠翁对韵》,古诗词,小古文,诗歌,童话等等。每天早上,我都是亲自带领学生一句一句的读,小预备铃时间,放学路队时间,学生们都在大声朗读着古诗,现在我班的孩子你给他提一个诗题,他们张口就能背诵,积累的多了,自然学生们就很喜欢语文了。

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项重要的家庭作业,就是读课外书,我让学生去书店买书或借书,我不会规定具体的书目,但最多的是推荐优秀作家的文学作品。每天硬性规定具体的数目:20页书,能力强的同学每天读30页,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降低要求。第二天组长检查,老师来抽查,抽查什么?生字有没有标上拼音,生词有没有在空白处写上意思,喜欢的句子有没有画出来。我还亲自让学生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对读书认真的同学要全班表扬,以此带动、鼓励其他同学,以点带面,榜样效应,学生尝到了读书的甜头,自然就会喜欢读书。我们班学习最差的颢舰,每次语文考试都是不及格,家庭作业从来没写完过,作文也从来都是写不出五行,但自从这学期开始,他变了,变得很爱读书,下课了他还坐在座位上看书呢。成绩好的孩子爱读书知识面更广,知识更丰富,自然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更强。成绩不好的孩子爱读书至少他不会惹是生非。总之,儿童的语文就是读和背的语文, 要让“课外阅读”课程化。

我记得大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说过一句话:“字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照着字帖临出来的。”我们学校的老师每周都要交两张的练字,我熟谙“字是照着字帖临出来的”道理,所以我也同样要求我班的学生。很高兴我班学生的写字兴趣很高,进步也很大。他们写字的兴趣是被我的示范、点拨、鼓励激发出来的,是在他们不断练习并取得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天的语文课,我都要留十分钟指导学生来写字。一笔一画严格按照字帖,在哪里起笔,最后在哪里收笔,对关键的笔画更是要特别示范提醒。每天的家庭作业,我都会布置练字任务,8个生字,每个字只练写2遍,要求这2个生字在自己的写字本上练好了再写在写字纸上。每天早上我都要对学生们的练字进行点评,把写得好的作业贴在墙上供其他学生学习欣赏。这种方式不仅鼓励了写的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每天继续勤加练习,而且对写的不好的学生也是一种鞭策,变相的提出来学习目标。我告诉他们:只要字写得好,就可以贴在表扬栏里。这种激励学生们很喜欢,连带着就连其他的作业也工整认真了许多。很多学生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不用天天抄写词语,就是练一练生字,真幸福。确实,比起其他班级,一些老师每天还是布置大量的抄写词语任务,三遍四遍,错了罚抄20遍,多的50遍,我班的孩子自然说他们很幸福。其实说实话,我班的孩子也会写错字,但我只让他们改写一遍,但必须要用一张巴掌大的纸,用楷体放大到最大的字号把这个字写上去,贴在语文课本的扉页上,这样每次翻书,学生就和这些字碰个面,时间久了,自然就印象深刻了。所以,我班孩子才会说不用每天抄写词语,太幸福了!  

俗话说:不让地里长草,就种上庄稼。学生识字过程中写错字是很正常,但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老师如何引导才不会出错。现在的孩子学习习惯越来越差,写字识字不动脑筋,我们老师要用些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有时我就会琢磨出一些好玩的小故事,学生既觉得好玩又记住了生字。如在学习“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扉”字,我就引导学生先理解“扉”是门扇的意思,那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你看,“户”字头是人家的意思,里面的“非”字像不像打开的两扇大门,学生说:“像。”那再写“柴扉”你就想想这个小故事,保准能写对。同学们很开心。又如“滴水穿石”的“滴”,有些学生老是把右半部分和“商”相混淆,我又琢磨出了一个小故事。“商”字的“撇点”像不像商人的八字胡,对的,“口”就代表商人的嘴巴,商人长着八字胡,能说会道,很会做生意。一边讲着故事我就一边把这个字给写出来了。同学们听了我的小故事都大笑了起来,我又趁热打铁,“滴水”的水滴从上面滴下来就形成了这种下垂的长长的形状,我边说边画,最后我问学生:你看像不像“古”字,同学们纷纷点头。所以当我们在写字时,一定要音义结合,每个字都可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学生们学起来不费力同时也不易出错。

儿童的语文,就是“读”的语文,儿童的语文,也是“写”的语文,我们要坚持学习语文的规律:读写结合,重在积累。我觉得,把最关键的东西教会不难。
相关阅读
推荐
  •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是重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司马光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手段,效果还不错。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哭 喊 跑展开想象,体会小朋友惊慌害怕的心理。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勇敢、机智。先让学生找找写司马光的句子,找一找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司马光的勇敢、机智?抓住没有慌(没有慌张)

  • 通过教学细节的设计来彰显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细节设计指的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以及其中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细枝末节。细节虽小,却能以小见大,透射出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看到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精彩的细节设计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特定教学情境中的最佳选择,细节与细节上下贯通,前呼后应,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恰如其分,构成和谐的教学整体,细节与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注课堂有效的教学细节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

  • 巧借故事 突破标调难点

    教学了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拼读音节的时候,就遇到了声调标在哪个韵母上的问题。ai和ei中,声调都标在前一个字母上,而到了ui和iu里,又要标在后一个字母上,这个麻烦事,有几个孩子是怎么也弄不清楚。 课堂上,我也教了一首标调的儿歌,但儿歌编的并不形象,孩子们还是继续糊涂。于是我想到了编故事,我把声调形象地比喻成帽子,告诉孩子们,拼音王国的国王要发给拼音宝宝们一些帽子,每个音节只能领取一顶。那么,这顶帽子究竟戴在哪个字母头上呢?大家争论不休。于是国王下了个规定,按照大家来拼音王国的顺序来

  • 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在五年级上册中的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非常感人至深的文章。虽然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使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加强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我们这里的学生来说,要去深入地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还是需要老师再进行深入地引导的。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份四川汶川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资料。一开始,我觉得非常适合在本课的结尾拓展处,把这份资料补充进来。但是到了真正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当我给学生讲解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在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个句子时

  • 作文教学:教学生会选材

    经常会看到一些作文教学的,和学生一起做个活动或游戏或实验,然后让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写下来。这样的作文由于基于现实,再说刚刚经历过,学生写时容易得手,中年级时,搞几次这样的活动是可以的,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从根本上领会写作文时需要的感官配合,但到高年级还是这样做的话,就已经有些降低学生的要求了。高年级要学会写身边的事,写生活中的事,如果还是先搞个活动,然后再进行写作的话,那写作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习作的根本问题包括两大块:一是阅读积累,一个是生活经验积累。阅读积累,是阅读教学中的事,平时教学

  • 语文教学理念——我读《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经陈校介绍,很早就向校图书管借了《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但由于时间以及本人读书速度等问题,一直没能够好好地读这本书,于是利用暑假这段时间,仔细地将它看了一遍,领略了大师的一些教学思想,感受了其如诗意一般的课堂教学。 此书包含了一些在我看来是很深奥而又很能体现新课改思想的语文教学理念、王老师那诗意一般让人陶醉的课堂实录以及一些专家教师深入而精辟的点评。 对于书中谈及的一些语文教学的理念,虽然是一知半解的,但也有所感触。什么是语文?以前总认为就是语言文化,语文课,只要学生认识这些字、能读通课文、大致

  • 品读的魅力,研讨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今天,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又聚在一起,进行了本学期我校以《小学课堂教学生态式互动场教学策略之研究》为载体的新教育实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年轻的骨干教师郑老师执教了《桂花雨》一课,一堂课听下来,心中产生了一些灵动,想把课堂中印象最深的片段与大家一起品味欣赏。 师:杭州的桂花也有浓浓的香味,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家乡的桂花有多香。(引导学生朗读描写桂花香的句子。这些句子已引导学生品读过。) 生读。 师:母亲说的是真的吗?请再读读第七自然

  • 让语文味在学生的自主品读中释放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我们许多语文老师都喜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非常积极,甚至有些亢奋,场面气氛往往十分地热闹。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的课堂,很多时候都会淡化了语文教学中非常珍贵的东西语文味。这样的语文课堂我们就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品读赏析优美的词句、段落,课堂中更应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 如我在教学《海伦 凯勒》这课时,我尝试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课文4、5、6、7节时,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用一个

  • “千课万人”活动听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有感

    杭州回来已有一些时日,但直至今天才能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这次的学习所得。 回过头去想想,是哪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呢?恐怕不是一节课,而是一个人窦桂梅老师。虽然之前也看过窦老师的一些教学录像,但是真正的到现场去观摩窦老师的教学,却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窦老师这次执教是一篇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起初,我怀着一丝好奇在我的印象中,绘本故事一般都放在低年级来教学,不知道六年级的同学上绘本能上出多少新意来。怀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这一课。 窦老师的这节课层次非常清晰: (一)听一听 这一环节窦老师设计了让孩子们听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