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激发活力—我县幼儿园布局调整工作的几点做法》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宁阳县共有幼儿园105处,其中城区幼儿园5处,农村幼儿园100处。2002年,根据市泰安教育局《关于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的意见》,我们制定下发了《宁阳县2002—2006年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2005年,针对布局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又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幼儿园第二轮布局调整的意见》,重新调整了布局规划的思路。经过5年的调整,由2002年的269处调整为105处,撤并幼儿园164处。截至2007年,全县乡镇已完成布局调整。
概括起来,我县布局调整工作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理念保证
幼儿园的布局调整,决不是简单的撤并,而是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条件和方式取代传统落后的条件和方式的变革,是教育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步骤,是现有教育资源的最优化组合、最大化利用。这种调整和优化配置,不仅涉及到幼儿园、教师和幼儿,涉及到教育资源的迁移,还涉及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甚至涉及到有些资产的产权问题等。因此,要使幼儿园布局调整顺利进行,并使这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落实和体现于保教质量和办园效益之中,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幼儿园布局调整。我们在布局调整中确立了四个原则:一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要适度超前,放眼长远,办园规模能满足所辖区内的所有适龄儿童入园的需要,而且规划处数至少要考虑到10年之内服务辖区幼儿的出生状况。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平原地带道路顺畅,走读半径可以大些,山区、丘陵地带路况复杂,危险系数大,走读半径适当小一些。三是布局调整与规范化幼儿园创建相结合的原则。达到以创建促调整,以调整促提高的目的。四是幼儿园建筑设计科学化、标准化原则。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标准,教育局建立了图纸审批制度,即新建或改建幼儿园方案要经过教育局审批后方可动工,以保证建设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各乡镇要充分考虑辖区人口数和出生率、距各村距离、地理环境和周围可利用的资源等因素,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订布局调整目标。目前,我县规划的105处幼儿园既符合上级布局调整的要求,又符合我县的实际,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建立了职责分明的组织和政策保证
县政府高度重视幼儿园布局调整工作,将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提到和“双高普九”同等重要位置,要求乡镇政府拿出“普九”的劲头,“双高”的热情,认真规划,做好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工作。为此,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将布局调整任务纳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内容,并认真督促落实。各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妥善解决调整过程中的规划布局、土地、房产、投入(包括劳动力投入)等问题,将幼儿园布局调整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了双线责任制。即:镇政府与管理区、村签定目标责任书,教办与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签定目标责任书。责任书的签定,充分发挥了农村最基层组织的作用,将职、权、利落实到乡镇政府、村,从而将村办园从“村管不好,教育局管不了”的夹缝中解救出来,增强了各级人员的责任感,保证了工作的科学决策和正常开展。
在布局调整工作中,各乡镇政府能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为人民办实事、为教育办好事的承诺落实在实际行动当中,教育系统坚持布局调整无小事的工作原则,上下齐心,细致工作。在合园并班工作中,各乡镇想群众所想、急孩子所急,全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县教育局领导班子多次下乡,与乡镇政府沟通,及时了解动态,解决面上的问题。各级在具体过程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有合园并班任务的幼儿园,通过召开家长会认真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共同维护了教育事业的稳定,为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自2001起,我们每年都召开布局调整现场会,每次现场会的主题均有侧重。如:2001年召开的学习城区省规范化幼儿园园所建设现场会;2003年召开的赶超先进乡镇中心园园所建设现场会;2005年召开的全县园所建设暨规范管理现场会等,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现场会,加快了全县布局调整和园所建设的步伐。
为保证布局调整后的幼儿园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我们建立了以实施《宁阳县幼儿园工作手册》为基础的规范制度保证。我们认为,幼儿园规模的扩大,不是教育资源简单的叠加,它应是各要素的优化整合,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资源优化配置后的规模效益。要真正做到“优化”,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措施必须覆盖于各要素之上,渗透于各要素其间。为此,我们把2005年定为“幼儿园规范管理年”,2006年为“规范管理加特色创建年”,在全县叫响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口号,并依据幼教法规,借鉴省内外名园先进的管理经验,针对我县实际,组织部分优秀园长制订下发了《宁阳县幼儿园管理工作手册》,旨在规范办园思想,统一办园行为。《幼儿园工作手册》遵循了学前教育“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的原则,立足于落实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以服务于幼儿、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创办优质的学前教育为宗旨,以安全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手段,以幼儿一日活动为主线,详细规定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手册》下发到全县学前教育工作者手中,并通过讲座、检查的方式强化落实。自《手册》实施以来,各幼儿园在规范办园行为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建立了多元渠道筹措资金的经费保证
调整幼儿园布局是为了节约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减少和削弱对教育的资源投入(特别是物力、财力的投入)。相反,它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保证调整的顺利进行和调整后办园条件的改善。在资金筹措过程中,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支持。一是资金和土地支持。政府拿出部分建设资金或为园所无偿提供土地,比如:实小幼儿园,1995年县政府拿出了90万元建设资金,罡城镇北落村幼儿园2003年年村委会拿出80万元建设资金新建了高标准的幼儿园。鹤山乡中心幼儿园、蒋集镇中心幼儿园、东庄乡中心幼儿园都是政府无偿提供土地。二是政策支持。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减免建筑公司的部分税收,以减少建筑公司建筑成本的方式降低幼儿园建设的成本。比如,鹤山乡中心幼儿园、宁阳镇的临邑幼儿园等。三是教师支持。建设资金由幼儿园自筹,政府投入公办教师形式。如:磁窑镇、华丰镇中心幼儿园,泗店镇中心幼儿园及所有村办园,全县政府每年幼教的工资性投入就在1000多万元。
第二、自筹资金。采取股份制、融资、贷款、建筑公司垫支的方式自筹资金,这是我县幼儿园建设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比如:宁阳镇青川幼儿园、东疏镇中心幼儿园等。
第三、小学布局调整后腾出的校舍经过改建办成幼儿园。比如:东疏镇的花园幼儿园、蒋集镇的大槐幼儿园、磁窑镇的花观幼儿园等都是经过改建办成的幼儿园,其中东疏镇的花园幼儿园2005年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幼儿园的验收。
第四、和中小学的危房改造相结合。一是我县树立了大危改、大安全理念,把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安全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来抓;二是进度一致,标准一致。因为我县幼儿园大多为学校附设,所以,危改和安全检查时一并列入,统一要求,这样,加大了幼儿园危房改造的步伐。比如,按照学校危改要求,2007年全部撤消水泥檩的房子,幼儿园同样随着这个要求进行。第五、勤俭办园。在建设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我县广大幼教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动手,勤俭办园。比如:伏山镇中心幼儿园、东疏镇滩头幼儿园、罡城镇北落幼儿园为了节约资金,采取了自己购料、包清工的方式,每个幼儿园至少节省建设资金20万元;蒋集镇中心幼儿园宁成义园长利用休息日带领全体教职工到汶河捡石头,男同志抬大的,女同志拾小的鹅卵石,没花一分钱自己动手为孩子建造了可以欣赏和玩耍假山、戏水池。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幼儿园的路面硬化、油漆桌椅、粉刷墙面等,为了减少工钱,都是幼儿园教师自己做。几年来,全县累计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勤俭办园成为我县幼儿园发展的有力支柱。
第六、社会捐助。幼教的快速发展和幼教人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感动,也引起许多社会成功人士的关注和支持。1989年,罡城镇圣殿公司无偿捐助20万元建起了茅庄幼儿园,使茅庄村的孩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07年,阳光景园房地产公司无偿捐助乡饮乡韦周幼儿园10万元用于保教楼的建设。总之,多元的投资体制焕发出了生机勃勃的活力,2006年,全县园所建设总投资1226万元,建筑面积达32085m2, 2007年,总投资在8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14300m2。创宁阳学前教育发展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四、建立了以全日制幼儿园为主体的办园形式保证
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后,走读半径扩大,家长接送的负担比较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全日制幼儿园,减少家长接送的次数。为此,我们将发展全日制幼儿园作为布局调整的首要配套工程来抓。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解决了家长接送的负担,使家长更加安心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有力地完成了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二是孩子在园吃饭、休息,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按时午睡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三是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减少了中午的入园环节,便于幼儿园的管理。同时,由于教材的生活化,很多教材内容可以在吃饭、午睡和散步等生活活动中实施。在全日制幼儿园的建设中,各乡镇细定方案、实做工作,加强了幼儿休息室和食堂的建设,保证了全日制幼儿的食宿安全和质量,使家长放心地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确保了布局调整任务的按期完成。为确保幼儿膳食的科学合理,教育局成立幼儿膳食研究小组,聘请了88医院营养医师邰树平作了幼儿营养膳食讲座,并聘请她为全县幼儿营养膳食的顾问。全县实行了每周幼儿食谱网上上报制度,每周五的下午全县所有幼儿园下周食谱通过网上上报到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学前教育科根据幼儿的伙食费及季节等情况及时作出监督和调整,确保幼儿食谱的科学合理。目前,我县农村全日制幼儿园达到80所,比率占到80%以上,办园规模均在5.5个班以上。全日制幼儿园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全日制幼儿园的建设是保证农村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命力。
五、建立了以“三三三”制为抓手的提高教师素质的师资保证
幼儿园布局的调整、规模的扩大,使教师资源得以相对集中,也亟需一批素质高的队伍做保证。为此,我们实施了以“三三三”制为总抓手的师资培训工程。“三三三”制培训工程即对全体幼儿教师进行三年的教学基本功培训、三年的教学技能基本功培训、三年的理论基本功培训。“三三三”师资培训工程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教师通过验收,三年完成一项,九年一循环。围绕“三三三”制培训工程,我们大力开展各种竞赛,以活动促发展。几年来,我们多次开展了“法规知识竞赛”、“幼儿教师舞蹈大赛”、“幼儿教师合唱大赛”、“幼儿教师书法、美术大赛”、“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等,有力地促进了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目前,全县学前教师队伍中有“全国百佳校长”提名园长1名,省特级教师1名,省级教学能手1名,省优质课、公开课获得者4名,市、县级教学能手、优质课等获得者已达300多名。
切实有效地措施保证,使我县幼儿园的布局调整得以顺利实施,促进了我县学前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目前,我县各乡镇全部建立了标准较高的全日制中心幼儿园;全县规范化创建成果显著,省级规范化有18处,市级规范化幼儿园39处,县级规范化幼儿园33处,规范化创建比例达到87%;办园形式多样化,形成了以全日制为主体,走读式、寄宿制、亲子园为补充的良好格局;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在95%以上,专业合格率达到80%;幼儿入园率大幅增长,学前一年入园率100%,学前3年入园率达到92%以上。
幼儿园布局调整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投入渠道不畅通。幼儿园布局调整比“普九”验收时的重视程度、营造的氛围有一定差距,新建或改建幼儿园大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二、园址布局位置确定较困难。实践证明,在农村,幼儿园跟着小学走是比较合理的布局,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能顺应家长让孩子就近入小学的愿望。但是,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布局调整的不同步,早已结束的小学布局调整没有规划出幼儿园的位置,也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用地土地的严格限制,造成了幼儿园与小学布局的不易协调,出现了幼儿园位置不易确定或面积过小的现象。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布局调整后的幼儿园由于办园规模扩大,对园长和教师素质的要求也相对提高,由于农村幼师的补充机制不畅通,面临着教师年龄老化、素质偏低的现象,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虽然我县布局调整基本到位,但是,我们认识到,幼儿园的布局调整不但是改造薄弱幼儿园的需要,也是优化教育资源、增强办园活力、提升办园品位、提高保教质量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幼儿园布局调整应是一项相对长期的工作。为真正实现布局调整后幼儿园资源的最优化,要将调整的过程成为提高“品位”、“效益”、“质量”的过程,即由追求量的减少转向追求质的提高。今后我们将采取继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走多元化筹集资金的路子,加强幼儿园建设,以创建各级规范化幼儿园为突破口,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做强优秀幼儿园,发展特色幼儿园,减少薄弱幼儿园,真正实现布局调整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