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是孩子创新求异的动力

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是孩子创新求异的动力

更新时间:2015-07-08 09:07:09

《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是孩子创新求异的动力》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背景:在做中学活动室中有一份“造纸”的材料,目的是想让那个孩子通过简易的流程感受和积累造纸的相关经验。在提供材料时我们投放了一些撕碎的报纸,他们加上水后就可以在捣碎碗中将报纸变成纸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更多的是让他们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同时也能获得一些纸变纸浆的初浅知识。这次是孩子们本学期第二次来了,在第一次活动中我们的报纸已经基本捣碎,今天我又加上了水,孩子们开始用力的捣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开始活跃,迸发了新的想法和创意。
  活动情景:
  朱婧怡和唐张雨两个孩子很有耐心的坐在桌子旁捣着纸浆,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两人还不停的交流着。
  唐张雨看看两人的纸浆说:“我们已经捣的很烂了,怎么变成纸呀?”
  朱婧怡也看看自己的说:“我的也很烂了,黑黑的。”说着她用手指往里戳了戳,“纸是白的呀,黑黑的怎么在上面画画呀?”
  “我们把这些变白白的就好了。”唐张雨也看着自己的纸浆说。
  “老师,我们的纸是黑黑的,怎么变成白白的,可以画画呢?”朱婧怡转身问我。
  “什么东西是白白的呢?”我反问她们两个。
  唐张雨小眼睛转啊转,笑着说:“我们上次做汤圆的面粉是白白。”
  “还有我们画画的纸是白白的。”
  “还有糖和盐都是白的。”唐张雨接着说。
  朱婧怡也兴奋地说:“餐巾纸也是白的呀!”
  这时我边点头边肯定了她们的回答,又接着质疑:“那如果我把这些白白的东西放进去会怎么样呢?”
  两人笑着对看了一下,朱婧怡疑惑的问:“会变白吗?”
  “不知道。”我故作神秘的回答。
  唐张雨接着说:“那拿来我们放进去试试。”
  于是,因为条件的限制我当场给了她们每人三张餐巾纸。拿到之后两人就开始用力的将餐巾纸捣进报纸浆里,因为餐巾纸遇水后很容易捣碎,所以孩子们的报纸浆开始慢慢变白了,在他们的努力下,原来的纸浆有了明显的变化,这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老师,老师,我的变白了一点了。”“我的也是。”听见了他们的话,其他孩子也都一拥而上想看个究竟。
  “老师,多放点就会更白了。”朱婧怡说。
  唐张雨拉着我的手说:“面粉还要白,加面粉吧。”
  “你们的想法很棒哦,下次我们可以试试其他白白的东西。”
  分析与思考:
  1、教师对幼儿创新思维的支持和推动。
  在我们投放材料的最初目的是让孩子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从纸变成纸浆的过程和变化。但孩子在这次的活动中有了新的想法和创意,当老师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后,我们首先要做初步的价值判断,判断出孩子的想法是否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可操作性如何、能否满足他们情感和认知的需要。做出判断后就要给予孩子及时的支持和推动,这种支持和推动也是孩子作为活动的主体。案例中老师接到了两次孩子抛出来的问题,而老师也巧妙的将两个问题抛还给了她们,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他们的思考,激发了他们动手操作的愿望。同时老师也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持,拿来了餐巾纸支持了他们的试验,让孩子在自己的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
  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是孩子创新求异的动力。
  老师在发现孩子的创新行为和创造性的使用材料时,我们要给予积极主动甚至是有点夸大的表扬,因为这种表扬不但能激发这个孩子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是其他孩子创新求异的动力。有时也许孩子只是为了得到老师同样的表扬却创造出了惊人的效果。
相关阅读
推荐
  • 语言活动《画圆》反思

    评价分析:《画圆》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和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猴子荡树、青蛙跳水、小鱼戏水、刺猬翻滚、啄木鸟啄虫的活动,这些小动物就像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洋溢着无限的欢乐和生机。在选材上,我选择的这首儿歌句式整齐、生动浅显,音韵和谐,尤其是荡、吐、滚、团、啄等动词运用的十分形象。我在组织活动时,启发幼儿用身体的各部位画圆,让幼儿非常兴奋,然后让孩子来交流自己亲身体验绕转扭耸等动态的画圆方法,较好的理解了儿歌的难点。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活动过程的:先让幼儿结合有趣的图

  • 评优活动《大家都醒了》反思

    《大家都醒了》这首歌曲的原名叫做《猜面具》,是一个音乐游戏,歌曲的曲风活泼,歌词连贯富有节奏,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充满了童趣。歌曲中的歌词句型都是一样的,如我是小猴我是小猴,咯咯咯咯笑,咯咯咯咯笑,吵醒了小猫它喵喵喵喵叫。动物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从生活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给了孩子创编的空间,所以我选了这个歌曲来设计教案。 我原来设计的教案组织形式比较老套,没有什么吸引力,师傅给了我很多的帮助。经过了多次的修改,最后把重点把握在了节奏的练习以及创编两个方面。通过身体、声音对节奏

  • 小班下学期谈话活动“好吃的水果”课后反思

    本学期小班语音常教研组一课三研的课题是谈话活动好吃的水果,我上的是三研课,在一研、二研课之后,我根据大家的建议,略加调整和变动,现将我的课反思如下: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水果店,收集水果图片、实物,丰富有关水果的经验,并且与孩子一起制作好吃的水果介绍宣传单,布置了我班主题墙和自由墙。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孩子们对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走进了水果的世界。我班的主题墙内容十分丰富,有常见的水果,也有很多是孩子没有见过和没吃过的水果,如猕猴桃、山楂、橄榄、火龙果、冬枣、黑布林等

  • 《我认识的水果》集体教育活动的反思

    在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我认识的水果》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在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孩子把蔬菜都说成了水果,他们有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还有的则跟着前面的孩子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在区分了水果和蔬菜后,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活动时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对水果和蔬菜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我开始思索自己对幼儿实际水平与年龄特点的认识。认为自己不适宜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自己在日常活动中没有仔细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的孩子刚来园2个月左右,他们在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就相对的少,从生理特点上讲,

  • 会说话的小石头——反思综合课《送石头宝宝回家》

    石头是不会说话的这众所周知,但却有人不这样认为,他是谁?我们的孩子。他们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正因如此,3、4岁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这一切对我们老师在教育上有很的启示:我们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今天我就是运用石头

  • 小班一课三研《乘车》活动反思

    这个学期我参加了中心组织的数学组培训,在培训中,学习了上海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她们游戏化的数学教学形式,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应注重在游戏情境中的数学学习;应注重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小班幼儿在操作中带有强烈的情景性特点,而游戏可以反复多次进行,能起到强化作用,所以在小班的数正式教育活动中,特别适宜采用游戏方式,把幼儿在生活中以及在数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唤起回忆,进行重现、交流,帮助他们建构数概念。这次一课三研活动我尝试对这一老教材运用游戏化的形式进行重新设计。 一、

  • 《吹泡泡》科学活动课后反思

    吹泡泡活动向来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看到泡泡从管子里吹出来时特别的兴奋,他们觉得这真是太神气了。记得在托班的时候,吹泡泡活动就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产生了要和泡泡亲密接触的愿望。但是,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小朋友为了抓泡泡,容易挤在一起你推我,我推你,很危险。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要想办法克服,尽量避免碰撞事件发生。 本来活动的过程里有小朋友自己取材料来操作的环节,但是我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如果让他们自己操作,有些孩子可能会将泡泡液吸到嘴巴里,,所以为了预防意外的发生,又让幼儿体验自

  • 动一动,手指头灵活起来——第一周区域活动的课后反思

    因为年龄关系,小班幼儿的手指灵活度还没有完全发展完整,所以,在做比较精细的手指活动时,孩子们的手指还不能完全配合起来,我们要怎样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 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是本学期我们新增的一项内容。对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是很重要的,本以为写观察记录会很麻烦的,这一次认真的观察了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我还真的发现了很多问题,观察记录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周周二,我们班在区域活动中,我重点观察了幼儿在进行美工区《红灯笼》的纸工活动的过程,操作时,因为需要使用剪刀,显然,他们就不能完全适应用剪刀做

  • 温馨舒服的班级环境外,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这是幼儿开始集体生活的第四周了,孩子的情绪比较稳定,也慢慢开始熟悉集体活动,除了在班级里,孩子们也比较喜欢开小火车在校园里兜一兜。每次我们开小火车出去的距离比较短,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比较重,他们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喜欢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于是,我就抓住这个契机,经常在饭后组织散步活动,带孩子到幼儿园的各个场地散步,使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被这些优美的环境吸引,喜欢来幼儿园。 还记得第一次带小朋友走出教室去散步的情景,当孩子们看到喜爱的滑滑梯时,都特别想上去滑一滑,我就带着孩子们围着滑梯走了一圈,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