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8 09:31:19
《中班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5以内的大数字点卡一份,幼儿人手一份5以内的小数字点卡;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1、师生互动以拍手点数引出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加深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印象。
2、游戏“报数名”,进一步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印象。
教师轮流让幼儿手持数卡背对大家,师报数,被点数字的幼儿转身高举数字大声回答“×、×,我是数字×”。然后继续背对大家。(反复进行)
3.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师:谁来给点卡排排队?哪张卡片应该排第一?
请一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说说他是怎么给卡片排队的?你发现了什么。”(从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多1或少1的排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出示数字×,让幼儿说出排列在它前后的数字并说出理由。
让幼儿都能较清楚地说出×比×多1,×比×少1的排序过程,并告诉幼儿数字与数字间的相邻关系。
5、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在《幼儿画册》操作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通过操作活动再一次让幼儿对相邻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室外的环境中去感受相邻关系。巩固幼儿对相邻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数学课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课中游戏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也比较多,但要让孩子们真正理解这堂课的内容,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是你的好邻居》也是围绕主题的一节数学课,要求小朋友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便成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
3.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师:谁来给点卡排排队?哪张卡片应该排第一?
请一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说说他是怎么给卡片排队的?你发现了什么。”(从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多1或少1的排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出示数字×,让幼儿说出排列在它前后的数字并说出理由。
让幼儿都能较清楚地说出×比×多1,×比×少1的排序过程,并告诉幼儿数字与数字间的相邻关系。
5、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在《幼儿画册》操作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通过操作活动再一次让幼儿对相邻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室外的环境中去感受相邻关系。巩固幼儿对相邻的认识。
整个活动运用了三个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环节一: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环节二:游戏“报数名”;环节三:游戏“相邻朋友在哪里”,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感受到、实践到,使他们自己体会和理解相邻数间的关系——多1或少1。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相邻数。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让孩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个环节不太合适,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而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也是活动中的一个难点,两个内容放在一起孩子不宜掌握,而且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觉得放在第二教时比较适合。
另外,整个活动的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这样的教学活动一定会更有效 -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6以内的相邻数。
2、通过活动复习6以内的数。
3、了解相邻数的数学概念。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一张有房子的背景图。
6个小动物头饰。
1——6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小猪、小兔、小狗、小熊、小鸡、小鹿来到班上做客,我们来数数来了几位客人吧?
2、对!是六个小动物,这六个小动物为什么一起来的那?
3、原来小猪、小兔、小狗、小熊、小鸡、小鹿它们之间是邻居,都在一起住的很近,招呼一声就一起来了。
4、那小朋友家有没有邻居啊?你们家的邻居都认识吗?
5、小客人们现在遇到一个问题,从家里出来,在回家就找不到自己的房子了,想让小朋友们给排排顺序。
6、看图上有六座房子,我们现在就来给排排吧!教师把1——6数字卡片随意粘在房子上。
7、让幼儿观察,有没有不对的地方,都哪不对?
8、把数粘错顺序的地方改正过来,让幼儿说说数与数之间谁和谁是好朋友。
9、让幼儿学习6以内的相邻数,了解了解相邻数的数学概念。
10、说说动物之间谁和谁是邻居,然后给小动物送回自己的家。
活动反思
数学课的范围很广泛,我今天主要教学的是相邻数,幼儿对相邻数接触的很少,在生活中也不太能运用的到,会了看起来很简单,但给幼儿教学学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的一件事。本节课的教学意图,想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让幼儿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实际的动手操作,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从而让幼儿喜欢上数学活动。
本课我通过复习、引入、理解开始了相邻数的教学,教学中运用了游戏,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快乐的就学习完了,不会感觉到数学课的乏味。
在教学里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我都一一解决了,在教学方法上有不对的地方,我也及时的改正了,让我发现教师懂得多,思维上比幼儿快,幼儿是一点都不懂,在慢慢的学,我把这点疏忽了,在教学设计上有点欠考虑了,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想想,让我感觉这节课在设计上有点失败,在边教边改的过程中,完善了我在设计上的不足,让我这节课圆满的结束了。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愿意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以内的大数字点卡一份,幼儿人手一份5以内的小数字点卡;
2、《幼儿画册》、笔
活动过程:
1、师生互动以拍手点数引出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加深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印象。
2、游戏“报数名”,进一步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字的印象。
教师轮流让幼儿手持数卡背对大家,师报数,被点数字的幼儿转身高举数字大声回答“×、×,我是数字×”。然后继续背对大家。(反复进行)
3、比较相邻两数的关系。
师:谁来给点卡排排队?哪张卡片应该排第一?
请一幼儿上来操作,集体说说他是怎么给卡片排队的?你发现了什么。”(从少到多或多到少的排序)、(多1或少1的排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出示数字×,让幼儿说出排列在它前后的数字并说出理由。
让幼儿都能较清楚地说出×比×多1,×比×少1的排序过程,并告诉幼儿数字与数字间的相邻关系。
5、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在《幼儿画册》操作练习,用画点子的方式表示数字的相邻朋友,通过操作活动再一次让幼儿对相邻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室外的环境中去感受相邻关系。巩固幼儿对相邻的认识。
活动反思:
《我是你的好邻居》是围绕主题的一节数学课,要求小朋友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便成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
整个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感受到、实践到,使他们自己体会和理解相邻数间的关系——多1或少1。让孩子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相邻数。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
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让孩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个环节不太合适,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而从小到大排列顺序也是活动中的一个难点,两个内容放在一起孩子不宜掌握,而且浪费了一定的时间。觉得放在第二教时比较适合。
"小水滴找邻居"活动课的重点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为了方便幼儿理解,活动运用了"挨着"这一词来向幼儿介绍出相邻数。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每个数的相邻数。
2、能理解操作要求,认真地进行操作活动。
3、活动时注意力集中,能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5以内的数字,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什么叫邻居。
2、物质准备:
--教具:水滴形的数卡5张(数字分别为1-5),图片一张(上面画有5间相同的房子,并且房子连在一起一字排开。房子分别写有1-5的数字)--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1-5的数字印章和印泥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数字接龙。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字接龙"的游戏。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说一个数。
--师幼共同游戏,教师说1,幼儿说2,以此类推往下接。
2、找邻居。
--教师(出示水滴形的数卡):下雨啦,5个小雨滴排着队从天上落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请个别幼儿把水滴数卡按数字对应送到房子里,并说一说:一号水滴住一号房……--教师:小水滴想找邻居一起玩。2号小水滴的邻居是几呢?1比2多1个还是少1个?2号小水滴的有没有其他的邻居是几呢?3比2怎么样……3、游戏:看谁说得快。
4、教师报数字,请幼儿说出它的一位邻居。如:教师报3,幼儿报4,并说出理由3比4少1个。
5、幼儿操作活动。
--填印数字。请幼儿观察鸽子里的数字和点子,在空缺处印上相应的数字或画圆点。
--找邻居。观察上牌图片中青蛙的数量,在下排图片中找出邻居并连线。
这次活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知识,而且这一课学习的知识在课后观察中我发现他们掌握得特别好。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说出那一节课的学习过程,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活动反思:
经过了小班、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贯穿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体验、理解。
活动《找邻居》的重难点是,让幼儿能发现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关系。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动物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在活动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再请幼儿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以学习2的相邻数为重点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理解邻居之间的关系,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最后运用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难度上,也遵循有易到难的来进行挑战。
通过这次的数学活动,虽然目标基本达成,但我感觉还应更注意数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第二课时时,还应特别强调突出“相邻居”这个概念,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要让幼儿充分熟练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复习巩固。
一、活动背景分析: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对于"蔬菜"一词我班的幼儿其实都耳熟能详了,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而他们最熟悉的蔬菜则是青菜,其他种类的蔬菜则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蔬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特征的理解,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同时我班幼儿在数数的技能上还停留在火车式排序数数法,数一圈物体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在选材上我又将数学与科学两大领域相整合,整个活动的展开以不断地设疑、质疑和最后的留疑为主导,让幼儿在重复犯错、重复性的寻找答案,注重启发幼儿的方法,给予幼儿思考的余地,让幼儿自己探索想出办法解决。
二、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索。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
一:数客人师:今天南瓜爷爷的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将实物图片的背面围绕南瓜爷爷排成一个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位?
师:你数完啦,几位呢(10个)你呢?(11)你呢(12)一圈客人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平时我们数东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呢?
师:你是怎么数的告诉大家,你从哪开始数的?
幼:从那个正方形的东西开始数的。
师:数一圈的东西是从容易记的图形开始数。
师:我们从正方形开始数:1 2 3 4 5……9 10 11…… 有没有人发现问题,再数下去数字越来越大啦,有没有人发现问题,你发现问题啦?什么问题?
幼:数多了。
师:那数到哪里应该停下来呢,幼:方形前面那个。
师:哦。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啦。我们再数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个一个东西把它记牢了,就选像鸭子的东西吧,记住数过的不能再数了。1、2、3、4、5、6、7,现在知道了南瓜爷爷家里一共来了7位客人。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我们给他们编上号。(教师逐一在每个东西旁边都编上1-7的数字)二:找邻居1、了解"邻居"的概念师:刚才杨老师告诉你们要学会看图上面的提示。看!门上贴着一张纸也。把这张纸放大了给你们看!
师:(出示部分字卡找 邻居 )什么是邻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的朋友)我们班邻居是谁?南瓜爷爷找谁做邻居呢?
师:(出示完整字卡 找蔬菜邻居) 南瓜爷爷找谁啊?什么是蔬菜啊?刚才看到的7样菜里边有蔬菜吗?一会请你拿出椅子底下的板,依次念一念,找一支黑色的笔,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勾出来,勾在上面一行。(幼儿拿出操作板,在上面一行用黑笔勾了起来。教师只是依次看过来,并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师:(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啊?
2、什么是蔬菜?
师:杨老师看了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师:找一只红色的笔,在第二行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在第二行勾出来。(师:好啦。把红笔送回去,看黑板,我这里的蔬菜和你们的一摸一样,师: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你找对了吗?
师:4样蔬菜用数字几表示啊?(出示数字图片4)片段(三).给邻居分配房子师: (在南瓜爷爷旁边出示三间房子)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间房子?那要找几个邻居啊?
师:3间房子 4样蔬菜 该怎么住啊?
幼:挨在一起住,挤一挤!
师:那谁和谁挤一起比较好呢?
幼:红萝卜和青菜,(为什么他俩挤一起)它们一样长。(好主意!)幼:南瓜爷爷和黄瓜,因为它很孤单!
师:老师放一个,土豆和黄瓜,你觉得我是怎么想的?
我这样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发有很多,除颜色、形状、高矮,还有很多,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个目标是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第二个目标是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活动中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十分感兴趣,当他们看到蔬菜以及其他食物的轮廓时,都能大胆展开想象,并能说出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积极按照课件提供的线索为南瓜先生寻找合适的邻居。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初步认识常见食物及动物的影子。
2、物质准备:PPT、图片南瓜、豆腐干、鸭子、胡萝卜、青菜、鸡蛋、土豆、黄瓜、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
活动过程:
一、谁的家——引起兴趣、说明要求
1、这是谁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2、南瓜先生家来了很多客人,数数一共有几个?
小结:今天的数数方法跟以前的不同,今天的东西排成了一个圈,所以要数清楚的话,就要先找一个起点,再挨个儿数下去,数过得不要再数,就能数清了。
二、我是谁——观察图片、发现交流
1、猜猜这些客人是谁?
2、出示正影一一认识。
3、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菜来到南瓜先生家呢?
4、原来是要找邻居(简单了解“邻居”的概念)。
小结:原来邻居就是在自己隔壁的,或是楼上楼下的人。
三、找朋友——幼儿操作、知识转化
1、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
2、第一次操作,根据自己原有经验勾出感觉是蔬菜的东西。(简单交流结果)
3、南瓜爷爷要找蔬菜的朋友,什么是蔬菜?
小结: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4、第二次操作,观察情况。(用黑色的笔重新圈出是蔬菜的东西)
5、依次讲评7种菜,究竟哪些是蔬菜。
小结:原来土豆、青菜、胡萝卜、黄瓜都是种出来的、可以烧成菜的植物。
活动延伸:
南瓜先生只准备了3幢房子,怎么住下4个邻居呢?谁和谁住在一起比较好?引导幼儿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个目标是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第二个目标是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活动中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十分感兴趣,当他们看到蔬菜以及其他食物的轮廓时,都能大胆展开想象,并能说出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积极按照课件提供的线索为南瓜先生寻找合适的邻居。
设计意图: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对于“蔬菜”一词中班幼儿其实都耳熟能详了,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而他们最熟悉的蔬菜则是青菜,其他种类的蔬菜则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蔬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特征的理解,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 同时中班在数数的技能上还停留在火车式排序数数法,数一圈物体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在选材上我将数学与科学两大领域相整合,整个活动的展开以不断地设疑、质疑和最后的留疑为主导,让幼儿在重复犯错、重复性的寻找答案,注重启发幼儿的方法,给予幼儿思考的余地,让幼儿自己探索想出办法解决。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 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 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ppt。
2.操作板人手一份,红、黑水彩笔各一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南瓜房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这是谁的家?
二、数一数、认一认南瓜爷爷家来的客人。
1、教师:南瓜爷爷家来了很多客人,数数一共有几个?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2、小结:数一圈的东西要找一个有明显特征的,还要记住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
三、猜影子。
1、提问:你们能不能从它们的影子猜一猜它们都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出示正影一一认识。
四、找邻居。
1、了解“邻居”的概念。
教师: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朋友一起来到南瓜爷爷家?(出示字卡“邻居”)什么叫邻居?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
2、了解什么是“蔬菜”?
(1)幼儿第一次操作。
教师:什么是蔬菜呢?刚才看到的8位客人里边有蔬菜吗?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出示记录表),请你们找一支黑色的笔,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打上钩,记住画在第一行。
(2)幼儿交流操作结果,教师根据幼儿表述记录。
(3)教师巩固蔬菜概念:陈老师看了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用来炒成菜的植物。
(4)幼儿第二次操作。
教师:现在,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然后找一只红色的笔,把是蔬菜的东西打上钩,画在第二行。
(5)幼儿再次交流并巩固蔬菜经验。
五、给邻居分配房子
1、教师:小朋友帮南瓜爷爷找到了5个蔬菜邻居?它们要住进去了,我们看看有几座房子?4座房子5位客人怎么住呢?请你们再动脑筋帮南瓜爷爷想个好办法?那谁和谁挤一起比较好呢?
2、小结:蔬菜的搭配方法有很多,不管是颜色一样、形状一样、还是高矮、胖瘦搭配,只要是有理由的,是相亲相爱的,就可以把它们搭在一起。
3、设疑:陈老师也来给它们搭一搭,我让土豆和胡萝卜住一起,你们能猜到我是怎么想的吗?小朋友可以回去想一想,或者问问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
活动反思:
这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经验性的分类方法。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原先我们所认为的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的方式。
一、活动背景分析: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对于"蔬菜"一词我班的幼儿其实都耳熟能详了,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而他们最熟悉的蔬菜则是青菜,其他种类的蔬菜则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蔬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特征的理解,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同时我班幼儿在数数的技能上还停留在火车式排序数数法,数一圈物体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在选材上我又将数学与科学两大领域相整合,整个活动的展开以不断地设疑、质疑和最后的留疑为主导,让幼儿在重复犯错、重复性的寻找答案,注重启发幼儿的方法,给予幼儿思考的余地,让幼儿自己探索想出办法解决。
二、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索。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过程:
一:数客人师:今天南瓜爷爷的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将实物图片的背面围绕南瓜爷爷排成一个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位?
师:你数完啦,几位呢(10个)你呢?(11)你呢(12)一圈客人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平时我们数东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呢?
师:你是怎么数的告诉大家,你从哪开始数的?
幼:从那个正方形的东西开始数的。
师:数一圈的东西是从容易记的图形开始数。
师:我们从正方形开始数:1 2 3 4 5……9 10 11…… 有没有人发现问题,再数下去数字越来越大啦,有没有人发现问题,你发现问题啦?什么问题?
幼:数多了。
师:那数到哪里应该停下来呢,幼:方形前面那个。
师:哦。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啦。我们再数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个一个东西把它记牢了,就选像鸭子的东西吧,记住数过的不能再数了。1、2、3、4、5、6、7,现在知道了南瓜爷爷家里一共来了7位客人。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我们给他们编上号。(教师逐一在每个东西旁边都编上1-7的数字)二:找邻居1、了解"邻居"的概念师:刚才杨老师告诉你们要学会看图上面的提示。看!门上贴着一张纸也。把这张纸放大了给你们看!
师:(出示部分字卡找 邻居 )什么是邻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的朋友)我们班邻居是谁?南瓜爷爷找谁做邻居呢?
师:(出示完整字卡 找蔬菜邻居) 南瓜爷爷找谁啊?什么是蔬菜啊?刚才看到的7样菜里边有蔬菜吗?一会请你拿出椅子底下的板,依次念一念,找一支黑色的笔,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勾出来,勾在上面一行。(幼儿拿出操作板,在上面一行用黑笔勾了起来。教师只是依次看过来,并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师:(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啊?
2、什么是蔬菜?
师:杨老师看了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师:找一只红色的笔,在第二行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在第二行勾出来。(师:好啦。把红笔送回去,看黑板,我这里的蔬菜和你们的一摸一样,师: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你找对了吗?
师:4样蔬菜用数字几表示啊?(出示数字图片4)片段(三).给邻居分配房子师: (在南瓜爷爷旁边出示三间房子)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间房子?那要找几个邻居啊?
师:3间房子 4样蔬菜 该怎么住啊?
幼:挨在一起住,挤一挤!
师:那谁和谁挤一起比较好呢?
幼:红萝卜和青菜,(为什么他俩挤一起)它们一样长。(好主意!)幼:南瓜爷爷和黄瓜,因为它很孤单!
师:老师放一个,土豆和黄瓜,你觉得我是怎么想的?
我这样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发有很多,除颜色、形状、高矮,还有很多,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活动反思:
这个教材是结合班级主题“秋天的蔬菜”而选择开展的,内容及创意是来之名师的教学课例,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和意见。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猜猜从影子里看出它会是谁,通过这个环节来了解幼儿对的以往经验了解有多少。从而使幼儿对教师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本班幼儿经常在区角玩找影子的游戏,所以幼儿很快就从影子中找出各种实物。在数南瓜爷爷家来了几个客人这个环节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围合的数数方法。让幼儿学会了围成圈的东西也可以数的。并从中得出个结论:数圆圈时,要先找一个有特征的开始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无形中又让孩子学会了一个新知识。在南瓜爷爷想找蔬菜邻居这个环节,幼儿对教师提供的物体来选择蔬菜时,在了解了物体的形状、大小后,幼儿对于豆腐干是不是蔬菜的讨论成了一个难点。最后老师通过提供一些蔬菜生长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得出一个概念:蔬菜是种在地里的可以用来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儿按照教师提供的线索得出了结论豆腐干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选择中,大部分幼儿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对蔬菜认识不够透彻,还没有清晰的辨认豆干和鸡蛋不是蔬菜。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两次操作?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分别在概念出现的前后,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第一次操作表现出来的是幼儿的经验,第二次操作表现出来的就是知识了,由经验上升为知识。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我先让幼儿猜想:南瓜爷爷家旁边只有三间房子,可是蔬菜有四种,它们要怎么住?幼儿在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基础上,将蔬菜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进行了分家。最后我把马铃薯和青瓜放在一起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把土豆和黄瓜放一起住?(因为它们都要削皮)这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经验性的分类方法。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原先我们所认为的按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的方式。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安静地听同伴谈话、交谈的习惯。
2、让幼儿增进对爸爸的了解,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他人的情感。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组织语言教学
2、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幼儿围绕话题谈话。
活动准备
1、布置幼儿事先在家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在家都做些什么?
2、《好爸爸、坏爸爸》唱碟
3、每人带一张爸爸的相片,老师画好有爸爸头像的画一幅。
活动过程
1引入话题
师:(出示有爸爸头像的画)小朋友每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在家都做些什么?
2、活动开始
1、老师向幼儿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的爸爸时要清楚地说出爸爸的长相,爸爸在家里做些什么事?
2、教师轮流参与幼儿的小组谈话,了解幼儿的谈话内容,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
3、引导幼儿集体谈“爸爸”
1、自由交谈后,教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自己的爸爸。
2、对幼儿的谈话给予赞许和鼓励。
4. 拓展谈话的话题
1、“你喜欢爸爸吗?”“你愿意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
2、在幼儿的谈话过程中,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新的谈话经验。例如:“我爸爸是……”,“他会做……”。
反思
引导幼儿:爸爸是很爱孩子的,同时,他们也希望我们的小朋友成为好孩子。小朋友你们也应该关心爸爸、爱爸爸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欣赏歌曲:好爸爸 坏爸爸)
设计背景
让幼儿学会关心同学,跟同学和睦相处,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喜欢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好朋友的情感。
2.知道好朋友的优点,体验有好朋友的快乐。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好朋友的优点。
难点: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对好朋友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进行谈话,请幼儿说说,自己有哪些好朋友?朋友都帮自己做了什么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进行谈话活动,引出活动内容。
启发幼儿说出具体事例,如:我的好朋友故事讲得最好。我的好朋友最爱笑。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好朋友的优点。
二、展开部分:
1. 在观察,回忆好朋友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动手绘画。
2. 提示幼儿先画好朋友头的轮,再画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
3.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尝试表现好朋友的表情。
4. 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画出身体、服饰,添画背景。
三、结束部分:
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要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说说画中的好朋友是谁。教师可以简单做的记录。
四、延伸部分:
鼓励幼儿为朋友设计服装,做小礼物,增进朋友间的情感。
教学反思
幼儿特感兴趣找到一个好朋友,并为朋友设计服装,做小礼物很积极。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合适的动作,并初步尝试分角色合作表演。
3、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会关心、体贴妈妈。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问好歌》,宝宝、妈妈木偶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发声练习
《问好歌》:小朋友你好!王老师你好!
二、谈话活动,导入课题
师:妈妈工作了一天,辛苦吗?回到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照顾妈妈?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三、欣赏歌曲,初步感知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和妈妈有关的歌曲《我的好妈妈》。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歌曲。
四、回答问题,理解内容
1、回答问题
提问: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哪儿?妈妈回家累吗?为什么?小朋友应为妈妈做些什么?幼儿根据歌词回答。
2、学念歌词
教师以儿歌的形式念出歌词,幼儿学习歌词。
3、记清歌词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记清歌词。
五、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
2、演唱歌曲
六、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大胆创编
大胆学习创编动作,并请创编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表演。
2、自由表演
幼儿自由结组,表演歌曲
3、随乐表演
教师扮演妈 妈,请一名幼儿扮演孩子,拉妈妈坐下,帮妈妈倒茶。或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演妈 妈、一组演孩子,进行表演,体验亲自间情感。
活动反思:
《我的好妈妈》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增进关心妈妈、爱**的情感,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能大的那表演歌曲所反映的情景。在课的一开始,我首先出示了几张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来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然后教师试唱歌曲并出示一张张图片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回想自己帮妈妈所做过的事情,让幼儿知道**的平时工作的辛苦。最后,我让幼儿表演歌曲的内容,进一步加深歌曲的内容。在整堂课进行到表演的阶段的时候,小朋友显得非常的主动,都很愿意来参与表演活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宠爱于一身,不会感恩、不会关心、不会去爱,因此,我借学习歌曲《我的好妈妈》,激发孩子爱的情感,并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氛围中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活动前我和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知道“三八”妇女节是**的节日。活动中我利用课件、游戏、布偶操作等手段,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请幼儿自己用动作进行创编加表演来体验活动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爱妈 妈的情感。活动后我又和幼儿谈话,了解幼儿心中的体验。整节活动幼儿积极、主动,完成了目标。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强弱,熟悉曲中rap部分中的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的节奏型。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看图谱演奏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中的rap部分中的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歌唱《爱我你就抱抱我》。
2、形象图普(设计配有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等动作,及各种匹配的打击乐器)一张。
3、《爱我你就抱抱我》的音乐。
4、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爱我?(师幼互动)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老师也很爱你们,今天呀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礼物,是你们最喜欢听的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好吗?
二、基本部分。
1、歌曲中的小朋友跟爸爸妈妈说了什么?(爱我,你就……)
2、教师出示四张动作图片。
小朋友们你们说说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了什么?(爸爸妈妈爱我就要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
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配合表演一下好吗?(分别出示图片)
3、完整播放音乐让幼儿用拍手动作表示歌曲中出现动作的地方。
4、分组拍手表演。
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好看的头饰,现在我要把它发给小朋友。
那小朋友们可以根据你带的头饰来为这个歌曲rap部分打节奏吗?(询问四组幼儿歌曲什么时候要拍手)
5、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今天老师还带了一些好玩的乐器,小朋友们想认识他们吗?(听声音猜乐器)
6、与幼儿讨论什么乐器演奏什么动作。出示形象图谱,(乐器与动作图片已经匹配好了)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头饰分组演奏。
7、完整跟着音乐演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会用乐器演奏这首好听的歌了吗?让我们一起站上来,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好吗?
活动反思:
这堂课的选材很好,幼儿对这首歌曲很喜欢。并且在演唱时,都能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准备图谱时,可以直接就使用图片,简谱不用加上。在打击乐器的使用时,有的幼儿还不知道节奏,在这里时应该再更加的强调一下。并且上课时要更加的关注全体小朋友。
活动目标:
1、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知道母亲节到了,要让妈妈更高兴。
2、快乐地寻找礼物送给妈妈,能用简短的话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PPT;每个妈妈的照片;事先录制好妈妈期望得到的礼物。
活动过程:
一、母亲节到了——妈妈真高兴
目的:了解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在倾听中知道妈妈真高兴,因为母亲节快到了。
1、(出示一张照片)这是谁?(妈妈)
2、(不断变化的妈妈照片)看看她们又是谁?
l鼓励幼儿指指说说这是谁的妈妈,了解和熟悉自己或同伴的妈妈。
3、妈妈们今天真高兴,你们觉得妈妈遇到什么事情会很高兴呢?
l猜猜说说让妈妈高兴的事情。
4、你们听,妈妈是怎么说的,她为什么很高兴?
lPPt的录音(最近我特别高兴,因为我要过节了,你们猜猜我要过什么节?)
l引导——母亲就是妈妈的意思,母亲节就是所有妈妈的节日。
5、谁可以过母亲节呢?
l快乐对话顺口溜:妈妈妈妈要过节,什么节?“母亲节”
小结:知道所有的妈妈都可以过母亲节,所以每个妈妈都很快乐。
二、选礼物给妈妈——让妈妈开心
目的:快乐地寻找和选择礼物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
1、母亲节到了,怎么才能使妈妈更高兴呢?
2、你想给妈妈送什么礼物?
l(PPT很多礼物)快乐的看看说说名字?
3、幼儿挑选一样礼物送给妈妈。
l有这么多的礼物,你想给妈妈送什么礼物?
l引导——幼儿能用简短的话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l画面互动:用不同的画面来回应幼儿的选择,加深幼儿选送礼物的兴趣。(如:妈妈的笑脸、吻、掌声等)
l重点指导——教师随机牵引,根据幼儿的选择用短小儿歌回应,如:妈妈妈妈我爱你,送你……,妈妈拍拍手(亲亲你、抱抱你)真开心。
三、听听说说——妈妈最喜欢的礼物
目的:倾听妈妈的声音,感知让妈妈高兴的不同方法。
1、宝贝们给妈妈送的礼物,妈妈都很高兴。问问妈妈还想要什么礼物让自己更高兴呢?
2、幼儿倾听妈妈的声音
l播放妈妈的录像,听听说说妈妈还想要什么礼物。
(妈妈想要的礼物是紧紧地抱抱她;妈妈想要的礼物是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
小结:原来一个拥抱、一句话……都是礼物,都能让妈妈更高兴、更幸福。
3、还有很多妈妈也想说话,我们到教室里去听一听。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开展的庆祝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刻地体会 到妈妈工作很辛苦,要从内心去体谅妈妈,理解妈妈的付出,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也是让孩子体会爱、接受爱,让孩子更多的去爱他人,从小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此类活动的主动性。我们感受到德育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让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懂得回报.....让感恩教育多溶于生活学习中!让家长渐渐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自然数中相邻两个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知道自然数的排列顺序固定不变。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1.《游戏课程资源册》:阅读页、操作单(你是我的小邻居、数字气球找位置)、操作卡(你是我的小邻居)。
2.在线资源:PPT(《你是我的小邻居》)。
3.其他:准备10个纸箱做房子。
3分钟一、游戏(找朋友),初步感知"相邻"关系。
1.组织幼儿坐成半圆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相邻同伴的名字并拥抱。
关键语:小朋友们,左右瞧一瞧,说说和你挨着坐的同伴都是谁?
2.教师小结。
关键语:现在坐在你左边和右边的小朋友就是你的邻居,请你拥抱一下他们。
20分钟二、帮小动物找房子。
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关键语:森林里有很多漂亮的房子……小朋友们知道故事里小动物的家分别在哪里吗?
2.利用图片摆放的方式寻找小动物的家。
关键语:请你们根据刚刚听到的故事帮助小动物找到家,将每一个小动物放到自己的房间里摆好(幼儿将动物对应的操作卡摆在相应数字纸箱房子里,如果放不下可以叠放)。
3.引导幼儿为小动物排序,验证寻找结果。
关键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都找对了吗?(出示PPT《你是我的小邻居》)小动物的数量与房间序号是一样的,因为大象是一个人住,所以大象是住在1号房间……三、感知相邻房子中动物数量的变化,了解相邻数的含义。
1.回忆故事,发现序数中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规律。
关键语:①小猴子住在几号房间?(5号)7号房间住着谁?(小兔子)一共有几种小动物?(10种)②小动物的房间号都是按照序数排列的,4号和5号房间的小动物数量有什么变化?(4号比5号少一个,5号比4号多一个)5号和6号房间的小动物数量又有什么变化呢?(5号比6号少一个,6号比5号多一个)小结:从小到大排列的自然数中,一个数前面和后面相互邻近的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相邻数,比如5的相邻数是4和6;4比5少1,6比5多1。
2.师幼互动,加深相邻数概念。
关键语:现在老师考考你们,3的相邻数是谁?4的相邻数是谁?(随机说出10以内相邻数)四、数字游戏:你是我的小邻居。
1.介绍游戏玩法及其规则。
关键语:相邻数看来是难不倒大家了,那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有难度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10个小朋友,站成一横排;从左到右依次报数,报到数字几自己就代表几。老师会说出其中的一个数字,当我说出后,这个数字的相邻数小朋友就要向上跳起1次,同时其他小朋友全部蹲下。
2.将幼儿作为主体变成数字进行游戏,巩固相邻数。
关键语:规则明白了吗?咱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可随幼儿兴趣多玩几次)3.小结游戏。
5分钟五、数字宝宝排排队。
1.出示PPT,找出排序错误的数字。
关键语:10的位置为什么是错误的?10比9多多少?它应该在9的前面还是后面?(教师还可随机将一组或几组自然数顺序打乱让幼儿练习)小结:在自然数的序列中,每个数字的排列顺序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更换位置。
2.出示操作单,幼儿找出排序错误的数字,完成操作单。
关键语:操作单上的数字宝宝位置也错了,你能把他们都找出来吗?
3.对照PPT自我验证是否正确。
活动延伸1.数学区:投放数字卡片1-10,供幼儿操作寻找10以内的相邻数。
2.美工区:绘画"动物们的家"。
3.家园共育:回家看看你家的邻居是几,住的是谁。
附故事:森林里有很多漂亮的房子,每个房子都有一个序号,里面住着不同的小动物,小动物的数量与房间的序号是一样的。长颈鹿住在 2 号房,它的旁边住着大象和小猪,大象是 1 个人住,小猴子说:"我的邻居是 4 只小松鼠和 6 只小鸟"。8 号房间里面住着 8只可爱的小猫,它的邻居是小兔子和小青蛙。小老鼠住在 10 号房间,它的邻居是小青蛙。
小朋友们,你知道每个房间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吗?它们分别有几只?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教学环节: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一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四、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带有拟人化的歌曲,幼儿学起来觉得很有趣,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歌曲,还进行了歌词创编,想象了好多物体编到了歌曲里,就因为是自己编的歌词,唱起来特别有劲。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个个都很兴奋。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
2.能根据颜色特征给蔬菜分类。
3.喜欢并愿意吃多种蔬菜,不挑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及愿意吃多种蔬菜,不挑食。
活动准备:
1.胡萝卜、芹菜、大蒜宝宝的手偶。
2.蔬菜百宝箱(里面装有:西红柿、土豆、黄瓜、萝卜、辣椒、青菜等实物),幼儿人手一个蔬菜卡片。
3.蔬菜宝宝给幼儿们的一封信。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猜谜语,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
1.教师:圆圆的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既能当菜吃,又能当水果。(谜底:西红柿)
2.教师:紫色的树,开紫花,紫色的果果里盛芝麻。(谜底:茄子)
二、出示蔬菜百宝箱,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蔬菜的不同种类。
1.教师:平时你吃过什么蔬菜?请幼儿上来说说。
2.教师:请大家想一想,红色、绿色、紫色、黄色、白色的蔬菜各有哪些?
3.幼儿互相讨论,发言,根据幼儿发言从蔬菜百宝箱里出示相应的蔬菜。
4.教师:请小朋友把这些蔬菜宝宝送回家,想想能把几种蔬菜送回一个家?
5.利用各种蔬菜,幼儿人手一个蔬菜卡片,让幼儿根据蔬菜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如把青菜、菠菜送回一个"家",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
三、根据各种蔬菜事物,引导幼儿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
1.教师:你们喜欢吃哪些蔬菜?为什么?
2.幼儿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3.教师:我们听听蔬菜宝宝是怎么说的。
四、欣赏手偶表演。
胡萝卜精灵:我长得红红的,身体里有丰富的维生素A,小朋友吃了我,眼睛更明亮。
大蒜精灵:我的本领可真大,小朋友和我做朋友,我可以帮你杀灭细菌,保护你身体的健康。
芹菜精灵:我长得绿绿的,身体里有各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小朋友吃了,可以大便通畅。
所有的蔬菜精灵:我们所有的蔬菜都有着很高的营养成分,其中,颜色越深的蔬菜营养价值就越高,尤其是深绿色的蔬菜营养价值更高。所以,希望中二班的小朋友以后多吃绿叶蔬菜。遇到其它颜色的蔬菜也不能挑食,因为各色蔬菜要搭配食用,这样才可以使蔬菜中的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使吃了这些蔬菜的小朋友变得更加聪明、健康。
幼儿和蔬菜宝宝做朋友,说说悄悄话。
五、聆听蔬菜宝宝给幼儿写的一封信,改善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
小朋友你们好!你们听,厨房的蔬菜在讲着悄悄话呢!只听萝卜说:现在的小朋友,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其实,不论做汤、做菜还是热炒、凉拌,我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这时,豆腐接上了茬儿:我被称为营养之王,可小朋友也不喜欢我,我可怎么办呀?说着说着就在一旁哭泣起来。这时只听见盘子里的几块鸡骨头插话了:现在的人最喜欢我们,你们看看那么大一只鸡,一顿饭工夫,就剩下我们几块骨头了!说完,又洋洋得意地笑起来。蔬菜们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忽听菜案上的白菜站起来大声说:看这楼上的大壮,才5岁,体重就70多斤了,都是因为总吃鱼、肉,不吃蔬菜造成的。如果小朋友多吃蔬菜,就不会像大壮那样,连上一个台阶都气喘吁吁的!这时,老成持重、最有主见的韭菜站出来说:其实偏食的毛病都是小朋友无意中养成的。韭菜的话得到蔬菜们的一致赞同。接着大家分头讨论总结说:亲爱的小朋友们,请记住我们的劝告吧,为了你们的健康,少吃一点肉,多吃点儿蔬菜吧!亲爱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哦
活动延伸:
幼儿自制蔬菜沙拉、凉拌西红柿或凉拌黄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先让幼儿猜谜语,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结合蔬菜实物组织幼儿讨论蔬菜的不同种类,做游戏给送蔬菜宝宝回家激发了解蔬菜的兴趣,引导幼儿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环节组织幼儿欣赏手偶表演和聆听蔬菜宝宝的信把活动推向了巅峰。
设计背景
针对现在独生子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验别人的痛苦、主动关爱他人的不良现象特别严重,经常出现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嘲笑。目的是让幼儿在情境化宽松的氛围中,激发幼儿关爱周围人、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痛苦的欲望和情感,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为他们以后的成功人生奠定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知道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2、能力目标:能尝试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帮助别人的方法,并能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绘画内容。
3、情感目标: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交流,知道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难点:能尝试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帮助别人的方法,并能用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绘画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与课件内容相对应的图片,记录纸、水彩笔、展示板、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以“我快乐”话题导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小朋友平时可以怎样使自己快乐?(做游戏、和好朋友在一起、受到表扬、得到爸爸、妈妈的奖励、收到礼物……)
——今天还有一些人,他们也有能使自己快乐的方式,你想知道是什么方式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度幼儿已有经验,感知自己已有的快乐的方式,是受到别人帮助可以使自己快乐,并设疑激趣,自然的将幼儿导入到新的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探究让自己快乐的不同方式。)
通过第一个环节可以充分调度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和动机,为建构新知识做铺垫。
(二)通过观察、交流,知道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1、分段欣赏课件,初步体验别人遇到困难时的心情。
——你发现短片里的人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幼儿边回答边出示对应的图片:东西掉在了地上、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坐在椅子上打电话快要摔倒了、无法把沉重的货物拉上斜坡)
(根据图片启发幼儿)
——看一看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心情是怎样的?(对应出示表情图片)
(通过欣赏短片,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别人遇到困难时的心情,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积极情感)
2、再次欣赏课件,感知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你发现他们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有人帮助了他们)
——这些人是怎样帮助他们的?
——幼儿边回答边出示对应的图片(有人帮助他把掉在地上的捡起来、把摔倒的人扶起来、把快摔倒的人扶起做好、帮助工人把沉重货物推上斜坡)
——你发现课件里接受帮助的人心情怎么样?(开心、快乐、高兴、愉快)(对应出示表情图片)
——为什么?(在有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
——你发现帮助别人的人心情又怎么样呢?(对应出示表情图片)
——为什么?(自己帮助了有困难的人)
(引导幼儿观察帮助人的人和接受帮助人的表情、心情的变化,感知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3、根据图片对比构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
(幼儿根据图片,独立处理信息,自主的构建)
通过这一阶段,完成了本此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在观察、交流中,感受觉知喜悦发现的快乐,知道了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为突破难点作了铺垫。
(三)尝试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帮助别人的方法,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述绘画内容。
1、幼儿自由谈论自己帮助别人的方法
2、幼儿尝试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帮助别人的方法
3、幼儿自主交流绘画内容,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①自由交流绘画内容
②出示实物投影仪,个别讲述绘画内容
这一环节,幼儿通过绘画、交流,体验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动展示中,激发了幼儿主动与同伴交流个体经验的欲望,将个体经验最大化的展示、表现。
(四)集体构建提升
——今天小朋友帮助了这么多人,让他们得到了快乐,自己的心情怎么样?
——你在快乐的时候最想做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幼儿原有的个体知识经验,自主构建为集体的知识经验,幼儿在开放、自由的空间中,自主的重整知识结构、完成自主处理信息,构建了“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的”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最终突破了活动的重点。
教学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活动设计背景
当前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被家长宠着、惯着,因此个人意识很强,什么东西都喜欢独占,独享。因此班上,常常有小朋友争抢玩具,板凳等东西,集体活动中也不愿意同别人合作,自己一个人玩。在“分享、尊重和合作”上有所欠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会分享。
2、认识到集体活动的共同乐趣。
3、学会尊重他人,寻得他人的帮助和允许。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玩具、物品如何分享,如何大家一起玩
不仅仅是一两个朋友,还有注重与同班其他同学的互动,结交更多的朋友
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寻求帮助和他人交流
活动准备
1、每人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
2、有关朋友的动画片,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
3、照相机
活动过程
1、在上课开始时,弹琴引导小朋友们唱《找朋友》歌曲。唱到一半停止,问小朋友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然后找到各自的朋友与他她坐在一起,待大家坐好后,继续把歌唱完;
2、让每个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然后让落单的小朋友坐在一起;
3、播放动画片,让小朋友们看到动画片中的人物与自己的朋友们合作,一起战胜了困难,大家在一起玩耍,其乐融融;
4、老师讲解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好朋友;
5、让每位小朋友拿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然后说说为什么自己喜欢这件玩具,是否愿意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玩具;
6、让落单的小朋友也自己主动找到好朋友,把自己玩具分给朋友一起玩耍;
7、在找好朋友的同时,老师则在一旁要教小朋友如何用礼貌用语交朋友,如何同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同时让其他小朋友主动与曾经落单的小朋友交朋友;
8、最后,玩一次经典集体游戏《拔萝卜》,由老师扮演萝卜,其他小朋友参与,一个小朋友拔不动,两个小朋友要使劲,大家一起来很轻松;
9、拿出相机,拍照留念,最后把相片贴在班级活动墙上。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还是很成功的,大多数小朋友都学到了如何同自己的朋友分享,玩耍,有时还会从家中带来自己的玩具同大家一起分享。虽然有个别小朋友在平时活动中,还是会存在争抢的现象,但是老师会把小朋友带到活动墙前指着照片讲之前的快乐和道理。
这次活动,可能还有不太连贯的地方,需要以后继续加强;再者,如果将这种朋友教育贯彻到课后的生活中,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让小朋友明白了朋友、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礼貌说话,从而让大家一起玩耍。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为绿草、蓝天、河水、树林匹配相应的动物形象并进行演唱。
2.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绿草、蓝天、河水、树林)标题:我们都是好朋友,每组一张小图谱,小动物图片若干(后面贴上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熟悉旋律,找出问题
1.教师清唱歌曲前四句,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问题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歌曲中有四个问题,仔细听!”(留一片绿草给谁呀,留一片蓝天给谁呀,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呀。)
师:“请你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谱。
幼1:留一片绿草给谁呀,留一片蓝天给谁呀。
幼2: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呀。
评析:教师的清唱方式,能快速吸引幼儿的眼球,通过引导幼儿聆听歌曲中的问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图谱的出示能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歌曲中的问题
师:“你们真棒,把我唱的四个问题都听出来了,那我们一起试着唱一唱。”
师:“有一句小朋友们和我唱得不一样,仔细听。”(重点指出第三句中“河水”节奏快一点)
师:“那留一片绿草给谁呢?留一片蓝天给谁呢?留一片河水给谁呀?留一片树林给谁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歌曲中的话说一说。
幼l:留一片绿草给小猫,小猫在草地上打滚。
幼2:留一片蓝天给小鸟。
幼3:留一片河水给小鱼,小鱼喜欢在小河里游泳。
幼4:留一片树林给大象。
师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留一片绿草、蓝天、河水、树林给这么多的小动物。
评析:幼儿跟着旋律试唱歌曲时,由于第三句留一片河水给谁呀旋律有点快,幼儿唱起来显得比较困难,所以教师重点引导这一句,也为下面的环节做好相应的铺垫。由于小动物是孩子们常见的、熟悉的.所以当问及“留一片xx给谁呀”时,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整地说一说。
二、匹配歌词,尝试演唱
1.说明操作要求,引导幼儿小组合作完成图谱
师:“桌子上也有一些小动物,请你们六个小朋友一组,仔细想一想,商量一下,留一片绿草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蓝天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河水给哪一个小动物?留一片树林给哪一个小动物?记住每个地方只能贴一个小动物哦。”
2.幼儿讨论操作,尝试看着图谱跟着旋律试着演唱歌曲
师:“贴好了以后,请你和好朋友一起看一看,跟着旋律试着把你们的图谱唱出来。”教师在幼儿操作时弹奏歌曲旋律。
评析:在第一个环节中已经有了留一片xx给哪一个小动物的经验,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知道该怎么做,通过让幼儿与同伴共同选出四个小动物,提高了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三、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将幼儿的图谱展示出来,并提问
师:“我们先来看哪一幅呢?谁来选一选。”教师请一名幼儿来挑选。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要留一片绿草给XX,留一片蓝天给XX,留一片河水给XX,留一片树林给XX?”教师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要……)句式说一说。
幼1:因为小兔喜欢在草地上跳来跳去的,所以要留一片绿草给小兔。
幼2:因为蝴蝶喜欢子在天上飞,所以要留一片蓝天给蝴蝶。
幼3:因为河马喜欢呆在小河里,所以要留一片河水给河马。
幼4:因为松鼠喜欢在树上摘果子,所以要留一片树林给松鼠。
师:“真棒!那你们能不能把小动物们唱到歌曲中呢?”幼儿演唱,教师引导。
评析:由于提供的每个小动物都是幼儿常见的,所以对于留一片xx给xx幼儿都能说出理由,但由于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说“所以要留一片Xx给xx”,从而帮助幼儿巩固歌词。
2.引出歌曲后两句,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师:“接下来我也要唱了,仔细听,我唱的和你们唱的哪里不一样?”教师演唱最后两句——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幼1:你唱得比我们唱得多两句。
幼2:你唱了我们都是好朋友,世界变得更美妙。
师:“我们都是好朋友,那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啊?和边上的好朋友抱一抱,一起唱一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学唱这两句。
师:“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地唱一唱。”
师:“这首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我们都是好朋友》,那我们和小动物是不是好朋友啊?哦,我们和小动物也是好朋友,所以世界变得更美妙。”教师边说边出示标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评析:前面的环节都是围绕四个问题展开,幼儿对于四句歌词都是比较熟悉,教师的完整演唱立即引起幼儿的注意,由于后两句歌词是没有图谱提示,所以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理解记忆歌词,并点题小动物和我们人类也是好朋友,从而引出歌名。
3.其他形式演唱图谱,尝试自主演唱歌曲
1)请一名幼儿选一幅图谱,全体幼儿进行自主演唱。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你能看得懂吗?请你们跟着旋律试着唱—唱。”
2)请个别幼儿再次选择一幅图谱,少数幼儿挑战图谱。
师:“这幅作品谁敢挑战一下,我要请一些勇敢的小朋友,谁来试一试?如果他们唱得好,我们—起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剩下的图谱我们可以放在区域活动中再唱一唱,好吗?”
评析:每组幼儿的图谱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的环节是将其他的图谱试着演唱,也就是间接的演唱创编的歌曲,从而能体验到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教学反思:
1.旋律的映衬
活动开始教师唱歌曲时,旋律就隐约地展现出来了,在幼儿匹配歌词时,虽然幼儿是在讨论、交流,但教师弹奏的旋律间接地引起了正在操作的幼儿的注意,致使他们完成图谱后都愿意跟着旋律试着唱一唱,最后幼儿学会完整演唱歌曲后,也能听旋律自主演唱其他图谱。
2.图谱的妙用
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把图谱展示出来,让幼儿“照”着图谱“唱”出来,本活动是把图谱还给幼儿,把歌曲还给幼儿,让他们自己去讨论、交流,把自己感兴趣的歌词替换在图谱上并唱出来,这样幼儿对这首歌曲就充满了兴趣。
3.环节的递增
通过熟悉旋律、找出问题—一匹配歌词、尝试演唱一理解歌词、学唱歌曲,一个个设疑围绕着“留一片xX给xx”自然而然地展开,从发现问题——回答(匹配)问题——唱出答案,最后把剩下的图谱留在区域活动中,给孩子继续探寻留下悬念。
整个活动以留一片xx给xx来展开,活动中的小动物图片也是幼儿熟悉的,通过与同伴合作为绿草、蓝天、河水、树林匹配相应的动物形象,理解歌词,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幼儿园活动 目标:1、通过本次家长开放日 幼儿园活动 ,让家长了解孩子在 幼儿园 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真实感受 幼儿园 的教育氛围。 2 、增进家园联系,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 幼儿园 工作。 3、更进一步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培养融洽的亲子关系。 幼儿园活动 内容安排: 一、下午接待:(2:00~2:10) 要求:热情接待家长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幼儿能主动向叔叔阿姨问好。 A.班主任老师给宝宝上公开课,一起学习《上学了》,交给宝宝学说儿歌,并让宝宝自己站起来,自我介绍和表演。 B.区域 幼儿园活
小朋友马上对老师手上的蛋产生兴趣,透过投影仪发现这只蛋壳上有黑黑的点.很多小朋友确定这是皮蛋了.拨开后,我们来闻闻它.再把皮蛋对半切,透过投影仪小朋友仔细看了里面蛋黄的颜色. 小朋友闻好后,都说香香的,但老师发现妮妮闻好后是皱着眉头,还轻声说了下臭臭的.当时心里就知道妮妮可能不喜欢吃皮蛋.果真,下午睡觉前问她,今天皮蛋拌豆腐好吃么?她说:好吃.但是蛋我只吃了一口,觉得不好吃,后来我吃了豆腐,豆腐可好吃了!我吃了可多了!看吧!这是妮妮的口味. 再拿出个外面包了黄泥和稻草的皮蛋,让小朋友认识下.告诉小朋友包着
羊口镇中心幼儿园:刘金萍 转眼之间,孩子们又升班了,从家庭走进幼儿园,由个体走进集体,孩子们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了,很多家长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快乐的成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一点知识,为此,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我园举办了这次开放日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一是通过开放日活动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二是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园的情况。主要是请家长亲身体验一下,孩子平日在园的感受,体验做孩子的感觉,同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以便我们今后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 早操:孩子们都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在看着自己,做操时非
大家上午好,今天你们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看你们表现棒不棒,高兴吗?让我们伸出双手用掌声和笑声来一起欢迎他们的到来把!在这段时间里,家长朋友对我们的班级工作有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在这里说声谢谢!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祝各位家长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瞧!我们全班小朋友也要向各位拜年了!祝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工作顺利,心想事成!祝小朋友们快快乐乐,健康成长! 孩子们的天真话语感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他们的祝福是纯洁的,美好的!她们一天比一天懂事,一天比一天聪明,请听他们的
《指南》科学领域教育建议中提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临近中秋节,幼儿对月亮的观察和探究欲望更加强烈,在审议时我们根据建构书会变的月亮这一教案设计了丰富的半日活动,通过科学小视频,教具等以动态的画面吸引了幼儿,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而且把抽象的月亮圆缺变化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幼儿观赏,直观有效易理解。同时为了加深幼儿对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的认识,我们还在科学活动后延伸了手工星空与明月、绘画月亮的故事两个内容。 在手工制作时需要小组合作,这对于刚升入大
《彩色牛奶》故事篇幅虽简短但里面的内容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主要讲述牛大叔的奶牛给她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就会挤出什么颜色,被神化的奶牛就能立刻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拿到这份教材的时候,我的解读是这样的:故事中的四个动物朋友是学习的关键,每一次不同颜色的蔬菜挤出不同颜色的牛奶,这种神奇式的变化过程既能立马抓住孩子学习的兴趣点,还能挖掘里面的句式学习,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结合本次家长开放日特意设置的一个家长和孩子互动的一个小环节,以此让家长体验幼儿园教学的多元化。因此我将活动的目标设定为1
1、中班教案我是你的好邻居反思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活动准备:
1、中班教案蔬菜印画反思活动目标: 1、能用胡萝卜、辣椒等蔬菜的横截面,礁上水粉颜料进行印画,并能添画成花朵。 2、使幼儿能够正确的礁色,不混色。 3、了解美术活动的多样性,产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
1、中班教案大公鸡和漏嘴巴反思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2、教育幼儿吃饭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进餐时不随便讲话,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