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教育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内容摘要: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操作性和活动性等特点,当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时会提出许多问题,在此同时他们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所以我们根据幼儿的以上特点创建了一个生活化的科学区域,以满足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评价作为开展生活化科学区域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要建立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评价体系,幼儿发展的评价不仅是将幼儿已经学到的或者表现出的行为与课程目标相对照,更应该注重评价幼儿的兴趣、态度、情感、交往、学习特点。评价既要关注幼儿的自理能力、适应集体、自我认识、遵守规则、交往合作、探究欲望与操作能力等,也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投入度。”所以,为了使中班幼儿在生活化科学区域中的探究和学习更加适合他们的发展,并且能够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习得以及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在中班生活化的科学区域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如何在生活化科学区域开展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专业水平和反思能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理念、方法、策略等。在运用发展性评价指导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运用发展性评价时,存在着诸如注重终结性评价、忽略形成性评价、过于强调对儿童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评价、过分强调“量化”而忽视“质”的评价等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中班年级组的教师在生活化科学区域中运用发展性评价进行了课题研究。通过制定在生活化科学区域活动中的发展性评价表,然后仔细观察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活动情况,收集详细的案例资料,最后对搜集的评价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及提出跟进建议。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全面开发,个性得到发展。让教师对幼儿活动的价值判断和指导更加有效。
关键词: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发展性评价
二、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纲要强调,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个体
www.smtxjs.com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式,不强求一律,而建立多样的活动区域恰好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幼儿教育的取材必须与生活的实际相联系,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中最终能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开展生活化学科学区域既能够培养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是科学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幼儿发展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发展性评价是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是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对幼儿实施有效教育、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发展性评价是从发展的角度来对幼儿进行评价,是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是为了幼儿个体发展而开展的评价。
如何对幼儿在生活化科学区域开展发展性的评价促进幼儿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专业水平和反思能力的功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理念、方法、策略等。在指导幼儿开展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运用发展性评价时,存在着诸如注重终结性评价、忽略形成性评价、过于强调对儿童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评价、过分强调“量化”而忽视“质”的评价等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中班年级组的教师在生活化科学区域中运用发展性评价进行了课题研究,通过制定在生活化科学区域活动中的发展性评价表,然后仔细观察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活动情况,收集详细的案例资料,最后对搜集的评价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及提出跟进建议。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全面开发,个性得到发展。让教师对幼儿活动的价值判断和指导更加有效。
三、研究概况
(一)概念的界定
1、科学区域是指教师根据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操作摆弄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从而发现和获得各种新的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2、生活化科学区域是指在科学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与生活有关的科学操作材料,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充分互动中探索发现一些科学现象的活动区域。
3、发展性评价是指对教师和幼儿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幼儿在认知、情感和态度等方面不断发展的评价活动。
(二)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期望完成下列目标;
1、根据我园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本年级幼儿发展的生活化科学区域发展性评价标准;
2、在发展性评价的指导下,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生活化科学区域内的探究活动中,激发自身的好奇心、求知欲,体验到探索带来的刺激和快乐。在培养个性特征、发挥个性优势的同时,各方面能力能够全面发展。
3、教师能够运用发展性评价更有效地指导中班幼儿开展生活化科学区域内的探究活动,帮助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的关注幼儿、解读幼儿、评价幼儿,提高教师观察能力、反思能力、调整能力,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对象
全体中班教师和幼儿
(五)研究内容
1、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目标和内容的研究
2、根据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发展评价表
3、在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策略研究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文献资料的调查研究
2、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撰写相应报告,商讨、制定相应组织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学习中班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表现特点。
2、进行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3、进行阶段性反思、反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相应的研究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过程
(一)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目标和内容的研究
我园生活化科技启蒙教育的总目标是:“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愿意自己动手探究生活中的问题。乐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观察问题,探究问题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获得生活中相关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愿意运用。”其涵盖了情感态度和探究能力两个方面。我们根据幼儿园生活化科技启蒙教育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出了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的目标和内容。其目标和内容的构建努力达到幼儿在情感态度、探究能力等方面发展。
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内容与目标
项目
内容
目标
人体奥秘
身体主要部位的特征
认识身体主要部位的外部特征,体验它们的作用。
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
自然物:石头、沙、水
物体物理现象:沉浮、影子、弹性、转动、下落、磁性、摩擦等
1、感知水的特性,体验人们生活离不开水。
2、愿意使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小实验,尝试用数字、图画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感知和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生态与
环境
常见植物与动物
常见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家畜、家禽、昆虫、部分野生动物)
人类与动、植物的关系
1、喜爱动物,感有兴趣了解动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亲近自然,感知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主动照顾适宜接触的植物,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成长过程。
3、了解家畜和家禽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常见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不同习性。
3、尝试用多种感官、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发现事物的现象和简单规律。
4、能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和不同,并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科技产品
现代家用电器
现代交通工具
生活用小工具
现代通讯工具
1、观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工具,了解不同用途,愿意进行简单的操作,体会他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观察了解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体会他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3、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科学信息,愿意在集体中进行分享交流。
(二)根据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发展评价表
《纲要》明确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开展评价工作时,不再把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重点取向,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幼儿在生活化科学区域中开展探究活动,评价重点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幼儿情感态度的改变,以及幼儿的探究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目标的引领下,参考《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儿童发展评量表》从三个等级制定了幼儿的发展评价表,具体如下:
情
感
态
度
情
感
态
度
评价项目
评价水平
Ⅰ
Ⅱ
Ⅲ
乐于探究
常常动手动脑探究物体和材料,并乐于其中。
喜欢接触新事物,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并对相关活动提出建议
愿意接触新事物,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大胆创新
活动所进行的方式与众不同。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并加入一些新的变化。
进行简单的模仿。
认真专注
在活动过程中,不需要成人的提醒和安排,能独自、专注和积极地进行探索。
在成人或是同伴的协助下,可以专注地投入活动,延长活动时间。
参与活动的时间短暂,容易分心或放弃。
活动兴趣
兴趣广泛。
兴趣集中于某些活动。
兴趣单一。
独立自主地完成活动
能积极主动地选择活动并独立完成。
在成人的协助下,能完成活动。
很少独立自主地完成活动,在成人的协助下仍然显得犹豫不决。
愿意接纳别人的批评
乐于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有时会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介意别人对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不怕困难
面对失败时,表现镇定,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寻求同伴或成人协助;失败时勇于面对,能以个人的强弱判断成败的因素。
面对困难时,表现镇定,尝试寻找同伴或成人的协助;失败时,尝试客观分析成败的因素。
面对困难时,表现得无所适从,失败时会抱怨,尚未能合理判断成败的因素。
坚持性
持续工作,离开后仍会回来继续把工作做好。
当遇到困难时,仍然能继续工作。
能完成简单的工作。
懂得爱护公物
很小心及适当地使用科学区域材料,会提醒别人也爱惜材料。
很小心及适当地使用科学区域材料。
不懂得爱惜材料。
整理场地
活动结束后能积极主动地整理和清洁活动场地。
活动结束后,有时能整理和清洁活动场地。
活动结束后,很少整理和清洁活动场地。
探
究
能
力
探究能力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Ⅰ
Ⅱ
Ⅲ
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探索,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
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
观察和发现事物的明显特征。
比较异同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探索,比较事物之间的异同。
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比较事物之间的异同。
比较事物之间明显的异同。
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
通过观察、假设、推理、操作等探究发现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
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发现透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发现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
分类
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按物体的一种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没有分类的意识。
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运用已有经验对事物进行分类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能运用已有经验去解决相同的问题。
很少能运用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
汇报及评估
能运用两种形式记录、汇报,能评估活动结果并提出改善建议。
能运用两种形式记录、汇报,能评估活动结果。
能运用单一形式记录汇报。
(三)在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策略研究
在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中实施发展性评价有三个步骤。首先,我们根据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中的发展评价表,仔细观察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活动情况,搜集、记录相应的资料及信息以供分析。其次,对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以供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资料信息进行应用及提出跟进建议并按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①搜集、记录资料及信息→②分析资料、信息→③资料、信息的应用及跟进建议和效果
下面就以案例的形式来列举中班组的教师在生活化科学区域根据以上三个步骤来规划和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实例。
1、认真专注
教师观察了凯文和晨晨在科学区域的情况,从而了解这两名幼儿在活动中的坚持性和专注力。
(1)搜集、记录资料及信息
重点
表现项目
表现水平
Ⅰ
Ⅱ
Ⅲ
情感态度
认真专注
在活动过程中,不需要成人的提醒和安排,能独自、专注和积极地进行探索。
在成人或是同伴的协助下,可以专注地投入活
√
动,延长活动时间。
参与活动的时间短暂,容易分心或放弃。
案例
凯文将尺在自己的头上来回用力地摩擦了几下,再把尺放在纸屑上对晨晨说:“瞧,我把纸吸起来了。”晨晨说:“我也行。”说完也拿起尺放在自己的头上摩擦,也吸起了纸屑。两人越玩了5分钟后,就换了区角到图书角看书去了。
(2)分析资料、信息厘定幼儿发展水平
从观察记录来看,凯文和晨晨探索此区域的时间较短,虽然两人都成功了,但是没有探索出其他将纸屑吸起来的办法就换其他区角了。因此在表现项目“认真专注”的表现水平处于Ⅲ级。
(3)资料、信息的应用及跟进建议和效果
案例1中,教师在综合观察资料时,发觉幼儿对“神奇的静电”此区域的探索兴趣已经明显减弱,特别是象凯文和晨晨这样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在材料刚投入时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失去了探索的欲望,自然在游戏中的专注性和坚持性也受到了影响。为什么幼儿会对此游戏失去探索的兴趣呢?经过反思后发现原因主要是材料的提供过于单调,只为幼儿提供了直尺和一些纸屑,而用直尺摩
www.smtxjs.com擦头发吸纸屑的玩法是“摩擦起电”科学集体活动的延伸,所以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玩法也就比较单一。要拓展幼儿的思路就必须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以及在活动中教师启发性的提问,如:除了用尺摩擦头发能产生静电,还能摩擦什么也能产生静电?试试用别的材料与物体摩擦能否产生静电,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兴趣,使幼儿在活动中的坚持性和专注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进行反思后,教师又投放了气球、铅笔、易拉罐等材料进去,这些材料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材料一投放进去马上吸引了幼儿的兴趣,纷纷跑来问我这是用来干什么的。我启发幼儿用这些材料和物体摩擦产生静电,幼儿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激发,原本冷清的区域又开始热闹起来。在活动过程中,多数孩子在不需要教师的安排下,就能独立、专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经过调整后多数孩子在“认真专注”的表现水平能达到Ⅰ级。
2、乐于探究
(1)搜集、记录资料及信息
幼儿姓名:琪琪
重点
表现项目
表现水平
Ⅰ
Ⅱ
Ⅲ
情感态度
乐于探究
常常动手动脑探究物体和材料,并乐于其中。
喜欢接触新事物,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并对相关活动提出建议。
愿意接触新事物,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
幼儿姓名:希希
重点
表现项目
表现水平
Ⅰ
Ⅱ
Ⅲ
情感态度
乐于探究
愿意接触新事物,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喜欢接触新事物,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并对相关活动提出建议。
√
常常动手动脑探究物体和材料,并乐于其中。
案例2
科学区域的桌子上摆放了一个托盘,托盘中放了吹泡泡的工具、一个装着泡泡水的瓶子和一块抹布,琪琪第一个来到区域拿起工具开始探究,随后希希也走了过来。琪琪玩了一会儿对希希说:“奇怪,怎么泡泡吹不出来呢?”希希说:“不会啊,唐老师说里面放了洗衣粉了,应该吹得出来的呀,我在家里爸爸也给我在瓶子里放过洗衣粉的就能吹出来的,再试试看吧!”琪琪再次将吹泡泡的工具放入到瓶子里继续探索如何能吹出泡泡,可是没有成功。“怎么回事?我不想玩了”。琪琪正要放弃,希希看了看瓶子说:“我有办法了,你把毛条在里面调一下试试看(毛条是教师为孩子们准备的吹泡泡工具),我记得在家里爸爸做好泡泡水以后会用一根小棍子在里面调一调的,你就用毛条在里面调一调吧!”“好吧,我再试一试。”琪琪照着希希说的方法用毛条在泡泡水里调了调后再拿出来吹,不一会就吹出了第一个泡泡,她们兴奋地叫了起来,随后2个3个…。
(2)分析资料、信息厘定幼儿发展水平
案例2的吹泡泡游戏是本月在“有趣的水”的主题下新开设的科学区域游戏,吹泡泡的游戏是幼儿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的,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吹泡泡的工具也是幼儿所熟悉的毛条,将毛条的前半段做成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让幼儿探索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泡泡是圆形的。泡泡水是老师用清洁精自制的。材料一投放,孩子们都非常积极地想要探索。此阶段是活动的初始阶段,所以幼儿都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探索吹出泡泡的方法。然而,同样的吹泡泡工具,同样的泡泡水,有的会吹出泡泡,有的吹不出泡泡。有时同样的一个人,也会有吹得出和吹不出的时候,这就需要幼儿有乐于探究的精神。在案例2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幼儿的探究精神是存在个体差异的。琪琪虽然很乐意去探索新的材料但是在失败以后会想到要放弃,如果没有同伴希希的建议她很有可能就放弃探索了。所以在表现项目“乐于探究”的表现水平处于Ⅲ级。而希希她在同伴遇到困难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同伴提出相关的活动建议,想出各种办法去克服困难,最终在她的建议下探索成功。所以她在表现项目“乐于探究”的表现水平处于Ⅱ级。
(3)资料、信息的应用及跟进建议和效果
案例2中,教师发现幼儿对“吹泡泡”的区域游戏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都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与活动的内容和材料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有关。但是班中有1/4的幼儿会象琪琪那样,虽然乐于探究但是在碰到困难时会想到退缩和放弃,这部分幼儿是在班中能力较弱的幼儿,怎样激发这部分幼儿的探究欲望呢?我们采取的是以强带弱的方式,让这部分孩子与班中能力较强的幼儿配对组合一起探究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根据评价资料我们发现,在此区域游戏中,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太少了,只够一个孩子操作探究,这会限制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对物体进行探究。由于材料的限制所以希希只能在一边提出一些相关的活动建议,如果多提供一些材料,就能让希希也一起动手探究,就能使她的探究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教师让幼儿进行了强弱组合后,发现碰到问题想要放弃和退缩的幼儿明显减少了。在活动区增加了材料的数量,使幼儿有更多动手探索的时间。
3、大胆创新、不怕困难
(1)搜集、记录资料及信息
幼儿姓名:辉辉
重点
表现项目
表现水平
Ⅰ
Ⅱ
Ⅲ
情感态度
大胆创新
进行简单的模仿。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并加入一些新的变化。
活动所进行的方式与众不同。
√
幼儿姓名:婧婧
重点
表现项目
表现水平
Ⅰ
Ⅱ
Ⅲ
情感态度
不怕困难
面对困难时,表现得无所适从,失败时会抱怨,尚未能合理判断成败的因素。
面对困难时,表现镇定,尝试寻找同伴或成人的协助;失败时,尝试客观分析成败的因素。
面对失败时,表现镇定,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寻求同伴或成人协助;失败时勇于面对,能以个人的强弱判断成败的因素。
√
大胆创新
进行简单的模仿。
√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加入一些新的变化。
活动所进行的方式与众不同。
案例3
在科学区,婧婧、辉辉正在玩着陀螺,玩了几次后,觉得没意思了。这时,辉辉说,我们自己也来做陀螺吧,婧婧同意了。于是,他们开始自己制作陀螺了。辉辉利用双面胶画了一个大圆,婧婧看见了也学起了辉辉做了起来。一会,一个陀螺做好了他们尝试让陀螺转起来。辉辉尝试用了棉签,但是转的不稳,一会就停了。婧婧说棉签太细了。于是他们又找了已经用的短短的铅笔,这次还是转起来不稳。婧婧跑来向我求助,我拿起了投放在科学区域内的陀螺让他们仔细观察,寻找原因,他们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是中心点没有找准。
(2)分析资料、信息厘定幼儿发展水平
案例3的科学区域游戏“有趣的陀螺”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所生成的,陀螺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喜爱的玩具之一,它不仅好玩还包含了不少的科学原理。此案例中教师的预设目标是让幼儿在玩陀螺的过程中发现陀螺转动的时间长短与材料有关,而辉辉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男孩,他已经不满足于教师所提供的自制陀螺,而是想到自己寻找材料来制作陀螺,这是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所以辉辉在表现项目“大胆创新”的表现水平处于Ⅰ级。在此案例中,婧婧在看见辉辉利用双面胶制作陀螺时,也模仿起辉辉用双面胶制作陀螺,从这一行为表现可以看出婧婧在表现项目“大胆创新”的表现水平处于Ⅲ级。而当辉辉制作陀螺失败时,婧婧尝试着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继续探索,当再次失败时婧婧跑来向教师寻求帮助。从这一行为表现可以看出婧婧在表现项目“面对困难”的表现水平处于Ⅰ级。
(3)资料、信息的应用及跟进建议和效果
在评估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同是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在同一表现项目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案例3中,在“大胆创新”的表现项目中辉辉会想出与众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而婧婧只是简单的模仿。但是,在综合表现项目来看,中班大多数的幼儿在大胆创新上的表现水平多处在Ⅲ级的阶段。这与区角游戏中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有关,在此区域中教师提供了几个已经制作好的陀螺,让幼儿探索陀螺转动的时间长短和材料的关系。幼儿的活动方式受材料的制约和影响。而如果教师在科学区域中不仅提供一些已经完成的陀螺还提供一些制作陀螺的材料就会引发幼儿以更多的活动方式进行探索。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
在发现问题后,教师及时地进行了调整,在活动区内又投放了一些制作陀螺的材料。这一调整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能力较强的幼儿更愿意选择材料自己动手做陀螺。
4、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
(1)搜集、记录资料及信息
重点
表现项目
表现水平
Ⅰ
Ⅱ
Ⅲ
√
探究能力
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探索,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
√
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
观察和发现事物的明显特征。
√
案例4:
华华:这块石头是我从公园里面捡来的,它很光滑的,妈妈告诉我这种石头叫雨花石。
奻奻:瞧,这块石头上有一个很大的洞洞。
华华:真奇怪,这会不会是蚂蚁的家。
奻奻:不对,蚂蚁的家在地下的,怎么会在石头里的呢?
华华:那石头上怎么会有个大洞洞呢?
奻奻:瞧,这块石头好大啊,像个恐龙蛋,真好玩。
华华:你来看,这块大石头好轻啊,好像是空心的。
(2)分析资料、信息厘定幼儿发展水平
案例4中将幼儿所搜集的石头投放在科学区域中,教师观察到活动中的两位幼儿能观察到石头最明显的特征,如他们会发现石头的表面有光滑的也有粗糙的,石头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当石头上面有一个大洞洞时他们会想象这是小蚂蚁的家
www.smtxjs.com等等。虽然华华和奻奻能对石头进行主动观察,但是他们的表现只是中班幼儿典型的直观思维方式,未能运用其他的方式思考和探究物体的深层特征。因此,这两位幼儿在表现项目“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中处于Ⅲ级。
(3)资料、信息的应用及跟进建议和效果
中班幼儿在探究事物中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在观察和发现事物上有片面性的特点。我们应该鼓励中班幼儿学习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怎样能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呢?教师在活动区内提供了手电筒和放大镜还通过设计游戏“石头,猜猜猜” 来促进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地观察石头。“石头,猜猜猜”游戏是由两位幼儿进行的合作游戏,在游戏开始前,给幼儿以足够的时间用各种感官观察所提供的每一块石头后,开始游戏。游戏的玩法是将所有的石头放在一起,一幼儿用语言来描述自己所选中的石头,另一幼儿根据该幼儿的描述来猜测,如果猜对这块石头就归猜对的幼儿所有,游戏就这样交替进行,直到最后看谁猜对的石头多谁就获胜。
通过投放观察工具手电筒和放大镜以及“石头,猜猜猜”的游戏,发现幼儿的观察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不仅能发现石头的明显特征,还能观察到石头一些较难发现的特征。而且,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常常会拿着手电筒和放大镜对石头进行一番讨论和研究,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这为幼儿接下来的分类活动打下了基础。
5、分类
(1)搜集、记录资料及信息
重点
表现项目
表现水平
Ⅰ
Ⅱ
Ⅲ
探究能力
分类
没有分类的意识。
按物体的一种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
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案例5:
晨晨:我们把黑色的石头放一起,把白色的石头放一起。
教师:这两堆都是白色的石头,为什么要分开放呢?
笑笑:因为这堆白色的石头是毛毛的,那堆白色的石头是滑滑的而且颜色有点黄,所以给它们分开放。
教师:有点毛毛的我们可以说粗糙,滑滑的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语表示叫光滑。
教师指着两堆灰色的石头问:为什么它们要分开放呢?
晨晨:我们刚开始是把它放在一起的,因为它们都是灰色的,可是我们最后在检查的时候发现,这几块灰色的石头颜色要深一些,而且它们身上有条纹,那几块石头的颜色要浅一些而且没有条纹,所以我们决定给它们分成两堆。
(2)分析资料、信息厘定幼儿发展水平
从案例5中从两名幼儿的分类理由可以看出,这两名幼儿已经可以根据事物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了,如他们将颜色是白色的摸起来有些粗糙的石头放在一起,将颜色是白色的光摸起来滑的石头放在一起。所以晨晨和笑笑在表现项目“分类”中的表现水平处于Ⅰ级。
(3)资料、信息的应用及跟进建议和效果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在“分类”项目上的表现水平各不相同。大部分的幼儿处于Ⅱ级,对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或按石头的颜色进行分类,或按石头的大小进行分类,或按石头的花纹经常分类等。还有小部分的幼儿没有清晰的分类标准,处于Ⅲ级。对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对于分类水平比较落后的幼儿,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幼儿观察和发现石头之间的不同特征,例如:观察一下这些石头的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用手摸一摸这些石头摸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等,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和制定分类标准。对于处在Ⅱ级的幼儿教师则通过案例4中“石头猜猜猜”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石头的其他特征,从而作出进一步地分类。
通过教师在活动中的启发和引导,中班幼儿的分类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跟进前班中有5名幼儿的表现水平处于Ⅲ级,经过教师在活动中启发性的提问使这5名幼儿都能对石头的一个属性进行分类,使他们提升到了更高地表现水平。跟进前班中只有6名幼儿出于Ⅰ级,在实施“石头,猜猜猜”游戏后,再结合教师的启发引导,班中有13名幼儿可以达到Ⅰ级。而出处于Ⅱ级的幼儿虽然不能按照物体的两个属性进行分类,但是在游戏后他们的分类标准更加丰富了。
6、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
(1)搜集、记录资料及信息
重点
表现项目
表现水平
Ⅰ
Ⅱ
Ⅲ
探究能力
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
通过观察、假设、推理、操作等探究过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发现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
√
案例6:
涵涵和思思来到了拿起吹泡泡的工具正打算吹,教师介入了他们的活动。
教师:你们猜一猜你们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
思思:是三角形的。
涵涵:是正方形的。
教师:为什么?
涵涵:因为我拿的这个吹泡泡工具是正方形的,思思是三角形的。
(2)分析资料、信息厘定幼儿发展水平
案例6:吹泡泡游戏是幼儿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这个游戏中包含了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从两名幼儿的回答可以看出,思思和涵涵在“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表现项目的表现水平处于Ⅲ级,他们认为吹出泡泡的形状与吹泡泡工具的形状有关系,工具是什么形状的吹出的泡泡就是什么形状的。
(3)资料、信息的应用及跟进建议和效果
案例6:在对结果进行猜测后,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的结果是否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从而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让幼儿对探究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无论什么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在这样的步骤、过程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向更高水平发展。
五、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践,我们制定出了适合中班幼儿在生活化科学区域开展活动的发展性评价表,并根据评价表有效地指导了幼儿在区域内开展探究活动,充分发挥了生活化科学区域对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全面综合发展的优势,提高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和指导的有效性,提升了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确保每一个幼儿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实施发展性评价让幼儿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得到有效的施展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生活化科学探究区域里开展发展性评价,能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从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个项目和多种水平层次,对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评价,比较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能够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化科学区域里的主题的选择和材料环境的改变,从而能够使幼儿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通过观察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我们根据发展性评价判断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采取恰当的指导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促进幼儿向更高水平层次的方向发展,真正促进幼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潜能得到不断地提升。如:在有趣的石头中,鑫鑫这个在集体活动中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在活动中能持续20分钟对石头进行细致地观察和研究。并将自己观察到的石头特征用独一无二地方式记录下来。在活动中教师了解到了鑫鑫的潜能后对他进行了积极地评价,鑫鑫体验到了评价对他带来的快乐和自信。这让他更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使他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发展性评价让教师对幼儿活动的价值判断和指导更加有效
幼儿在生活化科学区域的活动是以探究和体验为主的活动,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评价如何开展呢?发展性评价指出,评价幼儿在生活化科学区域的表现,要从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开展评价,不仅要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完成的作品、解决的问题等系列外在的行为,还要深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的思考、假设、选择、推理过程,关注幼儿在解决问题中的努力过程,揭示出幼儿学习和活动过程的动机、习惯、情感、创造力等方面的变化。
1、关注幼儿的真实表现,得出最有真实价值的评价结论
生活化科学区域的活动都是紧贴幼儿生活实际的,因此幼儿在进入在生活化科学区域后,会感到比较轻松,比较自然,因而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他们的很多天性,已有的经验会指导他们如何开展探究活动,如何进行提升和改变。作为教师,此时我应该高度关注幼儿参与的各种活动,关注幼儿在真实的活动的体现,对幼儿自然表露的行为进行原始的真实的记录,对幼儿在不同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行为等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做出判断。这种评价是建立在对幼儿有意义的情境中的评价,是真正能够考察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找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以后该怎么做,这种评价也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评价。
2、关注幼儿的动态发展,得出最有指导意义的评价结论
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同的。《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发展性评价“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既要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更应关注儿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思考的主题在生活化科学区域中开展探究活动,能很好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我们在实施发展性评价时,从多个项目和多种层次对幼儿进行评价,而且进行动态评价,即让我们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高度关注幼儿的动态发展,充分考虑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及原有的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变化和发展状况不断调整评价行为和内容,对评价进行多次修改和再评价,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我们发现,只有这样的发展性评价,才真正体现结论的评价功能和指导意义。
(三)发展性评价让生活化科学区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生活化科学区域的活动强调让幼儿在贴近生活的科学活动环境中,通过自主选择触摸、摆弄各种丰富的科学活动材料,按自己的兴趣、需要、方式去直观地体验科学,探究身边的物质特征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在做中学,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经验,健康成长。发展性评价要求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征,能够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根据物质的特征进行正确的分类,从而培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这些评价正是开展生活化科学区域活动的要求,也是幼儿在生活化科学区域进行探究的活动目标,用发展性评价来管理生活化科学区域,能够使生活化科学区域的功能得到做大限度的发挥。
首先,根据发展性评价,我们在选择生活化科学区域的活动材料时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安全因素,又要能够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既要能够直观的显示物质的外观特征,又要能够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探究了解物质的性质、联想物质的用途;既要体现材料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又要让重视废物利用、功能扩展、经济价值等因素,真正让幼儿通过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在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有着非常大地收获。
其次,根据发展性评价,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活动出发点,一切生活化科学区域的空间的选择与布置都要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发展性评价要求我们在进行生活化科学区域的的空间选择时,必须要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求,要从幼儿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需求,来营造生活化科学区域的环境。发展性评价要求幼儿能对物质进行分类辨认,能够正确区分物质间的异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生活化科学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区域合理分散开,设置在其适宜的地方。同时要求把生活化科学区域的各个空间多方位全面的利用起来,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掘每个探究空间的价值。
再次,发展性评价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发展性的评判标准来评价幼儿,因此,生活化科学区域的主题设计、物品摆放和环境布置一定要定期更换,根据生活的变化设置不同的主题区域,加强生活化科学区域的活动教育的及时效应,强化生活化科学区域对幼儿成长变化的正面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进步,让生活化科学区域的定期变化伴随着幼儿在原来基础上得进步和成长。
由此可见,发展性评价能够让生活化科学区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六、问题思考
在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中实施发展性评价是以儿童的发展为本,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幼儿共同发展为主旨。它不是为了鉴定幼儿智力水平的高低,评定幼儿的发展等级,不是为了选拔“智能优秀”的幼儿,也不是为了预测幼儿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为了让幼儿在此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悟到生活与科学的密切关系,体验到科学其实就在他们的身边。它注重在幼儿的实际操作活动中去发现和识别幼儿的发展潜力和特点,选择和设计有针对性地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在中班生活化科学区域中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调动家长参与评价过程,完善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体系。《纲要》中指出:“教师、家长、幼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而我们在评价中还没有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如何使家长能参与到评价中来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惠闵《幼儿园教育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
2.王秀华《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宁波出版社 2011年5月
3.黄艾珍《课程本位的幼儿发展评估模式:理论与实践》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