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资料 > 国外幼儿教育
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

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

更新时间:2014-07-21 12:53:39

《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可能是您在寻找国外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作好“饲养记录”。孩子们正式入学后,他们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篇章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热衷的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还普遍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或作文比赛。一个13岁的男孩以充满爱怜的笔调,记录了他为一只小鸟医治创伤,后来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过程,文章荣获了该校“善待生命作文大赛”的第一名。相反,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作心理治疗,因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

  德国人在这方面绝非小题大作——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已有这样的共识: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弱者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法兰克福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驱赶出门,全家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后来,孩子建议邀请此受辱的流浪者来家作客,大人们则毫无保留地支持。

  宽容待人

  “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一方面。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感到大丢面子,因而试图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她通过和梅芙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故难免“出言不逊”。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宽容地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 分页标题

  唾弃暴力

  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时,德国人还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所谓“小霸王”,校方的反对态度非常鲜明。据悉,凡经2次记过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给予管教。

  对于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的暴力镜头,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注意引导孩子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

  德国制造的武器之精良举世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别是男孩)与玩具枪炮、坦克为伴。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长大后难保是否能成为和平人士。一些联邦议员也指出:让德国男童少与玩具枪炮为伴是“明智”之举。也许,还能预防德国重蹈“历史覆辙”!
相关阅读
推荐
  • 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作好饲养记录。孩子们正式入学后,他

  • 面对逆境的另一种智慧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上美语课。有个女孩摔断了手,绑着厚厚的绷带,在全班同学的目光下,颇有些不自在地走进了课室。美国老师看见她,一边像往常一样跟她打招呼,一边轻松地说:哦,你有一只断手啊?然后模仿她吊着手的样子,开玩笑地说:看,我有一只断手,你有吗?引得全班哈哈大笑,那个摔断了手的小女孩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看到这种情形,我非常感动:面对逆境,还能幽它一默美国老师仅凭这简单的几句调侃就把他的逆境智慧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孩子们! 我们试假设,老师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件事(大凡有爱心的中国老师都是这样做的):看见女孩

  • 德国:家长亲自办个幼儿园

    2003年6月,我和太太终于在德国取得了永久居住权。太太在商场做收银员,而我在大学当老师,每天都很忙,两岁的儿子没人照顾,就想找家幼儿园,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在德国为孩子找个幼儿园竟是这么难。 正当我为此焦头烂额时,太太拿着一张登有幼儿园招生启示的报纸给我看。启示上说,胖小子与瘦丫头幼儿园有个孩子的空缺,寻求致力于培养孩子自信与自立教育理念的家长加盟。 我和太太自认为符合条件。我们都是贫苦家庭出身,正是因为自信与自立,才使我们走到德国来的。我立即拔通了报名电话,接电话的人告诉我,这个星

  • 美国全职妈妈育儿的访谈录

    孩子们在有意无意之中,观察着你的行为,看你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遇到的各种情形 韦安(Anne Wilbur)一家来到中国已经5年半了,她的丈夫杰姆斯(James Morrison)任汉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在5年半前,当韦安带着当时才3岁的大女儿乔伊(Zoe)和几个月的小女儿露西(Lucy)初来北京时,心中充满兴奋和激动。现在,孩子们分别上了学校和幼儿园,丈夫忙着自己的事业。韦安除了照顾孩子和家,自己开始了马拉松长跑运动,还为孩子们所上的京西学校组织的图书交易会做义工。作为一个相夫教子的全职妈妈,她有哪

  • 法国妈妈和她开办的绣品坊

    爱丽丝是一位有3个孩子的法国妈妈。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过梦想中的生活,做梦想中的事。而她梦想中的生活就是做一个自由快乐的主妇;梦想中的事,就是把实现心中美丽的奇思妙想作为职业。她从没想到的是,她的愿望会在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城市上海得以实现。现在,她来中国已经两年了,不仅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国的生活,营造了一个温馨美丽的新家,还有了自己崭新的事业天空,在上海,她开办一个绣品坊,叫复兴西里。 在法国,爱丽丝的职业是律师,这是个需要理智和冷静的职业,可爱丽丝却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女性。当先生被派往中国做一个著名香水品牌的运营

  • 法国:呼吁给孩子更多自由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 法国的教育学家们呼吁家长要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游玩,多鼓励他们与同龄的小朋友交往,对一些智力超常的小神童,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与一般孩子不同的发展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否则他们的聪明和兴趣就会受到制约。为此,法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呼吁社会改变以往压制智力超群儿童的惯例,认可那些小神童或潜力极大的儿童,而不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变得和一般的孩子别无二致。专家们普遍认为,扩大孩子们的自由活动空

  • 美国“六龄童”的心理和行为

    美国一家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机构,最近对全国范围的2000余名6岁儿童(其中男女各半)作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从幼儿园回来后花费时间最多的五大活动依次为:看电视,体育锻炼,玩游戏机或电脑,与小伙伴在一起玩,看课外书籍。 ◆认为上学快乐者占71%。 ◆对数学,无论是兴趣和还是能力,都远远不如中国、日本、韩国的同龄孩子,甚至也不如英国和法国孩子。 ◆声称喜欢老师甚于父母者占了33%。 ◆占26%的孩子抱怨跟父母亲交流不够。 ◆占86%的孩子表示最爱的人是母亲,而表示最爱父亲者只占11%。 ◆记得双亲生日日

  • 感触:法国孩子是这样学习的

    随丈夫在法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触最深的是法国孩子的学习状态。法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与中国人如出一辙,但对孩子的培养,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 让孩子走进博物馆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历史、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和欧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重的。但与此同时,法国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极为重视。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不开课,学校里的小课堂关闭了,社会大课堂却对青少年敞开了大门。体育场上小足球队员、小篮球队员在飞奔疾跑,博物馆简直成了学生专

  • 日本园长:安全的户外不一定是好的户外

    当日本幼儿园的操场随处可见沙土地和木制玩具时,我们的操场正被塑胶地、人造草坪和工厂生产的各种大型塑料玩具所覆盖; 当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在雨中跑马拉松时,我们正把孩子圈在教室里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的安全; 当孩子受了一点皮外伤后,日本家长会因为给老师添麻烦到园里道歉时,我们有的家长却跑到园里大吵大闹... 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幼儿园户外才是好的户外,究竟什么样的态度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