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老生气的问题,我想从正面管教的角度来和家长分享,如何去处理孩子生气的这种情绪。首先,我们要分析孩子老生气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是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求,在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有些错误信念的产生你,这就导致孩子错误行为的表现,比如大哭大闹、生气打人、闷闷不乐等等。常见的错误行为目的有以下四种: 1.寻求关注:比如家人给到孩子的陪伴比较少,他会通过打扰家人的方式、故意生气的方式来引起家人的注意,让家人为他服务、为他忙碌,这样他才能感觉有归属喊和价值感。若生气的原因
我解决过类似的案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私信我,案例还原:孩子妈妈说:她的孩子有点事就动怒发脾气,不让别人说,就认为自己是对的,一说他错了,他就急眼,固执己见,说不过就用武力解决问题,不会与人沟通。 针对孩子的问题,妈妈采用过的方式包括:打孩子,但哪次都没把哪次打服,而且孩子反抗的也挺激烈,嘴上说我就不服,我就怎样怎样,还砸东西,就因为这,两副眼镜都被他弄坏了。 打孩子没管用,就采用冷暴力,把孩子关在门外,妈妈说这办法当时管用,但是孩子没记性,很快承认错误,又很快犯错。 为了给出更准确的建
作为一名老师,我知道每个妈妈都希望培养出好孩子。但是,下面这三类妈妈就算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1、 不分对错的妈妈养不出好孩子 。一个不分对错的妈妈再辛苦也养不出好孩子。 我身边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潘今年16岁了,在学校不是跟这个打架,就是跟那个打架。学校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开除他。 他妈妈知道后,跑到学校里撒泼打滚、又哭又闹。她妈妈从头到尾不说自己儿子一句不好,她只说学校老师不讲道理开除他的儿子。 后来,我们了解情况才知道,小潘妈妈是个单亲妈妈,她把儿子当成了命根子,从小就娇惯。 在她看来,儿子做什么都
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由于教育的差异,会出现行行色色的人,而下面这几种妈妈,估计是累死也养不出好孩子的。①生活上事事包办的妈妈 有一种妈妈是非常疼爱孩子的,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舍不得孩子做一点点事情。衣服,妈妈帮你穿;鞋带,妈妈帮你系;饭菜,妈妈帮你做从小到大没让孩子做过家务活,美其名曰:爱孩子,不想孩子受苦! 曾有新闻报导过一个23岁的小伙子活活饿死,究其原因是在父母的过度溺爱下长大,使他丧失了生活能力,饿死在家里。这个事件足于证明过度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妈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孩子终
而这个原因有很多种,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所在,才能采取正确的办法,帮助孩子。原因一:语言表达能力弱。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低龄儿童,他们掌握的词汇还不是很多,有些事情自己还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可又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怎么办?那就哭、那就闹、那就发脾气呗。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省事的一种表达方式。 孩子没有恶意,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来帮助他们。比如他想喝奶,你却拿来水瓶,他很生气的把瓶子一扔。再比如他饿了、困了都要哭闹,也是通过哭闹来告诉大人他的需求。 解决办法:对于这种发自孩子自然需求的情况。我们无需烦躁,轻
二胎宝妈来袭!低声教育和吼孩子教育这两种方式,我都用过,确实,也是视情况而定。仔仔哭的闹的爹妈不认的时候,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沟通,场面很容易失控。 我家大宝三岁半,正是淘气的时候,下午去接他放学,到了楼下死活不上楼,一定要别的小朋友的零食,那个小朋友护着不给,她的妈妈也着急的看着我,好像没办法解决。summer就哭的爹娘不认,好像在跟我说,不行,我一定要,一定要!我怀里抱着二宝,没太大力气拉扯,心里也是乱糟糟,眼看两个孩子要撕打起来,就为了一包零食。真心不想打孩子的我,吼了他一声:家里没有吗?你没看到妈妈在
1.车子里两个孩子打闹起来,她并没有干预,这充分展示了她对两个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也就是说这是你们两的事情,你们要自己解决,我没有权利干预。 现实情况是,妹妹小,你要让着她。弟弟不懂,你要帮他。这样的结果有两个:一是本来属于老大的东西,被剥夺,长期以往,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一种不受重视,不被尊重感。如果心理上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就会在行为上变得怪异。 二是老小,会依仗着自己小,爸妈会帮我这样的优势,去做更多过分的事情。一旦发现这个法则对诸多事情有效,就会快速推广。 2.小孩子之间的交流有自己的方式,不用多加干涉。
我与先生只养育了一个男孩子,因此我没有经历过儿子与兄弟姐妹的相处问题。但我养了一只猫咪,也对这只猫咪给予了尽可能的爱,我称儿子是猫咪的哥哥!并经常教育儿子,要对他这个从天而降的弟弟尽量不欺负、不捉弄。搞笑吧? 其实这两个小朋友之间,也是纷争、告状不断的,当然都是儿子告猫咪状,猫咪欺负儿子这类事。比如猫咪晚上扑儿子的脚、儿子拿脚踢它、那东西投掷猫咪、拿玩具弓箭射猫咪。儿子与猫咪争夺妈妈的爱的表现,一点也不比拥有二胎家庭的故事少。猫咪也是一种敏感、聪明、嫉妒心强、善于观察的小动物,它也想成为家里的喵皇,独霸铲
有人说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不孝。我觉得这句话太绝对,太片面了。我见过父母很爱孩子,孩子也很孝顺的;也见过父母很爱孩子,孩子很不孝的。父母爱孩子,本身没有问题。之所以会有孩子不孝,关键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 父母爱孩子,不会导致孩子不孝;父母溺爱孩子,会导致孩子不孝。 我表弟就是一个不孝的孩子。 姨妈只有他这一个独生子,爱若珍宝,那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小时候,我们坐在一个桌子吃饭,只要上了我表弟喜欢吃的菜,姨妈一定会把那碗菜抢过来,放在表弟面前,一个劲地说:儿子,你最爱吃的菜,你吃,不要管别
现在的教育普遍在提前,大家都在往前赶,希望孩子在人生的赛道上站在别人前面,这样就会有很大的把握会赢得比赛。人生是一场长跑,赢了开端,未必就会赢得结局;输在了起跑线上,也不一定就注定是输家。学习,比的是耐力,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是一时的速度。中国古代有很多幼年就成名的人,比如《伤仲永》,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有的人天赋异禀,非常早慧,但如果后天不继续努力学习,就将和普通人一样,而智力普通的人,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恐怕连作众人也难。幼小衔接之所以被很多家长所推崇,一方面和现在的教育焦虑有关系,一方面还跟
8到10个月的宝宝喜欢扔东西,这个过程父母不能理解,觉得孩子在故意挑衅父母,很容易激起愤怒情绪。其实宝宝这个阶段都会有扔东西的行为,是她到了空间探索的敏感期。 宝宝在扩展她的认知范围 她能够抓握一样玩具,把它举过头顶,然后手臂用力扔出去,这是她这几个月来新学到的一系列技能。她能用这个方式跟父母互动了,通过把不同材质的玩具反复扔的过程,他从感官上体会到了轻重、远近、前后、大小等等,以及它们每件玩具的不同的滚动轨迹。她不光光是在和这个玩具在互动,也是在和她面前的这个空间在互动。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这样的体验,不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优秀的有用的甚至出人头地的成功人士,但是这个世界上优秀出众的人材毕竟是少部分,大多数都是平凡的甚至庸碌的普通人。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却没有必要跟风追求过高的望子女成龙凤。而且有一部分父母只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并没有从自家孩子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跟风,硬逼孩子学这学那,最终反而引发父母子女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实在是得不偿失。 现在的孩子只要进了学校开始学生生涯,就注定要背负超负荷的压力,这是国策国情所决定的,没有孩子能避免能改变。作为家
不管支持还是反对,结果都是一样的。父母仍然选择让孩子上学。有些家长尽量少给孩子报辅导班,有些家长会给孩子补习的时间。 应该说,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得很好,过着幸福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快乐而流泪。想到自己以前的学习生涯就已经很苦了,现在孩子们比我那会儿更困难,压力更大,想想你是否回到了教室想想所有的恐惧! 我首先请问一下,如果每一个周末,你的老板都请你加班,你什么感受?可能老板给你加班,多数情况下还给你加班工资,还能够增加你的收入。但是如果长此以往,每个周末都叫你加班,我请问一下,即使
这种情况想必是很多宝爸宝妈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通常有以下几种解法:一是家里老人来接,通常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流安排接孩子,然后接孩子回家后等孩子父母来后一起吃晚饭。 二是爸爸妈妈谁下班时间早谁接,或者轮流接,有些宝爸宝妈的下班时间比较自由,所以可以早点下班接孩子,还有一些家长采取谁下班早谁先去接孩子,毕竟手机联系方便,随时都知道宝爸宝妈的下班时间。 三是如今的很多幼儿园都有老师值班等到一个相对较晚的时间,毕竟很多父母下班都不会很早,所以很多小朋友在放学后还会在幼儿园被一两个老师统一管理,一直等到大人
我家孩子也在上幼儿园,今年上大班了,给大家说说我们的情况吧。我家孩子大概是2016年5月底送去幼儿园的,上的是私立幼儿园,刚去的时候幼儿园是早上九点送到,下午五点放学,那时候我婆婆接送呢,幼儿园老师怕孩子不习惯,总是叮嘱家长一定要按时接送,不能迟。 孩子小班上了两个多月就放假了,2016年9月开学后就到中班了,中班开始我婆婆要去照顾我弟媳妇,她怀孕了,所以我家孩子是我公公接送,但是那时候家里还有70多岁的爷爷,所以我公公那时候是周一下午从老家回来,周五早上送完孩子就回去了,周末给我爷爷把一周的饭菜弄好放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