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调节情绪)

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调节情绪)

更新时间:2014-07-21 16:03:41

《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调节情绪)》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21.了解自己的情绪
22.感到被忽视
23.请求说话
24.害怕时怎么办
25.判断别人的情绪
26.表达爱
21 了解自己的情绪
一、步骤
1.想一想发生了什么
讨论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引起这种情绪。也来谈一谈表明小朋友们有强烈情绪的体态信号。
(出示一张皱眉思考的脸)
2.对情绪作出判断
讨论一下多种情绪,例如生气,高兴,沮丧,恐惧等等。
(出示表示微笑、生气等情绪的脸)
3.说“我感到——”
(出示一幅张口说话的脸)
二、参考情境
幼儿园:你不得不到一所你不认识任何孩子的新幼儿园。
家庭:爸爸妈妈说你们家要搬到很远的地方去。
同伴群体:你没有被邀请参加一个小朋友的生日聚会。
三、专家建议
在孩子能掌握的前提下找尽可能多的情绪词,在高兴、悲伤、生气等一般情绪的基础上,扩大他们描述情绪的词汇。
四、相关活动
阅读一些描写情绪的故事,出示图片,帮助孩子鉴别他们所表达的情绪并说一说,什么
原因引起了这些情绪。

22 感到被忽视
一、步骤
1.想一想发生了什么
讨论小朋友们可能感到被忽视的情境,帮助他们判断什么东西使他们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说一说为什么有小朋友可能不被包括在内的原因(例如一个孩子只能邀请3个小朋友参加她的生日聚会)
(出示皱眉思考的脸)
? 2.选择
(1)加入
小朋友们需要先学习技能15“加入”。
(出示一幅某孩子正朝一队人走去的图片)
(2)做点其他的事:想一想小朋友们能做的其他事情。建议他们可以邀请一个朋友做其中的一项活动。
(出示画有书、铅笔和棒球的图片)
二、参考情境
幼儿园:在自由活动中,你没能参加一项游戏。
家庭:你的姐姐不让你进她的房间
同伴群体:一个朋友邀请了其他小朋友去滑冰。
三、专家建议
为了了解是否可以加入另一个孩子或小组的活动,小朋友们需要练习技能14“从表情了解别人想法”或技能25“判断别人是怎么想的”。
四、相关活动
讨论由于被忽视所导致的情绪种类,例如生气、痛心或沮丧。

23 请求说话
一、步骤
1.想一下你是否需要说话
判断什么时候小朋友们会为某些事感到烦躁、想和别人说说话。如果他们感到伤心或者解决问题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
(出示一张皱眉思考的脸)
2.谁
想一想要和谁说话(也就是父母、老师或小朋友)。
(出示一排小朋友的图片,并把其中的一个标红)
3.什么时候
想一下什么时候是问的好时机(也就是当对方不忙着做事或者与别人交谈的时候)
(出示一张钟表图)
4.说“我想说”
强调说这句话时使用技能2“好好说”的重要性。
(出示一张张嘴说话的图片)
二、参考情境
幼儿园:你感到很伤心,因为你想参加舞蹈小组,但老师没批准。
家庭:你感到父母和你呆在一起的时间没有你希望的那样多。
同伴群体:你感到朋友宁愿和别人玩而不和你玩。
三、专家建议
强调有些时候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尽管和别人说不一定能实际解决这些问题,但它能使儿童感觉好一点,减缓心理压力。

24 害怕时怎么办
一、步骤:
1.害怕什么
讨论引起小朋友们害怕的环境。(出示画有问号的图片)
2.选择
(1)请求说话。
参照技能23“请求说话”。(出示嘴边画有问号的图片)
(2)放松
参照技能32“放松”。(出示一张轻松自在地趴在地上看书的图片)
3.做
小朋友们可以按其中的一个选择做。(出示表示行动的带有箭头的图片)
二、参考情境
讨论这个事实:有些事件里会出现真正的危险,这时害怕是理所当然的。但还有一些情况,比如怕黑,可能对多数孩子来说算不上什么。有时候,儿童可能害怕尝试新东西;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先使用上述选择,然后应该使用技能11“当困难的时候试着做”。

25 判断别人的情绪
一、步骤
1.观察别人
讨论一下各种情绪,例如沮丧、生气、幸福、害怕等。帮助孩子描述体态语的种类并说出对应这些情绪的相应词。
(出示一双瞪大的眼睛)
2.给情绪命名
(出示画有高兴、悲伤和中性情绪的图片)
3.问
想想是不是要问一下对方别的小朋友,他的感觉是不是这样,要不要为他做点什么。如果对方看起来非常生气或不安,最好是等到他平静下来再说。(出示嘴边画有问号的脸)
二、参考情境
幼儿园:一罐图画颜料撒在了一个孩子身上,她哭了。
家庭:爸爸或妈妈放下一袋食品,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同伴群体:你的一个朋友邀请另一个小朋友玩,但是对方说不行。
三、专家建议
这项技能把技能14“从表情了解别人想法”扩展到了对情绪的言语表达。如果环境许可,也可以鼓励孩子在这项技能之后使用技能18“提供帮助”。

26 表达爱
一、步骤
1.想一下你是否有好感
讨论一下怎么判断你是否对某人有好感。说一说小朋友们可能想向他们表达爱的那些人(朋友、父母、老师而不是陌生人)。
(出示一张皱眉思考的脸)
2.选择
(1)把自己的好感说出来
说一说小朋友们可能对朋友、父母或老师说的话。
(出示一张微笑着说话的脸)
(2)拥抱
(出示两人拥抱的图片)
(3)做点什么
讨论一下为了表达关心而可以为某人做的事。
(出示一双拿鲜花的手)
3.什么时候
说一说表达爱的恰当时机。
(出示一张钟表图片)
4.做
小朋友们可以从这些选择中挑出一个做。
(出示一张表示行动的带箭头的脸)
二、参考情境
幼儿园:你想让老师知道你喜欢她。
家庭:你想表达对爷爷的爱。
同伴群体:你想让一个朋友知道你喜欢他。
三、专家建议
因为这项技能包括几个选择,对小班儿童来说可能比较难。如果这样就限制一下选择。一些孩子可能在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上需要帮助。可以对那些不太熟悉的人使用技能13“打招呼”。
相关阅读
推荐
  • 学会关心

    A君被一辆货车撞了,头痛得很,检查结果是头部有淤血,便住院治疗。 A君住院期间,车主很尽责,亲友们也非常之关心,每次探病必询问头痛情况,并热心地向A君介绍哪个医院有更先进的检查仪器,有更好的医学专家。按理说,有这么好的条件,A君的头痛应该好得很快。但奇怪的是,A君的头痛却始终好不了,反而越发地严重。经检查,发现A君头部的淤血早消失了。可为什么头痛始终不能好呢?专家会诊后得出结论:A君的这种病属于一种癔症,是病人接受了消极的心理暗示所致。大家对A君的过分关怀,使A君感觉到自己的头痛极为严重,以至于头部淤血消

  • 动手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更重要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能力的发展下的智慧才是无限的,可我们往往在培养宝宝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总是以溺爱和代替剥夺了宝宝的自由发展权。让宝宝失去了人生的第一次尝试的机会,一个浅显的却又被许多人忽视的道理,就是没有让宝宝有足够的尝试,也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放开妈妈牵着的手让宝宝尽早开始尝试第一次。我们小东朔往往是在做的最不好的时候,得到的是最好的鼓励,因为他是第一次,吃饭吃的到处都是,洗手洗了衣服洗了地,脱袜子拉拽的满脸通红,可是他做了,他自信他成功了,他是最棒的。因为鼓励是成功的力量

  • 通过“穿衣服”比赛培养幼儿生活能力

    兴山县昭君镇东风幼儿园 王琼 升入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手的灵活性明显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迅速发展,同时,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孩子进入小学后将面临相对更加独立的学习和生活,像准备学习用品、整理小书包等,因此,为了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促进幼小衔接教育的持续开展,我们大班组为幼儿举行了穿衣服的自理能力竞赛。通过本次穿衣服比赛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儿歌: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扭吱扭上房子。这是生活中发现,游戏中学习的实例。幼儿初到幼儿园,衣、食、

  • 发展宝宝的俯卧能力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处在仰卧状态,因此常常喜欢俯卧,这是机体调节的需要,也是一种锻炼。 新生儿俯卧有如下好处:(1)仰卧时背侧肺充血,血多气少,换气不充分;相反,俯卧时肺血流向腹侧,肺主体不会淤血,换气好。(2)人在仰卧时,喉头以下气管的走向不是水平的,而是以15°角倾斜,越向尾端越低。因此,在仰卧时气管内的分泌物不但不能向喉头方向引流,反而会流向肺的方向,导致咳痰困难,通气受阻。而俯卧时上述弊端就可以避免。(3)俯卧、侧头时,宝宝口鼻内的分泌物自然从口角流出,即使宝宝吐奶也不会吸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宝宝

  • 孩子能力的发展也有关键年龄

    0-2岁是亲子依恋关键期 1-3岁是口语学习关键期 4-5岁是音乐 学 习关键年龄 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比如: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经常到处乱涂乱画,想象力丰富) 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在这些关键期,儿童容易接受相应的刺激,学习效果比较好,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也不是绝对。

  •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从幼儿时期抓起

    语言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语言能力不良,不但学习能力受到影响,而且会影响其人格。如果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差,学习沟通屡遭失败,就会逐渐形成自卑、胆怯的心理,丧失自信、乐观进取等积极人格,因此家长要特别关注儿童口语表达的能力,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从幼儿时期抓起。 儿童天生是有发展语言技能的潜能,但是家长必须提供适当的条件,比如,多带孩子到外边去走走、看看。我的女儿刚学会走路,我便时常带她出去逛街,看到某某超市、糖果、饼干等字样时,常常念给她听,以吸引她的注意力,然后,再让她说说糖是什么味的

  • 三招培养人际高手

    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必备的条件。无论孩子内向还是外向,他们一开始都是天生的“人际大师”。和学习识字、算术一样,提升和发展孩子的人际智能可以让他们在未来更具备生存竞争力。 人际智能和心理发展有关 宝宝的人际智能,实际上是随着心理的发展而表现不同的:1岁以下的宝宝,正处在行为能力的萌发期,对人和物的探索欲望比较强烈。这时期无需大人教,就具备了天生卓越地与人沟通能力,见到自己喜欢的人会伸出手要抱,也会冲着陌生人甜甜地笑。 然而,1岁生日过后,人际智能会显示出“倒退”的现象。“人际大师”似乎

  • 不要吓唬孩子

    吓唬孩子们似乎是一些家长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为了让孩子快些人睡,家长往往会说“快睡,再不睡大灰狼就来咬你了

  • 小宝宝跟大孩子玩好不好

    刚刚满周岁的贝贝很爱跟其他孩子打堆,妈妈也经常特意安排他和小朋友们呆在一起。妈妈发现,当宝宝与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玩时,一切太平无事;但当他与比他稍大些的2-3周岁的大孩子们在一块时,麻烦就来了。他真的很喜欢观看大孩子们如何游戏,遗憾的是,他的身体经常受到他们的攻击(如:他有时会被大孩子们挤压和恶意“拥抱”,手中的玩具会被他们抢走),甚至被他们称做“笨蛋”。那么,婴幼儿喜欢跟大孩子玩究竟好不好?作为爸爸妈妈,是应该避免还是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大孩子们相处呢? 小孩子眼里的大孩子 大多数幼儿对那些比自己年长一些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