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育儿小锦囊——婴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

育儿小锦囊——婴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14-07-21 16:03:45

《育儿小锦囊——婴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婴儿也会有意识地向别人打招呼吗?事实上,人一生下来就会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尽管婴儿并不知道谁是父母,谁是不认识的,但与其他人交往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本能。一些“冰箱型”的孤独症的孩子似乎是特例,但这些孩子往往是由于在儿童早期(三岁以内)没有获得足够父母的爱造成的。所以即使是从一出生就是内向的孩子也会有与他人交往的要求,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几个月的婴儿看到任何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去用手抓拽、用嘴撕咬,这是他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手段。

  婴儿社会交往的阶段

第一阶段(0-6个月):单纯社会反应阶段。

  婴儿通过自身发出的信号,如哭、笑、肢体动作、表情等对外界做出反应。其交往技巧主要是先天遗传的。两周的新生儿就能区别出母亲和别人的心跳不同;三个月左右就能发出声音、特殊的婴儿式的“迷人的微笑”,从而激发他人的好感。

  婴儿之间的交往很早就建立了,只是看起来有很强生物保护的本能。如,一个两个月以内的婴儿哭,另一个或者另一些婴儿也会一齐哭,这是一种声援、同情,或者叫响应。5-6个月以后,一个婴儿哭,另一个婴儿会注视甚至抚慰他。

第二阶段(7-24个月):对抚养者依恋关系的建立。

  6个月时认生了,这时的婴儿明显地将熟悉的人与不熟悉的人区分开来。和母亲相处时很愉快,还会用哭闹来迫使母亲等被依恋对象回来。这时候,婴儿的爬行能力使他们有了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2岁的婴儿已经愿意到邻居家里,并且愿意亲近陌生人,不再象6个月时对陌生人充满了恐惧。 第三阶段(24-36个月):发展伙伴关系阶段。

  两岁的婴儿身体动作能力越来越像个大人。能够自由地走或跑,大大扩展了婴儿活动的空间,他(她)开始有了自我表现的欲望,第一反抗期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他(她)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并且这也减轻了与母亲分离的痛苦。虽然他们还不能象大人那样去主动地打招呼,加入到其他小伙伴的游戏中,但他们自有办法。要注意的是,他们几乎没有用说话来表达交往的需要,按照成人的标准,三岁前的婴儿之间的言语交往是很不成功的,他们几乎都在各说各话。这时候的婴儿主要用身体动作或行为来表示自己加入和他们进行的游戏中去。所以,有许多婴儿用身体撞、挤、拉别的婴儿,都可能是一种交往的手段。

  二、三岁的儿童也会产生最初的友谊,互相喜欢对方,但这并不长久,甚至在一个小时内就可能转换几个朋友。对婴儿来说,朋友就是一个与自己玩了一会儿的人。在幼儿园里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但肯定不能维持到上小学。有些儿童天然地受欢迎,总有孩子围绕在他的身边;而另一些儿童可能总没人找他玩,总是一个人呆在那儿。

  家长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宝宝在交往能力方面有好的表现。但有一点需要指出,三岁儿童的交往能力好坏不能预测他长大后的社交能力,很多幼年很内向的人成人后在社交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婴儿有好的交往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适应新的环境上较少遇到困难,也相应减少心理问题,当然更讨人喜欢。
相关阅读
推荐
  • 经常带孩子去做客

    在育儿热线电话中,有许多家长为孩子胆

  •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河南淅川 屈书波 不可否认,在现实中有些孩子的发展较一般孩子略显滞后,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一、 要多给予下面鼓励和表扬。能力再弱的孩子也有他的"闪光点",要从发现他们的优点入手,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断强化其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 二、 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要特别注意不要用"笨蛋"、"你真没治了"等语言。即使发现他们有某些缺点,也要用暗示的方法,以避免对他们产生心理学压力。 三、 适当降低标准,使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针对孩子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标准去要求他,往往会产

  • 让孩子学习交往能力

    这段时间我班小朋友经常被抓了,被碰了虽然家长们的态度都非常好,但是做父母的谁不心疼啊,我们做为老师的也感到很痛心。我左思右想主要问题出在个别孩子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在幼儿园这样的大集体中,更需要培养一种交往的能力。 小班孩子年龄特点从学会交往首先应从家庭开始。除了家长要平时创造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家庭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积极改善幼儿的社会交往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幼儿增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和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从常规教育入手进行教育,

  • 锻炼孩子受挫折的能力

    案例:头头小朋友最近经常哭。今天上午就哭了5次,加上下午1次那样就哭了6次。记得小班的时候,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他的脸立马由晴转雨,咚咚咚跑到教室的一个角落,愤怒的眼神看着我,小嘴撅起来,小脚恨不能将地上跺出一个坑。 今天第一次哭,问他原因是因为小朋友拿了他的椅子。(帮助他搬一张椅子)第二次哭,没有当到组长。(于是,我请做了组长)第三次哭,做组长期间不愿意将自己想看的书借给同伴。第四次哭,教师建议他将书借给同伴,他不愿意。第五次哭,中午吃完饭同伴想玩他的变形金刚,他不乐意。第六次哭,现在还没有问他原因。 分

  • 在学习生活中把孩子当成朋友来看待

    我很想替孩子们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骄傲地说我长大了。只是孩子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父母、长辈还有老师的理解、鼓励和尊重,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表扬。 半个多月里,我发现孩子们都有进步了。因为幼儿存在着个别差异,所以不管进步多少,都是在进步。这说明他们在点滴中成长,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经验。现在的他们变的懂事了很多,其实孩子们都很聪明,就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有些孩子虽然表面很调皮,但是如果老师跟他好好谈谈心,他会把老师的话放心上,不过也需要一段过渡期,孩子会慢慢变乖的

  • 区角活动——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纲要》中也曾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养成教育,对开发幼儿的智慧非常关键。因此,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动手做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幼儿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区角活动正好为孩子们的养成和发展提供了这个机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隐藏了许多问题,没能让区角活动发挥它最大的发展效应。如:1、区角活动材料应进一步充实,因人而异的准备材料,吸引孩子们对它产生充分的兴趣。2、因为材料

  • 别对孩子说“不知道”

    一岁半到2岁的小孩,不管看到或听到什么,总是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小孩的语言能力急速成长,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记事物的名称上。 小孩 一旦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有名称后,就开始胡乱提出问题想要记起新的名字。而大人对此询问通常不加以理会。不过2岁前后的问题阶段所问的内容都相当单纯,只是令大人感到罗唆罢了。其实这哪是罗唆?小孩就是经由这种方法来记人名及事物的,这也是他聪明的一种表现。 反复作相同的回答 在记新名称时,只告诉孩子一次是不够的,要反复作相同的回答,让孩子真正确认这上名称后才算数。而且当

  •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的小手

    俗语说 人有两大宝,两手一大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儿童的手蕴涵了丰富的含义与秘密,儿童是用手来思考的,假如让儿童停止了手的活动,就相当于禁止了儿童的思考。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丰富孩子的想象,我们从儿童的手做文章,在全县开展了十个一系列活动,其中有一根线,一根细细的线在成人眼里不过是一能箍扎点散乱东西的工具而已,但在孩子的手里却翻出了新天地,红太阳、蝴蝶、小金鱼、小蚊子、长江大桥、降落伞,当看到这跟小小的线在孩子手里风云变幻的翻出各种花样的时候,我们才明白了什么

  • 小宝宝跟大孩子玩好不好

    刚刚满周岁的贝贝很爱跟其他孩子打堆,妈妈也经常特意安排他和小朋友们呆在一起。妈妈发现,当宝宝与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玩时,一切太平无事;但当他与比他稍大些的2-3周岁的大孩子们在一块时,麻烦就来了。他真的很喜欢观看大孩子们如何游戏,遗憾的是,他的身体经常受到他们的攻击(如:他有时会被大孩子们挤压和恶意“拥抱”,手中的玩具会被他们抢走),甚至被他们称做“笨蛋”。那么,婴幼儿喜欢跟大孩子玩究竟好不好?作为爸爸妈妈,是应该避免还是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大孩子们相处呢? 小孩子眼里的大孩子 大多数幼儿对那些比自己年长一些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