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浅谈幼儿的自理能力之培养

浅谈幼儿的自理能力之培养

更新时间:2014-07-21 16:03:42

《浅谈幼儿的自理能力之培养》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三岁看大,七岁知老”,人的行为习惯就是从小养成的,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在于早期的培养。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这是我们作为家长值得探讨的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是一张白纸,要画上美丽的图画需要家长去引导。从不会走到会走路,那时走路的样子可能很可爱,但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我们不要怕孩子会不会摔跌,会不会摔疼,因为那是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可能我们家长怕这怕那,把许多事情给包办了,那恰恰失去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机会。早上起来,我们会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计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后再帮他整理整理;吃饭让他自己吃,哪怕饭粒掉了一地,不要责怪他,那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其次,要从兴趣入手,不要强求。孩子看着我们拖地总觉得好玩,也拿来拖把帮我们拖,可结果把地拖得像在画花,我们还是表扬了他,结果一次比一次起劲,一次比一次干得好。孩子的刷牙也是从兴趣开始,那时他看我们刷牙很有趣,也吵着要拿牙刷来刷牙,也这样,养成了他每天刷牙的习惯。如果我们强求他拖地或刷牙,可能到现在他还不想做。

第三,少指责,多肯定,多帮助。孩子洗脸洗脚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们不会大声去责怪他,而要教导他如何洗脸洗脚;饭吃完了,他把碗自己拿到厨房去,不小心打碎了,我们只是让他下次小心。孩子是聪明的,他会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只要我们家长多指导,少插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干,相信他会越干越好。

总之,我们要大胆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他的自理能力会越来越强。只有我们家长做到身先士卒,给孩子一个榜样;持之以恒,耐心教导,我相信孩子的自理能力定能快速提高。
相关阅读
推荐
  • 如何培养儿童书面言语能力

    “言语”是人类促进思维发展,在人际交往中表达思想感情与进行思想、知识、经验交流所必须的工具。言语又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等,学龄初期儿童在学习和教育的影响下,言语的发展极迅速。但是,儿童掌握了书面言语,才意味着儿童开始有可能通过书面言语去掌握人类的所有知识与经验,也预示着儿童开始有可能运用书面言语来表达思想、情感、进行交际以及不断地获得新知识,这标志着儿童又一个新的心理能力的形成。家长可采取如下做法: 1.要求儿童不断地掌握更多的词汇:书面言语是由一定数量的词汇组成的,书面言语能力、水平的提高与掌握词汇的

  • 男女孩如何各有出色气质

    玩具汽车和穿牛仔衣裤,并不能让男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男子。真正使他认为到这一点的,是他童年初期和父亲之间的有益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他渴望长大后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 如果父亲有意拒绝儿子要布娃娃的请求,或者表现出为儿子的女孩品味而担心,孩子的男子气质也并不会因此面得到加强。事实上,儿子甚至会觉察到自己和父亲的男子气质都值得怀疑,或者认为两个人都缺乏男子气质。如果父亲对自己的男子气质感到自信,他就应该通过给儿子买布娃娃的方式,来帮助儿子发展父爱中的母爱一面。 与此相同,女孩也从妈妈身上寻找自己的偶象。如果

  • 出生后大脑的生长

    孩子降生时,其脑颅的大小相当于成人的1/4,它甚至比产道还大1.8%,所以只有被挤压才能通过产道,经历过产道挤压刺激的大脑,对外界的反应速度会比较快。否则如果大脑再长得再大点,超过了产道能容纳的极限,那么人类就有可能灭绝了! 从出生到少年期,人脑的发育速度从快到慢,而反映脑发育程度的脑垂,从新生儿的390克,经历了1周岁时的900克左右,3周岁时约1080克,7岁时1280克左右,孩子大脑的重量这时已经接近成人,成人脑垂平均为1400克。大脑的物质基础不断发育,而神经系统在此基础上也在飞速发展着。 是什么

  • 为什么宝宝爱撕纸

    一些家长发现,宝宝非常喜欢撕纸,刚买的新书,宝宝看几眼就开始撕,一直到撕烂为止,许多家长因此提出疑问,宝宝不爱看书怎么办?其实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如果学说话、学走路一个,撕纸也是宝宝的学习过程。 宝宝满6个月以后,往往会出现撕纸现象,宝宝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某些事物,从而满足新奇感。此时,他们的手部动作渐趋精细,手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当他们发现通过自己小手的动作可以改变纸的形状和发出撕纸声响时,会感到欢乐和惊喜,故而乐此不疲。有些家长担心撕纸会养成他们破坏东西的习惯,因而担忧,这些担忧是多余的。 父

  • 怎么提高小班宝宝生活自理能力

    大班的宝宝毕业了,又轮到今年带小班。开学一个多月,我班的宝宝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加强了,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宝宝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则需要老师提醒、帮助。如搬小椅子,收积木,排队拿碗、穿衣服等小事都需要老师提醒、帮助才能完成。 现在进入秋季,天气转凉了。每天午睡前和午睡起床,教室里一片热闹。我们的身边总有一大群宝宝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起床前明明已经想好让宝宝自己练习穿衣服、鞋子和裤子,但是一看到宝宝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宝宝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穿一下衣服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

  • 利用环境创设有效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观察对象:我们班有一名欣欣小朋友,入园以来特别不爱说话,他只是用点头,或摇头等简单的形体语言与人交往。一天,欣欣来到语言区,在墙面上张贴了幼儿自带的一些和家人一起旅游的照片。欣欣就一直盯着这些照片看,我发现后走过去问:这是你带来的照片吗?欣欣点点头。那你能告诉我照片上的是谁?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虽然欣欣的回答只是只言片语,但我仍用充分表扬、肯定的话语对他说:你讲得真好,我喜欢听你讲。欣欣受到了鼓励,忽然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家里还有好多的照片啦!于是,在我的引导下,我们一边看其他的照片,一边你一句,我一

  •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从幼儿时期抓起

    语言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语言能力不良,不但学习能力受到影响,而且会影响其人格。如果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差,学习沟通屡遭失败,就会逐渐形成自卑、胆怯的心理,丧失自信、乐观进取等积极人格,因此家长要特别关注儿童口语表达的能力,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从幼儿时期抓起。 儿童天生是有发展语言技能的潜能,但是家长必须提供适当的条件,比如,多带孩子到外边去走走、看看。我的女儿刚学会走路,我便时常带她出去逛街,看到某某超市、糖果、饼干等字样时,常常念给她听,以吸引她的注意力,然后,再让她说说糖是什么味的

  • 关心孩子的“同辈群体”关系

    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的儿童心理发展专家雷特指出,从儿童早期阶段与同辈群体相处所出现的问题,可预测儿童日后在人群中的适应情形。他提醒父母关心孩子的“同辈群体”关系,在家庭中注意孩子的两种行为倾向: 1、孩子在儿童的同辈群体中,是否经常表现得畏缩或被群体忽视?如是,表明儿童不易打入社会关系,易变得孤独、自卑,可能造成以后逃学或喜欢游荡的行为。 2、孩子与同辈群体相处时,是否经常与同伴摩擦?是否使用暴力攻击别人?因为攻击性是儿童被拒绝加入同辈群体的主要原因。如果你的孩子有攻击行为,这显示他的人际关系并不良好,

  • 四顶帽子叠起音乐天堂(三)

    第四个问题:如何鼓励孩子学习? 音乐练习是获得技能的过程,不是顺其自然就可以成就的,实属不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直到他很成熟不再需要干预。平时,孩子看不到别人的练习,看不到音乐产生的过程,看到的只是最终的产物,如音乐会、音乐录像带或CD。看到大师们的演奏那么挥洒自如、随心所欲,许多人(包括家长)立刻得出结论:音乐演奏有趣,容易。可真的一试,才知很难,这时往往又会想:别人行我不行,没有音乐细胞。其实,不经大量的练习,谁也演奏不好音乐。 家长正确干预孩子的音乐练习,关键在鼓励,以此帮助孩子养成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