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09
《幼儿教育故事:残忍的“忽略”》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临近周末,在某民办寄宿幼儿园上小荟特别想家,非常想和爸爸妈妈通个电话,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向自己的班主任瞿老师借小灵通。瞿老师正在忙乎,随口应了一声“奥,等一下”,随即就忘了。小荟惴惴地跟在忙碌的瞿老师身后好长一段时间,再次鼓足勇气问了瞿老师,可这回老师却甩下一句“不行,我暂时要用”就进了办公室,但是,小荟分明看到瞿老师的小灵通就躺在教室的讲台上。小荟站在走廊上伤心地哭了,同班同学小东知情后,主动地将自己的电话卡借给小荟,并且还帮助小荟拨通了给爸妈的电话。3月23日,参加了嘉兴市学前教育学会三届三次年会暨园长论坛活动,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关注保育管理,提升保教质量。论坛活动共分五个板块进行,前四个主题每个主题由两位中心发言,我有幸参与了第二板块走进幼儿的主题发言,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话保育管理走进幼儿心理 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心理学对保育的诠释:(ppt1) 保育的词典意义是指对儿童的保健养育,而传统的保育观念只重视了一个保字,即对身体的保健,而忽略了对心理的内塑,从而造成了幼儿园管理的重教轻保之偏颇。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观点重新诠释保育一词,应解读为:保为外现
临泽县板桥镇红沟小学:陈霞 自信心是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成功的基石。但事实上,4+2+1的家庭模式,使大多数幼儿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再加上家长对幼儿的包办代替、过度期望造成了幼儿缺乏自信心。通过对许多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依恋父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惧怕陌生人。 2、上课时不敢或很少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 3、不敢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或其他小朋友的游
作者 海颖(妞妞的妈妈) 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女儿给了我印证这句话的机会。 一 、黑白相交的地方 妞妞刚出生时很安静,很少哭。大多时她都在睡觉,但常常在梦中惊跳。这曾使我恐慌和心痛从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她一定非常恐惧吧?但我很快发现她对一些黑白相交的地方感兴趣。她会睁大眼睛,盯着台灯投在墙上的影子,或是仰起小脸看着拉花投在房顶的影子,一动不动,直到我抱着她改变位置。然后她开始寻找,盯住一张放大的黑白照,或一块黑白相间的布料,或一件黑白条的上衣。 这让我想到蒙特梭
小女孩是由什么构成的?
父母们一般都十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培养,但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明明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男孩,今年5岁了,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什么,想去哪儿玩就带他去哪儿,但是明明仍然不满意,经常冲父母发脾气。 明明的父母不知明明这是怎么了? 前些日子,明明吵着要学钢琴,明明爸一听,马上买了部钢琴回来,还专门为他请了个家庭教师,可是,明明学了两天,又不学了。后来,明明又要学画画,要报幼儿园的美术学习班。明明妈一听,支持,儿子有兴趣,当然要正规地学!为此,特意高价请来美院老师单独授课。可是,
许多父母非常关心孩子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以为只要保证了物质需要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但专家却不认同,他们表示:除了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外,父母还得给孩子五大营养:肯定、自由、情感、宽容和梦想。如果不予以满足,孩子就会出现缺乏“心理营养”的情况。 肯定:这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会给孩子坚毅的品质和自信心,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小进步,多竖大拇指。 自由:如同生命必需的水,父母不能有“你选择不如我选择”的想法,要让孩子在时间、零花钱、读书、兴趣等方面有充分的自由。 情感:是父母很容易忽视的,父母要多赞美孩子,让他知
育心园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李建中表示:暑假期间,来我们这里进行心理咨询的孩子中,“乖孩子”占了一半左右。这些“乖孩子”习惯于听话,不懂得表达不同的意见,可是他们的内心却不是全然没有想法,当这些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通常表现为厌学、不与同学交往。 “父母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李建中咨询师说:“由于内向的孩子很听话,所以父母便会觉得孩子很‘乖’,从而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因素。在来咨询的孩子当中,绝大部分性格障碍已经形成了,这与父母一味地只看重学习,不重视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子的
张仲华:关于儿童性心理发展 好几位妈妈谈关于孩子性方面的问题。我和大家简单谈谈关于儿童性心理方面的发展。 性心理活动是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一个人从年幼的时候到成年、甚至老年的生理、心理、社会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说,与一个人的健康有很重要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因都要归因于他广义上的性。这个观点虽然已不被大家所接受,但性对人的意义的确是很重要。 人的性心理在儿童时期慢慢发展出来,一直到青春期以后。在伴随着性生理发展的基础上,性心理一直持续的发展,与之相关的
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胆小,并担心这种状况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没有想到许多 时候恰恰是他们自己给孩子种下了“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