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久,拜访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这位专家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都这么暴力?导致现在的孩子心理越来越懦弱! 专家所指的暴力不仅是行为上的,还包括语言暴力。暴力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而语言暴力对于一个孩子的伤害,更甚。 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最重要的老师,《超级演说家》中有句话:你满嘴是爱,却面目狰狞。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 很多家长对待孩子教育都很随便,甚至还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情,没有真正
忧伤脾、悲伤肺,经常生气的小孩,不仅爸妈闹心,孩子还容易生病。对于经常容易生气的孩子,爸妈又不能打骂,说话孩子又听不进去,该怎么办呢?爸妈和孩子建立起良性的对话机制,事半功倍! 从小和孩子建立起良性对话机制,对孩子成长发育、爸妈家庭教育都会有非常好的正面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建立和孩子的良性对话机制呢? 和孩子建立良性对话机制,这个非常官方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要“会沟通”。很多爸妈也会说,我和孩子平常沟通挺多的啊,但是孩子该发脾气还是照样会发脾气。其实,这是由于爸妈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并不
孩子总是生气,有很多原因,如情绪控制不到位、家用大人的影响、没有找到好的发泄情绪的方法等等。解决方法可以试试以下几个: 第一,家长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不生气的父母。如果家中有人动不动就生气,爱发脾气,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变得好生气。有一个心理学理论叫踢猫效应,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家长生气了打孩子,孩子也将怒气发泄到猫的身上。可见,家长的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告诉孩子正确的处理情绪的方法。有很多书籍介绍过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如给男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告诉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去打沙袋;给女孩准备一个私
别人说他不好,就大发脾气的6岁宝宝 ▕ 研究:厉害的父母都是怎样带孩子的?六岁的宝宝最难应付了,从4到5岁可以看出宝宝有显著的进步,但是5到6岁的宝宝,很多大人怀疑他们好像停止了成长。 孩子的成长过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破,而六岁的孩子就处在大坡的年龄,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个混乱期。 一旦超越这种混乱期,就会步入另外一个转折点,在到七岁之前,就会变成一个较规矩的小学生。 但相反,孩子与妈妈们,为了适应这个新生活,都会经历各种困难。 六岁宝宝的心情常被称作晴时多云偶阵雨前一秒还高高兴兴,一会儿,马上因为一点
进入中班后,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就连早上和老师打招呼的声音也比以前更加的响亮了。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比如说我们班里的一个小女孩,名叫贝贝,还是不能大大方方声音响亮地与老师打招呼。每次来园,他奶奶总是要求她和老师说 老师早,而她往往是越逼他越不说,逼急了,她便连看都不看你一眼。奇怪的是,平时和小朋友一起时她总能大方地与他们交谈,还会对小朋友说你到我家里来玩吧,我家里有,当有人欺负她时她会来向我打小报告。可见,她并不孤僻。对此,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当她奶奶要求她和我打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相处,对班里的孩子的性格能力都有了很深的了解,很多孩子一出生就是多血质,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有的孩子就偏向于抑郁质,非常内向,不善言辞,这些差异都是人先天形成的气质类型,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它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属于人的性格特征之一。对于这些内向,情绪情感不外露,不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只有通过外部施加来进行循序渐进的改变。 班里有一位男孩子,天生腼腆,害羞,内心很脆弱,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非常缺乏安全感。我觉得应该给
你说和孩子闹一下,他就不愿意了,是怎样的闹?孩子都有玩的天性,一般家长要是和孩子玩闹,孩子会更加高兴,更兴奋。如果你的孩子会因此而不高兴、发脾气,我觉得你一定要从自己身上去找问题,应该是家长不能明白孩子,才激怒的孩子吧。 我觉得他不让你做饭这件事,我以前也遇见过。当时我是告诉女儿:妈妈和宝贝的肚子都饿了,所以我们该做饭了,你是选择和妈妈一起做饭,还是选择一个人玩玩具?甚至有时候邀请她一起和妈妈择菜,孩子结伴上都不会因为做饭而哭闹。 另外,我觉得你应该和孩子经常用语言交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只要
首先,孩子发脾气时你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抱怨的行为上,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抱怨背后的感受上呢?答案其实都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我儿子现在一岁半,有时候生气了也摔东西,我不会责怪他,而是理解他,让他的情感能宣泄出来。然后给他分析,可能很多他都不理解,但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安慰他之后很快就没情绪了。 其次,作为成人,我们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这时,我们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别人的斥责?还是一堆大道理?答案显而易见,都不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是他人的理解认同,否则,任何意见都听不进去,而且满腔怒火! 同样,孩子也是如此,但
依据发展心理学,三岁左右的孩子处于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2-4岁,大部分在3岁左右)。其心理需求在于要实现自我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感,如果达不到的话,会经常发脾气。 第一逆反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于: 1,要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并付诸行动。 2,自己认为能干的事,如果被人代做,往往坚持退回原来状态,自己重做。 3,反抗的主要对象为父母或主要抚养人,喜欢说不,喜欢说我自己做。 4,喜欢听你真棒等表扬话。 小孩的叛逆期是机遇期,也是小孩成长的迅速期。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表现,如何适应孩子
顽皮的孩子时常最受老师的关注,因为他闯祸几率最高,一会儿可能把班级的积木打翻了,一会儿可能把美工室的画画撕坏了,一会儿又可能把某个小朋友撞破了,他的动作总是特别灵敏,速度又总是特别快,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比较好动,安静、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情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因此也是班级里最吵闹的那个,同时也是被告状最多的那个。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是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好动,思维敏捷,但行为却不易受规则的约束,而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太对的行为和举动,但正是因为如此,就更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及同伴的厌恶。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一定要
班级当中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有不是太愿意表现自己的孩子,但同时也有几个特别喜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孩子,他们会在上课的时候大胆举手,积极要求发言,在与同伴合作的交往中处于主动的位置,喜欢主导一个群体,言行举止都特别强势,爱表现,爱说话,他们就是班级当中那群最活跃的孩子。然而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因为特别想表现自己,有时候就会影响教学的秩序,让原本顺畅的教学活动因为孩子的表现欲望很强而变得磕磕绊绊,同时他也会抢占其他同伴的表现机会,而且在同伴合作中也会激起其他同伴的不满,被告状就会时常伴随他们。因此
案例::班上有个叫琪琪的女孩,活动中琪琪总是一副认真的样子,却从不举手发言。某次语言活动《轮子歌》,孩子们都争着表演,只有琪琪坐在位子上目光呆滞。其后的观察中我更发现她在较显严肃的人面前特易迷茫,反应也慢半拍,表现得比较犹豫、紧张和害怕。 分析: 她的内心没有安全感,碰到严厉的人就表现得特别拘谨,焦虑和张皇失措。对她来说老师是陌生的,她摸不透老师的脾气,于是琪琪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做什么都不敢放开。 对策: 教育是爱的事业,幼儿教育更是。当孩子走进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伴时,他们需要更
儿童的退缩行为因为具有内隐性,对正常的教师活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常为教师多忽视,也不被家长和社会所重视,多数人不把其当做问题来看待。但是心理学家,尤其是心理卫生工作者对这种行为十分重视,因为人格方面的问题是心理失调或是心理障碍的反映,会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如果不注意防治,不仅有可能延续至成年,而且,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及教育子女方式等,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持续的影响。为此,必须及时发现,及时采取对策,方能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一:《幼儿才能开发》一书
事情的起因:周五(4月22号)我们班陈佳豪小朋友带进来了一块手表,在课堂活动中,他总是在摆弄自己的手表,于是我就没收上来,随手放在了电脑旁。没过多久就把这件事给淡忘了,临近放学时,我突然记起要把手表还给陈佳豪小朋友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块手表了,这时家长们已经在教室门口排起了长队,我只能先放学,并和佳豪妈妈打了招呼,当时我只是觉得肯定是自己随手给放哪儿了,等小朋友们放完学后我再仔细找找,结果我没有找到。 事情一直延续到了周一,我在晨谈是又向小朋友们问起了手表一事。这时梓杨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是郑敏拿了手表,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弇山幼儿园曹梦娇,周末的闲暇不经想起,那本被我遗落在桌角的纳兰性德词。匆匆翻了几页,还是那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给我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象。这本该是它形容爱情的,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而我却不经意的想到了我与孩子们。 一转眼时光匆匆,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对孩子们来说这也无疑是和以前一样的一个普通学期,可是对于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特别。 和孩子们在这一个学期,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装饰了这一个学期的精彩。学期的开始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