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自然角里奥秘多 ——初探如何利用自然角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兴趣

自然角里奥秘多 ——初探如何利用自然角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兴趣

更新时间:2018-10-02 16:10:22

《自然角里奥秘多 ——初探如何利用自然角培养小班幼儿的科学兴趣》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3-6岁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本文通过阐述对自然角环境的科学创设以及幼儿与自然角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的认知、观察、对比、实验等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让孩子们获得良好的科学素养,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感受科学的“趣味”,萌发对于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然角;科学兴趣
 
《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可见在幼儿园我们要充分利用环境这种教育资源,而自然角就是一种优质的环境教育资源。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的干果、水果、植物种子等生物,是幼儿开展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它提供幼儿学习科学的物质条件,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自然角不仅是幼儿园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的自然科学实验室。利用自然角能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多方面的刺激,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萌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一、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主人,激发幼儿对自然角的兴趣点
1.   自然角创设融入幼儿的想法,激发幼儿对自然角的期待与兴趣。
小班刚入园的时候,由于一切还没有上轨道,班级自然角中只有几盆简单的花草,这时候的自然角只是班级中常规的存在对于幼儿没有特别的意义。在孩子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之后,我们和班级孩子开了一个简单的座谈会,请孩子们说说喜欢什么样子的动植物,愿意参与到种植活动中吗?在谈话活动中对孩子们的想法和兴趣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2.在收集中感受动植物的多样性,进一步萌发对于自然角的兴趣。
了解了孩子们的需要之后,我们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帮我们收集一些动植物及种子带到幼儿园。慢慢的我们自然角上的动植物多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角外环境。但是就是在这样初步形成的环境中孩子们还是时不时会去看看自己带来的植物,观察同伴带来的植物等。
正是因为在自然角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尊重幼儿、倾听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全程参与到自然角的调查、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中。孩子们对于自然角的期待值、好奇心等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以后与自然角进行一些科学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然角环境有助于幼儿探索兴趣萌芽。1.创设有助于幼儿观察动植物生长发育情况的自然角环境。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因此我们对于班级自然角的外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让幼儿与自然角能真正进行有效互动。
(1)   形成分区明显而又开放自由的环境特色。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对自然角环境进行了有效分区,形成了观察区、认知区、种植区、饲养区、水培区、记录区。
观察区:我们将孩子们带来的盆栽植物进行了有序的摆放,并且让孩子们回去了解了植物的名称之后给同伴介绍。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为每株植物贴上“姓名贴”。孩子们在了解了不用的植物名称之后可以观察这些植物的外观特征。如兰花的叶子非常的细长;碧玉的叶子圆圆的非常可爱;宝石花的形状就像宝石一样非常的漂亮等。
认知区:在认知区建立之初我们进行了一次“种子介绍大会“请孩子们介绍自己带来的种子,并将相应的种子进行了归类。在这之后我们班级的认知区与种植区同时建立起来。认知区主要是将孩子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种子进行分类标识种子名称,供幼儿对比、认知。
种植区:与认知区基本上同时建立起来。种植区主要满足幼儿种植的需要,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进行种植。观察不同种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萌芽后的形态。我们班级的种植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塑料盆进行相应的种植,并且在每个塑料盆上都用标签写好了种植者的姓名以及所种的植物等。这样做能激发幼儿的所有意识,让幼儿更细心的照顾、观察自己的植物。
饲养区:动物以它们的活泼可爱吸引着幼儿,在幼儿的自然角和饲养角饲养一些性格温和的小动物,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照顾小动物,在长期照顾、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渐渐了解熟悉这些小动物。在与小动物的接触中,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和快乐,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情感,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积极思维,他们会提出许多问题,如小兔子吃什么,小乌龟在冬天为什么要睡觉,蚕宝宝为什么要结茧等等,教师可因势利导,让他们去探索、去观察,帮助他们找到答案,通过饲养活动的开展,增长了科学知识。
水培区:水培区是在种植活动开始之后根据孩子们的发现与需要新近衍生出来的。主要供孩子们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水,而且是一定量的水。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等。
记录区:有观察就要有记录,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张简单的观察记录表,请孩子们在有需要的时候去记录一下。不固定记录的时间和次数。大大降低了记录的难度。孩子们只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记录即可。如:画圆、画点等。附观察记录表:(2)   开放自由的环境能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任何时间段对自然角进行观察、探究,让孩子们的兴趣延续下去。而且开放的环境和灵活的观察时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自身的能动作用,激发幼儿科学探究潜能。(3)陈列摆放一定要低角度,便于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园的自然角,最终还是要为幼儿园内的孩子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低角度,让每个孩子不用踮脚尖就能轻易的进行观察。在观察中让孩子们释疑。
(4)工具箱成为科学探索的好帮手
根据小班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为了增加孩子们的种植、观察的兴趣。我们还在自然角投放了一些放大镜、铲子、洒水壶、没有刻度但有漂亮图案的量尺等。迎合了小班孩子喜欢摆弄工具,让孩子们在操作中进行有效的观察。
三、在互动体验中让科学兴趣“萌芽”
对于3-6岁的儿童来讲,伴随着好奇心的外部行为就是好问和探索。面对这个如此奇妙、生机勃勃的自然角,孩子们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惊奇,还有太多的奇思妙想……所以儿童是闲不住的,他们想要看、想要听、想要触摸、想要动手操作。这就形成了与自然角之间的一种互动,而在与自然角的互动中孩子们通过一系列的种植实验、观察对比、亲历饲养过程等让孩子们感受无处不在的科学,感受科学的神奇有趣,萌发对于科学的兴趣。
(1)   在观察对比中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通过对水培区植物的观察,孩子们发现同样用油桶和篮子对黄豆进行发芽。有的黄豆没过几天就长出了嫩芽、有的黄豆种子都霉掉了也没有发芽。针对孩子们的疑问我们进行了水培区的对比试验。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但是也不能过多。
同时我们还根据幼儿在观察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冬天里的覆膜实验、夏天的光合作用实验“苗苗与阳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孩子们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阳光、有的植物的发芽还需要一定的温度等。
(2)   满足孩子们动手操作的需求,在种植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其实我们的种植活动在收集完种子之后就同步开展了。请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进行种植。小班孩子由于缺少种植的经验,在种植活动初期我们的孩子就走了不少的弯路。有的孩子好心的给自己的植物宝宝喝开水,有的孩子从来不给植物浇水,有的孩子在种植初期就把种植用的土给塞的紧紧的。孩子们的不同种植方法直接导致植物的不同生长情况。老师始终观察着孩子们的不同种植行为,并允许这些错误的发生。因为我们明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任务是什么;不是去纠正孩子,而是通过图片、文字和画面来唤起孩子们的想法;通过给他们提供各种资源和新的经验,帮助幼儿进行思考并验证。最后服务于自己的科学探究。(3)亲历饲养过程,进一步了解动物。孩子们对于小动物有着天然的喜爱,并且有着强烈的饲养小动物的欲望。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每个幼儿都能饲养到小动物。而我们班级自然角就为幼儿提供了饲养、照顾小动物的机会。在喂食、观察动物一日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慢慢了解到兔子不能吃新鲜的蔬菜;乌龟要冬眠;蚕宝宝会结茧等。
四、在实验中让兴趣的种子茁壮成长
科学的本质不在于认识已经存在的真理,而在与探索真理。因此在自然角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帮助幼儿延伸科学兴趣,激发幼儿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冬日里孩子们观察到种下去的种子不易发芽,于是怎么样让种子发芽成了孩子们思考的问题。根据孩子们的办法,我们一一进行了实验验证。如放在阳光下、给植物穿衣服即覆膜实验等。帮助孩子们用实验的方法去解决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解决问题。
孩子们观察到我们学期初收集的种子有的出现了小洞洞,在了解怎么会有小洞洞之后。孩子们考虑为什么有的种子没有,有的种子有。于是孩子们通过观察总结出种子要装在瓶子、罐子里不易被蛀掉,装在塑料袋里和用纸包起来的种子容易蛀掉。虽然孩子们的总结非常的浅显,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到什么科学语言及原理。但是我们仍然惊喜的发现,孩子在尝试将自己的观察总结用语言将其表述下来。这正是兴趣驱使着孩子们去观察、去探索、去尝试总结自己的发现。在孩子们的“帮助”和建议下,以后我们收集到的种子都放到了瓶子里进行保管。这不正是科学结果用于生活最好的例子吗!
在自然角中进行的实验都是非常随机的,根据幼儿的需要,教师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帮助即可。别看小班孩子的年龄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观察能力就弱。相反小班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能长时间的对自然角中的动植物进行观察,虽然这些观察非常的浅显。但正是在这样的动态观察下孩子们的兴趣始终激发着。而《3-6岁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的积累经验,并运用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收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观察中激发探究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探究。这样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幼儿科学态度和科学能力的发展。
儿童天生喜欢新鲜事物,对未知世界充满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他们孜孜不倦,永不满足,所以说“每个儿童都是科学家”一点也不过分。科学家正式因为具备了像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才会不断挑战未知领域,才会对世界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让我们的孩子用“兴趣”徜徉在班级自然角中,用“发现”的眼光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用“质疑”的行动了解动植物,用“探究”的精神感受生命的神奇有趣。在孩子们把对于班级自然角的兴趣延续下去,去感知、发现、探究我们的大自然,对大自然感兴趣。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0-07-02):《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第1~4页                   
教育部(3012-09):《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32页                  
董旭花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 02)出版的:《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 第40~159页 
英格里德·查鲁斯 卡仁·沃思著 张澜 熊庆华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01)出版的:《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   第6~155页
相关阅读
推荐
  • 明确科学活动的核心知识范畴

    作为较为严谨的科学活动来说,教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厘清每次科学教学的核心知识范畴,即本次开展的科学活动是属于什么核心领域的科学活动,这样才能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实施科学探索活动,才能正确地引领幼儿了解、掌握科学知识。 在科学教育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领域的科学概念。 (1)物质科学类内容:主要涉及物体的主要特征、结构、功能及按不同特性分类等等内容。如小班科学活动冷冷的冰好玩的磁铁、区域活动玩沙玩水等等。其组织过程重在引领幼儿探究冰、磁铁、沙、水等物质的主要特征及功能特性,在

  • 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我是一个工作一年不到的新教师,而且在我的幼教中心是分科教学的,所以说,我对科学活动的组织其实可以算是一窍不通,仅有一些学校里的理论知识,没什么实效。在听了袁迎春老师关于《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的讲座后,通过她详细的理论介绍和实例分析,我对于幼儿园中科学活动,特别是探究式的科学区域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此,我结合我平时观察的和一些理论知识谈谈我对科学活动组织的一些见解。 在幼儿园中,不管是像我所组织的语言活动,还是游戏,还是科学活动,活动的有效性离不开材料,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

  • 科学活动和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活动和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年幼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及时而适当的科学启蒙,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地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同时,注重幼儿个体差异,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竟争的时代。一个国家要在竟争中立于不败

  •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妙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呢?小班幼儿天性好动坐不住,喜欢动手操作。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在我们开展真问题讨论中对科学领域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我对教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做了探寻和思考。 一、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班幼儿比较胆

  • 把自然角还给孩子们——读《幼儿园科学区(室)》有感

    一直比较迷惘,科学区的创设怎样才能尽如人意?当看到董旭花老师的《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时,我如饥似渴地吸取养分,希望能解决我的难题,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看到书中班级自然角的创建这一问题时,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班级自然角的情况,羞愧难当。 由于是小班,我一直认为,孩子们还小,连穿衣吃饭都是问题,哪会照顾自然角。于是,理所当然, 自然角就成了我们老师的又一个任务:种植、浇水等,全是老师的事,有时甚至还抱怨两句好麻烦哦,还要浇水。遇到季节变换、领导检查或者自然角不够丰富时,便对孩子们说一声:

  • 小议幼儿科学教育之4个原则

    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引导和帮助幼儿懂得初步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的知识。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实施科学的教育可以使幼儿科学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忽视科学的教育,则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会事与愿违。因此,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必须注意几项基本的教育原则。 一是量力性原则。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建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上,并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确定 科学 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教育活动的进度。教育内容既不能落后于幼儿智力发展水平,又不能超出幼儿智力发展接受的程度。只有遵循量力性原则,才能避免儿童

  • 如何指导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幼儿科学教育

    当幼儿面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时, 常常会问一些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的问题,这种随机产生的对科学的好奇现象我认为是偶发性科学活动信息。如何让幼儿偶发的科学兴趣成为有效的科学探索活动呢? 教师 的指导是关键。 一、抓住契机, 适时给幼儿科学的解答。 幼儿的学习具有情绪性, 当他们情绪高涨的时候, 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注意到了什么马上就要问, 想到了什么马上就要说。如在一次晨间活动中, 两个幼儿在给螃蟹换水时发现了螃蟹吹泡泡的秘密:快看, 螃蟹吹泡泡了! 真好玩, 螃蟹怎么会吹泡泡呢

  • 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幼儿园科学教育

    11月14日下午,由一幼园长马建英在平湖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新教师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做了精彩分析。 马园长对科学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做了分析。她说,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体现教育内容,让幼儿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到更多。我们应采用适宜的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我们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兴趣。而我们往往在科学课时,会怕孩子动起来以后静

  • 中班科学活动磨课反思

    张老师第二次试教改进的地方较多:教学的一开始幼儿以围坐的方式进行,感觉较温馨、与教师较亲近;在教学开始阶段出示礼物时以幼儿猜测的形式展开感觉也较有趣、丰富;黑板上出示的记录图更实用、描述较少相对准确率就较高;还有,每组操作时有明确的数字标实,便于幼儿快速、正确地寻找、就坐;最后献爱心的步骤修改后也更能让幼儿清楚、明了 地进行表达和操作。教学的整个过程更紧凑、清楚、有头绪。 前后两堂课上孩子们的表现都较活跃,相对而言,第二次教学幼儿操作的准确率高了一些,教师明确的表述也让孩子们进行各个环节时更加有序、自如。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