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苏教版第五册第15课《小露珠》教学案例

苏教版第五册第15课《小露珠》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18-11-23 13:45:50

《苏教版第五册第15课《小露珠》教学案例》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中答疑能力以及写作中拟人句式运用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目标:训练学生阅读中答疑能力以及写作中拟人句式的运用。本堂课的设计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感悟课文,体会小动物和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仿照课文中拟人句式的运用,创编诗歌并书写出来。

分析思考:

一、《小露珠》这篇课文层层递进,让我们先认识了露珠外表的美丽,进而再了解露珠的内在美。如何让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出露珠的内在美,这是本堂课的难点和可生长的点。所以根据课文的教材分析,我采用了质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答疑能力。在设计提问时,我注意了这几点:

1、精心设计每个问题。老师课前对核心问题讨论的精心思考是提高课堂讨论效率的要点之一。在设计问题时,老师要做全面的衡量,问题的设计是否有价值,问题是否有难度、有可思考的点,问题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目标。在提出问题后,老师还要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预演,学生会回答出哪几种答案,可能会偏向什么方向,如何给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支架。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考验着挑战老师的观念、素养和智慧。例如本节课中的第二板块中,我有三个大问题设计的比较成功,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效率。

2、培养学生课堂讨论的意识和能力。有些问题可以学生单独思考;小问题可以同位说一说,组织下语言;大问题可以四人讨论。每种问题的提出,根据问题难度系数,采取有效的方式辅助学生思考。

经过课后反思,我发现,这堂课最大的亮点虽然是问题精确度的把握,帮忙了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同时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但是却忽略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如果能够巧妙的让学生在某些环节通过自己的质疑,自己的讨论,从而通过老师的点拨完成答疑,这样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这也是我课文需要重新思考的地方。

二、针对三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需求,本堂课中,让学生创编拟人句并书写下来。为什么改编成诗歌,让学生创编,而不是从段落入手,还是因为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当堂作文能力薄弱,达不到这种能力。以诗歌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迸发新的思路,更容易书写。
相关阅读
推荐
  •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全册单元复习题

    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又到了,我们又获取了许多知识,今天让我们来检验一下自己吧,看我们都有了哪些收获!拿起笔,要细心呦!------三---年级---语文---学科春学期一、二单元考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 一、我学会了(28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jīng měi zī rn dǒng de wǎn qǐ ( ) ( ) ( ) ( ) mng lng p lo jing ln ch bǎng ( ) ( ) ( ) ( ) 2.比一比,组

  • 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备课

    一、教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这类课文在小学阶段是第一次通篇出现的,是新鲜的体裁,二年级时仅出现过神话的题目。《盘古开天地》讲的是一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目标: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二点: 1、认读本课的8个词语,会写创造,理解混沌、抡斧、猛劈、顶天蹬地等词语,。 2、学习课文1、2、3、5自然段,学习盘古开天地前、与开天地时的情况。感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有感情地读课文。

  •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在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被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下措施: 一、体会人物性格,挖掘做人道理。 故事中,陶罐和铁罐个性鲜明,铁罐傲慢无理,说话咄咄逼人,而陶罐谦虚容忍,态度温和友好,这从他们的对话显而易见。开始,我一直把抓住任务性格作为学习的主线,让学生寻找人物形态,反复朗读对话的过程中加强对铁罐和陶罐的印象

  •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之情。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充分欣赏小兴安岭的美,还注重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情境导入,诱发美。 课前,龚老师先以一组反映小兴安岭的图片(包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让学生们欣赏,当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时,他们不禁发出了一阵阵赞叹声,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与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起来。于是,龚老师马上让学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被激起

  • 三年级语文下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明确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端正态度,思想集中,持之以恒地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认真及时地预习复习,我们还要认真完成各类作业。 二、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1.认真完成作业是检查、巩固所学知,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的必要手段,也是必须具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为今后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打好基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保护环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主题精选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有对动物进行工笔细描的《翠鸟》,有反映人类细心呵护环境的正面事例《燕子专列》和《路旁的橡树》,亦有催人深省的反面事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其中《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整个单元目标的落实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文章采用粗线条的、勾勒式的描述方法,完整呈现了一个美丽小村庄从有到无的过程。语言准确、凝练、沉静。学生要解读这样的语言有一定的难度,难在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感悟。 【设

  • 在生字词语教学中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把问题带到了课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扎实拓展,巧妙延伸。 一、在生字教学中拓展、延伸 《小稻秧脱险记》生字教学片段: 师:(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5个。 杂 拥 拼 棵 剂 喷 器 欺 负

  • 贴近生活,零推论《大扫除》教学反思

    《大扫除》这课是一篇自编课文,描述的是大扫除时,同学们都在做什么事情。本课的重点就是谁用什么做什么这一句式的学习和运用。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贴近生活,零推论, 智障学生的想象力较差,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采用零推论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出示学生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来学习句式,以及句式的运用。 如本课的内容大扫除,是学生每天早上都在做的事情,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内容擦桌子、扫地等劳动都非常的熟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需要学生去想象,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在拓展的时候,我出示的

  •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屠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能正确读写旧等12个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4.结合注释,了解诗歌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以及写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主要语文要素: 1.能正确认读屠等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能正确读写旧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3. 结合注释,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