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第一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第一稿

更新时间:2014-11-15 13:31:24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第一稿》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材分析:平移与旋转是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新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这些现象。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在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3. 能积极参与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身边平移和旋转有关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虽未系统学习过该知识点,但像乘坐滑梯、乘坐电梯、玩大风车等都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或者看见过,因此对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亲身经历,并不感到陌生。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前后相关的图形。
教学准备:PPT、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转盘面和指针。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引导观察。
这节课,我们要在观察物体的运动中来研究数学知识。那什么是物体的运动呢?请大家观察,从上课开始,粉笔盒就在讲台这一边,它有没有动?我们就说这时粉笔盒是静止的。(板书:静止)
(移动粉笔盒)再看,粉笔盒从讲台这一边往另一边移动,这时我们就说这个粉笔盒在运动。(板书:运动)
提问:老师这样面对着大家站着不动,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如果往黑板方向转动过去呢?(老师慢慢转身)
2.学生举例。
请大家右手静止,左手运动,会做吗?做给大家看一看。
左手静止,右手运动呢?也做给大家看看。
3.提出问题。
引导: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物体运动的例子。那你们想过生活里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会有哪几种情况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设计意图: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认识平移和旋转是本节课的重点。这部分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运动”,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体会运动有不同的方式,并由此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关注运动方式,产生研究运动方式的心理倾向和动机。】
一、直观切入主题
1.教师依次出示火车、电梯、国旗、电风扇叶片、直升机的螺旋桨、钟面6个运动画面。
提问: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现象,给它们分分类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二、深入观察,讨论新知
1.交流分类。
小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火车车厢、电梯和国旗的运动为一类,风扇的叶片、直升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的运动为一类。
(鼓励学生想办法模仿它们的运动。)
2.认识平移。
(1)像火车车厢、电梯和国旗这样的运动叫平移(板书:平移),物体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也可以斜着平移,但不管朝哪个方向都是沿着直线运动。(板书:平移——有方向、沿着直线运动)
(2)举例:请大家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学生举例,判断确认。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3)学生“试一试”
引导: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一做: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学生摆放)接着把它平移到课桌面的右上角;(观察学生的平移)再平移到右下角;还能平移到左下角吗?(观察平移过程)
提问:你们觉得平移时要注意些什么?(沿直线移动,不能转动数学书)
请大家把数学书再平移到课桌面的左上角,按刚才的路线再平移一次,最后平移到左下角。
追问:你对平移有什么体会?(物体不转动,沿着直线运动)
(4)“想想做做”第3题
想象一下,如果把课桌面当成一张白纸画上线,就变成了方格纸。让学生说一说平面图上的方向。
数学书看成是一枚红子,现在红子在方格纸的这个位置,把红子先向东平移3格,再向南平移3格。你是怎样数的?(请学生上台板演)有错的请重新按要求的方向,数对格子更正一下。
让学生说说两枚棋子各在原来位置的什么方向。
3.认识旋转。
(1)像风扇的叶片、直升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这样的运动叫作旋转(板书:旋转)。www.smtxjs.com那旋转这种运动方式又有哪些特点呢?(若学生有困难,可再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提示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固定在那里而没有移动到另一处呢,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交流,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围绕着一点运动。
小结:旋转都是绕着一个中心点运动的。(板书: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追问:电风扇叶片绕着哪一点转动?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呢?
(2)举例:你还在哪里见到过旋转现象?(出示钟摆的运动,相机讲解)
(3)学生“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中的转盘,让学生用事先准备的转盘面和指针,照样子做一个转盘。
提问:你是怎样做成这个转盘的?圆面中心为什么用一个钉子固定?
引导: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一做:把指针从指向A点旋转到指向B点,再把指针转到指向C点或者指向D点。
提问:刚才指针是什么运动?是绕着哪一点转动的?
请小朋友再把指针从指着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周回到A点。还可以怎样旋转一周回到A点?请大家做一做。(学生逆时针旋转)
追问:怎样的运动是旋转?
4.比较。
引导:请大家用手势表示平移,再用手势表示旋转。
比较一下平移和旋转,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我们刚才研究了物体的运动,认识了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这就是平移和旋转。沿着直线移动的运动,是平移;绕着一点转动的运动,是旋转。
但不管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前后物体的大小、形状都不变。
【 设计意图: 对于平移、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又是必要的。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练习生活中熟悉的实际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对比,初步明确几何概念,在边做边说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是平移的在图下面画横线,是旋转的在图下面画圆圈。
交流: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把通过平移能和绿色树叶重合的涂上颜色。
交流:哪些树叶通过平移可以喝绿色树叶重合?
追问:剩下的树叶通过怎样的运动也能与绿色树叶重合?
【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组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欣赏体验等感知活动,并在活动中加深对平移和旋转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于教学难点,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情景化的故事评评理的数学活动,设计两只小动物的比较,很自然的引向了点的移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在实际操作中,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四、知识延伸
我们现在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图案。出示课件:各种色彩鲜艳并且是学生熟悉的图案。(都是平移和旋转得出的图形。) 这些图形美不美?是怎么画出来的?交流。你们想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加出色、更漂亮!
【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创造图案,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图案的设计与欣赏,提高审美情趣。同时还能联系其他学科,认识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发现数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几何图形发生兴趣,学习数学的情感会得到极大的鼓舞。】
相关阅读
推荐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二单元检测试题(国庆假期作业)

    六套小学三年级数学国庆假期作业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想一想,填一填。(20分) 1、488 = 48( )( ) 96( )( )= 966 2、603=( ),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数。 3、把42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 4、有73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2个班的小朋友,每班分( )个,还剩( )个。 5、( )5=143 6、在有余数的除法里,( )( )+( )=被除数 7、最小的四位数是( ),比它小1的数是( )。 8、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评课教学反思

    一、注重对比,巩固提高: 在杨老师的课上,我们可以看到她非常注重让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对比。比如在教学四分之一这个分数时,老师出示了总数不相同的几种情况,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总数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每一份都可以表示成四分之一,以此来揭示分数的含义。而后面二分之一出示后,也不忘记和四分之一进行比较,继续追问学生:都是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为什么一题中每份表示为四分之一,另一题每份则表示为二分之一,在学生思考之后,让学生明白了4个桃这个整体虽然相同,但是平均分的份数,决定了每份到底是几

  •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案例:这是在教学完第一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之后的一堂复习课,主要复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师:请一个小朋友朗读第8题。(学生读题)师: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在计算方法上还没有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所以不提倡第一步用乘法计算)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要求用两种方法进行解决。 完成后采用同桌交流的形式进行。 在进行交流之前,老师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让写出一种方法的孩子先说说你是怎么想想的?(也就是让中下等的

  •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

    黑埠中心小学 丁海浩,今天听了五位教师的课感受很深,他们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的魅力,五位教师准备的都很充分,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分数,虽然是第一次学习分数,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今天的数学课中,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

  •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及反思

    唐店尚营小学 刘璇,今天在城西小学听了五位老师分别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感觉收获颇丰。五位老师的课生动精彩,学生讨论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下面我对庄子汉老师的这节课,说一说我的几点思考。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庄老师在这节课导入的时候,由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分一分这个过程中,强调了重点,就是要求平均分。由分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反思

    陆晓宁 ]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除法及掌握了验算方法后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难点是被除数十位上不能整除与个位合起来再除。因此在教学的开始我让学生先回顾一些简单的计算如:328、465、505目的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花朵出发,把52朵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案例

    【李允允 】 一、案例背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知道把长方形某个面的形状

  • 加强对比练习,突破小数加减法难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在这一单元里有一位小数的认识和意义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因为是小数的初步认识,在认识里我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一位小数,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然后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教学时,我首先复习了整数加减法的练习,使学生明白了进行计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 课本中的例题都是一位小数加减一位小数。对于一位小数加减整数,整数加减一位小数,这一教学

  • 一道错题的精彩

    今天,在三(8)班上课时,我讲错了一道题。 题目是:有两个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盛有热水杯中,甲球与水温度相同时,水温降低了△T,把甲取出,再把乙球放入杯中,乙球与水温度相同时,水温又下降了△T,则两球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 ) A.C甲﹥C乙 , B. C甲﹥C乙 , C.C甲﹥C乙D.无法判断. 由于这题学生错的非常多,所以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分析过程,设球的初温为t,谁的初温为T,则甲球的末温度为T-△T,乙球的末温度为T-2△T,接下来我犯了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