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一)》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5-03-29 07:18:29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一)》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以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有若干个问题组合而成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驿站”。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据杨玉东教授调查,每节课教师提问,有的多达百余次。短短的四十分钟,有百余次提问,试问一下,这么多琐碎的问题,学生除了忙于应付之外,还哪有静心思考的空间啊?而这其中的提问,有的是无谓的重复,有的是泛泛而问,如:同学们对不对?大家说是不是?无形中给孩子们很多浑水摸鱼的机会,大大降低了课堂效能。长此以往,更会养成孩子们的思维惰性。
《乘法口诀(一)》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教材通过向日葵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图形语言来“说一说、编一编、记一记”乘法口诀,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不仅了解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还能在掌握2、3、4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应用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始,老师创设如下情境:小朋友们,春天的时候,各种植物都发出了新芽,有一个班的小朋友他们种的向日葵也发芽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2 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1:我看到了两个小朋友。
师随口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呀?
生:小朋友在说话。
师:在和谁说话呀?
……
教师原本想借助向日葵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们发现主题图中不相关的信息较多,由于教师提问有一定的随意性,导致学生关注点的转移,学生尽管说得很多,但有价值的确不多。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直接提问:一棵幼苗上有几片子叶?就是几个几呢?马上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静下心来思考几个几的问题,接下来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富有趣味性。
   在探究“3”的口诀时,师创设情境:过段时间,小朋友又去再看他们的向日葵了,这次他们惊奇地发现(小树苗长高了)。这都归功于小朋友的精心呵护。(出示例3图)
    师:咱们再来看看这样的一列有几棵向日葵?
生1:12棵
生2:3个3是9棵
教师茫然……
在此片段中,我们看到学生回答每列有12棵向日葵时,教师其实完全不用急着请其他学生说,应追问他是怎么想的,当她说出每棵有4片叶子,3棵树就是3个4时,其他学生马上会反对,这时候你再请其他学生帮他纠正,自然就引到观察几棵树而不是叶子了!
此外,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把这一列分开来,学生就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观察这一列来,更不会出现后面的3个3是9棵的回答了。
我思考着,到底一堂课究竟多少次提问是合理的?怎样的问题是有思维含量的?我觉得一堂课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应抓住知识点的坡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提问还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回答有时可能无法达到教师理想的要求,这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教师提问还需规范提问语言,我们说课堂是灵动的,教师不可能精心准备好课堂上的每一句教学用语,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教学机智,随机应变,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和时机。教师用语讲究“规范”两字,而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更要求精炼、简洁、准确,所以我们绝不能对问题的语言组织掉以轻心,有时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的语言干瘪、重复不够简炼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语句的理解产生偏差,出现“启而难发”或答非所问的现象。
杨教授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般一堂课教师提问在50次左右是正常的,问题的思维跨度应基于学生认识水平,又略高于一至二个等级。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通过准确、恰当的提问向学生们揭示出来,使他们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才能有效的开展思考、讨论,获得新知。
相关阅读
推荐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2013年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二年级数学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1分)1、( )和( )是常用的质量单位。2、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 ),短边的长叫做(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 3、325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这个数读作( )。 4、一个四边形对边相等但没有直角,这个图形是( )。 5、按规律填空 □■◇△ ■◇△□ ◇△□■ ( )。 6、□△= 73,除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 7、在( )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西瓜重3( ) 一袋味精重10

  •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检测题

    一、 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6分) 287= 324= 350+870= 355+38= 243= 819= 120+390= 7(5+3)= 729= 83-34= 2100-400= 6(568)= 二、 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是6,十位上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 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 )。 3. 3207是( )位数,读作( ),它的最高位是( )位,2在( )位上,表示( )个( )。

  • 小学数学精品课程《除法》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精品课程《除法》练习设计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1、读一读。 84=2 155=3 102=5 123=4 63=2 93=3 122=6 186=3 153=5 164=4 2、填一填。 (1)105=2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2)82读作( )除以( ),表示( )。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24表示( )。 A、把12平均分成4份 B、把12平均分成3份 C、把4平均分成12份 (2)364=9读作36( )4等于9。 A、乘 B、除 C、除以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千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理念: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是数的概念和运算,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重点应该是位置值和进位制。数起源于数,量产生于量,本课充分利用数数这一活动的重要数学价值,从利用方块数到计数器数到抽象数,体会到数数的过程是无限的,可是数数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满十向前一位进1。让学生在数数过程中,逐步了解位置值和十进制。同时在数的过程中融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读写为一体,建立一千以内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8~1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

  • 把握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有效地数学课堂,是建立在教师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上的。因本次教学苏教版二上《认识平均分》是为今后教学《认识除法》做好铺垫,也是学生完成从文字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所以我认识到本课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建立符号意识,才能准确表达数学思想,避免日常语言的繁复、冗长或含混不清。 例如: 3个人分12枝铅笔,平均每人分几枝? 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123=4(枝) 日常语言 数学语言 符号语言 认识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因为除法的意义就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平均分的两类分法

  • 学会审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比较少,所以还没有独立审题的能力,所以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老师或者家长读完题目后,学生再进行思考,正因为这样很多孩子也就失去了独立审题的能力。 二年级由于识字量的增加,开始尝试让学生独立进行审题,但是发现学生之间差异很大,在作业中,试卷中,包括和家长的聊天中,都有这样的发现:学生粗心、马虎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学生之所以会粗心,从一个侧面也看出了孩子审题能力的薄弱,不会审题,马虎审题,导致错误较多。 比如:在学习了除法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出一些类似的除法题目,结果有一次,在众多的除法题目之

  • 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按步理清解题思路

    学生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这样求相差数的问题,如:小英摆了25个花片,小华摆了16个花片,小华比小英少摆了多少个?小英比小华多摆了多少个?两个问题提问的方式不一样,但因为都是表示求两数之间相差多少,所以都用减法来进行计算,所以孩子们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不假思索。 二年级下册出现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如:小英摆了11个花片,小华比小英多摆了3个,小华摆了多少个?小

  • 听课评课:二年级的《认识线段》教学随笔

    今天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认识线段》这节课,由于最近一直关注着学生的听讲情况,所以我也特意关注了他们班的听讲情况,发现其实在教师抛出问题后给予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有点短,所以一部分同学在没有自己得出答案后就要被迫听取别人的发言了。他们班孩子听课状态还是不错的,然而在回答问题时重复内容太多,比如学习活动一:同桌互相说一说,指一指:线段有什么特点?这一环节有三个同学都在说线段有两个端点。最后教师还得再总结一遍

  •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听课记录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老师带来一位客人(小精灵),听说你们爱动脑筋,她带来一些问题。 大屏幕出示: 小精灵带我们来这里是北京鸟巢 里面正在表演节目呢,再看看,好多人呢,小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