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师生合作是在为学生合作做示范——读《为了合作的学习,让课堂变革真实地发生》有感

师生合作是在为学生合作做示范——读《为了合作的学习,让课堂变革真实地发生》有感

更新时间:2018-11-20 15:16:36

《师生合作是在为学生合作做示范——读《为了合作的学习,让课堂变革真实地发生》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随着我市“学讲”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不可或缺的方式,但我们也发现:合作学习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方面,缺乏深度的研究,即提出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是口头上的,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最近阅读了《为了合作的学习,让课堂变革真实地发生》一书,颇有感悟,对于研究此课题,提供了理论的深化与实践的引导。下面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一、把握合作学习本质,使合作更真实

要想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果,那么师生的合作首先要为学生的合作树立良好的标杆。课堂上我们往往会看到一种现象:学生几个人头凑到一起,哇啦哇啦,老师却站在一旁,或者偶尔凑到一组象征性的参与一下。究其原因在于,对于合作学习本身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了合作的形式方面,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合作本身,而不仅是一种工具或者手段,如果这个认识建立不起来,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是无法真正建立的。合作学的本质是什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合作学习的功能并不仅限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远在小组之上。“学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其意义绝不只在于教学方式的标新立异。每一个采取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而且也应该使学生意识到,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真正的合作意味着组员们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携手进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不能“一枝独秀”,教师应参与合作学习中,适时引导提问,使其“百花齐放”,这就是合作的本质,同时也是合作的最高境界。
曾在一次听课中发现:当一名学生表明观点后,而这一观点几乎是完美,然而有另一名看似所谓的差生却能提出不一样的观点,即使是不简便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但足以看出学生真正的合作学习,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其高明的地方在于将交流、沟通技能的学习与学科内容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合作学习,教会学生掌握合作技能,学会与人沟通,使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的活动。

二、教师示范参与,教会学生合作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求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自己则作壁上观,许多教师误以为合作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要允许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行了。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总会有合作学习的环节设计,教师发出号令:“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开始!”号令一出,就会掀起讨论的热潮,几个人凑到一起,交头接耳起来,老师呢?有的会不停的走来走去所谓的“巡视”,有的则弯腰走到一个小组中驻足象征性的“交流”一下……这是很有问题的。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合作技能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也就是说,与其他知识和技能一样,“合作”也是需要教师教授的,而且是要花大力气教的。那么怎么教呢?首先教师要将合作的知识和技能讲解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和要求,教师要向学生做好合作技能的演示和示范,课堂上要扮演好学生的合作的角色,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就要先学会倾听,为了让学生有礼貌的提出异议,教师就要展示有礼貌提出异议的技能,为了让学生学会恰当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就要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地提出建议的演示和示范。所有的技能学习,教师的演示和示范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合作技能的教授更是如此。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与学生和谐的合作关系,教师完全融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在讨论中学习知识,在交流中沟通情感。因此,师生之间的合作才是学生之间合作的前提。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应是真实有效的,而这种真实有效需要教师的干预,师生之间的合作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榜样,起到示范作用,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关阅读
推荐
  • “奖状”和“小雁”——观电影《心灵的小河》有感

    周五(10月22日)上午,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心灵的小河》。虽然看之前儿子一直给我灌输:这是一部很不好看的电影,很没劲,我们的同学都说不好看。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从头至尾,看得非常认真。 【电影内容概述】: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毛勇的小男孩,学习成绩很一般,从来没有得过奖状,老师不怎么喜欢他。他的爸爸是一个获得过很多荣誉和一等奖章的优秀转业军人,一直期盼着儿子能拿回一张奖状。可是,虽然毛勇对于自己的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却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对小雁倾注了自己深深的爱。最后,小雁展翅飞翔,越飞越高,

  • 由书香浸润的假期——读《活着就是幸福》有感

    【引言】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过不少,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次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陶行知语】出自陶行知的《每天四问》(节选);摘自《活着就是幸福》一书 【书香】《活着就是幸福》是这个暑假校长赠与大家的精神食粮,分上、下两册,由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主编,是继《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之后的又一生命读本。 简洁、淡雅,以白色为基调的封面给人以清爽之感,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舞动,淡墨妆点的写意画使人浮想联

  • 眼泪只能流一滴——《小小的我》观后感

    无意间同事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小小的我》。看时眼泪一次次情不自禁地留下来,看后让我为之感动。这部电影主要讲一个伤残儿童栗欣短短的一生,人物微小,如沙海中的一粒,但却给人留下无限深思。为什么?影片从童心这个角度,做了大大的开掘。是童心焕发出的光彩,照亮了我内心深处那些久久未被触动的地方。 一场车祸,让一个如花儿童栗欣成了残疾人,让她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年。这个打击是致命的,但小小的她却坦然面对,不被任何困难打倒。 她要上学。为了能上学,栗欣咬牙学走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拼命爬起,终于学会走路了,当她艰难地走到

  • 我看《沉思录》后感

    想说的第一句话:入社真好,梁先生送书来了;于是,案头有了《沉思录》;随时翻翻,偶有所得;牵强为句,缀连成文;以书名为线,串联了三篇;聊以自嘲,敷衍塞责。 开首之篇:沉 马可奥勒留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年代,以其坚定的精神和超人的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在沉思中感悟人生。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笔、简洁的表述,历练成动荡砥砺沉思、苦难造就伟大的杰作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何怀宏教授,以他洞察的眼光、睿智的思维、深邃的理性,悟其真谛,得其精髓,权威译作,把《沉思

  • 从“构建优先原则”说学生的合作学习———《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最近学习了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现就对本书第四章职业教育的教学论中第三节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结合我在教学实践应用的学生合作教学谈点浅显的体会。 当前的职业教育应该提倡构建优先原则,即基于行动、生成和构建意义的学,学生主动存在(p225页),我在教学中采取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旨在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依赖心理,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学生分组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 可将班级按35人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立组长,有组长负责,根据组

  • 从《豪猪的哲学》想到的

    最近在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看到她引用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但总不知道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最好,太远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于是又开始疏离;但又觉得冷了终于豪猪们保持了最适当的距离,又得到了群体的温暖。于是我也想到我们师生之间也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作用。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希望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当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对学生一种有距离的教育也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对成熟的肯定。在学生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 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陈大伟教授在他的著作《建设理想课堂》中说,课内不能太勤快。就是在课内就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也就是说,不一定动手做了,写了,就一定是勤快,有时候动脑思考、动嘴发言也是一种好现象。 不由得就想起自己以前课堂上的一个片段: 学习《乡下孩子》这篇课文时,有一个环节是体会乡下孩子的生活有趣和多姿多彩。要求学生模仿书上的一个句子进行仿写。我采取了一个渐进的指导方法,感觉效果很好。 首先出示书上例句: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指导孩子读好这句话后,

  • 教和学于共同体中理解现实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感受颇深的是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美丽所凝聚。在这一章中,现实是共同体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教和学就是一个无法割分的共同体,我们寻求的共同体模式是一个能拥抱指引和优化教育的核心使命也是认知、教学和学系的使命。我们将从最具挑战的教学概念的核心教学就是开拓一个时间真正共同体的空间,来寻找这一概念多方面的线索。 师生共同学习,是一种氛围,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为老师是一个引导着,教育者,很多时候,学生就是围着老师的思路来进行

  • 唤醒教师自身的内心认同——《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书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直指我们教师的内心精神世界,可谓一针见血。我国的古典文化中有着对教师精辟的论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谓之师道,并非拿到教师证就是教师了,我们如果不是从内心认同于自己是一名教师,那么您即使是站在讲台上也不一定是一名真正的教师。古代圣贤把教师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排在最前面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传道,那么对于教师而言这个道,也即师道,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教师这一内涵的真正认同,从而达到以师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时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