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培养学生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我们如何思维》

培养学生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我们如何思维》

更新时间:2019-08-09 15:53:24

《培养学生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我们如何思维》》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作者:张长梅 ]《我们如何思维》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杜威在这本书探讨了人类思维的本质,人类进行思维时候的不同过程。而其中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经常很重要的部分,抽象思维得不到好的展,数学学习将很成问题。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课堂上总是会搭建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桥梁。

书中首先指出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从事例到思想,好像任何不带思考的处理事情的过程都可能是有教育意义的,或者说是有教学意义的。这句箴言所倡导的教育标杆是低级的学术和机械程式或感官反应未应用在高端学习。”

的确如此。平时在数学教学中好像理所当然的通过一个导入活动,认为学生就可以带着思考来解决数学问题。至于这个数学活动,有可能并没有让学生们得到抽象的思考,是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得到的目标,也就是说是形式上的是空洞的,并没有达到促成教学目标,而有效的进行思维。仅仅在表面徘徊,并没有进入到问题的关键,事物的内部。

书中提到的观点其实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雷同,杜威提出也就是要先想一想两种学习和生活事物中有没有更熟悉的事物,找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这就是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的现有水平”,通过现有水平让学生发展。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或者说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实际教学,在具体的食物中或体验中,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理解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理解的盲点特别重要  。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这一个时期对他来说抽象的数学知识或者物体,到来另外一个阶段可能就是具体的。当他遇到新知识的时候,已有的认知经验,完全用不上,并不能帮助他进行思考解决问题,两者之间的纽带联系不上。

按杜威的说法,也就是说“抽象与具体之间有一条比较恒定的分界线”。我认为这个界限不光是由学生的认知经验所决定的,和他的个人智力水平发展情况,都是相关的。

通过阅读《我们如何思维》这本书,要培养学生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我觉得首先要做到:

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具象思维放在第一位,根据具象思维指导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活动,以求有效地解决即将要展现出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所呈现的数学素材和组织的数学活动,不只是仅仅为了让这些素材通过手段变得具象,而是要清楚地认识这些素材的使用和特性。

比如一位老师教学生认数的时候,出示一副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学生,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会说看到了孩子,蝴蝶等等。,这些都是具象直观的物体,这是小学生的指出思维逻辑。有的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就会问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的思维回答,还看到了大树,蓝天,小草,这样就偏离了教学的方向。有的老师会这样教学,你看到了有几个学生,几只蝴蝶,几棵大树?你觉得“几”这个数字还能表示几个什么?两个老师不同的教学安排就将学生的思维指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在这个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看到的物体向数量开始转化,进而觉得这些数不仅能表示人、蝴蝶、大树,还可以表示其他可数的物体。如果提供的素材不能让孩子们认清这些素材之外的意义的话,没有把具象的物体向数量抽象用数来表示,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

如数学童话的介入,如果再只注重数学童话情节上的好玩儿,吸人眼球,只为了学生的兴趣出发,而没有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数学童话中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探索,或者是数学方法的利用上,那么这个数学童话即使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那也注定是失败的介入,失去了使用数学童话的意义,是将学生的眼光聚焦到物体的表层的,而放弃了对数学本质的知识的探讨。

《我们如何思维》这本书中也用具体案例做出了方向上的指导,比如“在木工和车间工作的直接兴趣,应逐步转化为对几何和机械问题的兴趣。做饭的兴趣应滋生对化学实验生理学和成长健康的兴趣。制作图画的兴趣应该过渡到对雕塑技巧及美的欣赏等兴趣”等。

就像在教学中使用数学童话的目的。最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兴趣,而是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有效的组织数学学习活动,为了思考而思考。最初的素材,牵引进入的童话情境所指向的结果是要达到的抽象思维,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化到从途径成为目的本身,“进去渐渐地毫不困难地运用到反思性观察和检和检验”,增长和扩大产生的思考,让这种思考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重要的习惯。它是一个目标,但并不是终极目标。

“真正的理论性的抽象的思考,并不是说比具象思考,或者是实际思考更加高级。”杜威的这个观点让我有了很大的反思,在教学中,只关注到熊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却忽略了,这两种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一味发展抽象思维,而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两种思考形式,并不是说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要,就要减弱实际和具体的思维习惯。

最重要的一点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是多变的,多样化的,多元的。就说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以成人的方式强加灌入或抑制孩子的自然性情。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数学童话进入数学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数学童话孩子们是有兴趣的,但并不是说是绝对的。对大部分人可能是有提高学习兴趣的可能性,但对少部分智力发展比较快速的孩子来说,也可能觉得是在绕弯路,太流于形式。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学生阳光成长反馈册作用初探

    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几年由于国家对农民工更加关怀,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但是这些农民工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或夫妻双双进城而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戚朋友。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麻烦,特别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这些孩子来说基本为零。鉴于此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制作了中小学生阳光 成长反馈册并试行一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题概念的诠释 小学生阳光成长是指学生每天的在家和学校的学习成长情况,生活快乐健康状况。反馈

  • 班主任管理经验:原来班级可以这样管理

    第一次当班主任,工作第一年后留存在自己大脑中的大学课本中的主任管理经验已所剩无已,再加上平时也不太关注其他老师的管理方式,这一次上任虽有心理准备,但心中依旧底气不足,毕竟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一年来也听过许多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讲座,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每一个班级都有各自的特点,好方法也不一定对任何班级都适用

  • 青春期叛逆,要独立——教学毕业实习论文

    很多书将青春期解释为儿童生理、心理上一系列变化的成长阶段。青春期对家长、教育人员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尤其是现今时代,孩子已经成为家庭中最核心的部分,家长对青春期持有正确的态度、认识尤为重要。 青春期的叛逆,表面上是不听话;本质上表现为孩子要求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处理一些事情。因此,在青春期前,家长就要给孩子建立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责任感,体现为孩子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准确地把握自己言行对自身及外在事物的影响。 人生观,体现为孩子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认识,就是对自身成长、发展怀有

  • 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字姿势和良好习惯

    摘要:写字是语文的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让低年级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习惯尤其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写好字,而且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不仅能让学生把字写漂亮,而且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习惯 养成 持之以恒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入学教育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两幅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的图画,在第三幅图上,

  • 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尽管我校学生的课业负担没有过重,但是全校教师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深刻领会减负精神,非常支持减负工作,严格实施减负措施 。尤其是一二年级老师,坚绝做到不留书面作业回家。 二、减负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一二年级语文学科中没有要求会写的词语范围。期末考试都有看拼音写词语,尽管这些词语所组合的字都已经学过,但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这个词语没抄写过,他就往往会写错字。希望一二年级学生会写的词语能够像中高年级一样给一个范围,可以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负担。 2、中年级考试科目太多,学生很辛苦。刚刚从

  •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方位驱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何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地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探索教改方法的重要课题。教学结合,教学相长,仍离不开环境,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它们的同步进行将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一、优化教法促进基础素质的主体工程 在应试教育教学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为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结构,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课堂结构的调整 目前小学课程在教法上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稳妥地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

  • 育人的高境界:信赖

    在《学校的挑战》一书中,提到了构筑信赖与合作的关系,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学校教育,教书,育人,其顺序按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成是育人,教书。教育,首先是对人良好品行养成的促进。育人的高境界:信赖。 低年级的学生,常见用小红花去刺激:好了,奖两朵;不乖了,扣两朵。那些小红花们,乖乖的贴在墙上,标志着主人的表现。到了中高年级,有的班级会改成加分制,那些遥遥领先的分值完全有藐视一切的威慑力,真的很威武

  • 论文:合作探究的话题设计初探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韩立福教授《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一书,几度讨论研究,提出3+1的学导模式(即自主初学,探究合作,拓展延伸,加多元评价),拿什么去探究合作,是这种模式成败的关键,这些年我们一直注重合作探究话题设计的探索。 一、 把三维目标融于话题之中 话题是学生合作探究做的事情,学习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形式是让学生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学习最主要的方式不是记知识,而是做事情。通过做事情学习(即合作探究话题)可将价值观确立,能力培养,知识习得的三维目标融于不可分割的做事过程中,真正回归学习的本来面

  • 好课标准再认识与思考

    好课,什么样的课可以称之为好课?有人说:一节构思巧妙、设计严谨、井然有序、课堂节奏和知识层次环环相扣的课堂就是一节好课。有人说:一堂好课,关键是看教师,教师是否创造了学生发展的良好课堂氛围?是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是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然而,好课又能否用统一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说到好课的标准,您心里是如何思考的?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的特点,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课堂上能突破重难点,学生能当堂掌握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就是一堂好课。新课程标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