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22 09:55:34
《关于朗读——读于永正《全神贯注》实录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没机会听于永正老师的课,这辈子也许也没机会了。但今天读了他的《全神贯注》课堂实录,还是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特别是课堂上的朗读训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记得3月5日我去平师附小参加全市教育科研会议时王局曾对德育与智育作过这样几个比喻:如果教育教学是树,那么德育就是阳光雨露;如果教育教学是一盆佳肴,那么德育就是精心设计的菜单;如果教育教学是人,那么德育就是人的大脑。这里暂且不谈这几个比喻到底是否形象生动,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却能在这几句话里显而易见体现出来了。小学毕业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其人生观、世界观还远未成型,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特别是现在家庭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其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能对学生品行的形成产生十分重大的影
有幸学校安排我去参加南湖之春心理健康教育专
近来我们一直在学习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主题的文章。课文很美,无论是《乡下人家》,还是《牧场之国》,都给我们描绘了恬静悠远的乡村田园景象。尤其是古诗词中的《渔歌子》,给孩子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还有《麦哨》,光是一张插图,就让小孩子们兴奋不已。 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感到有些吃力,因为很多我自己觉得很熟悉的场景,我们的孩子却是一脸的茫然,需要我用方言不遗余力地反复的描述,才能拉近一些乡村生活与这帮娃娃之间距离尽管我们都生活在乡村里! 昨天的作业,布置的是《语文园地六》中的《展示台》。其实在学习《乡下人家
再次学习省发的《数学教学建议30条》,感觉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特别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应该加强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每次拟订教学目标,必须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很好地挖掘和使用教材。比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其中有一部分比较分母是1的分数的大小,其实本部分的目标是在巩固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比较大小,如果没有把握教材目
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教坛上出项了这样一句话:要使学生终身受益,就得教给学生自己寻找水源的方法。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本教育也被社会提上了日程,其实这正是对上句话的一种呼应,是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要想真正落实授人以渔,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的概念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
有人说:有爱才有沟通;我要说:有爱才有教育。教育是通过沟通达到目的,而爱是沟通的桥梁,一个教师要有所成就,有所作为,要桃李满天下,无非就是你的学生成才、成功,不但成功,而且是在成功之后记得你,记得是你影响了他,才促使他有今天的成功。要达到这种效果,爱是不可缺的,其实作为老师对学生说的话大概意思都差不多,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有些老师心中有爱,有对学生的爱,而有些老师只是把教书当作是工作,每天完成自己的任务、尽到自己的职责就好了。这样的老师我个人认为你教书的任务是完成了,可育人呢?我们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教书育人。有
上段时间我有幸参加对兄弟县市几所学校的教育考察。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我却受益非浅。特别是杭州市的监平一小教改实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他们课堂教学的改革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出题目、学生做题目的授课方式,将越来越受到冲击。已普遍在杭州市临平一小实行的自主学习,探究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自主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改变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选定研究课题,搜集资料,分析取舍,最后撰写研
因此,决定师生关系的并不是教师是否应该爱学生,而是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能够换回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比率。可要真正提高这个比率,需要的是教育智慧,而不是简单地增加感情投入。因为感情投入越大,感情的使用率越低,教师对学生的反感就更厉害。这是最近我所阅读的周彬所著的《叩问课堂》一书中的一段话。看到这段话时我十分的认同,深有同感。在这几年班主任工作中,我明显感受到一味的高谈爱并不能解决很多的问题,往往需要教师对具体事情的分析后所作的针对性的方法,也许这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也许这在一般人看来是白费功夫的事。 在昨天教育局
听课感想 淼儿 最近学校又进行了一轮听课活动,我和郭老师谈论听课感想。她的几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她说有的老师的课像是行云流水,载歌载舞,孩子们快乐的参与其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把知识得以提升、升华。这样的课堂听起来是一种享受。有的老师的课一条线索贯穿始终,老师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在反复的读,反复的品,学生享受着课堂是他们的展示的舞台。这样的课堂就像在一个地上挖坑直至出水源。。有的老师的课就像在打枣。老师就是一个打枣者,知识就是一个个成熟的枣子,老师把所有的枣子都打下来了。学生就是拾枣子的人。学生没有经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