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小学特级教师研修(培训)班第二阶段总结》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个人规划总结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季百花香,在这个姹紫嫣红的季节,我们再次相聚金陵开展为期一周的小学特级教师研修培训。
短短的一周时间,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参与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感受名师教育教学艺术与特色,学习名师工作室工作经验。导师对论文的撰写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受益匪浅。六天的活动,高端大气,耳目一新,对我是一次理念和视觉的全新冲击。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4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教授和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永和老师分别作题为《儿童哲学》和《三“思”而后行 ——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的讲座。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受益匪浅。刘教授认为儿童是探索者、思想家;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儿童是自然之父,是历史之父,是成人之父,是成人之师;是文化的组织者,是破坏者更是建设者。这些观点令我深思,儿童有无限的潜能,我们只有关注儿童,才能发现儿童。
“在我们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思想不老,并依旧照亮前方的路。”这是听了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刘永和给我们做了题为《三“思”而后行 ——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的讲座后强烈的感受。刘老师提出我们老师特别是特级教师更要三“思”即有“思想”,新“思想”,会“思想。内心不断追问自己有“思想”吗?有新“思想”,会“思想吗?这些年自己更多的只是在繁杂琐碎中在平庸无奇的教育中盲目的前行着,沉浸在忙忙碌碌毫无闲暇的教育生活,始终在一种困惑中蜿蜒前行,不抬头看路,不认真反思,少了教育的底气和灵气,缺了教育的机智和大气。
著名教育专家余文森:“一个优秀教师不论是教学有方或著作等身,如果缺乏自己的教学主张,从专业上讲,到头来也许还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没有专业精神和追求上的归宿。”没有了教育思想,何来教育的艺术,没有教育的艺术,何来的教育的魅力?思想从何来?教师的思想源于专业成长,而专业成长无不与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心凤老师在结业典礼上说“从今天开始奔跑”,调整行走的姿态,是当下该做的事,不做教育的“流浪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晓庄学院的老师介绍,四月份,是南京市最美的季节,也是南京市开展教研活动最集中的时间段,是南京教研之花盛开的最美时节。
一、“走进书里去——课外阅读
内心清清楚楚地知道语文教学不能离开阅读,却又矛盾着阅读时间的匮乏,矛盾着阅读广度深度的难以拓展。于是就这么坚定地讲解着,讲解着,在唇焦口燥之中,把一个个学生引导在一张张没有生气的语文试卷上。4月15日,参加南京市天妃宫小学史春妍工作室以“走进书里去——课外阅读”的教学研究活动。给我打开了一扇课外阅读的窗,指点了课外阅读指导的迷津。
王珺老师和范颖琼老师的阅读推荐课《笨狼》、《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两位老师在为孩子们推荐书籍时顾及学生的兴趣点。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紧扣“情趣”做文章,咬定“情趣”不放松,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从而把兴趣转化为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了阅读期待。孙艳老师的绘画阅读课《我爸爸》,为我们演绎;了一节精美的教学。她带领学生读图画,读文字,读图画和文字背后的东西,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最终让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去阅读一本图画书。
下午是《七彩语文》杂志社低幼版的主编葛苑春的阅读讲坛时间。葛老师亲自为二年级的同学上了一节《好玩的绘本》——勇气。从容的葛老师上起课来丝毫不弱于我们专业的老师啊。最后还观摩了二年级天娃古诗词“一战到底”pk大赛。
2011 版新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南京市的课外阅读已经走向了成熟,形成了推荐课、指导课、交流课、汇报课等课外阅读的课型。今天的活动朴实,触动收获都很大。
二、打开儿童课外阅读的“新视界”
4月16日是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郭学萍工作室 “‘三人行·思’名师发展共同体联合教研活动——打开儿童课外阅读的新视界”的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江苏省小语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教版小语教材主审、《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主编袁浩先生、鼓楼区教育局工委林海滨书记、鼓楼区教育局人事科徐冬梅科长、鼓楼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吴青华主任、晓庄学院卞志娟老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翟方署老师、海军指挥学院方齐老师、鼓楼第二实验小学林仁礼校长,新疆乌鲁木齐市的语文名师工作室代表、鼓楼区小语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全市对课外阅读有兴趣的老师,以及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学生。看这阵容,专家、领导、老师,行外人士,乃是海纳百川。活动有“学员上课”、 “导师辩课”、 “同行评课” “媒体观课”四大环节,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在“学员上课”环节,南通如皋安定小学的陈小琴主任上了一节绘本阅读课《独眼猫一世》,苏州昆山裕元小学的陈娟校长上了一节桥梁书阅读课《换换书》,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任子秋、卞赢、李梦琬、滕雪四位不同学科老师共同上了一节电影课《神奇飞书》。三堂课,低、中、高三个年段,三类文本,三个不同的教学目标,三种不用的演绎风格,给了我理念和视觉的全新冲击。
在“导师辩课”环节,如皋白蒲小学姜树华校长从“学”着眼阐述的论点是“儿童的阅读由儿童放飞”,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高子阳老师围绕“小学生该读多少书”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郭学萍从1922年8月6日梁启超先生在国立东南大学(即今日的南京大学)为暑期学员作演讲的《学问之趣味》谈到了如何提高儿童“阅读之趣味”。
在“同行评课”环节,来自海南文昌市小学教研室特级教师林尤雄、琼海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谭明、海口市二十五小特级教师邱淑慧分别就三节课进行了现场点评,他们一致认为,这三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带给与会者全新的课外阅读理念和巨大的心灵震撼。
在“媒体观课”环节,袁浩先生从四个“新”对这场活动给予了高度赞誉:一、关注的角度“新”,关注课程;透出的理念“新”,关注创造;阅读的认识“新”,关注为什么读;四、阅读的策略“新”,关注作品本身的特质。
一切从儿童出发,回到阅读,回到儿童,回到教育!
三、 语文课可以这样上吗?
4月17日,尽管天有些冷,还下着蒙蒙的细雨,然而琅琊路小学的示范教室内却是一幅春意融融的景象。周益民工作室的活动以周洁老师的展示课——文包诗《黄鹤楼送别》拉开序幕,这是一篇小学语文教师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课文了,听过不同版本的课堂教学,上至全国名师,下至我们普通的老师。但此次周益民工作室展示的教学版本我敢说是“史无前例”,是一堂富有创新意识的课。授课的周洁老师大胆甩开文本的课堂教学,从走进课文的“送别”、走进书法作品中的“送别”、走进文学作品中的“送别”、走进图片中的“送别”、走进现实中的“送别”这几环节展开教学。整堂课拓宽了语文教学的视野,这节语文课好玩有趣,上课教师周老师自己抛出了三个有深度的问题:语文课能这样上吗?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目标又该如何达成呢?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多少?
课后五位学生的评课让我们耳目一新。南京市鼓楼区小语教研员朱老师,她认为语文教学有无限可能性。但不是没有原则和规律的。长辫子老师郭学萍认为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目标不明确,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越大,学生就越会感到茫然无从。
大家对这堂课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佩服周益民老师的胆识,敬佩上课的周老师。推陈出新,课堂才会充满生命力。
四、彰显汉字文化魅力的识字课
2014年4月18日,潘文彬、杨树亚、史春妍、金立义、刘荃五位名师工作室以“识字,彰显汉字文化的魅力”为主题的识字、写字专题研讨活动在中华中学附属小学金色大厅举行。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是中华附小的两名少先队员为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老师的九十岁生日送上鲜花和祝福。王兰老师满头银发,披着一条大红围巾,精神矍铄 ,慈祥的面容,在鲜花的映衬下,美丽依旧。由此可见南京教育人对教育前辈的尊崇。
一天的专题研讨活动给我们呈现了一份丰盛的识字写字教学大餐,中华附小的孔淑梅老师执教《这儿真好》、金立义工作室的蔡晶老师执教二年级《识字8》、刘荃工作室的老师金瑶执教《沙漠中的绿洲》、杨树亚工作室的徐洪权老师执教六年级《单元集中识字》,为大家呈现了四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课例。特别是来自南京市天妃宫小学的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史春妍执教二年级的《识字6》一课,紧扣课标中对低年级识字写字的要求,整节课充满童趣,充分彰显了汉字的文化魅力。
课后,来自五个名师工作室的胡红、李慧、晋欢、卢珺、何雪和王焱六位老师与来自海南的特级教师研修班的关心凤、王国健两位特级老师紧紧围绕识字写字教学展开了专题沙龙的研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沙龙研讨结束后,著名儿童教育家、江苏省小语会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先生,著名儿童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王兰女士,
著名特级教师刘军女士,南京凤凰语文网站长沈高明先生,南京晓庄学院王宗海副教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编辑张雁然女士分别针对上下午的课例进行了点评,每一位专家的精彩发言都令与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 “主题式”——名师工作室的亮剑
“主题式”的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给我们海南的同行们很大的震撼。通常我们组织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主要的形式是开设公开课,组织听课评课,分析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观摩活动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缺乏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归纳提升的过程。往往不分重点,面面俱到,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因此影响不深,实效不大。南京名师工作室主题研究式教学研讨活动,是一种切实可行、卓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方式。这样的活动也解决了教师做课题难的困扰,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一次一次研究活动联结起来,也就是一个教育科研意义上的课题研究。
2、 “联合体” ——名师工作室的强大
“三人行”“五人行”体现了营造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的研究氛围。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依据其内在规律不断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依靠自身的智慧不断开拓创新。面对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面对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的新特点,教育教学中更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更需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而个体的经验、视野、精力、能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合作研究,才能聚集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攻克难题、不断创新,才能在对话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必须努力营造团结合作的文化氛围。我们那种单打独斗式的教研真的很难成气候。
3、专家——名师工作室的后盾
人们常说:“理论研究者缺乏实践经验,教育实践者缺乏理论视野”。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直接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又往往受自己活动范围、已有经验的束缚而难有提升和创新。专家或专业研究人员能够对教师的学习、反思、研究、交流予以指点引导和总结归纳。有了他们的直接参与,就能给予理论指导,以更好地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天的工作室教研活动中有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基础教育专家,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江苏省中小学荣誉教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袁浩老师、全国著名小学特级教师王兰老师,还有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的教授们,他们从专业的角度看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凤凰语文》《七彩语文》杂志社的编辑们,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看语文的视角。同时他们能及时发现、推介有效的活动经验和研究成果,既为他人提供借鉴,也有利于激励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仰望天空,脚踏实地。路很长,也会很坎坷,但只要愿意,相信我们海南的“王兰”“周益民”“郭学萍”“史春研”“潘文彬”……将在转弯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