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
油水分离法《面具》教学设计(小学美术三年级)

油水分离法《面具》教学设计(小学美术三年级)

更新时间:2015-09-25 13:46:17

《油水分离法《面具》教学设计(小学美术三年级)》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徐春芳,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演变与发展,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本课题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各国面具的主要设计特点。

2、学生学会并利用油水分离法,表现一幅面具作品。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的综合能力。

3、在油水分离法的表现活动中,引发学生设计制作面具的多样方法,从制作中体会探究绘画的多种手法,开阔学生创作思路,。

教学重点:利用油水分离法设计和制作一幅面具。

教学难点:如何学会利用油水分离法进行面具的制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面具范作等。

学生准备:白纸,油画棒,刷子,盘子,墨汁。

教学过程:

一.回忆探讨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欣赏的中国傩戏面具,藏戏面具以及其他各国面具的设计特点。

提问:(1).中国面具的特点?

贵州傩戏面具的设计特点:原始  狰狞

藏戏面具的设计特点:造型夸张  角色性格明显

(2).各国面具的设计特点?

非洲面具的设计特点:色彩简单图案朴素

2.再次欣赏各国面具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各国面具的印象。

3.揭示课题——《面具》

 

二.讲授新课

1. 小组研讨面具的特点。

小组派代表回答(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2.如何设计面具?

(1).首先设计面具总体概括的外形。

(如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

(2). ①在画好的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并进行夸 张变化。

(3).用笔勾画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4).注意面具五官的夸张变形,色彩的鲜艳。

3.教师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搞创作灵感。

4.小练习:大家一起来动手

请同学们用油画棒直接在白纸上画一幅有个性的面具。

(注意:油画棒涂得要满一点,厚一些。)

5.小小工作室

教师出示一幅运用“油水分离法”创作的面具作品。

想一想:这幅画是怎么完成的?请你看完后说一说。

6. 师生一起讨论“油水分离法”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把画展平晾干。

7.师生总结:出示“油水分离法”这一概念。

“油水分离法“就是用油画棒或者蜡笔画物象,再用毛笔调水彩作画,或者填色,他是利用油画棒的油脂性的排水特点,使其所画之处不着水色,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用油水分离法创作一幅面具作品。

指导要点:

(1)形象要大胆夸张,色彩要鲜艳。

(2)油画棒涂色时要留白边,同时要涂得满一些,厚一些。

(3)注意教室卫生。

 

四、展示评价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评,概括总结本课内容。

 

五、拓展延伸

除了课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

教师介绍“工艺制作法”.

 

六、板书设计

面具

面具的特点。

(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如何设计面具?

“油水分离法”
相关阅读
推荐
  • 手工美术教学的一些问题及教学方法的思考

    当生本理念已经深入教师心中的今天,美术教师都在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但在美术教学中,这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探究如何拿捏地恰到好处呢?美术课的难就难在没有标准,任何方法无所谓对与错,也许任何一种不守规则的方法都算创造,但这样的创作又不一定能给人以美感,所以有一些胡乱的捏造就实在不能称其为创造了。如果给予了条条框框的要求,是否又会桎梏孩子的思维呢。我在教学设计时永远都在思考该引导什么?引导到哪一步才恰到好处呢?下面就我在手工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阐述一下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1、 是按步就搬还是理解方法? 我国基础教

  • 有感于《温柔的扼杀》(一年级美术课)

    《温柔的扼杀》是薛瑞萍老师的一篇案例分析。 案例:一年级的美术课,老师让学生画美丽的春天。 当其他孩子都说喜欢春天,春天小草发芽了,小花也开了、小鸟飞来了,还衔来了植物的种子、春天可以春游,放风筝等等,并兴高采烈地用笔画下来时,有一个孩子却不画,他说不喜欢春天,而且在纸上写着几个大字:我tao yan春天。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小孩含泪哭着说:我就是不喜欢春天,因为因为我的爷爷在春天去世了,我的妈妈在春天下岗了孩子的泪水打湿了脸庞。 午后放学时,男孩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幅画,上面画着蓝的天,白的云,

  • 也谈多元包容

    通过《凝固的音乐》一课学习,学生能对中外建筑的基本风格及一些建筑中的细节有初步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并在评述中融入对文化的了解,让我非常惊喜。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还能说出一些其它中外著名的建筑,较好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并掌握了简单的欣赏评述建筑的方法。部分学生不了解和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建筑物的独特感受。 作业练习有一定难度。因为经典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细节都比较复杂,尽管很喜欢,但不一定会表达和表现,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画泰姬陵,想必是外观造型块面清晰、色彩比较简洁的缘故。于是此时,新课标指

  •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良好途径

    一、激发兴趣,融注情感,主动创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 儿童对美术很容易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层面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容易波动。美术教学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叫做动机呼唤。动机呼唤就是把儿童原有的兴趣导向内化,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激发兴趣需要贯穿美术活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大人国与小人国》说课稿

    一、 教材内容: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五册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二、 教材分析:《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动画片中。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拇指姑娘、格列佛游记等等,因此,本课通过看动画片、绘画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是通过对比得出的。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自由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

  • “量体裁衣”美术课堂评价的主旋律

    读了《评课最需要什么》,很有感触,随笔几下几条感想,如下:不同教师对待同样一个问题时的态度。就学生这幅作品最后完成的效果而言,显而易见的,后者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作业效果自然会比较理想,并且他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 美术课堂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注重个性。如果一个老师,无法将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课堂评价的主旋律,那么这个老师无疑是失败的。那么怎样更好的让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呢? 一、自主评价的基本要求 学生观是教师对待学生、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必须充分培养调动学生的学

  • 用什么办法使班里的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新接一个班,我向各科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科水平。在美术老师那儿听到一个不太好的情况:跟其他几个平行班相比,我们班绘画的整体水平要差些。我很想改变这种状况,但是我没有这方面的技能,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做。我该用什么办法使我班里的学生提高绘画水平呢? 我连着好几次在美术课上课前去教育学生要认真绘画,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欲使学生明白绘画有多么重要;下了课,我就去看他们的绘画作业,向美术老师询问情况。可是结果并不是很理想,美术老师坦言学生的态度是端正的,可水平提高并不明显。唉,估计学生是看在我严肃对待的份上,也

  • 小学美术多元文化教育,美术教学运用多元教学手段

    美术教育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也不是对着教材机械地进行枯燥的说教。美术教学时,中外同类的作品可以共同欣赏,通过对比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甚至有时候老师可以进行同类作品的拓展。 如在《画中的线条》的学习时,教材本身就展示了魏晋时期的砖画《放牧图》、南宋马远的《黄河逆流》、唐朝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在这些作品中线条的使用,风格不同。通过仔细欣赏,就能找出异同点。作品展示中还有法国马蒂斯的《女像》、

  • 儿童绘画大多数时间表现的都是愉悦的心情

    不得不说,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丰富的,特别是6至9岁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又敢于表现。四五岁的孩子想象力也丰富,但是手头上的功夫还差一点,不知道怎样表现。再大一点的孩子,因为见多识广,各种知识的储备也到了一定程度。受到客观现实的局限,即使敢想也不敢画了,或者,想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想象。五至八岁的孩子则处于两者之间,敢想也敢画,他们觉得表达自己的心情的时候,只画人物还不够,觉得人的愉悦太正常,似乎不足以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