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数学“导学稿”教学反思

数学“导学稿”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0

《数学“导学稿”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导学稿教学”,优化了课堂的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也调动了积极性,着实减轻了课业负担。但任教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无章可循,没有先例可以模仿。虽有理论依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1、教师在“导学稿”的编写时有时要求过高,有时甚至“拔苗助长”,虽有分层思想,但对学生的“三基”的掌握度上还是不能适当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螺旋上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也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有的知识点在一堂课中不可能“一步到位”,编写时应更注重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

2、教师在用“导学稿”教学时进入一个误区,忽略了平时的课堂教学艺术,上课“干巴巴”,形如“嚼蜡”,学生的学习自然而然没了兴趣。上课按部就班,形式单一:“三步曲”:知识归纳提点;例题学习;学生课堂练习;剩下部分做为学生课后作业。虽然每一次的课后作业并不多,但剩下的多是一些“课后深化”的题目为主,这样的题目使许多同学很难体会成功的喜悦。可以说是“屡战屡败”,败后是否还能重新站立起来呢?

3、一堂新授课,往往会变成一堂习题课,变成一堂训练课,甚至是作业讲评课,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显现,但缺少了学习一堂新课所应有的数学知识关联性的引入,缺少了知识背景的介绍,有时甚至对数学的生活性抛之脑后。只是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复制”到学生的头脑中,片面的强调了记忆和模仿作用,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

4、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真预习新知识的同学很少,所用时间也很少,多数在5分钟左右。有的不会通读全文,只是看一下概念和例题,不会去做书本上的课内练习题。有的同学甚至不预习,只是翻开书本抄抄“导学稿”预习中要做的概念填空,和一些简单的题目,根本不会去考虑知识的联系,也不会过多的考虑其中的数学思想,缺乏必要的思考,思维水平停留在一味的机械模仿上。有时预习题如果和书本的一样,索性来个“照搬全抄”, 以完成老师布置作业为第一目标,何从谈起“思而后学”,动机不纯呀。

5、学生在“导学稿教学”学习过程中重训练,轻反思订正,老师的心态上有时也存在着轻订正的思想,以时间不够作为搪塞。要知道做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的补缺,而明知自己错误,不去认真的分析订正,即使做最多的题目也是得不尝失的。

6、对于“导学稿”的“反思”环节,成了“装饰”和“摆设”,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学后”的思索,那怕是一句话。教师有时也是如此,有时为了应付,也只是潦草的几笔,“学而不思则惘”。

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作为老师应如何审视“导学稿”的编写?如何才能更好的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去进行有效的“导学稿”教学呢?如何使学生的自主预习与老师“导学稿”的书面“引导”有机的结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完美的结合起来,仍是一个不断需要探讨的问题。相信在不断的反思中,师生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导学稿”的教与学,我们的“导学稿”教学一定会焕发出应有的“青春和活力”。愿我们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成功,不做“苦修生”照样有好成绩。
相关阅读
推荐
  • 给低年级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阶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对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对于认识倍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难的。要给学生的数学抽象一个阶梯,让学生逐步的从形象的认识到形成表象再抽象成数学思考。 一、分一分,充分感知 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是一个一个地分东西,例题通过两种花: 蓝花和黄花比一比,比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回忆起可以一个对一个地比,比出哪种多,多几个或者是哪种花少,少几个。教师通过告诉学生还可以一份一份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还教材的本来面目,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计算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买早餐为背景展开教学,从观察早餐价格表,收集信息帮老师算一算老师买的早餐花了多少钱算一算自己选择的早餐要花多少钱比较两样早餐相差多少钱算一算自己购买的两样早点相差多少钱

  • 让学生在自主研讨中掌握分类思想《四边形》反思

    李 老师的教学片段: 出示七个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不规则四边形、等腰梯形和一般梯形。 师:同学们,这些图形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个图形?或者说你从小最早认识的是谁呢? (学生的答案不一,教师无法从长方形和正方形开始研究。) 师:你最喜欢哪个图形?找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研究一下他的特点。 (学生不明确,有的在自己的本子上画起了图形) 反馈2个图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如果让你给这7个图形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学生思考几秒钟,教师让一生

  • 《分数的初步认识》主题反思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在朱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朱老师就创设了分蛋糕这一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从一开始的将4块蛋糕分给2人,怎么分?逐渐过渡到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很自然地引出了分数1/2这个新知识。但到了这里。朱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趁热打铁请学生用一个圆形来折出它的1/2,从而将抽象的1/2这个分数通过形象的折叠展示了出

  • 探究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圆柱和圆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立体图形,且学生在低年级时就已经初步知道了什么样的形状是圆柱、圆锥,因此我认为引导学生结合圆柱、圆锥的实物模型和直观图来认识其各部分的名称和基本特征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课堂上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原有的对于圆柱、圆锥感性的、零散的认识与现在的一些新发现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整理、抽象和加工,使之成为理性的、完整的概念,并建构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在达成以上知识目标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希望学生通过这次研究圆柱、圆锥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特征时还可

  • 培养数感点滴谈 ——数是数出来的,数的大小是相对的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之后,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段教学: 首先,我让孩子充分体会:数是数出来的。 课始,我问:数是哪里来的?他们有的说是写出来的,有的说是古代人们发明的我没回答,我让孩子们按照老师说出的数拿出相应的物体来表示,孩子们乐此不疲,根据老师给的数拿出相应的东西来表示它。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数被一次次赋予了实际意义,因为只有数了才能正确地拿出指定数目的东西。比如说:1,可能是1本书,1支笔,1把尺不管1什么,都是数字1,这就是1这个数的真正内涵。再比如:我让学生表示数2,结果有学生拿了1把尺和1支铅笔,

  • 深挖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小数乘法例5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教材通过女孩提问:我算得对吗?引出验算。验算的方法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通过观察,进一步研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以我的教学经验,有的学生对于积与因数的关系一直没有什么感觉,特别是到了六年级还有不少学生无法判断。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让幽默、游戏走进数学课堂

    本节课是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例4,着重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继续学习代入求值。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包括两个例子。前一个是加减数量关系的例子,后一个是乘除数量关系的例子。两个例子都是采用归纳的思路展开教学,即先列出用具体的数表示的式子,让学生看到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个别现象,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般情况呢?由此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

  • 上半年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调研分析

    一、基本情况:本次三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调研试卷是由嘉兴市教育研究院统一提供,8K双面印制。卷面共有五大试题,其中第五大题为发展题。总分为105分,发展题占5分。测试时间为70分钟。 参加本次检测的学生有4673人,其中中心校有3896人,村校有777人。从全县总体情况看,全县平均分为90.75,最高为94.5,最低为86.96,有10所小学在县平均以上;全县均量值为3.08,最高为3.67,最低为2.54,有9所小学在县平均以上。从中心校的情况看,全县中心校平均分为90.75,最高为94.5,最低为86.9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