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我是小小音乐家——小学音乐课堂二度创作的案例分析

我是小小音乐家——小学音乐课堂二度创作的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8-12-31 16:58:41

《我是小小音乐家——小学音乐课堂二度创作的案例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案例背景】音乐课堂中的二度创作,以音乐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创编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案例叙述】

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童趣的英国儿歌,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的场面。教学目标设计,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自然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参与律动创编及表现、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借助音乐游戏创编声势动作解决节奏难点,借助肢体律动唱好弱起小节;能与小组成员合作,自制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案例片段】

片段一:

游戏导入

1.律动《马鲁序卡舞曲》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谁来说说为什么,音乐让你感受到什么?

师:我们都用哪些形式可以表现音乐呀?(人声 器乐演奏 )

师:你知道吗,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用来表现音乐的,他也能唱出美妙的旋律呢。

2.节奏游戏

过渡:刚刚我们用肢体动作描绘了歌曲的旋律,就好像我们的身体会唱歌一样。那老师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的身体哪个部位也会唱歌呢?怎么唱呀?

①教师示范

我的小手会唱歌 X X  X (拍手)

②学生创编

我的小脚会唱歌 X X  X  (踏脚)

嘴巴 牙齿 舌头 鼻子 眼睛 ......

③节奏接龙

师:同学们真的很棒,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咱们比一比,看谁的反应最快,而且节奏最准确。我的 身体 会唱 歌 (小手 嘴巴 牙齿 舌头 鼻子 眼睛)

师:在做游戏的时候,有一个节奏是我们反复使用的,你能将它读出来吗?

④节奏练习:

X X  X    ti ti ta

X X  X X  X (四组节奏连读)

师:老师把这个节奏变化一下,你会吗?口读节奏、手打节拍,121起。

『评析』

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律动、游戏是孩子们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通过的肢体的律动能够很快的引导孩子进入到音乐课堂的情境中去,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结合《马鲁序卡舞曲》旋律上行下行走向设计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感知旋律的变化,又巧妙的呼应了本课歌曲《小小音乐家》旋律发展方向,对于歌曲的感知和学习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接着创编游戏的加入,极大的吸引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从X X  X 节奏型入手,学生根据教师的师范,自主创编声势和音响,牢固的掌握了本节奏,又通过接龙游戏将节奏组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以律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形象有趣,既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解决了教学难点,又挖掘了孩子的创作性潜质,营造了和谐欢快的课堂氛围。
【案例片段】片段二:体验感受师:有个英国的小伙叫约翰,他和你们一样热爱音乐,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1.初听歌曲。

问:约翰自称是什么?他会哪些乐器呢?

2.介绍手鼓和小号

3.复听歌曲。

问:约翰的手鼓打的特别好,小喇叭也吹的不错。在歌曲中你听到手鼓和喇叭演奏的声音了吗?你能将他们模仿出来吗?(出示节奏和拟声词)

4.再听歌曲画旋律线。

师:来,我们比一比谁是最棒的小音乐家。请你伸出你的食指,跟着老师画出歌曲的旋律线线条。(旋律线:小音符的高低走向和变化形成的路线)

问:歌曲有几个乐句?

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请你找出歌曲中相似的乐句。(同一色块标注)

『评析』

对于旋律的感知,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孩子通过线条来表现,以画旋律线的方式来感知歌曲的旋律走向和乐句之间的联系,既直观又形象,孩子们通过观察线条立刻感知到乐曲的结构,全曲五个乐句,一二乐句相同、三五乐句相似。以这种方式创作感知旋律的变化高效直观,具体清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创作方式帮助学生感知乐曲的结构,对于复杂的音乐欣赏课,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片段三:

学唱歌曲

1.学唱一二三句乐谱,找出相似乐句的不同。

2.学生填词演唱一二三乐句第一段歌词。

3.学生视唱第三句、第四句歌谱。

4.学生填词演唱第四句第五句歌词。(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5.分句学唱歌曲第二段。

6.歌曲处理(弱起、换气记号、 连线)

师:要想成为出色的音乐家,还要学会这三样技巧。(弱起 换气 连线 )

(1)弱起:出示曲谱,标出强拍的字。练习第一二句,创编动作表现。

(2)换气:出现了几处?要轻轻的一提轻轻的一吸。注意不能提胸斜肩。

(3)师示范拍球,模仿皮球有弹性的声音。生模仿边唱边做 色块处拍手

(4)连线:连接小音符的这条线叫做连线。(师范唱粉笔演示)演唱这句时就好像这个小粉笔的起和落一样。演唱时声音稍大一点,高一点、圆滑一些。

7.完整演唱。

分句讲解:

第一二句:弱起音要唱弱,强拍要稍强。表现出小音乐家的自豪感。第三句第五句:声音要有弹性,就像拍皮球的感觉。第四乐句:演唱时声音要饱满、连贯。『评析』学唱部分是歌曲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弱起、连线、顿音的表现在教学中我通过形象化的动作和演示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弱起借助图谱和动作理解,红色色块表示强拍,在强拍处根据歌词内容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如:我—拍胸脯表现自豪;手鼓声—拍手模拟音响;唱哟—手做喇叭状模拟唱歌的状态。这些创编对孩子来说简单又易于表现,加入动作后他们的演唱更加的动情和投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又通过拍球让学生具体的了解顿音的感觉、通过抛粉笔让学生感受起伏推动的演唱状态,孩子们能够形象的感知并表现出来。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歌曲的各个要素,进行二度的编创,帮助学生感知歌曲、理解歌曲、表现歌曲。

片段四:

拓展延伸

1.自制打击乐器。

2.创编节奏,表现歌曲

『评析』

打击乐器的加入能够丰富歌曲的音响效果,激发孩子的表现力。自制打击乐器对孩子来说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制乐器、创编节奏、表现歌曲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孩子们体会到演奏的乐趣,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对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合作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案例解读】

本节课中的二度创作,是基于音乐素材的特点,通过游戏、律动、声势、自制乐器等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歌曲,表现歌曲。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学生们自主创编节奏、声势,感知旋律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歌曲进行了二度创编,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并将其表现出来。本节课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二度创作。

一、立足元素、鼓励编创。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了歌曲的两大基本元素。从节奏入手、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开展节奏接龙游戏、在游戏中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从旋律入手,以律动的方式感知旋律的走向、以画旋律线的方式感知歌曲的结构,避免了复杂的乐曲的分析和识谱练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们在探索和游戏中感知歌曲,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歌曲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通过二度创作的方式丰富歌曲的表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探索创造能力。
二、示范演示、体验感知。教师的示范和演示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形象而直观。在本节课中,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创编节奏,规范了创作的模式,降低了创作的难度。通过抛粉笔的演示让学生具体感知附点四分音在作用,帮助更为准确的表现歌曲。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或者音乐二度创作中教难的部分,教师要适当的借助示范和演示的作用,帮助学生感知歌曲内容、了解创作的方法。

三、借助器乐,丰富表现。

器乐演奏,较多的被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是音乐课堂中二度创作常用的创作方式。本节课以自制打击乐为主,融入了节奏创编,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歌曲音响更加充实,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演奏中具体的感知音乐形象,收获了更多音乐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乐于尝试、敢于尝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各个表现要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作,拓宽学生的思维和音乐视野,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收获自信、快乐成长!
相关阅读
推荐
  • 怎样设计受欢迎的音乐作业

    小学音乐课因为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几乎所有教学任务都是在课堂中完成的,在人们的观念中,作业只是语数等主科的专利,象音乐这样的学科似乎不需要作业,音乐课后不布置作业似乎是天经地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慢慢认识到,作业有助于师生了解教与学的情况。 总听到人们这样评价我们的工作:音乐老师嘛!就是唱唱跳跳罢了,作业也没有,最舒服了!那么除了上课,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什么?一个星期短短的两节课真的觉得不够,总觉得有的学生没有消化就又要学新东西,囫囵吞枣,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于是我

  • 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实施快乐和有效的课堂?这次还是想尝试音乐活动,因为在磨课的过程中,听到同事们的建议,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 事先征求了孩子们的建议,他们最喜欢天线宝宝和奥特曼,天线宝宝可以挖掘的教育资源更多,因为天线宝宝可爱的身体,动作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模仿、创造的源泉。观看了我女儿的碟片,发现天线宝宝扭扭的动作很可爱,如果能运用在游戏中那肯定是很有趣的,面对面碰碰肚子,往后撞撞屁股,左右撞撞屁股然后把想法告诉了同事丽丽,她给扭扭动作编了曲子,试了几遍后,感觉比较

  • 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问题现象

    情境一:在一份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问卷调查中请教师例举出几种著名的音乐教学法及案例运用,能说出三种以上音乐教学法的教师占68%,能例举教学法运用的教师仅占42%。 情境二: 某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上,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先后组织学生学习歌唱,创编律动,器乐伴奏,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活动丰富。结束后听课者随机留下几位学生把刚才课堂学过的歌曲背唱一遍,竟无人能背唱完整,教学目标未有较好达成。 情境三: 在对某低年级音乐教学的评课中,很多教师就结合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活动结束后该老师觉得对呈现

  • 对如何有效解读和运用教材的个人几点看法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解读和运用教材,关键是要做到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音乐教材,因为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刻苦地对教材进行钻研,才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通常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途径主要有三: 一、能分析歌曲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划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对于任何课程,首先都必须分析教材及其基本事实,并且能够划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概念图,又称为概念地图,概念图通过网状结构来呈现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而思维导图大多是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

  • 小学五月随笔:音乐教学问题质疑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动机和兴趣,而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就是问题。创设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在生动而紧张、活跃而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更主动地学习,培养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如在教授一年级下册教材《大鹿》歌曲中,掌握节奏组是个难点,在开展节奏组学习时笔者就设置了问题情境,从具体的情境中教会学生如何在质疑中进行思考,获得知识。 ①引疑:出示节奏谱,让学生思考节奏之间形成了一个怎样的节拍?学生发现,每一小节中节奏的总时值都是2拍,形成固定节拍组。 ②质疑:整首歌曲中为什么有一个

  •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的朋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七个小兄弟》

    教学内容 唱 歌曲《七个小兄弟》 动 音乐游戏《小音符找朋友》 认 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教材分析:歌曲《七个小兄弟》将七个唱名巧妙编入旋律,内容生动,充满了童趣,是一首不可多得的音阶唱名练习曲。整首歌曲旋律优美流畅,采用大调式、四二拍、单三部曲式。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熟练演唱歌曲。 2.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在比较中掌握其时值,并尝试运用于实践中。 3. 熟练掌握科尔文手势,并通过音乐游戏巩固音高概念。

  • 关于教材中图谱教学设计的一点困惑和质疑

    新课标在创作领域的调整,新增了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图谱或者乐谱记录声音和音乐这一项。这里面运用了图谱这一概念,又增加了乐谱。图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值得研究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对教材有一点困惑和质疑。 记得几年前碰到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的一个内容,欣赏《梦幻曲》,鼓励学生用画笔表现出你的感受。学生在这块首先表现的是茫然,然后是无从下手。教材提供了4幅画,图案都是抽象的,颜色上以黑色、红色

  • 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近日有幸阅读了由杨立梅、蔡觉民主编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书中从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生平事迹、音乐教学研究的曲折过程以及其研究成果的多次验证、反复实践、最终获得大众认同等方面,总结了一套先进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从理念说明、真实案例剖析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合作者而不是受害者,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读《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感——趣味教学之“唱游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由刘钧逸和邰方老师编著,书中阐明了小学阶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大量的课堂实例,帮助教师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书中更加细致地进行了讲解,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有诸多的感悟和收获。 对于唱游教学音乐教师并不陌生,书中提到:唱游教学是将音乐教学活动指向为唱和游相结合的综合音乐活动,即利用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音乐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