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管理 > 幼儿园教育管理经验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创设

更新时间:2014-07-21 17:38:59

《幼儿园环境创设》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育管理经验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走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误区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由来以久的"老"话题,我们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都在从不同的理解角度重视环境创设,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当然,也有不少的困惑,存在一些误区,因此,从这一点看,幼儿园环境创设又永远是个新话题。正因为如此,《纲要》在有关内容中高度强调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关问题,其针对性非常强,对幼儿园进行有关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要求。
  一.《纲要》强调了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广义环境--要求及帮助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环境的含义
  (一)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新《纲要》正是将幼儿园教育置身与终身教育的大范围中,用大教育观来界定幼儿园环境的。
  (二)《纲要》的表述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更广的理解),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同时,《纲要》是从幼儿园园内环境和园外与幼儿园相关环境两个方面去谈的。并突出了"创设"和"利用"。
  (三)对环境创设含义理解的误区
主要是对物质环境创设含义的理解失之过窄,以及将精神环境创设和物质环境创设的关系分割开来,表现在:
  1. 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或分割了精神与物质环境创设的关系。
物质环境的创设固然重要,由于它具备其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因此对教师来讲,认为很容易被接受和掌握。符合幼儿需要的物质环境应该是丰富多彩,能激发孩子愉悦的情感,觉得温馨 、有安全感。如果幼儿园及活动室里四壁空空,缺乏幼儿活动材料,孩子无所事事,感觉冰冷生硬,无安全感,则会产生厌园的情感,并导致幼儿的被动活动(无环境、材料,更多的时候由教师按自己的意愿组织)。反之,环境、材料丰富,但教师不能营造对幼儿具有激励作用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孩子同样没有归属感。
  2. 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空间的布置、设施设备的提供,而没有包含材料,特别是幼儿活动的材料;
  3. 将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班级环境的创设;
  4. 将班级环境创设主要理解为墙饰;
  5. 将墙饰主要理解为主(大)墙饰。
  这种理解带来的偏差,从有的幼儿园制定的导向性检查标准的中可看到、从教师们把主要精力花在某一个方面上也可看到。
  《纲要》不但强调广义的环境(包含了多个方面),同时也强调了环境中各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纲要》强调了无论各种环境,应是能满足孩子多方面需要的,能使他们获得经验的--要求及帮助我们理解"为谁创设环境,创设什么样的环境"
  (一)《纲要》的表述为--"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理解及实践误区
  1.不重视甚至忽视幼儿生理的健康:设施设备的高矮、活动用具及材料的大小、安全性问题(用细绳挂在脖子上的标记牌;有刺的植物摆在幼儿活动的区域;对空气有污染的植物摆在卧室)等
  2.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创设?quot;我觉得这样好看",或"这样不好看";"小鸭子应画的逼真";"卡通画不规范",而没有考虑孩子的提议及感受
  3. 环境的创设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即便谈幼儿的需要,都有一  种走形式的感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盲目模仿,追求时髦。出去参观学习,只注意别人有什么新活动区、 新材料(也主要是看数量和摆设)有什么与自己不同的墙饰,,而非领悟其道理,遵循的什么原理,是否符合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特别是本园、本班幼儿的需要及多种需要,对幼儿的发展是否有价值,回来后一般有的反应是立刻照搬效仿。
  ★ 作摆设。做装饰用:表示民风民俗的竹筲箕、民族包都高高挂在墙上,让想玩一玩竹筲箕,背一背民族包的孩子望硬脖子;环境的创设是为了应付各种相关的检查。有些幼儿园材料也有,但不去让幼儿有效地利用,而是怕孩子损坏;或供参观者、领导检查;分等评级时加分用,以此证明本园、本班是有这些东西的。
  (三)怎样才是满足幼儿需要的环境?具体说环境创设的内容源泉来源于哪里?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孩子自己表现出来的探索兴趣、经验、作品。例如:活动室角落的"问题树";户外的"蒙古娃娃家";墙饰上的"鞋树";"我们设计制作的标记"等。
  2. 各种有益的活动内容--与近期相关的活动:例如,"春季活动区"(综合的:几个领域的内容);分布在园外、园内、班级各个地方的“我们的标记”。   

  三、《纲要》强调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各种活动--体现了尊重幼儿权利、尊重教师的创造(引导、支持的创造),尊重幼儿在学习特点、发展水平、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等理念与观点。这是要求和帮助我们理解"怎样创设幼儿园的环境"问题
  (一)《纲要》的表述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


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quot;
  《纲要》在这里专门用了"引发"和"支持"两个词汇,"引发"--顾名思义,是引起和触发、激发的意思,这里即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有教师的正确的指导作用。"支持"--从精神上体现了一种鼓励,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也从物质上体现了为幼儿提供条件,并尊重幼儿的选择。孩子的探索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孩子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有不少是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自发产生的,这种产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孩子年幼、知识经验的贫乏,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些引导有时可能在孩子问题出现之初,也有可能在孩子提出疑问的过程中,甚至在孩子解决问题的结束时。但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与探索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及操作材料。所以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
  实例一:
  放大镜等工具性材料的提供--源于孩子看不清"一片片羽毛是什么样的东西组成的"--用提供的工具观察-→想比较-→"画"下来-→为科学发现区提供记录工具(打破区域材料的内容)-→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产生的用羽毛制作画-→提供各种工具及辅助材料-→引出羽毛还可以有很多用途-→张贴到墙上交流(成为有意义的墙饰)
  实例二:
  玩的时候才发现今天某个伙伴没到(觉得该小朋友最适合扮演某个角色)-→引出"早应该知道"、"他怎么了?"等关心的情感-→产生"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而不是给家长用的接送卡)出勤卡" -→孩子自己设计"出勤卡" -→提供各种材料-→"小墙饰"产生-→每天吸引孩子关心-→最后养成习惯  实例三:
  在哪里玩棒偶?-→想随意地插-→激发孩子自己发现风琴背面可利用(不用风琴时)-→旧草席可随意插
  以上实例带给我们许多的思索:孩子的主体性,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引导及支持,创设环境和材料范围的扩展等问题。
  (二)理解及实践的误区
  1. 从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可看到,狭义的空间范围的创设限制了幼儿更  广泛的探索活动:
  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即使具体体现到班上,也应该


是包括本班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而有些幼儿园的各班则以主室、主墙为主。主室,主要是指幼儿的活动室。主墙,主要是指活动室里的面积较大、常常用于主要装饰的墙饰。
  (三)正确的做法是:
  1. 全方位地考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这里的全方位应包含三层含义:
  (1) 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含设施设备、材料)的特点,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2) 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
  (3) 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
  因此,应扩展和延伸环境创设的区域。
  ★由"大墙饰"向"小墙饰"扩展。(参见四川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幼儿园环境创设》一书)
  ★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
例如,盥洗室中"节约用水"的标志;卧室中有节奏、单调的仿雨滴声。
  ★由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
  2.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3. 不能盲目追求"精美"的、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环境创设,这样会降低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也减少了幼儿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1)避免较多地从色彩、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考虑(成人视平线的高度;精美的"镜框式"), 应当透过表面形式去发现孩子创意的美、感受的美。
  (2)不应对幼儿的"作品"(手工、操作材料等)看不上眼更不应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
  可与孩子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
  加工修饰的方法有多种: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创意组合法(师生合作的各自一部分)、空间位置(门、窗、角落、阳台、栏杆等)选择法、放置方式变化法(吊、贴、摆等)等。   4. 不应长期固定不变环境创设的内容,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现在有的幼儿园在此方面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长期固定不变: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语言区的"三只蝴蝶"放了几年)。
  (2)创设手段及表现形式单调:幼儿作品排排贴(装);墙饰主要是平面的粘贴(对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贴死、贴牢,根本说不上活动、可供幼儿操作的;评比栏中的乖娃娃标记表现在班班、园园都是小红花,少有想过问问孩子,你想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好孩子",且小红花都是被老师亲自贴死的。
  5. 不能让活动操作材料的贫乏和单调去控制、剥夺幼儿在游戏及各种活动中的探索意识和行为
  (1)不应只重视设施设备的购置,轻视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
  (2)不应只重视教师的教具制作,轻视幼儿学具,操作材料的提供。
  (3)操作材料数量少,种类少,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机会少 , 即  使有让幼儿的选择,也是在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而提出的条件的前提下的有限选择。教师应开放幼儿操作材料,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表现的能力。
  例如,有的幼儿园房舍漂亮,大型活动器械及有关设施设备高档、时髦,但别致、美丽的玩具柜(架)上却放着不多的玩具,且以购买的塑料结构材料为主(无非是棍、片、块、圈,大的,小的等的区别);
  又例,有的幼儿园房舍一般,尽力把墙饰布置得让外行看着是幼儿园,材料同样少。
  再例,有的幼儿园房舍简陋,更有充足的理由没有材料。也许除极个别的幼儿园外,多数的幼儿园园长都会说:"站(坐)着说话腰不痛,没有钱等于零",园长有这想法,教师就更有理由叫,并且有的教师经常表白"我也想为孩子提供材料啊,但是无经费,我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此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指靠"钱"办事,并且是有多余的钱,这实际是一个观念的转变问题,即能否正确把握好?quot;提供幼儿的操作材料"放在什么地位,若放在重要的地位,有一分钱,都会首先或排在前面考虑,而不是把其他安排完后,在根据剩余的钱来考虑。另外,也就会创意地、绞尽脑汁地将有限的钱经济地、有效地为幼儿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即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对于材料的提供可以用一种通俗的话来描述,操作材料越少,幼儿需要教师组织的机会就越多,幼儿主体地位体现的机会也就越少,一种不良循环。
  (4) 应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让幼儿不能进行多种组合,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除了现在玩具市场上较多的建构材料外,更多的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同时,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
  例如,线状(毛线、毛条、麻绳等)、片状(纸、布、树叶等)、块状等。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
综上所述,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 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因此,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的幼儿园的每一寸空间(户外的草地、小水沟、栏杆、楼梯、走廊等;室内的窗、门、角落、窗台等)、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四、《纲要》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强调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
  (一)《纲要》的表述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事实素质教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二)理解及实践中的误区
  1.物质方面: 超越社区人们的现实生活、经济条件,追求幼儿园建筑和设备的超豪华
  现在,有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建筑超豪华、设备条件超豪华,幼儿园的生活环境脱离当地真实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实际,与家庭的生活环境反差太大。追求外国化的玩具设备(实际有很多发达国家却非常重视乡土、自然资源、材料的利用),看不起国产的,更看不起半成品的能给孩子带来无限创意的"零碎材料";
  有些较富裕的乡镇、农村幼儿园也追求城市化的玩具设备,看不起乡土材料,造成农村许多幼教机构没有钱买玩具材料,于是,就有充足的"理由"和借口什么都不为孩子提供,根本不想用当地的资源;
  3. 人文资源方面:本来民风民俗是很好的资源之一,但没有从首先挖掘本地资源入手,舍近求远,结果都追到一起去了。
  (三)正确的做法参考
  1. 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大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幼儿园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强调"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启蒙幼儿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初步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最终采取行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形式并举的原则

>  2.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实效,在寻求多种途径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是必要的,即便如此,都尽可能地购置能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活动器材和操作材料。例如:常见的操作材料有:片状材料中的"纸、纸板、布";块状材料中的"泡沫、积木等";点状材料中的"珠子、扣子等";线装材料中的"毛线、毛根、麻绳、铁丝等"),但更重要的是挖掘、利用资源。参见《四川省自然、人文资源情况表》、《我国部分地区自然资源情况分布》
对于园舍和基本设施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房舍条件、活动面积、卫生设施、玩具、操作材料和教学设备等)更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照样能为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例如:木棍、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是编制材料;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场是教育空间等。
  2.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和场所

  五、《纲要》强调了营造良好的园内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资源
  (一)《纲要》的表述为--"幼儿同伴群体与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二)理解和实践的误区
  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轻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的营造,相关资源的利用。有的幼儿园把环境片面地理解为物质环境,因此,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物质环境的更新和改善上,无论到何处参观考察都特别关注物质材料和主墙饰布置,很少关注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氛围和互动方式。自《规程》颁布十年来,各个幼儿园在物质环境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却比较缓慢。
  (三)正确理解及做法: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了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气氛,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风气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实际上,物的环境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而且,教师在一定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和幼儿能够感知到的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否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取有益的经验。  1.营造对幼儿具有极力作用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平等、宽松、理解、激励)教师要热爱、尊重并了解幼儿。
  ★ 深层次地尊重和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参见刘占兰老师文章)
  ★ 深层次地尊重幼儿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
  2. 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调动幼儿参与学习,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气氛,即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quot;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良好的学习气氛能唤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幼儿得到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反之,则使幼儿产生倦怠 、烦闷和冷漠之感,久而久之,将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而要真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有一个宽松自如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气氛。
  3. 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
  群体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幼儿也不例外,所以,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幼儿作为特定的社会成员,从群体意义上讲,首先要归属于幼儿园里的班级集体,为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研究幼儿的群体问题,努力使群体对其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教师初建班集体时,应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教育态度,使幼儿个体的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充分表现,逐渐使幼儿产生自信和自主感。教师应注意引导、鼓励和帮助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并随时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和良好表现,这将会激励他们的主动精神;如果对儿童的活动及活动结果要求过严,指责过多,评价不公正,甚至采取讽刺、挖苦的口吻或不合理的惩罚,必然会挫伤幼儿的心灵,使他们自卑、失去信心,对自己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发生怀疑,对自己的行动或自身产生羞怯感,进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4. 教师集体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何要提"集体",强调了群体在交往、影响、汇集智慧等方面的优势)

  六、《纲要》强调了对幼儿园园外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
  (一)《纲要》的表述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
  (二)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1. 物质材料上的支持:
  2. 知识经验的帮助:家长们有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
  例如:方案教学中,家长资源的利用
  又例:家长两个极端思想(主动意识和被动意识):交了费,你该给我教好孩子;又要听教训了
  3. 教育经验的分享
  总之,《纲要》的贯彻是一个艰苦的任务,首先面临的是幼儿园的教师,由于各地区、各幼儿园的具体情况不同、教师的发展水平不同,但都应从不同的起点、通过不同的途径向《纲要》的要求靠近。谈到此,教师们也提?quot;为幼儿提供和创设良好的环境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事,为教师创设发展的环境是否也是当前贯彻《纲要》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之一" ?因此,在这次学习贯彻《纲要》的过程中,除了大家认真领会外,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教师们提到的比较多的问题之一,是"教材"问题,教师们认为,在不断探索和总结自己有特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期望一些经验的交流、启示、借鉴、参考,从而在可能的情况下少走一些弯路。因此,怎样能摸索和编写一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资料,目前已有不少的专业机构努力地作出尝试,想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将众多幼教工作者的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汇集一起,虽然形式等可能不同,各具千秋,但都应是体现《纲要》的精神及教育理念,突出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并且能为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帮助。
相关阅读
推荐
  •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小班)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育目标 谈话活动 l 学会安静得挺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 l 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l 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 l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对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l 初步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讲述活动 l 能有兴趣地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 l 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 l 能正确地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 l 能安静的听老师或同伴讲述,并用眼睛注视讲述者。 听说游戏 l 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大胆的说话

  • 如何优化孩子一日生活

    如 何 优 化 幼 儿 的 一 日 生 活 生 活 与 课 堂 自课改以来,人们的观念已渐渐转变,我们都知道课堂不再是孩子学习的侧重点,孩子学习的机会更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更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所以孩子们重要的学习是在生活中。生活的一切都是孩子学习的课堂,包括幼儿一日“餐点”及“静息”也纳入了课堂。 “回归生活,嬉戏童年” 《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 大班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 项目 学校目标 园部目标 大一班目标 教师队伍建设 1、教师数量足够,教师满意率95%。 2、校本培训参与率100%,培训作业完成率100%,新教师结对率100%。 3、教师爱学校、爱幼儿,讲诚信、讲责任,无体罚幼儿、损害校誉行为。 干部队伍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1、对祖国的美景和建设成就有自豪感和崇敬的心情,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 2、在成人的指导下能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关心同伴,帮助别人,行为习惯良好。 3、能积极认真的参加班级劳动,有坚持性;爱护公物,爱护周围的环境。 4、能主动

  • 履行工会职能,协力学校发展

    踏着春的脚步,我们迎来了2010年。1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我们平湖市行知幼儿园工会顺利完成了工会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新一届的工会委员会。我们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在春天勾勒出美丽的蓝图。2010年对于行知幼儿园工会来说是一个奋斗年、前进年。我们将虚心学习姐妹学校工会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将紧紧围绕教育工会及我园工作重点,脚踏实地开展工作,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动员全体教职员工,为学校的特色发展作贡献。 一、加强学习,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命力。建设一支师

  • 幼儿评估大全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幼儿发展评估表 中区实验幼儿园 赵瑾 幼儿姓名: 班级: 项目 观察评估指标 等级 项目 观察评估指标 等级 身高 科学领域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重 2、在成人指导下,学习收集信息。 基本动作 1、认真学做大班广播操,动作正确有力. 3、喜欢与同伴共同探索与分享,能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喜爱体育活动,在进行各种基本动作练习市动作灵活协调。 4、喜欢数学活动,学习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个性品质 1、在各种不同场合能礼貌招呼别人,大方的应答。 5

  • 小班幼儿行为规范

    小 班 幼 儿 行 为 规 范 魏塘镇实验幼儿园小班教研组 1、 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规则,并初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 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公共交通规则。 3、 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成人的提醒注意安全。 4、 有初步的进餐、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 5、 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了解一日生活的基本规则,并学习遵守。 6、 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 7、 学说普通话,会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 8、 能安静地倾听成人和同伴讲话,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9、 不纠缠成人,能独立游戏,不爱哭,不爱发脾

  • 中班第二学期教育活动目标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1、倾听部分 (1)能有礼貌地集中注意倾听他人说话。 (2)能区分普通话与方言的发音。 (3)能理解多重指令。 2、表述部分 (1)积极学说普通话,发音清楚。 (2)说话声音的音量和语速适当。 (3)能用完整句连贯地讲述个人经历以及图片内容。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初步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及其构成因素。 (2)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散文和讲述故事等。 4、早期阅读部分 (1)知道口头语言和文字的对应转换关系。 (2)能独立阅读图书,理解画面内容。 (3)对画面的文字感兴趣,主动

  • 幼儿园目标管理评估细则解读

    (一)基础性工作(800分) A级 C级指标 解读 A1园所管理200分 C1 1.管理理念、教学行为均以幼儿为本。 2.熟知学前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注重 幼儿 教育的规律,无违法想象。 3.规范存放各类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文件及通知。 C2 1. 保教工作有人抓,有目标要求,有检查落实。 2.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室内、户外活动均有操作材料,注重个别差异。(避免像小学上课那样,教师拿着一本课本,满教室里乱逛) C3 尽量做到。 C4 1.有服务范围内06周岁适龄幼儿信息表,36周岁未入园幼儿要在备注栏内注明

  • 美术特色活动教育,助力童心飞扬

    记得,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根据市教体局的统一安排,我有幸参观了烟台开发区海河幼儿园,其美术特色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一是环境创设独居创新。 走进海河幼儿园展现在面前的就是具有国际化的建筑风格,绕过正门,建筑的南侧却另有乾坤,走梅花镇、攀爬墙、穿山洞、走绿坡现代风格中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