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创造、享受运动、快乐健康——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气球》活动说课》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选材之源《指南》指出:选取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活动实践。气球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幼儿熟悉又好奇,喜欢用它玩游戏,踩气球、运气球、拍气球……玩法多样,孩子们经常和它亲密接触。充气的气球从高往下落有一定的时段,正是这种弹性可以充分挖掘使之成为我们体育活动设计的契机,用于创造性地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以及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和判断力。然而气球又具有不稳定性,正是这样孩子又有些担惊受怕,破裂巨响挑战着孩子的神经和适应力。四有目标中要求“在体育活动中,逐渐形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能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初步达到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适应周围的变化。”于是,设计生成了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气球》。
二、目标之本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四有总目标制定了活动目标:
1.喜欢尝试用身体各部位创造性的玩气球,积极锻炼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2.乐于挑战自我,有一定的坚持性和适应力。
两条目标充分体现了“情感、技能、意志品质、适应力”的活动要求,并隐含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了技能的高度,将知情意行有机糅合。这不仅符合我园的“四有目标”,更遵循了《指南》精神。
三、环节之初
1.小步递进
热身与放松环节头尾呼应,以音乐烘托,针对性的对活动中用到的各个关节、肌肉做好准备,使身体有效启动到缓慢停歇。
从用手玩气球(手心、手的其他部位)——身体部位创意玩球——挑战自我——师幼展示——排球赛,各环节小步递进。从最灵活的手部位到相对陌生的躯干,从相对容易自控到有一定的挑战性,给孩子们带来了自信和挑战。
2.难点前置
要想让孩子获得运动的快乐和自信,成功让气球不落地,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在第一环节难点前置,在孩子手心尝试后,引导孩子自然而然的提炼出“气球掉了要赶紧救起来,垫得越高,落地就慢,我们救球就能成功。”解决了初步的技能,为后面的其他部位变花样的成功体验和不断实践打下有力的基础,便于孩子获得成功和自信。并在各个环节后适时小结提炼,将能力、情感、品质进一步落实。
3.快乐游戏
整个活动都以游戏贯穿,各种花样垫气球游戏,教师的游戏口吻,宽松的游戏场地,自主的创造锻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放手和自主,孩子们快乐的游戏。
四、细节之显,1.凸显兴趣创新,“喜欢参加各种运动”的前提是兴趣。在本活动中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是重点。“喜欢”、“积极”、“乐于”,从幼儿主观中、身体本能中自然而然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孩子们在玩气球时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不愿意停下来。其次,本活动将“创造”放在了主要位置。3——6岁是创新能力的爆发期,他们的灵感和火花非常激烈。异想天开的创造性玩球既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促进了身体大动作的协调和灵活,又获得了被发现、被尊重、被满足的渴望。“你的创意真棒;你可以去试一试;秘密被你们发现了;我用贴贴记录下来”在整个活动中老师一直用语言、动作、表情支持、保护着孩子的兴趣与创造。
2.凸显享受运动
重运动弱化讲解,是我们开展组织体育活动遵循的原则。给孩子更多享受运动、尝试练习的空间,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小结或是交代要求。我们尽可能的避免整理秩序,让孩子们原地停下或是围在周边,减少场地转换,保证孩子运动量。当然在交代游戏规则、重要提炼时除外。活动中,我们给予孩子的时间、场地是宽松、自由的,让他们在实践前猜想,尝试后小结,也可以边尝试边形成想法。如“其他身体部位垫球”环节,我们请孩子猜测**部位能垫球,然而孩子是天生的行动派,于是我们允许孩子边尝试边讲述,甚至是在练习中有了新发现可以随时告诉老师和其他孩子。在享受运动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孩子运动负荷,在一次次高潮之后都有小结、教师表演等不同形式的小歇,这样让孩子运动有一个缓冲,尊重运动负荷从低—稍高——高—小高潮,而后逐渐降低的原则。
3.凸显自信坚持
成功体验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较高水平,易于形成自信、坚持、勇敢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活动中,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充分肯定孩子的成功,如各种花样的奖励、击掌、语言小结、表情动作表扬等,让孩子感受到被老师肯定的快乐,获得好的意志品质。
4.凸显尊重包容
尊重孩子的创造,尊重孩子的结果,同时也包容孩子的不成功和遗憾,用正面的语言进行激励和引导,“相信你们一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