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专题 > 幼儿园特殊教育交流
妈妈我会说话了-对一个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

妈妈我会说话了-对一个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

更新时间:2014-07-20 17:14:45

《妈妈我会说话了-对一个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特殊教育交流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幼儿的基本情况

1、自身:童童是小班的一名男孩,今年三岁。他从小发音不清,不能完整的说一句话,也就是通常说的语言障碍。平时在班里基本不说话,不与同伴交往。动作缓慢,但大脑反应能力正常,能很快理解别人的意思只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与人交往方面有强烈的自卑感,不愿与其他幼儿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2、环境:童童的父母双职工,文化程度中等,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感觉童童这方面偶缺陷,比其他孩子不幸,所以就尽可能的给予他更多的爱护,更多的满足,以至于他非常的依赖父母。爷爷奶奶对他更是加倍溺爱,什么都由着他,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娇惯任性,并且语言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

二、原因分析

1、先天生理方面。针对童童的以上情况,我与童童的妈妈进行沟通,得知在她怀孕前服用过激素之类的药物,这可能是导致童童语言障碍的主要因素。不愿与人交往,长时间用声不当,发音器官僵化和构音器官功能的退化,导致发声障碍,使童童成为语言发展障碍较严重的幼儿。

2、家庭环境方面。童童的父母是双职工,平时工作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爷爷奶奶只是给予更多的呵护、满足,也就是所谓的“爱”。有什么意愿都是父母替他表达,没有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更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造成他的语言发展水平停滞不前。

3、社会交往方面。由于孩子语言障碍,父母不让他与同院的其他幼儿玩耍,限制了他的交往,没有提供给孩子与外界交往、交流的空间、机会,致使童童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自我中心严重、任性、为所欲为。三、干预过程及效果分析

干预过程:

1、创设情景交往,使孩子感受与他人交往的快乐。有强烈自卑感、不愿与其他幼儿、教师进行交往的幼儿,教师应持积极的态度,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抚,使幼儿感到安全、温暖、可信可亲,但不是溺爱。

一次我收拾玩具,我微笑着请他来帮助我,他只是站着看我收拾,而不帮忙。于是,我故意将玩具掉在地上,他看见迅速的帮我捡起来,我亲了他一下感谢他,他并没有拒绝,以后他看见我收拾东西就会跑过来帮忙。

2、采取鼓励的方法,激发其说话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语言的学习也不例外,只有孩子喜欢说了才能用心去学习发音方法,平时我鼓励他用语言进行交往,每次当他很认真的说一个字或一个词时我都会很认真的倾听,只要他做出一点进步的行为,我都会给予有效的鼓励和肯定。

3、日常生活中贯穿语言的训练。由于童童长期很少用声及用声不当,他的发音器官已经僵化,不能良好的工作。于是我建议家长配合先让他做一些基本的训练:舌操、唇操、呼吸操,坚持每天训练,使各个发音器官逐渐灵活,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一次吃点心时 ,童童最后一个洗完手,没有他的点心,他看看其他小朋友,再看看我,我就装做没看见他的样子,继续提着篮子等着,过一会他慢慢的走过来了,我就主动问他:“这是什么?”然后教他说“蛋糕”,他就模仿着我说“蛋糕”,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童童拿着蛋糕高高兴兴的回到座位上去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以后每次教他说话他都能很认真的跟着说。4、家园共同努力。在对童童进行研究和矫正的过程中,我不断的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高家长的正确认识,及时了解在家的情况,因为只是老师在园里的关注是不够的,必须使家长、教师对童童有一个统一的期望要求,体现教育的一致性。在家庭中,我要求家长要积极的去引导童童说话,耐心去倾听他的话语,不能嫌弃孩子说话费劲而急于替他表达或是打断他的话,更不能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父母倾听的神情可给孩子最大的安慰,从眼神中获得自信,是消除自卑的重要体现。

效果分析:

通过这入园几个月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童童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基本上克服了自卑心理,能够认真听老师上课,能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往了,说话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发音比以前清楚许多,能说“张老师,我喝水。”“妈妈再见”等简单的短句。看到童童的进步,老师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欣喜的,相信只要家园继续努力配合,根据他的情况随时制定教育目标,童童的明天一定会是

一番新的景象。

四、建议:

1、对这样的孩子不能由心软的父母管,童童的语言训练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父母要有充足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

2、不论有意无意,当童童有一点、甚至微小的进步时,都要给予有效的鼓励和肯定。

3、同意父母及爷爷奶奶的教育观念,协调行动,不能过分溺爱,应严格要求,该惩罚时一定要惩罚,不能出现孩子控制父母,父母却没办法控制孩子的局面。

五、启示

孩子的先天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千差万别,但后天的语言环境是可以改善的,就看我们要不要去做,怎样做?对于这些有一定语言障碍的孩子们,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耐心、爱心来关注他们,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关阅读
推荐
  • 正视幼儿的探索行为

    事件:今天,胡合的妈妈很晚才来接胡合,与我们老师攀谈了起来,胡合妈妈说:唉!我希望胡合在幼儿园的时间再长一点。我问:为什么?胡合妈妈说:胡合,回到家后,一直跟我捣蛋,喜欢问这问那,比如说一辆汽车吧,他会问出好几个问题,害得我做家务也做不成。 临走的时候,让胡合跟老师再见,没想到胡合被墙壁上的灭火器吸引了,就问:这是什么呀?我说:是灭火器。胡合说:灭火哭里面是不是装了水。我说:不,是一种气体叫干冰。胡合又说:那它为什么是红颜色的哟!这孩子问题可真多,怪不得妈妈要嫌他烦呢! 思考:好奇,好问,好摆弄是幼儿的天

  • 视障儿童学前教育的学习环境

    环境安排是具有(境教)意义的。儿童经验的获得主要依靠动作、自主学习、直接作用与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激励视障儿童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者的教学效能,甚至能减少视障儿童的不良行为。 (一) 健康、安全与卫生的环境 视障儿童因身心障碍,加之年龄较小体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健康、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格外重要。创设符合视障儿童特点的环境,要尽可能做到色彩鲜艳、图画清晰、背景简单,可触摸、有动感、有声音,这有利于刺激与统合视障儿童的各感觉器官。教室环境的清洁,物品摆放的适宜,教学具、玩具、课桌

  • 盼盼之盼——一个留守的单亲孩子

    又是一个周一,老师们忙碌了一个大早后,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幼儿园,他们非常守规则的排成一队,等待接受晨检。在家玩了几天的孩子们满脸的兴奋,走进教室的孩子们急着和小伙伴谈着笑着,外面的小朋友也张望着。 盼盼家离幼儿园很远,每次到幼儿园要走很长一段山路,到达公路后有时还要等待定时通过的班车。差不多每次都要迟到一些,年迈的爷爷每次都歉意的对我说着不好意思,我知道那不是他们的本意。 拉着盼盼的手,那样的瘦小柔弱,孩子看起来还好,就在准备让孩子进去的时候,孩子告诉我:后背有些痒。撩开孩子的内衣,一颗颗红肿的疙瘩让人触

  • 给胆怯的孩子更多关爱和关注

    重庆九龙滩子口小学幼儿园 袁菡 我是一个刚从师范校毕业的幼儿老师,因为自己的任教经验不足,所以在给幼儿上课时总是关注并给予那些聪明的、乖巧的、爱表现自己的孩子机会,让他们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却不知其实那些胆怯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与关爱,他们本来就因为胆怯而失去了在生活中学习的很多机会,所以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认识。 在我印象中最清晰的是本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那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家长与教师的互动观摩活动,因为自己急于想上好这堂课,所以做了很多课前准备,并将上课的过程事先把握好,我上

  • 因材施教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正兴趣。 邱宇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很少主动说很多的话。但是我发现但对于教育活动却十分感兴趣,学起知识也非常得快,只是对于音乐方面有点不搭理。每次学唱歌时,他总是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坐着或趴着,不说话也不出声学唱歌,无论别人怎么劝说都不见有明显的反应。 终于我想出了一个办

  • 结构游戏:积木撒了以后

    今天的结构游戏,我为小朋友准备了雪花积木,可是在游戏开始后不久,智商只有一岁半的脑瘫儿小琳就将积木撒了一地,看着满地的雪花积木,真是无可奈何,于是我在旁说了声:小朋友,快把地上的积木拾起来。可是不知是因为小朋友们玩得太高兴了没听见,还是听见了也不想捡,小朋友们谁也没有去检。在以往轻度班任班主任时,碰到类似情况,我总是提高了嗓门下命令让学生把倒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可是今天,面对这些脑瘫儿、自闭症儿、中重度弱智儿,我没有这么做,知道这样也是无济于事。突然,我看到玩具柜里大大小小的塑料篮子,灵机一动,拿了一个小

  • 与特殊幼儿建立有效沟通(方案)

    一、课题名称: 与特殊幼儿建立有效沟通研究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良好的师幼关系就是幼儿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幼儿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幼儿的需要,并引导幼儿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幼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都可以使幼儿产生兴趣和接受性。反之,师幼之间沟通不畅,教师缺少与幼儿间主动的沟通,而当孩子想主动与教师沟通时又常常得不到老师耐心、仔细的倾听,取而代之的是哦、老师知道了等一些没有下文,感觉被忽视的语言等等,使师幼

  • 孩子“拒绝亲近”该怎么办?

    * * 是一位男孩,于1998年1月出生;父亲:现任职于某设计院,母亲:大学本科,中学英语教师。该幼儿入园前不会说话,存在语言障碍;有刻板行为;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从不吃米饭和菜,有严重偏食的现象。情绪起伏不定,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喜欢待在桌子下、玩具橱、教室角落等不为人发现的地方。与人交往时缺乏应有的目光接触,对别人的语言指示和问话没有任何反应,且拒绝别人的亲近和拥抱。 记得入园前的一次家访,我们刚踏进 * *家的家门,他一见到陌生人立即紧张起来,当我俯下身子摸摸他的头,想与他亲近时,每想到他的反应很

  • 康复幼儿个别化教育专题小结

    常言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同样,孩子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包括生理结构和机能上的差异。性格类型差异,还有行为动作,语言表达,智力发展,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对我们康复班的孩子来说,这种差异更为明显。 因此对康复班的幼儿教育,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应要注意个别化的教育。使教育真正推动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为此为康复的每个孩子为期一学期的个别化教育和探索,所谓个别化计较于探索,就是老师根据孩子们能力和需要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提供不同材料,不同教学方法,安排不同时间教学的教育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