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1-3岁幼儿期成长发育
教宝宝学会咀嚼

教宝宝学会咀嚼

更新时间:2014-07-21 12:36:34

《教宝宝学会咀嚼》可能是您在寻找1-3岁幼儿期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宝宝有寻觅和吮吸的本能,但咀嚼功能却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出现,必须经过训练学习获得。   一般认为,只要有上下咬的动作,就表示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备。4—6个月是训练婴儿咀嚼吞咽的最佳时期或称敏感期,7—9个月时咀嚼动作有节奏而协调,大约1岁时这种能力就成熟了。
  咀嚼也有学问  
  帮助孩子学习和训练咀嚼功能,爸爸妈妈首先应掌握有关咀嚼的知识。
  咀嚼动作的完成需要舌头、口腔、面颊肌肉和牙齿彼此协调运动,这就要求家长们应根据婴儿不同的月龄,在充分顾及到营养平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食物的硬度、柔韧性和松脆性,为口腔肌肉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使其得到充分发育。
月龄食物种类宝宝进食方式初生至3个月以奶、水、果汁等流质食物为主主动吸吮4—6个月添加少量精致半流质食物,如米糊、蛋黄泥等开始用勺被动进食5—7个月流质加半流质及少量固体食物用杯子喝、用勺子喂,对食物进行咀嚼8—10个月给予切碎状固体食物,如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婴儿饼干、烤吐司等可运动上唇进食,舌头将食物送至牙磨床咀嚼吞咽12—18个月可给予较粗的固体食物咀嚼吞咽动作协调,自己进食18—24个月给予固体成人膳食稳定协调地咀嚼吞咽,逐步独立进餐  提醒:在婴儿4—6个月时,即给他尝试各种食物的滋味以刺激味觉,开始用勺喂食,用杯饮水(奶、果汁等),为摄取固体食物做好准备。根据月龄逐步更换食物性质,促进婴幼儿咀嚼吞咽能力协调发展,逐步发展自我进食等独立能力。
  咀嚼需耐心训练
  会吸吮是宝宝天生的才能。但是出牙后要学会咬一小块食物,嚼碎后吞咽下去,却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反复训练孩子的咀嚼能力。
  训练示例1:教宝宝“吞咽”半流质食物
  宝宝4个月大时,父母要开始给宝宝有意识地添加少量半流质食物了。当爸爸妈妈开始用匙给婴儿喂半固体食物时,几乎每个婴儿都或多或少会用舌头将食物顶出或吐出。有时候不顶出来,但在吞咽时有硬噎状等表现。这时,爸爸妈妈不要以为是孩子不喜欢吃这种食物,这种表现只是因为孩子与吞咽的协同动作有关的条件反射尚未形成。这时,爸爸妈妈不要轻易放弃,可以通过多次试喂来改善这种情况。有的孩子经过数次试喂后适应,而有些则需要再延长一两个月才能学会。这种差异并非智能的差异,而是适应性心理素质的差异。分页标题

  训练示例2:教宝宝吃饼干
  当宝宝有了两颗牙齿后,可以开始有意识的教宝宝吃饼干了。这时,父母面向宝宝,对宝宝说:“宝宝看爸爸(妈妈)是怎样吃饼干的。”等到宝宝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爸爸(妈妈)可以先咬一口饼干,然后张大嘴巴给宝宝示范具体的咀嚼动作。然后把饼干递给宝宝,告诉他按照爸爸(妈妈)的样子来吃饼干。
  有时宝宝一时没有学会而噎着自己,甚至引起呕吐,对此父母不必紧张,要坚持引导,继续训练下去。7—8个月以上的宝宝更愿意自己做事,父母不妨让宝宝自己用手抓食物吃,让宝宝满足自己挑选、自己动手的愿望。这样做会使他们对食物和进食更有兴趣,增强学习的欲望。

  帮助训练咀嚼能力的几则食谱
  蔬菜布丁
  材料:吐司面包、牛奶、苹果泥。
  制法:将吐司面包去边后撕成碎片,和婴儿奶、苹果泥调匀即可。
  营养师建议:宝宝6个月大,仍需较柔软的食物来训练其咀嚼及吞咽的能力,将吐司去边,加上香甜的苹果泥,是一道既方便又可口的副食品。
  白玉鲈鱼片
  材料:鲈鱼1条(约500g)、ji蛋1个、山药50g、荷兰豆25g、梨1只(约150g),精油250g(实耗20g)、黄酒、盐、ji精、淀粉、葱、姜适量。
  制法:
  (1) 鲈鱼洗净,去内脏、骨、刺和皮,切薄片,用少许盐、ji精、蛋清、淀粉上浆;山药削皮,切小片;荷兰豆切段,梨削皮去核切小片;葱姜洗净,温水泡15分钟成葱姜汁。
  (2) 炒锅烧热,倒入油,烧至三成热,放入鱼片,轻轻拨散,至熟捞起;放入山药、荷兰豆、生梨,一起炒熟取出。
  (3) 炒锅中留少许油放入葱姜汁,加少许盐、黄酒、ji精,烧开投入全部原料翻炒均匀,用淀粉勾芡即成。
  特别提醒:
  (1) 鱼刺一定要剔除干净。
  (2) 选用活杀的鲈鱼,保证肉质鲜嫩。
  (3) 婴幼儿食用的净鱼肉不能超过总量的一半。
  (4) 炒鱼片的油温必须小心掌握,以油不冒热烟为好。
  (5) 炒鱼片最好筷子轻轻拨动,用锅铲急火快炒,鱼片会成碎粒。
  特点:鲈鱼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具有健脾开胃,滋补肝肾,止咳化痰的特效。山药健脾、润肺;生梨滋阴益肺,生津解渴;荷兰豆为鲜豆食品,营养充分。此款菜肴营养全面,润肺润喉。分页标题
  营养师建议: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选择膳食加工方法,以利于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6个月—1岁的婴幼儿适宜食用鱼茸、鱼泥;1岁—3岁的婴幼儿适宜食用鱼粒、鱼片、鱼丝等。
  糜面小窝头
  材料:糜子面200克,清水、小苏打各适量。
  制法:把糜子面和小苏打混合均匀,加温水和成软面,用手沾少许水,取一点软面捏成小圆锥体,再在底部用手指按出小洞,上屉用旺火蒸约40分钟即成。
  特点:此小窝头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
  营养师建议:选择软硬适度的面食,有利于帮助孩子训练咀嚼能力。
  咀嚼能力Q&A:   Q:我女儿两岁了,不爱吃饭,每天要喝五次奶粉。我曾经强制性戒奶,即使这样她也不肯吃饭,她每次喝180—210ml奶粉,体重15kg,身高80cm,是否正常?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吃饭呢?目前她连水果和饼干也不爱吃。  
  专家意见:
  从你孩子目前的身高体重来看,孩子的发育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担心。从奶到其他食物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你不用特别急于采取强制的做法,应该慢慢地引导她来喜欢吃饭,不一定要用强制的办法。比如可以在她饿的时候先给她吃一些其它东西,如果没有吃饱给点奶,这样逐渐把奶转成食物。
  再则,她不喜欢吃别的食物,可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训练自己的咀嚼吞咽功能,还停留在流质食品阶段。可以先让她吃一些烂饭、面条,菜也要做得碎一点、烂一点,有助于咀嚼吞咽,如果是吃特别硬的,像大人的食物,两岁的孩子不太接受,不喜欢吃。再就是要注意,孩子的食物要讲究色泽,颜色、味道,包括她吃饭时用的小勺、小碗都要漂亮一些,环境也要舒适一些,以提高她的兴趣。千万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东西,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整理


《教宝宝学会咀嚼》
相关阅读
推荐
  • 纸尿裤到底会不会造成男宝宝不育

    这是众多父母所关心的问题。有报道称:男宝宝长期使用纸尿裤,会令宝宝生殖器官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精囊不能发挥其散热和调节体温的作用,影响精子发育,最终导致将来不育。 纸尿裤,成了男宝宝父母们弃之可惜,用之不安的心中之痛。 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作为纸尿裤所属行业协会,邀请国内知名儿保专家和研究胚胎及男性生殖健康的专家,就纸尿裤与婴儿健康发育的问题进行过研究。专家们根据各自的研究结果进行论证,指出男宝宝穿纸尿裤不会造成日后不育,相关报道结论下得过于草率,无科学依据。 认为使用纸尿裤会导致宝宝局部体温

  • 宝宝学走完全手册

    学习走路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所以不容轻视但也不用过于担心,就算你的孩子进步略慢,只要你有耐心,懂得步行只是迟早的事而已。孩子学会走路以后标志着孩子今后活动范围将逐渐扩大,视野逐渐开阔,给体能和智力方面尤其是体质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学走路呢?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么? 婴儿学走阶段的七大重点 发展时机: 十至十五个月 发展状况: 宝宝走的动作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至十一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发现宝宝在放手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 怎样早期保护婴儿的嗓音

    胎儿降生后便会发出声音,第一次发出的是哭声,它伴随着婴儿生命的开始,也是婴儿健康的一个标志。两三个月的婴儿会发出咿咿啊啊的声音,继而出现喊叫声,发出妈妈爸爸等声音。 口腔、喉头、声带是人的发声器官。婴儿的发声器官已具备基本结构,但咽部狭小,而且比较垂直,软骨柔软细弱,声带短、薄,因此在发声过程中要保护嗓音,使之适应发声器官的特点,为有良好的发声奠定基

  • 与子同乐:“弓式”瑜伽

    1、俯卧,与 宝宝 面对面。 2、弯曲两腿,抓着脚踝。 3、吸气,将腿向后抬高,并将上身抬离地面。 4、呼气,放松下落。 1、腰部有严重 疾病 的学员请遵医嘱。 1、缓解腰肌劳损。 2、柔软脊椎。 3、改善消化功能。 4、和宝宝面对面,训练宝宝的爬行能力。 TAG: 亲子瑜伽

  • 妈妈学堂:宝宝厕厕训练记

    我是一个比较现代的妈妈,倾向于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于是在我家小果果厕厕的问题上,我也顺其自然,纸尿裤竟穿到2岁。 果果两岁之后,我发现他逐渐对厕所很感兴趣,对于爸妈去厕所哗哗或者臭臭也很跟屁儿。于是我开始留意:白天,只要他尿尿了,他就会用手拍尿包,或者突然站在那不动了,很严熟地告诉我:尿尿了!如果遇到拉屎,除了我早已熟悉的镇定、憋红、瘪嘴外,现在能用手捂着屁股,告诉我:妈妈,臭臭纵观这些征候,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个时候,可以帮他练习不戴纸尿裤,用尿盆尿尿和拉屎了。于是我的训练就此开始。 本以为是水到渠成、

  • 为何孩子2岁前能学会母语?不需要认真教、不需要认真学就会讲!

    我们都知道人的感官器官包含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通过这些器官获取外界信息送进大脑分析,判断处理。结果的好坏在于大脑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可这些能力是从什么地方来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听觉系统细胞的激活。大家应该明白一个现象,把刚出生的婴儿耳朵堵住30天,你知道会发生生么后果吗?后期多半是听力不健全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科学家研究得出结果是听觉细胞从小需要激活, 没有激活的细胞则退化,退化的细胞恢复功能的机会基本为零, 就好像传感器坏了,你修哪里都没有用啊!所以我必须抓紧机会激活婴儿的听觉细胞。

  • 养育健壮宝宝八招

    第一招母乳与辅食相得益彰。现在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可满足4~6个月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素。然而,婴儿4~6个月以后,母乳中所含的铁质、叶酸、维生素、钙等营养素就显得相对不足,若不及时添加其他食物,孩子不仅长不好,而且有患贫血、佝偻症等疾患的可能。专家建议,当孩子长到4~6个月时应合理添加辅食,如蛋黄、米粥、麦粉、肉末、肝泥等。添加辅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要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添加辅食,切忌贪多。第二招主食与零食不可偏颇。宝宝一般在周岁左右断奶,此时主食固然很重要,但零食也不可

  • 探索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生来就有一种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他的好奇心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每一件事直到掌握为止。孩子是个年轻的科学家,只有在他有意识地做出行动来反复观察事情的发生过程后,才能理解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因此孩子往往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并在做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会把所有新的信息都储藏在脑中。家长们经常会发现,当孩子学会走路后,他就想自己处理事情,这时他们的玩耍不是随意的,而是获得信息、发展智力的过程。当孩子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越多,他将来的智力水平也就可能越高。孩子过去的经历将有助于他在学习时去应用新的

  • 我家小孩从两岁起每天晚上刷牙,怎么还会长龋齿呢?

    小儿龋齿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首先我们不用惊慌。据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本次调查发现,我国12岁儿童平均龋齿数为0.86颗。 调查发现,我国5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4.1%。12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16.5%。城市高于农村。这一数据较十年前上升了近50%,说明儿童家长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在不断提升。 刷牙能预防龋齿是因为刷牙可以清理口腔食物残留,并且含氟牙膏能阻止龋病的发展。但并不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