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2:07

《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施玮

摘要: 英国心理学家韩普瑞说: “人类心智最具创造的运用是有效的交往维系人类社会.很多人由于富有远见和善解人意,能够考虑自己行动的结果,预测他人的行为,确定可能的得失,因而能成功地处理周的各种人际问题.”婴幼儿只有在与人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发展其心理能力和社会性,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关键词: 社会交往能力 冲突 幼儿

一. 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冲突,就是指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反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在我们实际教育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幼儿常常与同伴发生冲突,并伴随着打人等不良行为,不太受同伴的欢迎,有的幼儿不爱说话,很少与同伴交流,同样也受到同伴的冷落,而有的幼儿则比较随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较受同伴欢迎。

在幼儿园里,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与家长所期待的.但事实上,幼儿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教师也怕会给自己工作带来不便,为了息事宁人,教师(家长)主动介入其中,成为评判是非的法官,让幼儿被动地受处理受教育,逐渐丧失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其实,在冲突发生过程中,如果我们相信幼儿的能力,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解决冲突,而教师只作为一名引导者适时介入,不仅可以平息冲突,而且也可以促进社会交往能力, 道德判断能力等一系列与社会性相关的因素的发展.那么,作为教师(家长),应该如何让冲突成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呢?

二. 调查方法与内容

1、 观察法:记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冲突行为

2、 访谈法:访问教师(家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的交往关系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幼儿同伴冲突的形式

1、 口角

星期一的早上来园,孩子们在谈论双休日的生活。这时,毛毛说 :“昨天我爸爸带我去动物园玩,有好多的动物;遥遥说:“我爸爸也带我去动物园玩了,我也看见了好多动物;毛毛又说:“你说谎,我怎么没有看到你呀?”遥遥着急地说:“我没有说谎,你才说谎呢。”于是,两人便争吵起来。

2、 争抢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开始开心的玩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玩积木的角落开始不安静起来:杰杰想玩旭旭的积木,可是杰杰还想玩,于是旭旭与杰杰协商,但是没有成功。这时气急败坏的旭旭一把将杰杰的积木全给推倒在地,这下可惹怒了杰杰,于是两人便扭打成一团。

(二) 幼儿同伴冲突的产生原因

1、环境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对于大人对他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呢?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自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

2、孩子的年龄因素:

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很低,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又由于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识常常脱节,缺乏合作意识,易于与他人发生冲突。表现在活动中一旦与人发生纠纷时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

3、幼儿的个体差异因素:

幼儿由于遗传素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不同,神经类型、气质和性格也会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脾气温顺文静;有的孩子脾气急躁好动;有的孩子胆小懦弱不善交往;也有的孩子豪爽大方热心过头等第。在集体生活中有的孩子就表现出很受欢迎,而有的孩子则常受到别人的冷落。例如在班级中有一次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性格懦弱的小雨和外向霸道的强强在阅读区一起看书,过了一会强强哭着向我告状,说小雨打他了,我很惊讶,平时小雨是个善良懦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了也不敢告诉老师,今天居然动手打人?我和强强一起来到小雨那儿,小雨一脸惊恐的望着我,我连忙叫他不要怕,把事情一了解,是强强去抢小雨没看完的书,小雨不肯,强强把小雨心爱的书撕坏了,还放在脚下踩了几脚。于是老实的小雨发怒了,冲上前去打了强强,还打得挺重的,一向横行惯了的强强急了,吃了亏的他来到老师身边告状。我看了看小雨,一字一句的对强强说“是你不对,是你不讲道理,把小雨的书撕坏了,所以小雨会打你。”我想我这样做是为了使强强今后的霸气有所收敛,但愿以后的小雨能变得坚强自信一点。过后我对小雨说老师不是鼓励你打人,但对不讲道理的人你也必须学会反抗,不能一味的退让。在处理幼儿间的冲突时老师要强调因人而异,这也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 幼儿与同伴冲突的结果

1、 教师简单处理、息事宁人

在幼儿园中,教师因为工作繁忙,对幼儿之间发生冲突的真正根源很少有精力再去顾及. 当发现幼儿有冲突时,往往是严厉的批评孩子,很少细心的帮助幼儿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只采取简单的制止方式――“敷衍了事”。殊不知这样的 “轻易定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冲突,减少幼儿的冲突行为,反而让幼儿觉得“不过如此”,长期以来幼儿逐渐会产生依赖性。冲突应该是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润滑剂,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就会把冲突演变成阻碍幼儿交往的外在压力,严重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 幼儿自我解决、受益颇多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任何人不能代替他们成长。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是成长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也是孩子适应社会所必须的,所以不必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比什么办法都好。同时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有自己解决冲突的方式,有他们的是非标准。让他们自己解决冲突,比起大人抽象的说理,是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幼儿在自己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这对他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益处;幼儿自己解决冲突不仅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交往的概念,为幼儿以后的社会交往奠定基础。

四. 建议

(一)、教师应如何做

1、 教师应理解冲突的真正心理根源。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产生冲突的真正根源是我们每个人皆存在的“自我中心”。这个痼疾在幼儿期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影响幼儿以后的成长。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自我中心”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对幼儿更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2、 教给幼儿与人交往所需要的语言和技巧。

入园前,孩子生活在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组成的成人世界中,这些人对孩子往往给予莫大的关心和“谦让”,让孩子不认识自我,当孩子入园后,将与成人交往的准则迁移到同伴时,立刻发生矛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适应群体生活,学习与同伴交往的规则及与他人交往所需要的语言和技巧。

3、 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既不显示也没有必要,而且也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削了他们交往的宝贵机会。给幼儿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利于幼儿其他方面社会性能力的提高。 (二)、家长应该怎样做

1、 教会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学会为别人着想。

爸爸、妈妈应该教育幼儿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对大家喜欢的玩具不争不抢,可以让别人玩一会儿,自己玩一会儿,大家轮流玩。这样,可以使幼儿遇事能够想到别人,知道有了同伴,才能玩得愉快。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幼儿活动。

游戏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可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如让幼儿跟邻居的同伴玩“娃娃家”游戏,幼儿可以做娃娃的爸爸、妈妈,在游戏中履行爸爸或妈妈的义务。幼儿从一个人发展到与同伴共同游戏,也就发展了交往能力。

3、 要教会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也就发展了交往能力。

幼儿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或玩得不愉快时,爸爸、妈妈应及时引导幼儿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得愉快,如:猜拳、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五. 结束语

社会交往不仅在成人周围随处可见,而且在幼儿的周围随处可见。成人往往在教育幼儿时忽视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恰恰幼儿期实际应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关键期,成人应多提供幼儿进行交往的机会。

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发生的冲突,应让他们自己解决,而成人只是作为一名引导者适时介入,不仅可以平息冲突,而且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幼教博览》第一、二期

2、《幼儿教育》第三期

3、www.baidu.com《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与对策》

4、www.baidu.com《论幼儿冲突成因及其解决策略》

5、www.baidu.com《用群体压力化解幼儿争执》
相关阅读
推荐
  • 留给孩子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

    今天天气虽然阴霾,但在孩子的身上却总能让我看到阳光般的希望。 孩子们都在休息听音乐,安嘉欣小朋友走到了我的面前:周老师,帮我扣纽扣。我看了一下她的衣服,原来这小家伙把新发的园服的钮扣全解开了。我暗想:这小家伙既然能把钮扣解开,那我为何不给他自己也尝试一下自己动手把钮扣扣好呢?于是,我对嘉欣说:嘉欣自己扣。听到我这样讲,她无奈地底下了头,只好自己扣了。过了一会,嘉欣又把求助的眼光投向了我:周老师你帮我啦。看着嘉欣无助的眼神,我真想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索性帮他扣好。可是我又想:为什么孩子一遇到困难我们就要马上

  • 在帮与不帮之间

    三岁左右的幼儿,在热爱创造与建构的过程中,当了们无法达成自己所希望的目标时,会特别容易感到挫折;面对孩子挫折感时,专家建议,父母当放手证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您也许会因为他的创意和应变而倍感震惊。 伟伟是家中唯一的小男孩,祖父母天天将他捧在心掌心上,全家人尽心尽力将最好的享受与温暖给他;然而,这仔细呵护且不允许有任何挫折干扰的小宝贝,却一天比一天更为蛮横,不仅抢夺、破坏表妹的玩具和书本,更会出手伤害表姐和长辈,稍不顺心便大哭大叫。 此时,妈妈急于树立伟伟的生活规范,而显得急躁,动不动就拿出棍棒威嚇,而祖父

  • 区角活动——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纲要》中也曾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注重对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养成教育,对开发幼儿的智慧非常关键。因此,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动手做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幼儿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区角活动正好为孩子们的养成和发展提供了这个机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隐藏了许多问题,没能让区角活动发挥它最大的发展效应。如:1、区角活动材料应进一步充实,因人而异的准备材料,吸引孩子们对它产生充分的兴趣。2、因为材料

  • 孩子能力的培养并不难

    所有孩子的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适应环境条件培养出来的。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从简单的、会做的事做起,不断反复训练,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到容易,而有所进步。 根据我这几年的从教工作,我把对孩子初级的指导方法归纳如下: 1、从少量的、会做的内容开始。(树立信心) 2、经过训练,内容达到应用自如 3、把运用自如的内容中不正确的部分,纠正为正确的 4、注意不断培养能力 5、再添加少量同等程度的内容 6、完成的速度,所需的时间 7、把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和和新内容结合起来 8、不断练习、使旧的内容学的更好,新的内

  • 学保教指南谈对小班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二章保教常规管理的第十三条谈到重点关注一日活动计划的制定,谈到教师对课前材料,对所授内容熟悉的准备,在今天的小班科学活动《大树妈妈和树叶宝宝》课后,让我重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这对每天要组织正规性活动的老师们来说,这是一个需要一直认真对待和钻研的不变话题。 《大树妈妈和树叶宝宝》这个活动我曾经在两个小班任课时上过,当时上的非常成功,师幼互动和谐、亲密,活动目的达成度高。可今天在小班上课时,活动却开展的并不顺利,幼儿状态不够积极和投入。原因在哪里呢?我认真思考后,归结为以下

  •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措施

    (1)、在教学活动中给孩子创设动手的环境。如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 一般来说,孩子玩过之后,家里总会显得有点脏、有点乱,有些家长就会特别不,常常会限制孩子的活动,如手工剪贴之后有时地面上

  • 怎样培养宝宝良好行为习惯

    今天,新风家长学校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北京儿童与健康心理研究会主任初德和先生,我们侃侃而谈,当聊起家长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他首先说的是: 现代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一项内容极为重要—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西方教育学者曾指出:“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 那么,现代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子女的行为习惯呢? 文明语言习惯—从礼貌用语做起。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

  •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的小手

    俗语说 人有两大宝,两手一大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儿童的手蕴涵了丰富的含义与秘密,儿童是用手来思考的,假如让儿童停止了手的活动,就相当于禁止了儿童的思考。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丰富孩子的想象,我们从儿童的手做文章,在全县开展了十个一系列活动,其中有一根线,一根细细的线在成人眼里不过是一能箍扎点散乱东西的工具而已,但在孩子的手里却翻出了新天地,红太阳、蝴蝶、小金鱼、小蚊子、长江大桥、降落伞,当看到这跟小小的线在孩子手里风云变幻的翻出各种花样的时候,我们才明白了什么

  • 不要吓唬孩子

    吓唬孩子们似乎是一些家长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为了让孩子快些人睡,家长往往会说“快睡,再不睡大灰狼就来咬你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