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22 10:18:13
《多一些赏识教育,有助于幼儿好习惯的养成》可能是您在寻找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曾看过一句话“法无禁止即自由,法无授权即禁止”,生活中法律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正是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其实在幼儿园也一样,孩子们需要一个好的常规才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遵守常规呢?如果向孩子提出了合适的要求,就一定要求他们做到。 晨间锻炼结束后带着孩子们回教室,和往常一样, 我提醒道:把自己的衣服放好,要小便的去,不小便的小朋友休息。趁此时间,我为上课做准备,在连接电脑时发现一件衣服掉在了地上,于是我环顾教室一周,只见 孩子 们有的将自己的衣服挂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有的随便一塞塞进储物格内就算解决了,有些因为衣物多,同样也有掉下来的趋势。 发现这样的情况,我马上组织好孩子,让他们观察自己的衣服的情况,一起讨论应该如何摆放自己的衣物才能让衣服不掉下来而且看上去整齐,经过一番讨论后,孩子
小孩子已经有两周没有去读幼儿园了。经历了两周的在家调养,终于可以在昨天返校了。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两天,小孩子竟然十分不情愿去学校,要求在家玩。 怎么回事呢?在没去学校的时间,我可是一直关注幼儿园所在班级的博客平台啊,我每天都会把发生在班级里的,关于每个学生的事告诉小孩子,让她对班级每天发生的事都了解,以便心里有小伙伴,并且每天按学号重复着小伙伴的名字。怎么要去上学了,竟不愿意去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也许是惯性在起作用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惯性,而且当自己的惯性形成后,再改变就困难些。小
女儿每次刷牙毕,总把牙刷头朝下倒过来摆放。每次看见了我就说:女儿,你怎么又放反了?随之随手将它放好。 这样过了大约一周,女儿依然故我,积习难改。 后来,我在女儿放反后,让她自己动手放正,然后施之于诫劝与教育,说这样放如何不好不卫生。可女儿还是难得有几次放对,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放反了。 这样又过了10来天,我索性做个有心人,每当女儿将欲刷牙时,我即刻提醒道:刷牙后可别忘了爸爸的提示,啊!而女儿刷牙毕,我又会追问道:没放错吧?!女儿总是嗯的一声,这说明如此一来,女儿大约想错也错不了了。 如此,又过了近一周,我
这天中午吃完饭后,我带着孩子们到教室门口晒太阳。因为天气很好,我们把班里的花草拿到了教室门口。有几个孩子们便围在这些花草周围进行观察。陈昱睿和崔郅程两个小家伙对盆栽里的小石子非常感兴趣,结果一没留神,两个人把小石子倒了一地。于是,我过去对他们说:这个花盆就是小石子的家,不可以把小石子倒出来。两个人立马点点头,走开了。可是,我刚把小石子装回了花盆,两个小家伙又把石子撒了一地。 其实,这次我看到他们是故意的。但我知道他们并不是调皮捣蛋,只是把这种行为当做成了一种和老师的游戏。他们觉得躲过老师的视线,去完成一件
每次小班区域活动结束后,我总是在墙边、桌下发现好多被小朋友遗落的积木、玩具等,虽然在他们活动时我也曾多次提醒过要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可每次到了整理玩具时我总是发现有的不见,有的放错了,如何让小朋友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整理物品、爱惜玩具的好习惯呢? 一天我特意提前十分钟结束游戏,小朋友在我的提示下手忙脚乱地整理着东西,待他们基本坐定后,我故作惊讶地说:小朋友,老师好象听见有个小动物在哭,它说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咦!是谁在哭呀?小朋友在我的暗示下开始用眼四处搜寻,山山快速地捡起他前边椅子下的小熊向我跑来:老师
正确处理孩子的任性行为 一、用榜样去暗示幼儿:当幼儿出现任性行为时,家长可以用电影、电视或图书故事中的典型人物的具体形象暗示幼儿,使他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家长 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 二、对任性的幼儿用激将法 一般讲,幼儿的好胜心和自尊心都比较强,往往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行,特别是任性的幼儿。家长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反激幼 儿,克制其任性行为。 三、给幼儿戴高帽子 根据幼儿有喜欢听好话,戴高帽子的心理特点,用幼儿过去好的行为或他爱听的话对其任性行为作其它原因的解释,为幼儿转变态度搭梯子下楼,用幼儿
塘桥中心幼儿园 钱影倩 场景1: 上过课后,孩子们都在滑滑梯上玩,顾群星从滑滑梯上滑下来,正好被走的飞快的汤炀撞倒在地上,汤炀见状马上往旁边躲开了,顾群星站起来,开始跟周围的小朋友诉说,刚才代鼎盛推我的! 场景2: 快放学了,孩子们都拿好衣服准备家长来接了,可我发现何濠宇的口袋被撑的满满的,于是我就随口问了一句,何濠宇,口袋里什么东西啊,怎么那么多。何濠宇听我这么一说,神情有些紧张,旁边的邓仪琳赶紧向我告状,他偷幼儿园里的积木。我把何濠宇的口袋拉出来一看,果然是一些塑料积木,何濠宇眼见被抓个正着,连忙说,
儿子明天要去春游,这两天一直很兴奋,还为此哭了一回鼻子。 上星期四,学校发了通知,说如果同意孩子去春游的家长在回执上签名,第二天交给老师,并交1元钱。儿子是高高兴兴、认认真真地把签过名的回执和1元钱放进了自己的铅笔盒。 星期五傍晚,我去接孩子时,发现他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飞扬或是调皮得躲藏起来让我寻找,而是一个人在学校的雕塑底座前攀爬着,动作显得笨拙而无力。我朝他走过去,他一个转身看见我时,耷拉着脑袋向我慢慢走过来,后脚跟着地的脚步声显得很不一样。我心中有些异样:他怎么了?今天又做错什么事,挨老师批评了?还是
可以说,科学家们在童年时期的那些惊异的发现、困惑、幻想等,镌刻在了他们的记忆深处,其实也就是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持久的精神动力。这正如弗朗兹-海仑斯所认为的:人的童年提出了他整个一生的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我带着这个谜走过了30年而没有思考过它一次,今天我知道在我开始出发时,一切都已决定。[1] 无论是文学家,还是科学家,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行业的杰出人们,他们的童年或许会有着不一样的生活内容,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但这并不能影响他们都有着对于童年同样的感恩与缅怀,因为他们的童年有着同样的精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