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园共育 > 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
家访是形式沟通是目的,新时代形式发生了变化

家访是形式沟通是目的,新时代形式发生了变化

更新时间:2018-08-17 07:58:59

《家访是形式沟通是目的,新时代形式发生了变化》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家访总结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曾经轰轰烈烈的“课外访万家”活动,想必各位老师都经历过吧?现在还在每学期发一本课外访万家记录本,要求填写家访记录,并且将照片附在纸上。我极度反感这种做法。家访最早作为家校联系方式的一种,相比电话联系和请家长到校,更能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但弊端一直存在。

第一,家访时间在老师下班之后,属于加班性质,如果按一个班五十名学生算,五十个家庭,平均一次走访两家就要花掉1-2小时,这还是我在四线小城市的范围内,如果在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想都不要想,全班走访完,至少要加一个月的班,等走访完回到自己家,一定面对另一半的极度不满,孩子更是难得见到自己;

第二,家访的效果已经远远不如以前,借助现代信息工具,老师和家长其实无时无刻不在线上,文字、图片、视频都能顺利联系,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因此在新条件下的家访,已经成为了一种累赘和负担。

第三,管理者对家访的检查方式仍然落后于整个时代,正如前面我描述的那样,纸上文字记录,手机拍照后打印,目的只有一个,方便检查,但对老师来讲,无疑是增加了新的工作量。

第四,家是一个较为隐私的地方,家长未必愿意老师到家中来访,更何况家长的工作时间与老师工作时间不吻合,老师家访,同时给家长也造成了不便。

第五,让我们回到家访的初衷,有效沟通家长与老师,只要能达到相应的效果,手段其实是多样的,毕竟信息社会,信息互通是大势所趋,个人信息在网上随处可见,朋友圈中晒的照片,微博上的文字,小视频的流行,都将社会中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仍然采用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方式,只能说管理者思想陈旧,没有与时俱进。

家访?不是没有,而是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前面已经有很多老师说了,手机、微信都能完成的事情,不需要再约定时间,让家长特意在家中等待。何况很多家长不一定在家。(现在留守孩较多,基本上爷爷奶奶成为监护人,我班上有个学生甚至连爷爷奶奶都出去给做饭了。自己是自己的监护人!)

家长都忙着赚钱,有时候连接个电话都说忙。我也是很无语。通常老师会和家长联系,都是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总认为是在告状,是削他面子。

有多少家长常年在外的?有多少家长忙于应酬没时间管孩子的?有多少家长周末打麻将也不管孩子的?有多少家长只管给钱花而不管孩子学习的和在校表现的?有多少家长从来不和老师主动联系询问孩子情况的?有多少家长是开学来一次说一声:“老师,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我实在没时间管”就再没有来过学校的?有多少家长是家长会都不来而让孩子爷爷奶奶代替开会的?有多少家长主动给孩子买手机电脑只管交话费网费而不管他们怎么使用的?有多少家长说我的孩子我管不了请老师帮忙管管的?有多少家长关心自己的孩子周围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的?有多少家长说我孩子以前好好的,到了你们学校就变坏了的?

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轻易叫家长。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我们都给解决了。实在是需要家长配合的时候,你们反而说我们吃饱了撑的。先不要辩驳,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手机,我们说: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但是带手机的学生少吗?收了他的手机还要到学校里闹,说不该收手机!我们反映:您的孩子上课无精打采,上午第一节课就趴桌上了,晚上这么晚睡您不知道?是不是关了灯,躺被窝就是睡觉了?叫他起来还说算了,孩子太累!只要他不扰乱课堂秩序就可以。批评几句说我们人格侮辱,罚个站说我们体罚孩子!

有多少老师变得小心翼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多少老师变得沉默,选择明哲保身?

怪谁呢?“戒尺”都被你们收走了!

还是那句话,我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我无愧于心!不是我推卸责任,孩子的教育真的不只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我不知道题主是什么身份?是在读学生家长,还是吃瓜群众。从问题中,题主虽然措辞很客气,用了“几乎”二字,但是范围涵盖“城市”、“乡村”、“官办学校”、“子弟学校”,可见是作了一番调查的。

的确,现在老师家访少了,但是并不表示没有,阳光老师待过的几所学校,每学期末都会组织教师到学生家中家访,和家长作当面沟通。这是字面上的家访,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家访——到学生家中进行访问。

但是,我也想告诉大家,实质以上的家访并没有少,只是外人看不到。

在讲述这个事情前,我们先来明白一下家访的本质:教师和家长就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等问题进行了解、沟通。

所以,家访是形式,沟通是目的。新时代,形式发生了变化。

既然是个形式,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式就发生了改变。

随着通讯的发达,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进行沟通,快捷、方便。

当学生出现问题,教师能快速地联系家长。微信群的建立,能够让家长和教师实时交流。

每天都有交流的教师和家长,已经并不需要通过面对面的家访来进行交流了。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学教师家访记(四年级)

    早早地联系了几个家长,说好今天放学后带家里去家访,配合学校的活动,家长们都很支持,虽然在家长联系卡上写好了自己最空的时间,但是对于这个老师提出的时间更改,满口的答应。联系好了家长,接下来就是找路的问题了,第一个家长在电话中解释了很长时间的限高门,我还是满脑子糊涂。 好容易找到第一家,安全轮胎的标牌已经锈迹斑斑,孩子的妈妈急匆匆地迎过来,脸上堆满了不好意思的笑容:对不起对不起,让老师到我们家来。 她所谓的家,其实就是一个十几平米小车库,她说,他们一家已经在这儿住了六七年了,即便是地方小,她说,晚上孩子们回来

  • 寒假家访小结(大班)

    1月27、28日,班级两位老师对幼儿家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家访。家访前,我预先告之家长,让家长安排好时间。在家访中,家长们对于老师家访表现出了非常大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以看出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本次家访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一、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并针对幼儿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师也向家长简单介绍了本学期幼儿在园的情况。 二、向本地家长了解幼儿读小学的意向,向外地家长了解是否会回家及希望家长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请家长做好幼儿寒假的安全卫生教育工作。 通过两天的家长,我

  • 家访小记——重点工作

    前两天进行了家访,对我来说这次的家访很有意思,工作了10多年,还是第一次中途插班进入一个原本十分陌生的班级,在家访中由于没有事先的了解,自然和家长就少了很多的共同语言,和孩子少了一份亲近感,但却让我能够站在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幼儿和家长。 对幼儿的总体感觉:孩子们都比较聪明、可爱,但也挺好动的,特别是一些男孩,经过一个假期,行为习惯有所退减,在家中的习惯并不是很好,自理能力较差,吃饭很多需要大人哄、喂,大多孩子还是比较认生,依赖性比较强,特别是新生,估计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对家长的感觉:父母对教育比

  • 细看孩子“胡闹”之中的闪光点

    农村的孩子似乎天生有一种野性,喜欢在田间到处奔跑,喜欢拿着竹竿去赶鸡这些都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但是多数的农村家长却不习惯孩子的这些胡闹,他们会认为整天跑来跑去是不对的,孩子应该静下来看看书、写写字但是殊不知,就是在这些野性、胡闹之中,孩子在不断地获得成长。所以作为老师,我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不时会对他们说:不要看不惯孩子的胡闹,你可以在这些胡闹中去看看孩子有什么闪光点。 在一次家访中,我发现了我们的家长在不断地改变对孩子胡闹的看法。小和在一开学的各项活动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表达力。在对小和进行家访中,与这

  • 家访手记——走进孩子的点滴

    这学期,我有幸参与了千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在我走访的几个学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传浩同学,刘传浩同学是一个顽皮,懒惰,注意力不集中的差生,平时老师们看到他都十分头疼,但他却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所以老师们也没有因为他常常不交作业,上课捣蛋而放弃他,这次家访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与他父母的沟通,一起努力让他养成好的习惯,提高成绩,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这次家访我们老师向家长反映了刘传浩同学在校情况,并与家长探讨了如何教育,使他能真正融入到同学中间。 我们向刘传浩的父母反映了他在校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只要和家长细心沟通,孩子们都会茁壮成长

    转眼间,今年已是我踏入幼教这一工作岗位第六个年头,在整整过去的五年中,我走进了无数幼儿的家中,与父母们进行交流,一次家访一次收获,我觉得家访最大的好处就是拉近我们教师与家长、孩子三者之间的距离,在相互的谈话过程中,可以让我们更细致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幼儿,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五年过去了,我又迎来了新一届小班宝宝,怀揣着期待的心情走进了他们的家中 我爱你,怎么爱? 嘉怡在班级中是一个比较自由、散漫的女孩子,她没有规则意识,在集体中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利用下午空班时间我来到了嘉怡的家中,嘉怡的母

  • 多变的孩子也很可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为不光要教会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等,还要教会孩子做个怎样的人,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在家如何做个乖孩子。我班的杨小茹小朋友是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女孩,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我常把她作为小朋友们学习的榜样。可是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张老师,你别看杨小茹在幼儿园里是个好孩子,在家里可够淘气的。这是真的吗?我有点不相信。于是我决定到她家走访走访。 晚饭后,当我刚走到她家巷子时, 远远就听到了杨晓茹的哭闹声:我不跟爷爷玩,我不吃这些烂饼干。我走进她家院子一看,可真够热闹的。她的奶奶两手满是肥皂泡,满

  • 心手相连——小班班主任家访手记

    娄东中心幼儿园 沈 宁 蓦然回首,我已担任了多年班主任工作。多年来,看着一批一批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一批一批孩子毕业了,进入了小学令我激动,让我欣慰。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老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老师经常性的工作。 我的每一次家访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家访,因为,家访就象是我们给孩子上课一样,好的活动必须要有好的备课。有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帮助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还能取得家长对学校,对教师工

  • 家访日记:家访让我们了解孩子更多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生活环境,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抓好教育决不能忽视家庭。因此要求我们和家长必须协调一致、共同教育。为了更直接的了解孩子,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对班级内的孩子进行走访,现将几则小日记记录,以期为今后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家访日记一: 优点多多的发现 四点三十分,我们如约而至的来到了小辰的家。今天的家访过程中,小辰一反平时里在学校里的活泼劲,文静的坐在妈妈身边。先有礼貌的和老师打招呼,然后拿出自己中意的美术作品给大家欣赏,接着大方的念读她最新学会的儿歌,最后便一直安静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