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计划总结 > 幼儿园教研计划总结
大班教研组活动计划:浅谈语言活动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大班教研组活动计划:浅谈语言活动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更新时间:2015-10-23 06:51:57

《大班教研组活动计划:浅谈语言活动中如何突破重难点》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研计划总结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组织者 张月美,活动内容  专题小结交流,活动目标 以多媒体展现的交流形式共享经验,感悟教师如何通过精心的教法设计和灵活的组织,促进师幼有效互动,促相互共长。
活动准备 各级组评选出来的优秀专题、ppt
活动过程
一、 组长导入
本学期我们大教研组探索主题背景下语言活动的教法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师运用教法实施活动的实效性。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秉承实践研究的方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了多次实践研讨,在学期即将划上句号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将自己的所学和实际相结合,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今天我们就借此机会,将各级组交流推选出的专题小结进行一个更广泛性的学习和展现,希望让更多的老师有所获!
二、教师交流
1、《浅谈语言活动中如何突破重难点》--许炎
2、《运用递进、支架策略来突破语言活动中的重难点》--季蓓蕾
3、《浅谈阅读活动的内容及设计策略》--庞咏梅
4、《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万娟
5、《多媒体对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作用》--吴佩君
6、《巧用多媒体于阅读教学活动中》--沈洁
三、组长小结
 教研组活动情况记录(第十九周)
时  间 2011年1月5日 地点 分园活动室
出席者 全体教师  园长、园长助理
    内容:   专题小结交流
活动记录(讨论要点、摘记和发言摘要):
一、 组长导入
本学期我们大教研组探索主题背景下语言活动的教法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师运用教法实施活动的实效性。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秉承实践研究的方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了多次实践研讨,在学期即将划上句号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将自己的所学和实际相结合,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今天我们就借此机会,将各级组交流推选出的专题小结进行一个更广泛性的学习和展现,希望让更多的老师有所获!
二、交流
张:下面下请小班的许炎老师第一个进行交流,她交流的专题名称是《浅谈语言活动
    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许:《浅谈语言活动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犹如一出戏的戏眼,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 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活动下来,或面面俱到流于形式,或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有所偏颇,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流于表面,那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呢?
    1、难点前置法
    所谓难点前置是指将教学的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
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由于学前期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
维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
所不能及的,以故事教学为例,如果在故事教学前.仅仅是按常规设计教案,那
么有些故事内容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还不太丰富的幼儿来说,是
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时,就不妨采取难点前置法,将难点放在教学之前,通过
某些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让幼儿明白了故事中的道
理,达到启发幼儿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同时难点也迎刃而解了。阅读活动《微
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
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
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教学活
动中,小蜗牛的信在整个作品中是个难点。于是我在导入部分安排了读小蜗牛的
信,"老师这里有一封信。想不想知道小蜗牛在信中说了什么?(幼儿读信)小蜗
牛信中的意思你们懂吗?(理解孤单、微笑)。通过这样的难点前置,让幼儿亲
身感受,有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故事中小蜗牛爱朋友的情感。
    2、小步子递进法
    "递进"指阶段目标的循序达成,即根据自己的起步点出发努力实现目标,并不断
提升发展目标。"小步子"是心理学提出的办法,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小
目标,使个体很快地从目标导向行为转入目标行为,尽快实现目标,满足需要,同时在目标导向过程中当目标能力增加时教师及时提供一个可使儿童实现高目标的条件,引导他们走向实现更高的目标。如:语言活动"藏在哪里了",活动重点
是让幼儿根据小动物露在外面的部位猜猜小动物,我在多媒体的运用上体现了"小
步子递进"。如小鹿只露出两只像树枝一样的角,幼儿很难猜得出。我通过逐步出
现法,先出示小鹿的两只角,让幼儿猜猜,再出示小鹿的头部、身体,引导幼儿
一点一点观察,最后找到小鹿躲在了树林里,因为它头上的角像树枝,所以不容
易被发现。避免孩子因遇到困难,失去学习的兴趣。
 3、搭建支架法
"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
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
能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它的存在为教
学提供了可能,但是教学必须从儿童的现有水平出发,逐渐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
展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为儿童搭建支架,引导儿童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
更高的水平发展。如儿歌教学《一排鸭子》,我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巧妙地设
计了小鸭排队走路、小鸭晒太阳、小鸭吃青菜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
中非常自然地感知了儿歌中"个子矮矮、屁股歪歪"的小鸭外形特点,体验了儿
歌中"走起路来、翅膀拍拍、伸伸脖子、吃吃青菜"的小鸭动作,为幼儿感知理
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念儿歌,搭建了有效的情境支架。因此,以游戏的形式为儿
童搭建一个情景支架,往往能够更好地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说的欲望。
4、图谱辅助法
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过符号来帮助他们提
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因而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谱"作为一个有效的
中介,能使幼儿在学习儿歌过程中实现口语向书面语的有效过渡,获得前阅读能力。
如小班儿歌《小雨点》,可以用单词和多词图谱的类型来设计。
 
将较复杂的语言意义分解成若干较简单的图谱单位。通过阅读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增强了幼儿阅读理解与表达的主动性。5、多媒体再现情境法
欣赏优美的儿童诗和琅琅上口的儿歌也是语言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语言材料的欣赏、朗读、理解,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班由于身心
发展的限制,他们对诗歌和儿歌内在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诗歌《月亮和
星星》的活动中,对诗歌的理解、掌握诗歌的内容,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表达
是活动的重难点。为此,我在教学时利用一个声像结合的课件,伴随优美的音乐,
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孩子眼前。黑黑的夜晚、天空中出现了笑嘻嘻的月亮,
出现了许多眨着眼的小星星,加之老师的追问,引起了幼儿的共鸣。激活了幼儿
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又如儿歌里有"月亮的嘴巴笑一笑"、"星
星的眼睛眨一眨"两句句子,"笑一笑""眨一眨"两个动作通过多媒体灵活、直
观、形象的展现出来,加深了幼儿的印象,唤起了幼儿的真挚情感;它所营造的
动态情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置身于美丽的星空中。绚丽多彩的画面,突破了
时空的限制,化解了活动的难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儿歌的内容。又如
散文诗《秋雨的色彩》意境优美,让幼儿描述秋天美丽的景色是活动的重点。我
通过多媒体定格画面--秋景,让幼儿说说你看到的秋天是怎样的?秋天还会是
什么颜色?多媒体以其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再现了秋天的美景,激发幼
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当然,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不断总结、推
广。
张:刚才我们的许老师很直接的将我们这学期研究的问题以专题名称的形式展现了出 
来,在说明小结的过程中归纳了五点: 1、难点前置法 2、小步子递进法3、搭建  
支架法4、图谱辅助法5、多媒体再现情境法 。在这五个教法中,图谱辅助法感
觉和我们的音乐活动中的图谱有些相似,虽说不同的学科它的使用方法有其学科
性和个性化,但不难看出,这个教学材料的提供对于老师帮助孩子观察、记忆理
解所起到的作用。这个环境材料的应用在我们实践中各个领域大家都可以去尝试,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张:接下来请小班的另一位老师季老师的专题小结《运用递进、支架策略来突破语言 活动中的重难点》。前面许老师也谈到了"搭建支架法",现在季老师的支架策
略又是如何运用的呢?我们一起来聆听。
季:《运用递进、支架策略来突破语言活动中的重难点》
语言领域旨在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表达和阅读 
习惯,良好的语言教育不仅对幼儿一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幼
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什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要紧紧围绕重点,引导启发孩子加 
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
   难点:所谓难点,即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孩子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有时是一致的。
存在的误区:只分析教材本身的重点和难点,忽略幼儿的实际水平及个体差异,凭
以往的经验,确定重点难点。
    二、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要分析钻研教材。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或者是进
一步学习其它内容的关键,那么这一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其次,要全面了解幼
儿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幼儿已经掌握或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不必列
为教学难点。例如,中班语言活动《大卫,不可以》,素材选自美国作家大卫o
香农的绘本《大卫,不可以》,书中刻画了一个调皮淘气、爱搞恶作剧,让
小朋友喜欢、家长头疼的小男孩大卫和妈妈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与一
般爱妈妈的活动素材视角不同,从妈妈也会对孩子说"不可以"这个角度切
入话题,以理解"不可以"所蕴含的爱为主线,帮助幼儿感受体验、分析理
解在"不可以"背后所体现的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选材视角独特,尝试了
对爱妈妈题材的突破。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妈妈很多
时候会很严厉的要求他们不能干什么,这里面所蕴含的爱很多是孩子不理解的,这次活动就抓住了这个侧面,帮助孩子体验、分析、理解妈妈的爱,这对今天的独生子女体会爱、理解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老师确定了以下活
动目标:1、根据画面中出现的生活情景和图画符号,合理猜测妈妈的话,(认
知) 萌发爱妈妈的情感。(情感)2、理解"不可以"背后的爱与关怀。(能
力)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爱妈妈",难点就是"理解'不可以'背后的爱与关
怀"。
三、如何突破重难点
1、递进,层层深入
本次活动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回忆表达对"妈妈的爱"的理解,第二
环节是对故事的阅读理解,第三环节就是情感的提升: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听、猜等环节,说说喜欢自己妈妈的理由、
看看大卫和妈妈之间的事,听听大卫妈妈的声音、猜猜大卫妈妈会怎么说等,
使得阅读活动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在开始部分,从说说爱妈妈
的理由进入,引发幼儿回顾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照顾与关爱来感受妈妈的爱。
在主体部分,通过阅读,理解大卫妈妈对大卫说"不可以"背后所蕴含的爱。
在最后部分,联系生活中妈妈对自己说"不可以"的情景,进一步将故事情节
的推进与孩子自身的经历自然衔接,体会妈妈另一种爱的表达方式。通过联系
幼儿的生活,强化了幼儿的体验,使活动的重难点得以突破,教育价值进一步
突现。
2、支架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反问、追问等多种提问方式,引导幼儿理解。使用
了图示、符号、录音、模仿等多种方法帮助幼儿阅读理解、反复体会妈妈说"不
可以"背后蕴含的爱。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主要问题紧紧围
绕"爱妈妈"这一重点与"理解'不可以'背后的爱"这一难点。小结清晰,
语言具有情感色彩,富有感染力。
在第一环节导入部分中,教师首先出示一个爱心,告诉小朋友这是小佳老师的
爱心,心里藏着一个小佳老师最爱的人,你们心里有最爱的人吗?幼儿自由表达。看看小佳老师最爱的人是谁?(妈妈)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为什么?请幼儿说说爱妈妈的理由,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并将爱妈妈的理由表
述清楚,教师小结:每个孩子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因为妈妈是世界上最关心
最疼爱我们的人。妈妈的话让我们感到温暖、变得快乐,给我们增添了力量,
妈妈的爱非常神奇。紧跟一个过渡性的提问,"是不是妈妈的每一句话都能让
你们感到快乐,你们都爱听呢?"第一环节的提问和小结都是紧紧围绕重点并
引出难点的。然后进入第二环节,阅读理解中,首先引出主人公大卫,"有一
个小男孩叫大卫,他的妈妈就总是对他说:"不可以",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接下来阅读图书,"孩子们,都看到了什么?大卫想干什么呢?如果大卫继续
这么做,你猜会发生什么事?猜猜这会儿大卫的妈妈会说什么呢?大卫听了妈
妈的话,心情怎样?"在这里教师启发孩子根据画面中的生活情景和图画符号,
合理猜测妈妈的话,听听录音妈妈说的话,从而理解妈妈说"不可以"的原因,
为解决难点做铺垫。在阅读完前几幅图后,教师有一个回忆经验的环节,通过
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活动的难点,"大卫遇到的事,你在生活中遇到过
吗?遇到什么情况,你的妈妈也会非常严厉地对你说"不可以呢"为什么妈妈
那么爱你们,却要对你们说"不可以"呢",归纳整理幼儿所反映出的生活经
   验,教师进行小结:"噢,原来,每一个妈妈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妈妈是多么希望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尽管妈妈的话有时的确会让我们扫兴,  
   使我们不痛快,但是每一句话里都装着妈妈满满的爱。"当大卫不以为然打碎
   花瓶之后,"妈妈给了大卫什么特殊的礼物?"教师小结:是啊,世上哪个孩
   子不爱自己妈妈,哪个妈妈不疼自己的孩子,宝贝们,记得听妈妈的话,像大
   卫一样别让妈妈操心。在这里进行一个过渡提问:"在生活中,的确有很多时   候,妈妈因为爱我们而常常为我们担心,刚才我们大家也记起了很多平时妈妈们说"不可以"做的事,那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呢,接下来讨
   论交流:重点提问:"想想,今天回家,你能为妈妈做些什么,让你的妈妈露
   出笑脸。"教师小结:"孩子们,带着你对妈妈的爱,去听妈妈的话吧,记得
   做不让妈妈操心,能让妈妈快乐的孩子。"整个活动教师始终围绕重点突破难
   点。每个教学活动不可能达到完美,但是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当然
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总结、推
广。
张:在这里季老师通过分析一个案例《大卫不可以》,教法的运用,列举了支架教法在 
本次活动中运用和体现,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反问、追问等多种提
问方式,引导幼儿理解。使用了图示、符号、录音、模仿等多种方法帮助幼
儿阅读理解、反复体会妈妈说"不可以"背后蕴含的爱。通过一个案例分析,
去阐述"支架教学法"的层层递进性作用,非常具体。通过以上两位老师的
交流,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其中有一个观点是这样说的: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
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
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一思想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相
一致。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帮助孩
子搭建这个脚手架,通过我们的一步一步帮助,让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知,
在原有经验上获得新的启示,从而开启更大的知识空间。
张:接下来请听中班庞老师的专题《浅谈阅读活动的内容及设计策略》
庞:近年来,儿童阅读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迅速增加。幼儿园老师如何引导幼儿感
受、理解、体验这些阅读材料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呢?我的做法是,以童心解读作品,根据作品特点设计活动,与幼儿共享阅读的快乐。
一、根据作品的体裁设计活动
不同体裁的作品有着各自不同的魅力,每种体裁带给幼儿的阅读乐趣不能互相替
代。如英国插画家本·科特创作的一本图画书《小猪变形记》是一本荒诞可爱的
哲学书。只是借了图画书的形式,所以变得特别轻松幽默。本绘书向我们讲述一
只小猪突然百无聊赖,就想体验别的动物的生活。它粉嘟嘟的样子,叹气、好奇
的神情,都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孩子。这只小猪精力充沛,满脑子奇异的想象,
想了各种办法模仿长颈鹿、斑马、袋鼠、鹦鹉等动物。但遗憾的是,这些创举都
以闹剧告终。正当小猪被一连串失败打击得失去信心时,它又受到另一头猪启发,
找到了真正属于猪的乐趣。原来,对猪来说,做回一头猪才是最赏心的乐事!
幼儿最初称呼自己时总是沿用大人对他的称谓。渐渐地,孩子学会了用"你"和
"我"。这标志着一种飞跃,说明孩子开始了自我意识的建立,开始了"认识自
我、认识他人"的思想历程。这个历程对儿童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往往也是漫
长而曲折的。《小猪变形记》就用一种奇妙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历程。
这个故事的特点是幽默有趣,显得特别的好笑和读起来也特别轻松。因此,阅读
这一绘本课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猪的表情以及小猪改变自己形态寻找快乐的
过程,充分发挥想象,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以肢体动作和语言结合等策略感受、
理解、体验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运用了以下的策略:
    1、营造氛围
活动一开始我们就营造了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故事形象的有趣,
感受其中的幽默元素。如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长得怎么样?让孩
子体验故事中形象的可爱。如幼儿说到"小小的耳朵,圆圆的头,咪咪小的眼睛,
大大的嘴"时,教师用愉悦轻松的口吻:"是呀,小猪长得粉粉的小耳朵,圆圆
的大脑袋,象黑豆一样的小眼睛,大而翘的嘴,还笑嘻嘻的呢,真有趣!"
2、鼓励想象
在阅读小猪改变自己的形态时,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感受故事意想不到的情节。在前两个故事片段中,让幼儿猜一猜小猪遇到长颈鹿会想些什么?他会怎样向斑马炫耀?后三个片段开始我试着停顿,让孩子接着说一说他会怎么打招呼。这样
的过程孩子发展了语言,在后面创作故事的环节里,孩子们发挥想象,并让自己
说的话与文本语言结构一致。让语言发展渗透在无形之中,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
生在自由读书过程中关注语言,自觉发展语言。
3、推波助澜
在阅读绘本时,还运用"推波助澜"的策略增添幽默的味道,如,读到小猪突发
奇想让自己变成了长颈鹿这一环节时,教师通过自身夸张的语气语调来推波助澜,
渲染这种有趣的氛围,"哎哟,你们看看谁来了啊?踩着高跷散步的感觉怎么样?
小猪站在高跷上走啊,走啊,心里美不美啊?你们猜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啊?"
当孩子们听到 "呯"的一声紧接着小猪栽倒在地,他们不由得捧腹大笑起来。通
过推波助澜,把幽默的情节放大,激发孩子对幽默情节的回忆,充分感受故事的
幽默、有趣。
4、启发思考
在阅读幽默作品时,又运用了"明知故问"的策略,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如,作
品一开始就介绍了一直无聊的小猪很不快乐,但是最后通过提问:"小猪为什么
要变形呢?他究竟要干什么呢?"把作品的深意显性化,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思
考, 最后小猪觉得什么是最开心的?  引发幼儿懂得欣赏自己,做自己最快乐。
二、根据作品的结构设计活动
每个作品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也决定了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设计、组织。
如《彩色牛奶》,在结构上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为此,我设计了能体现循环往
复特点的教具。根据句式:×××给奶牛吃××的蔬菜,就挤出××的牛奶,×
××喝了变成了一只×××。小白兔--黄黄的胡萝卜--黄黄的牛奶--小黄
兔。小黑猫--绿绿的青菜--绿绿的牛奶--小绿猫。这就好似一副图谱,将
幼儿回答的内容运用图谱的形式记录下来,随着故事情节的一一展开,孩子们看
到图就会自己接着复述故事了,以此为后面的创编故事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根据作品主线设计活动 一般来说,图画故事都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情节线,一条是情感线。活动前,我们通过解读作品整理出这两条线,然后引导幼儿围绕主线理解、体验作品。
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晚上睡觉前兔子妈妈和小兔
子的一段对话,它们俩在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故事的情感线是妈妈和宝宝,宝
宝和妈妈之间那种相互的爱。因此,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情节,
体验情感。
    1、观察理解
在这个故事中,大兔子和小兔子想尽办法用各种身体动作、看得见的景物来描述
自己的爱意,在画面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在活动中,边让幼儿看边提出
一些观察性的问题,如"小兔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对妈妈的爱?"并让幼
儿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大胆的、清楚的表达自己所听到和看到的故事内容。并通
过肢体动作来比较爱的多少。从而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角色的表情、动作等,帮
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启发想象
根据故事情节我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启发幼儿展开合理想象:"小兔子还会用什么
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孩子们的情绪特别高涨,积极踊跃地用不同方式来表达
出对妈妈的爱。在迁移活动中,教师以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思考,拓展知识,
以树、大海、山、星星、月亮等鼓励幼儿选择图片当中的一幅来表述对妈妈的爱。
这样,不仅引导幼儿发展故事情节,也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3、贯穿体验
在活动中,还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表情、动作、言语等外显行为进一步理解作品,
将静态的画面与动态的体验表达相结合。如我问幼儿:"谁来做爸爸?谁来做妈
妈?谁来做宝宝?"这样一种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形式,让孩子们比较谁的爱
更多,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内容和情感。 如:树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大海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等.....用语言大胆的表述对妈妈的爱、对朋友的爱、家
人的爱,通过这个活动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表达爱意的机会。让孩子用肢体动作表
现出来。当孩子用动作表示出来后,教师继续追问:"我们不仅要做动作,还要把心中的爱像小兔一样说出来"。让孩子一边做动作一边表达自己的爱。静态的绘本在精心的设计下会变得多姿多彩,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和多种方式的
演绎下得以产生心灵的顿悟。这就是所谓的快乐阅读吧,使文学作品回到儿童,
回到生命,回到生活。
张:庞老师列举了《小猪变形记》,运用了一下策略: 1、营造氛围 2、鼓励想象
3、推波助澜 4、启发思考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猪的表情以及小猪改变自己形
态寻找快乐的过程,充分发挥想象,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以肢体动作和语言结
合等策略感受、理解、体验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结构设计上,庞老师列举了《猜
猜我又多爱你》的活动 1、观察理解 2、启发想象 3、贯穿体验 。这样的教学方
式,为孩子建构起了一座桥梁。通过有浅入深,由直观形象到经验联想以至于后
面的情感萌发一气呵成,水到渠成。
张:现在请大班的万娟老师交流《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万:"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
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
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绘本阅读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对幼儿的成长
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如何选择适合本班孩子阅读的绘本预设有效地
集体活动,如何通过反复的实践、调整磨出一节好课,在绘本《胡萝卜先生的胡
子》的预设过程中我颇有收获。
   (一)选择合适的绘本,捕捉绘本中的教育价值
绘本教育中的故事题材有讲友情、有讲亲情、有讲生命尊严、还有讲自然环境,
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从故事内容上分有是讲人物的、有讲动物
的、有讲生活的、还有讲科幻故事的。有关生命与爱的话题成为绘本中的一个亮
点。绘本里的教育故事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一个讲述
关爱他人的故事。故事中的胡萝卜先生有着一把浓密、漂亮的长胡子,他非常喜
欢并珍惜他的长胡子,胡萝卜先生遇到了许多有困难的人,他很乐意用他的长胡
子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并为自己能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关爱他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非常欠缺,因此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这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他们习惯接受他人的爱,长期养成的习惯使这些孩子不知道如何对他人、对周围的人付出
自己的一份爱,这个绘本的阅读,可以让孩子在感受故事趣味性的同时,也能体
验到胡萝卜先生帮助他人后给自己带来的一份快乐。在认真分析了这本绘本故事 
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后,我选择了这个绘本来预设集体活动。
   (二)预设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指导策略
1、导入策略。在绘本阅读中,我们常用的导入方式是让幼儿看封面猜故事。在阅
读前让孩子通过阅读封面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但这样的
策略并不能针对所有的绘本,教师应该善于根据活动的目标灵活的运用导入策略,
既可以制造悬念,发挥想象;同样也可以单刀直入。在进行《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第一研时,我预设了这样的导入方式,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你觉得
这张图书的封面上什么地方很有趣?孩子们顿时被胡萝卜先生有趣的服饰、打扮
吸引了。孩子们有的说胡萝卜先生穿的衣服有趣,像马戏团的小丑;有的说他的
帽子很有趣,这么长;有的小朋友则被盥洗室里的摆设所吸引。孩子根本就没有
注意胡萝卜先生那漂亮的胡子。这样的猜测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于是我将活动的
导入调整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好看的图书,我们来读一读图书的名
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并提出问题:这是一本关于什么内容的图书?胡萝卜
先生的胡子长得怎么样?直接让孩子将视线关注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通过对胡
萝卜先生胡子的观察,引发孩子的兴趣。然后再抛出问题: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会
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图书《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这样
单刀直入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阅读理解故事的内容,也留给孩
子更多的思考空间。
2.设悬念拓展想象故事的情节。指导幼儿阅读一本图书,并不是将一本书平铺观
看和直述。大班孩子的阅读欲望、好奇心都相当强烈,如果我们在指导幼儿进行
集体阅读活动时,能适当设置一些悬念,那么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将会更浓、更高,因为悬念能紧紧地抓住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不断地想知道接下来图书里的情节内容。其中,适当的"遮挡"是一种可以增加幼儿阅读悬念的好方法。我们在阅
读《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时,我采用了部分"遮挡"和"猜测"法,给幼儿设置
阅读悬念。阅读前,我先将图书的部分内容用夹子夹住,在阅读完部分故事内容
之后,我以问题:胡萝卜先生还会遇见谁,他的胡子还能帮助大家做些什么事情?
设置悬念,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想象。孩子们思维活跃,各抒己见。胡萝卜先生
遇见了小猫,小猫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钓鱼线钓小鱼;胡萝卜先生遇到了小朋
友,小朋友们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了跳绳的绳子……在此过程中,不但调动了
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想象和推理故事情节,激发了幼儿的讲述欲望,拓展了孩
子的思维,还帮助幼儿感受了图书设计中的奇妙、有趣和幽默。
3.灵活运用提问策略。在预设阅读活动的变教师的提问为幼儿的提问。著名教育
    家
4.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提问就像一个纽带贯穿整
个活动。集体阅读活动中,我们往往将图书阅读中对幼儿的指导单纯地理解为针
对图片的提问,因此会预设很多提问,如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心
里想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等等。但是,幼儿是否真的对教师提出问题的那些
地方感兴趣呢?图片中的哪些内容是幼儿真正关注想弄明白的?这是我们值得思
考的问题。所以我们在预设提问时必须关注到幼儿对图片的兴趣点和他们阅读的
难点,变教师的提问为幼儿的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图书的内容。在大班幼儿的
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逐渐将提问的主动权从教师转到幼儿身上,引导幼儿
提出自己的问题。如 "你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吗?"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
问题。幼儿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中解决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
真正有效地学会学习。
教师还应注重不同时刻的提问方式。在指导幼儿集体阅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老
师的提问过多或过细,会约束孩子的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因此,在组织幼儿集体阅读时,我们会根据教学和情节的需要,在不同的时刻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A.描述性问题。在理解简单画面时,我们一般使用描述性的提问: 如"胡萝卜先
    生的胡子长得怎么样?引导孩子根据画面对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进行简单讲述。
B.开放性问题。在理解一段连续情节或一组画面时,我们则使用比较开放性的提
问,以便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来回答。比如小姑娘的风筝怎么
也飞不过屋顶,她请求胡萝卜先生给她一根胡子做风筝线,我预设了这样的提问:
胡萝卜先生会把心爱的胡子给小女孩吗?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推测的结
果和理由。
C.质疑性问题。在引导幼儿分析判断角色的行为时,我们会提出一些质疑性的问
题。如在阅读完故事内容后我提出质疑:为什么胡萝卜先生把自己心爱的胡子给
了大家,他还这么高兴?引导幼儿从情感方面分析胡萝卜先生的行为,从中感受
到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
D.启发性问题。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时,我们使用更多的是启发性的提问,
引导幼儿从画面入手,步步深入。
总之,在教师精心组织的、讲求技巧的集体阅读活动中,适宜的、灵活的指导策
略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为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
惯和必需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幼儿越来越喜欢上阅读、学会阅读、陶
醉于阅读,让他们终身受益。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引导孩子们在与那些优秀绘
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及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
与优美的图片徜徉时,也必定能让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
人格。
张:在这个小结中,万老师以《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为例,在教法的设计上,很大程
度上运用了"设置悬念"发,无论是从开始导入的环节,还是从中间环节中他的
胡子能帮谁做什么事情。不但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想象和推理故事情节,
激发了幼儿的讲述欲望,拓展了孩子的思维,还帮助幼儿感受了图书设计中的奇
妙、有趣和幽默。并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的梳理:描述性、开放性、质疑性、启发性,进一步地让大家感受到提问策略灵活运用对于重难点的突破的重要性。张:现在我们请吴佩君老师交流《多媒体对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的作用》
吴:看图讲述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看图讲述是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
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的一种活动。在运用多媒体开展语言看
图讲述活动中,是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进行结合,以巧妙的构思,精美
的画面,广泛的内容和灵活的手段,使多媒体在幼儿语言看图讲述时发挥了巨大
的作用,激活了幼儿园的语言看图讲述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变抽象
为直观,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多角度、多方位地帮助幼儿参与看图
讲述活动,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
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的发展,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往老师进行看图讲述活动时,要花大量的时间寻找、绘制图片,有时候自己画
出来的图像、色彩等方面未必能吸引幼儿,组织的看图讲述活动就会大打折扣。
而且,用过的图片如果时间长了、或者教学效果不理的话,就会被舍弃,浪费了
教育资源。有了多媒体可以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的图片,
通过投影仪、电脑和电视相连接,让幼儿看到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动画作品,
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我在平时通过网络下载了大量著名的经典故事、图片,通
过欣赏、观察和实践活动,凡是适合幼儿的故事、图片,我就保存下来,如果不
适合就删除。经过筛选保留下来的资料,按不同类型予以整理、归档后储存在电
脑中,既不占空间,又节省精力、资金,还可以重复使用,形成资源共享。如:
小马过河、小猴子下山、老虎外婆、三个和尚------
我还利用多媒体的形、声结合,使幼儿对看图讲述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是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与铺垫,孩子会对学习变的枯燥无味,
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老旧落伍的教学
方式已不在适应教育的需求,在教学手段上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容入新鲜"血液",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媒体教学。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进入最佳的学
习状态。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性教学内容是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交
替出现,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多样化。例如:在中班的看图讲述《小马过河》
活动中,我就做了对比尝试,先用挂图进行教学,然后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
尽管播放动画故事时已经是第N遍了,但还是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仍然兴
趣很浓。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还能优化看图讲述活动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家认为,
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
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幼儿的学习活动常常受兴趣所支配,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幼
儿兴趣的激发。在看图讲述中,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围绕看图讲述内容,有目
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有形、有声、声画并茂的情境,从而引起思维时幼儿的无
意注意,使幼儿主动说、积极说,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小羊过桥》这一
看图讲述的时候,为了让静止、无声的挂图画面变为动态、热闹的场景,调动幼
儿的情感和思路,我利用电脑和电视机的连接,给幼儿展示了一段动画场景:一
座小桥上,两只小兔正在争斗,你推我顶、互不相让------最后都掉下了河;动
画故事结束了,幼儿还在讨论:该怎么过河?。又如《咕咚来了》,在课件中,
老师给小朋友戴上头饰,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让幼儿回忆每一个动物的出场顺序,
再按顺序自己排好队,把"有---有---还有---"的句型进行了强化巩固,幼儿很
清楚地知道了最后说"还有"的是谁,在活动中有了说和玩的机会,在操作游戏
的愉快气氛中巩固已学过的句型,这样一来,多媒体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语言环境,
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也可以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
学过程,节省了教学时间,减轻了幼儿学习时的负担,优化了教学效果。
在看图讲述中利用多媒体,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
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原来的看图讲述、儿歌等静态的教学变为动画、图像于一体的动态。双向交互的教学环境,借助多媒体这一有效的载体,将教学内容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
感官,可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尝试自
己制作PPT课件,如:排图讲述《秋天的水果》,通过鼠标点击图片,让图片自由
组合排列,孩子们兴趣高涨,活动非常投入;在幼儿看图讲述的过程中,不追求
创作的结果,而是以幼儿的发挥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不足之,例如:动画截图、声音插入、暂
停处理等;我想,我还是要继续努力,不耻下问,争取更快提高自己制作课件的
水平,使活动更生动、更有趣味、更有效。
张:看图讲述作为语言活动的内容之一,如何帮助孩子观察理解表达呢?在这里吴老师
阐述了多媒体手段运用的有效作用:1、利用多媒体的形、声结合,使幼儿对看图
讲述产生兴趣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还能优化看图讲述活动的教学效果。
吴老师以《小羊过桥》为例,将电脑和电视连通,给幼儿展示了一段动画场景:
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也可以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
学过程,节省了教学时间,减轻了幼儿学习时的负担。
张:最后我们请大班的沈洁老师交流《巧用多媒体于阅读教学活动中》
沈: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以其
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
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幼儿园语
言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如何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发展幼儿
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而以前的教学活动通常采用几幅图
片、几张画的教育方式进行,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
需求。而多媒体课件将阅读的意境、内容、语言统合在一起,以色彩艳丽、形象
生动的画面,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向幼儿提供大量的不间断的信息,并通过声
音、图像等各种方式传递给幼儿,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促使他们主动探索,获得更多的信息,增加了教学的魅力。那么,教师如何将多媒体课件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提高
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将多媒体巧妙地融入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要充分发挥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坚持"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的原则,实现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课件两者相结合。
1.教学方式应用--根据教材,有机整合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中的众多素材点进行选择,选择
的过程就是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过程,判断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当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媒体相遇,可以将两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对照:哪些内容更适合通过多媒
体教学来呈现?哪种教学方式幼儿更喜欢?两种教学方式怎样结合才更有利于幼
儿的发展?
在活动中,对于有些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甚至超过用课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的那些内容,我们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使用课件。有的教学内容来
自幼儿的生活,与日常环境紧密结合,可以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活动,如果用
上课件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了。对于那些幼儿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
多媒体进行模拟,如:大班阅读活动《水娃娃漫游记》,水娃娃漫游时经过了哪些
地方?水娃娃把自己改变成了哪几种模样?关于水娃娃变化过程的知识,靠静止
的图片是观察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就制作了幻灯课件,通过课件变静态挂图为动
态画面,把水娃娃变成水汽娃娃又变成白云,白云变成雨点和冰雹的循环过程动
态地表现出来,变说教为形象视觉刺激,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感觉的协
同作用,使幼儿犹如身临其境,轻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图片、卡片、录音磁带、教师讲述、演示等,多媒
体可以借传统媒体之长,并与之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阅读活动中,故事旁白不
一定将其完整地录制到电脑当中,可以由教师配音讲述,这样,教师可灵活地根据幼儿故事理解的情况来把握课件播放的速度;又如,故事中的角色可以用实物来展示,相应的文字也可以通过黑板粘贴的方式进行。当然,在多媒体与传统媒
体结合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掌握相应的教
学技巧,能在适当的时机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不同的媒体结合起来。
2.课件制作运用--根据幼儿,因材施教
课件设计要从教学需要和幼儿实际出发,所设计的课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
幼儿的主体作用,课件不应成为教和学的障碍,而应使教学锦上添花,更不必追
求热闹和花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为坚持教学目的服务的原则,有目的地解
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上有很大差异,在多媒体课件的设
计与教学实施中,必须遵循幼儿适宜性原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
展水平相适应。在选择多媒体教学素材点以及课件素材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
特点和已有经验进行筛选,更多地思考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
二、多媒体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1.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
近感,在教学中,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非常必要,尤其
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制作动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
效果逼真动人的多媒体动画画面,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多种感官,提高幼
儿学习积极性、趣味性。比如阅读活动《动物城里的百货商店》,在熊和狐狸互相
争抢生意的环节,我特地在有喇叭的画面上暂停,让幼儿自己观察画面,猜猜他
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吸引顾客。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表达
了自己的想法。在欢乐活跃的气氛中,幼儿的注意集中,兴趣浓厚,活动效果到
达了高潮。
2.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阅读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充分活跃
了幼儿思维,激发起表达的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师主导,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师是教学活动主体,在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嗓音、神态和手势的共同作用有效地引起幼儿的注意。
例如阅读活动《小雪花找朋友》,当屏幕上刚一出现小雪花,小朋友的积极性就来
了。在老师点击出画的同时,也点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都情不自禁的喊:"哇,
下雪了……"这时,如果任凭故事继续播放下去,孩子们只是被动地了解故事内
容,很快地看完就没有新意,孩子们也不会再有刚才的表达兴趣了。但是如果加
以引导,和幼儿一起发现小雪花的动作、表情,并以它为导线,引导幼儿去发现
小雪花的朋友是谁?是认真看书的小猫?是正在睡觉的小熊?还是正在跳舞的小
松鼠……教师的引导促进了幼儿的阅读。因此,教师是任何形式的电教媒体所不
能替代的。
(2)拓展想象,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多媒体易于操作,在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有意控制画面,提出问题,给
幼儿留有想象、创造的空间,然后再通过媒体继续探讨、延伸,激发幼儿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如阅读活动《狮子和老鼠》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电脑将画面打开,
组织幼儿展开讨论理解故事,比如小老鼠会怎么报答大狮子?小老鼠会想什么办
法救大狮子?大狮子得救后会对小老鼠说些什么等,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暂停技
术和无声画面处理,让幼儿积极表述自己的想法。又如阅读活动《胡萝卜先生的
胡子》,胡萝卜先生还会遇见谁,他又会帮助哪些人呢?会发生什么事呢?孩子们
的兴趣很高,津津乐道地编了起来:"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看见小动物们想拔
河,但是它们没有用来拔河的绳子,胡萝卜先生就把胡子剪下来给了它们一根,
小动物很高兴,它们有绳子可以拔河了。"通过构思、讲述故事,给幼儿充分的想
象、交流的空间,孩子们兴趣浓厚、愿意听、愿意讲、愿意想,幼儿从被动变为
主动,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美的魅力,同时又发展
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
(3)结合画面,理解基本阅读符号在教学活动中,将一些绘本中经常出现的阅读符号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如在画面中闪动出现"云记号"、问号、叹号等符号以及一些简单的字,使幼儿关注到图
像以外的东西,引导幼儿了解画面中图像、符号的含义,又如课件中图像与文字
对应出现的同时又出现读音,使幼儿在生动的、富有趣味的阅读与操作过程中逐
步获得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合的阅读经验。
三、加强自身信息素养,拓宽课堂教学视野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掌握现
代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以顺应教育信息化潮流。逐渐养成在平日收
集、分类各种有价值的网络资源的习惯,对平时发现的漂亮图片、动画、音乐等,
保持一种专业的敏感性,留心保存这些可能与多媒体教学相关的资源,建立自己
的教学资源库,更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
多种软件知识,不断提高使用软件技能和制作课件的水平,从而更快捷、方便地
制作出所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多媒体也逐渐成为我们教学的有利工具。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幼儿负担,
寓教于乐,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知识进行动态演化,是当今教育的主流。只要
我们老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课件,并适当地运用,使
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发挥优势,相信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激趣、拓展想像思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前面两位老师交
流的过称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多媒体本身的趣味性给予幼儿各种感觉的冲突作
用,更要充分挖掘多媒体教法运用中有别于绘本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并有效配合
教学过程设计,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起作用。今天的六位教师的交流给予我们的
启发很多,他们从教学过程框架的建构如何体现层层递进,从提问方式的灵活运
用并转换,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想想,通过有效的环境创设引发幼儿的关注,
继而唤醒幼儿的各种感官……这一切的教法灵活多变,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我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内化,并不断优化组合,创立自己的教学
风格,使各种教法真正有效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孩子的不断发展服务!王老
师还有什么要说的,请王老师提些建议
王:听了今天的专题小结,我觉得很欣慰的是,教师现在联系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强了,能将我们这学期的所学进行所用并有自己的见解,这很好。我呢,要提出更一层次的要求,希望我们老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还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归纳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一些理论见解,希望明年看到大家成长得更快!
教研反思:
1、活动准备充分。了解发言教师的稿件并根据她们的专题交流中心进行排序整理串词,使现场交流比较生动,有交流也有组长的归纳提升,连贯性强,效果较好。
2、互动的形式还可以改变。改变以往的教师交流,教师听的现状,通过一些问题的介入,帮助教师唤起共鸣或补充完善,是检验气氛更为活泼生动。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0年下学期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新的一个学期开始了,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学期的开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学期的工作是不是能很好地开展,做出成绩,这开学初的计划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嘛。故而在此制定我幼儿园一期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科研计划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初步形成班级教育特色为目标,以《幼儿园活动发展性课程》实施为突破口,以多种形式的保育、教育、教研活动为契机,以点带面,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动的转变。加大科研力度,不断鼓励教师自身业务学习及研究,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保教质量,

  • 小班教研组第二学期教研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匆匆而过。我们小班组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纲要》、《指南》的精神。本学期里,在园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组员老师团结互助,始终以一股蓬勃向上的士气开展各项工作,我们努力进行探讨、研究、前进,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我们的工作更显炫烂多彩。现将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总结: 一、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研质量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必须要有各类严密的制度做保证,为此,我们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

  • 幼儿园教科研计划(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情况分析: 教育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为此,我们立足本园实际,在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全体教师努力进行探讨、研究、前进,在科研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上,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了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与研究的深入,上学期,我们注重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让专家引领教师,对教师及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如华师大张培美教授来园指导我们的课题,在与专家的交流中,我们逐步理清了《阳光体育园本课程研究》的思路,在课题的实施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园本课题市级立项。一学期下来,我们按计

  •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年,已然过去,那一年里收获了一些,也遗憾了一点,但毕竟已经过去;2012年,大步走来,这一年里我们做好准备,计划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争取收获 硕果 。幼儿园常规工作深入、社区演出、园区特色展示、博客集合教案集的制作等等,这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必然也是繁忙琐碎的一年,这样的一年更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奋然奔向共同的目的地,一起努力吧,共同收获吧!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年度会议精神、《北仑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幼教工作思路》的要求以及集团园务计划,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结合本园

  • 特色课题研究、日常教育教学管理——2009--2010第二学期教科研总

    本学期,我园教科研工作围绕改进创建问题、巩固创建成果深入展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重视日常教育教学的细节管理、关注特色课题研究的实效管理、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差异管理,有效推进整个幼儿园教科研的内涵发展。 一、日常教育教学管理重视细节管理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幼教中心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思路和重点,遵循研究、引领的教科研原则。从前阶段的制度规范、统一思想到本学期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常抓不懈、注重细节,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完善流动小红旗特色管理。为了进一步巩固创建中常规管理的初步成果,本学期

  • 2010年下学期幼儿园教研计划

    一、情况分析: 我园由于教师年龄和学历存在差异,所以,教师之间在学前教育理念和专业教学能力上也存在着差异。我园上学期教研围绕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实施追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教研研讨。我们通过正式教研,非正式教研等多种形式,如:专题理论学习、骨干教师引领、一课多研实践观摩活动、专题活动交流等形式进行教研。在有效的互动教研过程中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专业能力。 教师的获得: 利用多元教研平台,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我们在研字上展开,围绕: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实施追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教研研讨。老

  • 幼儿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幼儿园2009-2010 学年度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办人民满意的幼儿园为出发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管理求质量,以改进求发展,以争先创优的工作态度,努力提高保教质量。加强教师素质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有活力、有进取心、积极上进的教师队伍。二、工作目标1、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岗位工作细则,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秩序。2、抓好《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学习与贯彻落实,更新教师教育观念,鼓励教师不断创新,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文化水平,促进每个教师的自我发展,为我园的可持续发展打好

  • 幼儿园保教主任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 又一学期飞逝而过,本学期我园继续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契机,着重提升我园的保教质量,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为动力,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全面提升我园的教学水平及保教质量。 抓好政治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俗语说,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园十分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要求教师能约束自己的言行,通过学习先进典型事迹,观看名人影片,进行民主评议等活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荣辱观。

  • 园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新河幼儿园 沈小琴 一、 情况分析:师资情况:就目前我园师资情况看,十个班二十位带班教师中,近两年新引进11名新教师,占带班的1/2,47岁以上教师6名,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现状。老教师出现的问题是穿新鞋走老路,观念落实到行为的过程慢;新教师的大量进入则急需要专业技能的提高,目前还跟进不上来;中间成熟型的教师少,带教的力量薄弱,新教师让老教师带教会出现误导的现象。因此,师资的培训任务艰巨! 由此,我们立足园本,因校制宜地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并依托县级培训,扎实推进园本教研,力求促进教师的转变观念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