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数学活动论文
幼儿数学操作材料投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幼儿数学操作材料投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更新时间:2019-04-17 15:33:02

《幼儿数学操作材料投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数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数学操作材料,是数学活动中用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的操作材料。幼儿只有凭借对直观的数学操作材料的操作,才能够理解数学的内涵。皮亚杰认为:“数学逻辑概念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对客体的动作建立。” 可以说直观的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数学活动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在反复地操作探索中,对材料中所蕴含的数学关系有所感悟,从而丰富自身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我觉得在投放数学操作材料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目标性。

材料的投放既要考虑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与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紧密相连,材料的合适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数学材料的提供能体现近期目标,并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让孩子一看就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如小班的幼儿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后,设计了一个“图形找家”的游戏,在泡沫板上雕刻下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幼儿看着图形进行填充,幼儿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进一步认识了几何图形,其中还有大小概念的渗透。又如中班的“按规律排序”游戏,可以提供各种不同颜色的珠子、积木等,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序,还可以提供一些如ABAB、AABB、AABAAB等模式的卡片让幼儿有目的的进行排序,幼儿一看到卡片就能够明确老师的要求,能够自己主动的进行操作。

2.材料的层次性。

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幼儿数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它能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班级幼儿之间的数学能力是有差异的,在提供材料时充分注意把握幼儿的差异性,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如大班的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时,能力强的幼儿看到数字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列出分合式,有些孩子通过分割圆点来记录列出分合式,能力弱的幼儿则要摆放操作材料来记录列出分合式,所以在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提供数字分合图、分割圆点房子图、具体的花片积木等操作材料,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材料的提供要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满足了不同水平幼儿发展的需求。

3.材料的趣味性和操作性。

在提供材料时,要注意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颜色鲜艳、形象新颖可爱、有动感(声光电)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如在小班的数学区“小动物回家”的游戏中,提供了许多可爱的动物图片,还有一幢房子,上面的房间上点子表示数字(这间房间里面住的动物个数),幼儿就根据上面的点子数给动物们分配相应的房间,操作的时候幼儿之间还有交流,你的房间里住几个动物,我的住几个动物,分别是什么动物等等,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操作的兴趣。又如“铺地砖”游戏也是幼儿乐于操作的,他们能根据数字要求来铺设相应要求的地砖,可以根据颜色来调节地砖铺设的美观度,还可以根据提供地砖的形状来进行铺设(如俄罗斯方块)。在这类趣味性浓厚,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中,幼儿情绪愉快,精神集中,思维活跃,充分发挥智力潜能,学得主动、积极,效果好。

4.材料的生活化。

数学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抽象的,数字、符号运算等等,其实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离不开数学,因此幼儿操作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为幼儿提供投放不同花样、不同类型的生活化的操作材料,幼儿在摆弄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数学经验。如10以内的加减法中,提供给幼儿钮扣、花片、珠子、坚果等,让幼儿自选自用,根据选用物品的大小、颜色、形状等自编加减法题目。收集一些生活中较常见的废旧物品,如纸牌、牙膏盒、可乐瓶、薯片罐、鞋盒、毛线等材料,让幼儿把物品按类摆一摆、放一放、比一比、记一记等,来感知物体的数量、分类、大小、长短、这些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既能体现生活化的要求,又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提供生活化的材料能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具体形象,使幼儿愿意走近数学、喜欢数学。

5.材料的安全性。

幼儿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有时候老师提供一些不适宜的操作材料,会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所以选取的材料要安全、无毒,大小适宜,尽可能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提供的一些废旧材料一定要卫生,表面光滑,无锯齿或棱角。选取的物品尽量以塑料、木材、塑料泡沫、布等轻便、耐用、不易碎的东西为原料。并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一物多用。

另外在投放数学操作材料时还要注意:材料能够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变化,不断增加、更换。材料的种类丰富多样,幼儿可选择的空间大等等,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地方。
相关阅读
推荐
  • 让幼儿认识到平时不起眼的数字

    案例背景:《纲要》中强调,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数字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本次活动我从寻找数字观看、研究数字回忆数字特殊数字创编数字歌谣等一系列围绕数字展开的活动中,让幼儿认识到平时不起眼的数字,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而认识到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过程及分析: 第一环节:寻找数字 我请幼儿在活动室内外仔细寻找数字,并想一想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每个孩子都很积极地寻找起来,门上、挂历上、衣服上、饮水机上等等好多地方都找到了数字,孩子们每找到一处数字都兴奋地拽着我去看

  • 强化幼儿的算术能力

    上午第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吃好餐点开始吵闹了,甚至有几个孩子在追打。这样是很危险的,我想应该给他们点事情做做。可是以前经常玩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已没有多大的吸引了。于是,我想可以让他们来动动脑筋,做做简单的数学题。我边敲小铃边说:1+2等于几?听到这个大多数孩子很快回答:1+2=3只有小部分孩子的小嘴巴没动。于是我接着说:2+3等几?这时回答的就没有第一次那么快也没有那么整齐,随着难度的逐渐增加,快速回答的幼儿逐渐减少,准确率也慢慢降低。同时我发现,回答的总是这么几个孩子,其他的还只要么坐着不动,要么等着别

  • 数学活动《勇闯迷宫》听课评析

    1月6日这一天,我聆听了陈老师的一个数学活动《勇闯迷宫》,这是她的这学期汇报课,今天是她的第一次执教,也是我们教研组的跟进式研课活动,本次的活动目标制定是:1.认识椭圆形,能从多种图形中分辨椭圆形。2.能够仔细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勇闯迷宫》利用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有益于保持孩子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活动一开始的戏导入部分,老师出示两个用铁丝做成的椭圆形与圆形,初步感知不同感。今天老师请来了我的2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教师将2

  • 读《浅谈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后感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语言应该体现探索性。在数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幼儿讲解,而是应该启发幼儿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 思考:好奇,好问,好摆弄是幼儿的天性,这种天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探索在于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探索行为产生,在作客时会有探索行为产生,甚至在回家的路上也可能发生探索行为。这什么会这样呢?对幼儿而言,探索就是玩,而玩幼儿的天性。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通过摸、

  •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

    这是一节复习课,与上一周的科学课《找朋友》,都是认识图形和颜色,一样的内容怎样让幼儿感觉有趣和新鲜?我在课前一直在思考,在小一班我找到了一些很漂亮的积木,这些积木是幼儿一直接触的。于是我利用积木与幼儿上了这一课,幼儿在活动中都能说出自己积木的颜色和形状。但是时间一久幼儿就对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失去了兴趣,幼儿反而对我抛出的问题,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都能结合实际说出很多,杨光耀说:我们的脸盆、餐点盘是圆的!娜娜说:我们的桌子、抽屉是长方形的,还有大钢琴也是长方形的!小朋友们

  • 寓数学教学于日常生活之中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老师为了教孩子们数学而苦恼,觉得教起来很是费劲,孩子们不容易接受,有时,翻来覆去的教,但是,孩子就是接受不了。其实,我们将数学教学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就比较容易了。比如:小班的数数教学,如果我们用老一套的办法,摆上教具一遍一遍的数,孩子是很难接受的。我们可以利用吃水果的时间,让孩子学数数,办法是,让孩子自己来数出老师给规定的数量。如,每人拿5个,每个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小手,亲自数出一定的数量,天天如此,孩子自然就学会了,而且没有枯燥的感觉。也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在家也可以如此,家

  • 当今幼儿数学教育理念的一些趋势

    2012年7月份的继续教育中,王明珠老师通过讲座和我们分享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在王老师的解读中我初步了解了《指南》契合了四个方面的需要以及内容框架等内容。讲座之后我又对《指南》进行了细细品读,《指南》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

  • 孩子做计算题时喜欢掰手指,这种习惯好不好?

    有些孩子在抽象思维形成前或发展当中会借助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阶段,也无所谓好还是不好。 但是,如果孩子总也摆脱不了这个工具就不太好了,会影响到他的抽象思维的发展,这时就要引导。比如算3+4,很多孩子会伸出左手比个3,再伸出右手比个4,然后从左到右点数。如前所述,这时他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计算,还在数数阶段。这时,父母可以慢慢引导他走向半表象思维:先把3记在脑子里,再加上右手的4,数数,4、5、6、7,得出结论。慢慢地,两只手都不用,只是变成表象在头脑中计算。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 找寻幼儿数学教育的切入点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科,在幼儿园里历来被认为是一门课,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逻辑思维几乎等于零,幼儿的这个年龄特点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幼儿园的教育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科学无处不到,因此,数学教育同时又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教好数学,让孩子乐于学习数学,一直是我苦思冥想的问题,本学期,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寻幼儿数学教育的切入点,初见成效,觉得应该记下来。 第一,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从形象入手教数学。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36岁,思维以形象思

点击查看更多